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波特产有哪些可以带 宁波带什么特产回去比较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波特产有哪些可以带 宁波带什么特产回去比较好更新时间:2022-09-06 13:58:56

一. 浙江省 宁波 宁海 流黄青蟹

中文名称: 流黄青蟹

简介

蟹是人间美味。曾有: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为第一。“含黄伯”即是金秋时节的螃蟹。

但是,最早人们对全身披甲、张螯舞爪的螃蟹,望而生畏,当然不会想到去吃它。所以鲁迅先生有云,第一个吃蟹者,堪称为英雄。传说在汉朝时,有一个县闹蟹灾,遍地都是螃蟹,连田里的庄稼都被糟蹋了。这使那个县的县官焦忧异常,如何灭蟹消灾呢?他想了冒险吃蟹的办法,于是召集乡里,捉蟹烹煮,并带头剥食。这一举措传开后,百姓仿效,以蟹代粮,结果不仅消除了蟹灾,而且尝到了蟹的美味,螃蟹也因此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以上说的蟹 是产在淡水里的,还有产在海里的一种叫“青蟹”,又称“(左虫右寻)”,是我国珍贵海产品之一。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兼有滋补强身之功效。尤其是雌蟹,被我国南方人视作“膏蟹”,有“海上人参”之称。青蟹盛产于温暖的浅海中,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的沿海等地,江浙一带尤多。宁波状元楼的“流黄青蟹”,是具有代表性的宁波名菜。蟹鲜,肉肥,外形美观,被食客誉为席上一绝。

产地: 宁波 浙江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原料】

青蟹(或白蟹)1000克,鸡蛋3个,葱段姜片各少许,面粉50克,生油100克,黄酒25克,精盐10克,味精2克,水淀粉20克。

【制法】

(一)将蟹洗净,除去爪尖和脐盖,剥开蟹壳,挖掉胃囊和两边的水蓑衣,清洗 沥干,斩切成块,大螯用刀背拍松,撒上面粉待用。

(二) 将锅在旺火上烧热,用油滑锅后,锅里放生油50克烧热,再下葱段、姜片煸出香味后,推入蟹块,煸至蟹壳变色,即加黄酒、白汤(250克)、食盐、味精,烧3分钟后,用水淀粉勾芡,同时将打散的鸡蛋液慢慢地淋入,边淋边用铁勺在锅里搅拌,使蛋液均匀地分布在蟹块上和卤汁里,加入熟生油出锅装盆。

二.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微雕

余姚微雕

微雕艺术品,就是在半粒米大小的象牙片上雕刻各种人物、动物,在放大镜下能清晰看到栩栩如生的造型。精妙绝伦的雕刻,被人们称之为“神工鬼斧,绝世之技。”

早在数千年前,我国已有微雕艺术品传世。余姚微雕传人李期慈,自幼爱好书画,学习微雕,刻苦钻研和练习雕刻,并自己制作刻刀。他制作的刻刀比绣花针还要细。雕刻时大都要安排在深夜万籁俱寂时,依靠心灵神感,做到心到、手到、意到,容大千世界于芥粒之中。他雕刻时,聚精会神,精神高度专注,不许一念之差,雕刻一件作品,往往要花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李期慈雕刻的微雕工艺品,俱是惊世之作。他在一粒米的四分之一大小的象牙片上,刻了一尊六面可看的阿弥陀佛座像,据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一座佛像。他在一粒米大小象牙片正反两面,雕刻出美国自1789年以来39位总统的头像。这件艺术品于1987年5月被送到美国洛杉矶展出。在展出的十天时间里,每天有几千名观众排着长队等候观赏,由于人实在太拥挤,不得不临时规定每位观众仅能观赏10秒钟。1988年1月,他又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片的一面,雕出美国39位总统头像,比原先缩小了一半。被送到美国亚特兰大展览。他还在口径只有3毫米小玻璃瓶内作油画,画成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用20倍的放大镜观看,画像五官清晰,色彩绚丽,神态栩栩如生。

余姚微雕工艺品,已在美国、日本等地引起轰动。其中一些象牙微雕,鼻烟壶、玻璃瓶内画,成为美国、日本一些博物馆、收藏家的珍藏品。

三.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黄泥萝卜

黄泥萝卜

黄泥萝卜的做法是:在缸里放适量盐水,拌匀后放入清洗干净的新鲜萝卜,然后盖上一层早稻草,再封以黄泥。待一定时间后打开即可食用。其味清脆可口,为上等佳品。

四.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蜜蜂

产品名称:蜜蜂

产品产地:浙江宁波慈溪

产品成分:蜂蜜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它成分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酵素、芳香物、色素、激素、有机酸、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

产品功效:蜂蜜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引起人类疾病的没有形成芽孢细菌不能在蜂蜜里生存。蜂蜜对肝炎、胃病、心脏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便秘、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褥疮性溃疡有一定的疗效,将蜂蜜涂抹于烫伤皮肤处,可减轻疼痛,并有助于伤口愈合。

产品简介:慈溪现代养蜂业的发达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慈溪从外地引入了意大利蜂,并开始采用活框蜂箱养蜂。至1967年,慈溪已有蜂1.5万群。进入80年代后,慈溪的养蜂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1987年,全市的养蜂户达到3580户,从业人员1万余人,养蜂近20万群,蜂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其中建塘牛角尖村为全国闻名的“养蜂村”,全村养蜂7700群,产值150万元,超过农业生产总值1.3倍。蜜蜂的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所谓大转地饲养,是指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放蜂法,它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的蜜源,生产周期较长,产量较高。慈溪农民为夺得蜂蜜生产的好收成,常常举家终年在外,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足迹远至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外春繁、生产、越冬。蜜蜂的大量养殖,使得蜂蜜、皇浆、蜂蜡、花粉等蜂产品产量逐年提高,慈溪年产蜂蜜1万多吨,皇浆100多吨。为就地消化蜂蜜资源,慈溪还创办了蜂蜜加工企业,制成的皇浆蜜、花粉蜜、皇浆酒、“中国蜂宝”等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和东南亚国家。1980--1991年,慈溪蜂业产值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之冠,国家农业部把慈溪定点为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

产品历史:我国人工养蜂开始很早,晋皇甫谧《高士传》载,东汉延熹年间(158--167),有个叫姜岐的隐士,汉阳太守桥玄邀他去做官,他不从,伪托生病。后来,姜岐母亲病死,他干脆把田产让给了兄弟姜岑,自己隐居深山,以养猪和养蜂为生。好多人跑来向他请教养蜂的技术,一时间经营养蜂者竟多达300余人,可见,养蜂在汉代已很发达。养蜂是慈溪农民的传统副业。清康熙《余姚县志》中记载道:“蚕、蜂二者,民利存焉。”

五.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象山白鹅

象山白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象山白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象山白鹅以其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经济性状优而闻名,当地群众称之“边吃边拉,六十日好卖”。在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下,肉鹅70日平均体重3.9千克,在补饲的情况下可达到4.1千克。象山白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鹅肉脂肪含量低,且分布均匀,氨基酸种类齐全,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于猪、鸡肉的一倍。以食绿色青草为主的象山白鹅,其肉中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残留量极低,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绿色食品。

象山白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浙江省象山县丹东街道、丹西街道、爵溪街道、石浦镇、西周镇、鹤浦镇、贤庠镇、定塘镇、墙头镇、泗州头镇、涂茨镇、大徐镇、新桥镇、东陈乡、晓塘乡、黄避岙乡、茅洋乡、高塘岛乡等18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六.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南田泥螺

南田泥螺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田泥螺”证明商标的产品,其生产地域范围为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南田岛特定生产区域,位于象山半岛南沿,处北纬29。09,,东经121。54,。象山县南田岛即鹤浦镇,岛屿面积102.8平方公里,浅海区域19.5万亩,滩涂2万亩。滩涂潮流缓慢,底质为泥质,底栖生物丰富,近海水质清新,盐度适中。更兼产地内气候条件绝佳,养殖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合泥螺生长,据悉,南田泥螺丰产年产量可达到500公斤∕亩左右。成功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于全面提升扩大南田泥螺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快该县水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都有着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泥螺,又称吐铁,呈螺圆形,壳薄而脆,沿海泥涂均产,以南田涂、水湖涂最盛,质佳。“吐铁”名称的来历,是由于泥螺生长在海涂上“吐舌含沙,沙黑如铁”,每年要到桃花开时,泥螺的“铁”才吐完,肚内清洁,味就美了。

七. 浙江省 宁波 宁海 胡陈洋芋

陈洋芋产于环境秀美的宁海县胡陈乡,常年种植1万余亩,年产1.2万余吨。胡陈洋芋色佳味美、淀粉含量高,低脂肪、高蛋白、粗纤维,营养丰富,是具有保健功效的绿色食品。胡陈洋芋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定,该产品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八.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九.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养蜂

我国人工养蜂开始很早,晋皇甫谧《高士传》载,东汉延熹年间(158--167),有个叫姜岐的隐士,汉阳太守桥玄邀他去做官,他不从,伪托生病。后来,姜岐母亲病死,他干脆把田产让给了兄弟姜岑,自己隐居深山,以养猪和养蜂为生。好多人跑来向他请教养蜂的技术,一时间经营养蜂者竟多达300余人,可见,养蜂在汉代已很发达。养蜂是慈溪农民的传统副业。清康熙《余姚县志》中记载道:“蚕、蜂二者,民利存焉。”

慈溪现代养蜂业的发达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慈溪从外地引入了意大利蜂,并开始采用活框蜂箱养蜂。至1967年,慈溪已有蜂1.5万群。进入80年代后,慈溪的养蜂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1987年,全市的养蜂户达到3580户,从业人员1万余人,养蜂近20万群,蜂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其中建塘牛角尖村为全国闻名的“养蜂村”,全村养蜂7700群,产值150万元,超过农业生产总值1.3倍。蜜蜂的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所谓大转地饲养,是指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放蜂法,它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的蜜源,生产周期较长,产量较高。慈溪农民为夺得蜂蜜生产的好收成,常常举家终年在外,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足迹远至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外春繁、生产、越冬。蜜蜂的大量养殖,使得蜂蜜、皇浆、蜂蜡、花粉等蜂产品产量逐年提高,慈溪年产蜂蜜1万多吨,皇浆100多吨。为就地消化蜂蜜资源,慈溪还创办了蜂蜜加工企业,制成的皇浆蜜、花粉蜜、皇浆酒、“中国蜂宝”等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和东南亚国家

1980--1991年,慈溪蜂业产值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之冠,国家农业部把慈溪定点为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 慈溪)

十.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象山蜜橘

象山蜜橘有“象山红”、“象山青”、“丽红”等20个不同品种,以皮薄、肉甜,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大象山牌象山蜜橘是象山县名优之一,产于青山碧海之间,是天然的无公害农产品;拥有20多个品种类型,早中晚熟配套,供应期可长达5个月;外形漂亮,内质优异,果皮细薄,果肉细嫩,可溶性固形物高,风味佳;富含维生素A、B、C、D、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份,堪称果中之珍品,橘中之精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