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龙刘氏特产 安龙刘氏粽子及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龙刘氏特产 安龙刘氏粽子及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9-01 16:48:59

一.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抓饼

抓饼

安龙特有宴席食品,用科讲究,工序繁多,制作技艺高超。抓饼形似盘,薄如纸,食者围桌而坐,以饼包数十样小菜而食,不仅能满足一桌之中口味各异的食客喜好,并且颇多乐趣,为旧时文人雅士聚会佳肴。

二.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安龙凉剪粉

安龙凉剪粉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的特色小吃。安龙县凉剪粉粉皮洁白剔透、光滑。闻起来香而不浓,吃起来油而不腻,味道非常鲜美爽口。

凉剪粉,是安龙县的一种寻常小吃,因粉皮是用剪刀剪而闻名。在制作时会把粉皮卷成一圈,又可称为凉卷粉。

安龙凉剪粉历史悠久,据传已有上千年历史。安龙凉剪粉的主料粉皮是用当地产的大米经科学配制、加工而成,米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剪粉的质量和口感。优良的粉皮透明、柔韧且筋丝好,不易断裂,口感极佳。用剪刀把粉皮剪成小条放入碗中,加入调料即可食用。凉卷粉的作料极其丰富,主要有:姜水、蒜水、西红柿水、花椒油、红油(辣椒油)、葱末、酸菜、绿豆芽、韭菜、酥黄豆(或花生酥)、味精、酱油、盐、醋等。

凉剪粉的粉皮制作要经过浸泡、磨浆、勾兑、蒸熟、冷却等程序。其制作工艺是将优质的大米放入水中浸泡一夜,然后用石磨把大米磨成米浆,在铁盘中刷少许的熟油,然后放入一定数量的米浆,搅拌均匀了,双手握住铁盘,不停地把米浆浪开,这是一道颇为讲究的工序。如果米浆敷得太厚,做出来的粉皮就不好吃,甚至会粘牙;太薄的话,蒸熟后的米皮又无法从铁盘中剥出。把米浆浪好了,就可以将铁盘置于蒸笼中,用大火蒸5至10分钟,取出,米浆即成粉皮了。最后将粉皮剥下,挂在竹竿上晾晒,冷却,叠在一起,这时凉剪粉就完全做好了。做好了的粉皮薄如纸、白如雪、柔韧且筋丝好,不易断裂,用剪刀把粉皮剪成小条放入碗中,加入调料即可食用。

三.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三合汤

安龙著名小吃,摊馆必备,居家常食。在糯米饭内放适量本县的四季豆米,加酥肉片、酱油、醋、葱、胡椒粉、辣椒等佐料,掺入鸡汤或猪脚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安龙县)

四.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棕制品

安龙棕树资源丰富,用棕片加工的生产、生活用具有棕绳、棕垫、棕刷及沙发垫、床垫、汽车、拖拉机垫等制品,柔软耐用,颇受消费者欢迎。( 安龙县)

五.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安龙特色驴打滚

糯米糕裹上黄豆面、或者是其他东西做成的炒面就叫驴打滚,是安龙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糯米面加水(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揉成汤圆状,蒸熟,根据个人口味,加上配料就可以了。驴打滚的吃法很多,可以是甜的、咸的。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六.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安龙白及

安龙白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龙白及是贵州黔西南州安龙县的,黔西南是康体养生之州,是旅游度假之州,是人文风情之州。独特的生态气候条件造就了黔西南州丰富的生物物资资源,有石斛、天麻、白及、灵芝等2000多种药用植物,是贵州省中草药药源宝库之一。安龙县依托科研优势,建立符合GAP、GEP标准的白及中药材种植基地,有序推动白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要招才引智,引进国内外优势资源,加大科研投入,加快高端产品研发,全力创建“绿色、高端、优质”的“酒中茅台,药中白及”品牌,迅速占领市场高位。希望安龙县在专注产品、专注市场、着力打好一产二产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大健康”横联三次产业,努力打造健康旅游、健康服务、康体健身等一批业态,着力构建“大健康”全产业链。希望各方在合作中,充分挖掘、释放、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多方联动,让利于民,最大限度发挥“大健康”产业助推脱贫的中流砥柱作用。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现辖行政区域。

七. 湖北省 襄阳市 谷城县 汉家刘氏茶

汉家刘氏茶产于湖北省谷城县。该县位于神农架、武当山交界地带,具有奇、险、美、雅、古五大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南避暑山庄大薤山,就坐落在谷城七山三水之中,距襄樊市、十堰市均100公里,是神农架、武当山旅游带的重点景观之一。谷城在历史上是绿贡茶的主产地。宋朝大书画家米芾曾题“汉家刘氏茶坊”匾牌,清光绪十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曾批示:“至茶叶之佳,尤以采摘趁早为第一要务,早则嫩,嫩则小,然叶愈小而价愈贵。谷城知县瞿元灿所陈汉家刘氏<<种茶炙焙法>>很好,望鄂湘藩司地方多山各县仿照试行。”汉家刘氏茶主要代表人物刘运兴、刘麟郊,被清光绪帝赐封为奉政大夫,刘峻周被清政府和汉家刘氏茶坊派往俄罗斯种茶,所种茶称为“刘茶”,被誉为世界茶圣。

汉家刘氏茶在谷城县紫金镇共有福禄寿禧四大茶山,而且都有非常美丽的传说故事。

一、福山茶,有民谣曰:喝了福山茶,事事顺又发!吉证:当年霸王屯兵石溪,沛公屯兵观音坪。萧何得观音梦曰:过了福山,一切平安!沛公率兵过福山喝福茶,一路直达汉中。霸王在害山设伏事败。为感萧何得梦,沛公称帝后封萧何为酂侯,封地就在以福山为中心的房均光谷地区。凶证:关羽兵败荆州,帝告之走旱路,经谷城,过福山。关羽结果欲走水路,经当阳,到麦城身亡。

二、寿山茶,有民谣曰:喝了寿山茶,长寿108!吉证:南宋初年,岳飞、刘光世镇守襄阳,高宗命守襄阳西。结果岳飞镇襄阳,光世驻紫金。事后岳飞兵败遭秦桧陷害身亡,光世得胜回朝,加封太尉,寿88岁。后世将光世屯兵地称将军坪。

三、禄山茶,有民谣曰:喝了禄山茶,一辈子不缺钱花!吉证:当年沛公过悬峰山,遇一茶农遭地霸欺辱,沛公训其霸。茶农安心茶事,富及一时。后沛公称帝,当地多人事茶均富。帝闻讯:封紫金为茶镇。帝故。当地茶人立庙祭之,曰:财神庙。

四、禧山茶,有民谣曰:喝了禧山茶,天天笑哈哈!吉证:唐朝末年,刘巨容镇襄阳,遭黄巢围困,帝僖宗怒:七日之内不退敌撤职查办。巨容得观音报梦:找到观山即可保官。刘巨容率奇兵一支过保康,走紫金,到达观山。黄巢石花守军听说巨容兵到观山,怕腹背受敌,兵退。帝喜,封观山为禧山,为避讳“僖”字,建以“禧”字为代表的铜锣观祭之。

20世纪80年代创制的汉家刘氏代表茶,外形扁直平整翠绿悦目,内质香高持久,滋味鲜醇回甘。

八.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糕粑

糕粑

糕粑的制作始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投资小,见效快。

用大米经淘洗、浸泡、滤水,用石磨子磨成粉,用箩筛去掉粗颗粒,将细米粉洒入少许冷水拌匀,成湿润、松散的米糕。

用厚2厘米、直径7厘米的木质腰鼓形小蒸甑装上,并轻轻刮平,然后将小蒸甑放入-的烧有沸水的锅中蒸熟后即制成糕粑。它外形纯园,松泡似雪,糕馅精制,甜美可口,营养丰富、色泽分明。主要用料有:香米、糯米、白砂糖、天然绿色紫米饭叶、黄米饭花、纯净水等。

糕粑过去一般只在“七月半”的时候才做,作为节日人们敬奉老人的供品。它价格实惠,是赠送亲朋好友的好礼品,主要销往的地方是兴义、安顺、贵阳、北京、澳大利亚等地区。

九. 四川省 达州市 渠县 渠县刘氏竹编

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前身系四川省渠县工艺美术厂。由中国竹工艺大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嘉峰先生创建于1980年。2001年更名为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

“刘氏竹编”创始人刘嘉峰先生6岁起自学竹编技术。1972年受提花织物织造原理的启发,发明了独具特色的竹编“提花编织法”。能编织各种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1980年,首创竹编字画,提花瓷胎竹编,双面竹丝编、竹编台屏等系列竹编工艺新品。这些作品,设计新颖、技艺精湛、尤以编工精细见长。虽“以竹作画”,但极富笔情墨趣,尤如笔画一般,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刘氏“提花编织法”广泛流传,将我国的竹编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竹编艺术流派------刘氏竹编。

在我国的竹编艺术中独树一帜。

“刘氏竹编”曾三十余次荣获国际国内各种奖励。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和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产品。四川省人民政府连续三届授予四川名牌称号。自1980年以来,出口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全国各大城市涉外商场、宾馆及风景旅游区,和作为各单位、部门及政府礼品,深受国内外朋友的喜爱。

十. 重庆市 綦江 东溪刘氏黑鸭

东溪刘氏黑鸭:肉质细嫩,入口化渣,回味悠长,是典型的“三高”(高质量、高磷脂、高硫水化合物)“三低”(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营养食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