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德海产特产有哪些名称及图片 宁德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德海产特产有哪些名称及图片 宁德特产有哪些可带走更新时间:2022-12-01 07:17:05

一.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宁德珠蚶

宁德珠蚶,壳薄肉厚、鲜嫩味美,营养丰富,为酒宴佳品。其中二都珠蚶具有壳薄、肉嫩、肥满、血多、色红、颗粒大小适中、味道极为鲜美的海鲜品种,大量出口港、澳、台等东南亚地区。

二.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春卷

春卷是汉族民间节日传统食品。流行于全国各地,古田民众逢年过节特别喜欢制作食用,也1饼、“卷煎”。

做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即可食用,也可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心可荤可素,可咸可甜。古田人一般用猪肉馅、韭菜、豆芽、笋干等包馅。制作春卷,一般要经过制皮、调馅、包馅、炸制4道工序。

三.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锅边

锅边

福州风味小吃丰富多样,其中锅边,方言又称“鼎边糊”,已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听到“鼎边糊”3字,也会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了家乡的美景。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在铁锅里盛上蛤、香菇、虾米、葱、黄花菜及配料熬成的清汤,点着火,待铁锅上方四周烤热后抹上花生油,再将预先备好的浓米浆均匀泼在铁锅内缘四周,烘干后铲入汤中,稍煮片刻即成。刚出锅的鼎边糊白脆薄润,汤清不糊,食之细腻爽滑,清香可口。

福州人几乎家家都会做鼎边糊,每到中国农历立夏时节,福州市民与郊区的农民都要做鼎边糊过夏。因为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糊,不仅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尝。像涮鼎边糊一样,“一纹(涮)就熟”,借以联络感情。

四.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米汤花

木槿花,有白色的也有红色的。古田当地人叫米汤花,习惯加米汤煮成咸的汤喝。也可以加面粉,炸着吃。

煮之前,要先去掉花蒂、花芯、和外围带绿色的花瓣,因为那些比较糙,口感不好。

煮好的米汤花,滑滑的,口感有点像锅边糊。

五.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泥钉冻

泥钉冻。每年秋收后,退潮时,福安白石镇荷屿一带的乡民挎个小鱼篓,带上特制的短柄小木锄,到海边滩涂上去寻找一种长约5-7厘米的明状动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泥钉”。“泥钉”刚挖出土时,呈深灰色,与滩涂的泥巴色泽相同,很不易分辨;用水洗干净后,则呈灰白色。它主要生活在滩涂的表层,群集而居。人们只要找到它的聚居点,就可以一口气拾到一大碗“泥钉”。拿回家后,人们把捕捉到的泥钉,端到井边,倒入土箕中,一边用井水不断冲洗,一边用手使劲压榨,直至把“泥钉”腹内的泥浆挤尽。把洗净的“泥钉”放入锅里煮熟后加入七八倍的水和适当的食盐。待水烧滚后把“泥钉”连同浓浓的汤汗装入碗中,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由于“泥钉汤”含有较高的胶原特质,八至十二小时后,整碗的汤汁就冻结起来了,当地乡民把这种东西叫做“泥钉冻”。

六.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湖滨蜜柚

湖滨蜜柚是从坪山柚选育出的一个新株系,1987-1990年被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和漳州市农科所主持的“福建省柚子优良品种资源调查研究”课题组认为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柚优良品种,并命名为“湖滨蜜柚”。1986年建立了湖滨蜜柚子母园,进行了品种选育研究,选育出五个优良单株(92-1、92-2、92-3、92-6、92-8),并通过了省、地专家组的鉴定验收。1994年11月参加第三次全国柚类科研生产协作会评比,荣获优质柚类金杯奖。

湖滨蜜柚树势强壮,一年抽梢3-4次,自花结实,花量大,花期长,二月萌芽,十一月上旬成熟。具有早结丰产,抗病,抗逆性强,耐旱,耐寒等特点,三年始果,五年株产可达60kg,七年高达80kg,亩产可达3360kg。

湖滨蜜柚果叶圆头型,果大,外观美,香味浓,单果重1200-1500g,纵径14.3-17.0cm,横径14.0-16.0cm。果皮黄色,厚1.0-2.2cm,襄瓣13-14瓣,果与襄瓣易剥离,含酸量为0.69%,转化糖10.6%,100ml果汁维生素含量为44.7mg。湖滨蜜柚口感好,肉脆,甜酸适度,果实可耐贮藏至次年4月底。湖滨蜜柚远销广东、上海等省市,是深受老幼喜爱的古田佳果。

湖滨蜜柚原产福建省古田县湖滨乡,为坪山柚与晚白柚杂交的实生芽变。主产古田县,在福建省南平、建瓯、闽清、连江、屏南等地均有引种栽培。

树势强健,树冠圆头形,叶片大、椭圆形、略内卷,翼叶中大。果实长卵圆形,果形指数1.01,果基平或一边略耸起,有明显放射沟纹,果顶广平中心微凹,单果重1 200~1500g。果面黄色,具香味,油胞凸出,较粗,皮厚1.4~2.5cm,海绵层白色略带粉红色。瓤瓣13~14瓣,半月形,排列较整齐,果心空。果肉蜡黄色,肉脆化渣,汁偏少,甜酸适口,香味浓郁。每100ml果汁含全糖7.76~7.84g、总酸0.65~0.70g、维生素C37.5~44.7mg,可溶性固形物10.0%~12.0%, 可食率44.21%~61.3%,果汁率27.85%~28.06%,正常种子6.6粒,干瘪种子104粒。品质中上等。果实11月上旬成熟,耐贮藏。早结丰产性强,自花授粉坐果率高。定植后3年始果,平均株产约7.5kg,7年生树平均株产80kg。以枳作砧亲和性好,并具矮化效果。

七. 北京市 大兴区 中式仿古及古旧家具

硬木家具也是北京传统产品,采用名贵木材制成。用料多为紫檀、红木、花梨、铁梨等坚重木材,最上乘是黄花梨木,它坚纹细,色泽明丽。而紫檀则有"木中黄金"的称誉。( 北京)

八.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古田竹荪

竹荪学名 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俗名有竹参、竹笙、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

竹荪隶属于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竹荪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食药两用菌,由于它的鲜品色泽雪白、菌裙漂亮、清香袭人,被誉为“真菌皇后”。
竹荪历史上列为“宫庭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粗脂肪2.6%,可溶性无氮倾倒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能防癌抗癌,减肥壮体。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竹荪生产是古田县继银耳、香菇之后的第三开发产品。1981年古田县真菌厂于室内试栽长裙竹荪成功。1989年古田菇农生料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接种后60天即可采菇,每平方米当年收竹荪干品250~350克,单产提高10倍,周期缩短2/3。此项新技术迅速推广福建省内外。古田竹荪经过二十几年的技术攻关,品种驯化,以及栽培场所的突破,目前古田竹荪在质量、产量上都处于领先水平,产品行销世界各地。2000年全县栽培竹荪150万平方米,产量300吨(干品)。竹荪栽培获得多项技术成果,《竹荪林地开放式栽培初探》被收入《中国竹荪驯化栽培大观》一书内。《竹荪畦床套种香菇立体栽培法》通过地区科委组织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论文被《富民报》于1990年连载。《油柰园套种竹荪初探》选登于1997年中国食用菌新技术产品交流会的论文集。"古田竹荪"荣获第一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九.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芋蛋面

以煮熟的古田小芋与薯粉相混搅团,用“蕃薯切”成圆状条,放入滚汤的锅中,边切边煮,拌以牡蛎、芹菜等佐料,即成色味独特的美食。为古田呼朋聚友的“喜乐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