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运城特产干货 运城最出名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运城特产干货 运城最出名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9-05 13:43:42

一.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晋南驴

产于山西省南部的运城、临汾两地区的22个县,以夏县、闻喜两县为中心产区。分布于中心产区各县。据1983年统计,产区有晋南驴12万匹,其中中心区两县1.5万匹。

产区地处我国古代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是我过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从夏县当地的文物古迹考证,也是夏禹王的故乡。由于晋南和陕西关中地区仅一河之隔,故从汉朝向关中一带引入驴后,必将通过黄河扩散到这一地区。由于产区有悠久的农牧业发展史,又有著名的运城盐池和许多大小煤矿,农业耕作,粮棉和煤盐的运输,历史靠驴、骡驮运。这种客观的经济需要,促使农民对役畜的精心喂养和选种选配。历史上形成的在庙会上展示各种饲养种驴户所饲养的种驴的质量,借以争取选配母驴的群选方式,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期。当地人民喜爱驴,视驴为不可缺少的家畜。产区农民习惯种植苜蓿,利用鲜苜蓿与麦秸碾青的调制方法,使驴等家畜全年都能得到请饲草。在管理上,做到畜圈保持清洁,每天刷拭驴体,饱不加鞭,饿不急喂,热不急饮,孕不拉磨和三分喂七分使的经验,促进了驴的正常发育和健康,使其体格、结构都得到提高和改善。1949年后,人民政府在夏县建立种驴场,承担晋南驴的选育工作。各县有组建多处改良站,实行人工受精,选育优良种驴为广大农村的母驴配种,进一步提高了晋南驴的品质,并向外地输出大量优质种驴。

二. 山西省 运城 平陆 连壳

属落叶灌木,中条山区多野生,亦可人工栽植。枝条延长略呈蔓形。早春开花,花冠深黄色,干燥果实呈卵圆形,两端尖,多数纵裂为两瓣,长约五、六公分,粗约二、三公分。秋季采摘晒干入药。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排脓之功效。

三. 山西省 运城 河津 翻鏊

翻鏊

把猪方油用刀背剁成泥,与用花椒炒后的葱白、花椒盐搅在一起成糊状,摊在擀好的精面片上,卷圈,拉成长条,切段,下鏊子煎熟。其特点是层如纸薄,软绵味香,可供主食,也可和菜肴。还有一个习俗,大年初一早上一定要吃翻鏊!

四. 山西省 运城 永济 永济芦笋

永济芦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永济是全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现种植面积8万亩,采笋面积6万亩,总产3.2万吨,主要集中在蒲州、文学、栲栳、韩阳等黄河滩涂地带。芦笋又名石刁柏,嫩茎是含多种营养物质的高档蔬菜,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所产芦笋有青笋、白笋两种,白笋色泽洁白、光洁无斑点。绿笋表色浓,条形光直、口味清爽、质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尤其是芦笋对人体细胞的癌变具有很大的抑制作用,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有效的防癌保健食品之一,产品被本地芦笋加工企业加工后,远销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永济)

永济芦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山西省永济市 《关于确定永济芦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的函》(永政函〔2007〕1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山西省永济市现辖行政区域。

五. 山西省 运城 平陆 平陆苹果

平陆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陆苹果

平陆是我省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全县共种植水果35万亩,其中苹果面积达25万亩。近年来,该县把苹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连续两年拿出75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苹果产业发展。

目前,该县的苹果出口量已经占到全省苹果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据了解,2012年平陆县苹果产量将达到3亿公斤,预计实现产值4.5亿元。

果品

地域范围

平陆县地处-豫黄河金三角地带,北靠中条山与河东盆地相依,南临黄河与河南省三门峡市相望。平陆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 洪池乡、常乐镇、张村镇、杜马乡、部官乡、张店镇、圣人涧镇,涉及12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4°45′57″-34°59′31″,东经110°55′24″-111°15′52″之间,东西长41公里,南北宽16.5公里。生产面积16700公顷,年产量37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平陆苹果果型端正、色泽艳丽、肉质香甜、口感酥脆、营养丰富、绿色安全。2、内在品质:平陆苹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总糖含量9.7-11.9g/100ml,总酸含量≦0.2g/100ml,维生素C4.33-5.51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含钾≧950mg/kg,含钙≧10mg/kg;含铁1.24-1.69mg/kg,含硒≧0.004mg/kg。3、安全要求: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程》确保产地环境达到无公害食品水果产地环境条件规定的大气、水层、土壤质量标准,确保平陆苹果质量。

六. 山西省 运城 闻喜 白楸

白楸

乔木或灌木,高3-15m;树皮灰褐色,近平滑;小枝、叶柄和花序均密被褐色或黄褐色星状绒毛。叶互生,生于花序下的常密集近轮生,卵形、卵状三角形或菱形,长5-15cm,宽3-10cm,顶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近全缘或波状,上部有时具2裂片或粗齿;嫩叶两面均密被黄褐色或灰白色星状绒毛,成长叶上面无毛;基出脉5条,侧脉每边3-4条,第三级小脉横出,平行,基部近叶柄外有黑色腺体2个;叶柄稍盾状着生,长2-15cm。

花雌雄异株,花序总状或下部具分枝,顶生;雄花序长10-20cm;苞叶卵状披针形,长约2mm,顶端渐尖;雄花在每苞片内2-6朵聚生;花蕾乱性或球形;花梗长约2mm;花萼裂片4-5,卵形,长2-2.5mm,外面密被星状毛;雄蕊50-60枚;雌花序长5-35cm雌花在每苞片内1-2朵;花梗长约1mm;花萼裂片4-5,长卵形,长2-3mm,不等大,外面密被星状绒毛;子房球形,被星状毛和皮刺,花柱3个,基部稍合生,柱头长2-3mm,背面羽毛状。蒴果扁球形,具钝三棱,直径10-15mm,密被褐色茸毛和皮刺,皮刺长4-6mm,被毛;种子近球形,深褐色,常有皱纹。

花期:7-10月;果期:11-12月。

七. 山西省 运城 平陆 平陆山地黄牛

平陆山地黄牛因1981年被编入《全国品种志》而扬名,当地群众又叫它“爬山虎”。该黄牛是平陆山区人民经过长期的精心饲养和培育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特黄牛品种。

平陆山地黄牛的主要特征是:体型较小、骨骼细致、体质结实、行动灵活,全身皮毛细软,毛色有黄、枣红、灰白和黑色等,以黄色和枣红最多。从躯体特征看,与晋南牛比较,头部短而粗,眼大有神,颈部稍短而肌肉丰满,胸部肌肉发达,前胸开阔,背腰较长且宽而平,肌肉也较发达,腹部饱满,但不呈草肚状,后躯发育良好,尻部宽而平,肌肉丰满,臀部肌肉群发达,显得圆而深,后档宽,斜尻和夹尻牛很少,四肢较短,端正结实,强健有力,蹄光亮而坚硬,爬坡稳而迅速。

此品种在平陆各乡镇均有分布,但以圣人涧、杜马、张店、部官等乡镇为最多。由于本地沟壑纵横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此种黄牛的腿短有力,蹄坚耐磨,个体不大,行动灵活和宜爬坡下山的特点,最适宜山区农田的耕作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当地群众选牛的标准是:腿要短,身要长,头如桶,眼如蛋,肩如伞,背如案。

平陆山地黄牛产肉性能较好,据1981年对5头一般膘性的成年犍牛屠宰测定:宰前平均活重404公斤,胴重平均216.25公斤,净肉重189.40公斤,净肉率达到46.89%,胴体产肉率高达87.89%,而且肉质细嫩,烹饪后味美可口。1983年日本肉牛贸易实务访华团来平陆考察,曾给予很高的评价。

八. 山西省 运城 盐湖 红星苹果

红星苹果

九. 山西省 运城 永济 泡泡糕

泡泡糕

“泡泡糕”即泡泡油炸糕。泡泡糕,是在油炸过的糕表面起了许多鼓起来的泡泡,人们便按它的外观起名为泡泡糕。泡泡糕用料简单,用白面、猪油、糖、陈皮、香料等做原料,做起来工艺较为复杂。要经过烫面、制馅、油炸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程序。油糕从油锅捞上来后,看上去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牡丹花,泡似银絮、白中微黄,吃起来香甜、酥、脆。侯马市一位老师傅屈志明,他制作的“太后御膳泡泡糕”,晶莹透亮,酥脆香甜。这种原来专供清代末年慈禧太后享用的食品,是用人参、党参、黄芪等十余种名贵中药泡汁和面,以白糖、玫瑰、樱桃、核桃仁等为馅,油煎而成,不但香甜可口,而且有滋阴补肾延年益寿的功效。

十. 山西省 运城 盐湖 常平百合

常平乡:百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