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泉州有什么海产品特产卖吗 泉州各种海产品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泉州有什么海产品特产卖吗 泉州各种海产品图片更新时间:2022-08-30 14:43:50

一. 福建省 泉州 德化 德化淮山

德化淮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德化淮山,俗称寸金薯、薯仔,种植历史悠久,主产区位于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脉,海拔500-1200米,温差大,雨水充沛,长期的人工选留种形成了独特的优良品种寸金薯。在当地享有“天下百薯,不如寸金薯”美誉。德化淮山块茎表皮淡褐色或淡黄色,长条圆型,龙头短,薯长50-80cm,须根多,切口乳白色,有浓稠黏液,蒸煮易熟烂,薯味清香,口感松嫩,粒状感明显,具有“色味极珍品”的独特品质。 德化淮山主栽品种“寸金薯”,早在清朝《德化县志》(清乾隆十二年)已有记载。“天下百薯,不如寸金薯”以“色味极珍品”(清.乾隆版县志语言)。相传道德仙在芹峰修练期间,在芹峰山下“道德仙水圳”附近种薯子(今称寸金薯淮山)为食。据传芹峰山下,有一位社人患隔食(今称食道癌)久治不愈,上山向道德仙求医,送薯子、红菇煮汤服后病愈,后人称“薯子”为“仙薯”。蓝田(今称洋田)、欧山(今称英山)历代民众筛选繁育种植,成为英山“寸金薯淮山”品种,其品质松香、口感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健脾养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延年益寿之功效。 德化淮山现有栽培面积1万多亩,年产量1.3万吨以上,产品主要销往泉州、厦门、潮汕以及台湾、香港等市场,其产品疏松可口、“色味极珍品”(县志语言)的独特品质享誉闽南传统销区。

地域范围

德化淮山(又称寸金薯、山药等)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德化县龙浔镇、浔中镇、雷峰镇、盖德镇、三班镇、上涌镇等18个镇乡。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大樟溪上游,泉州市北面。介于东经117゜55ˊ~118゜32ˊ,北纬25゜23ˊ~25゜56ˊ之间。东与福州市永泰县、莆田市仙游县界连,南与永春县毗邻,西与三明市大田县接壤,北与三明市尤溪县相邻。全县总面积2219.72平方公里。淮山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总产量4.5万吨,总产值约1.8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德化淮山块茎表皮淡褐色或淡黄色,长条圆型,龙头短,薯长50-80cm,须根多,切口乳白色,有浓稠黏液,蒸煮易熟烂,薯味清香,口感松嫩,粒状感明显,具有“色味极珍品”的独特品质。 2、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6.5-6.95%,粗纤维0.90-1.2%,脂肪0.15-0.23%,水分2.6-3.0%,淀粉63.0-66.0%,浸出物10.5-11.0%,氨基酸5.1-5.6%。 3、安全要求:德化淮山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NY5221-2005)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二. 福建省 泉州 德化 德化陶瓷

德化陶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中心窑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此处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之地。

特定品质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文化典故

宋代早期的产品主要是青白瓷,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发展为白釉瓷。明代白釉瓷瓷质如脂似玉,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视为中国白瓷代表。其装饰工艺主要有刻、画、印花和堆贴印花装饰刻花也称画花。德化白瓷具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滑、击声如磬的特点,故有"中国白"之称。其特制的薄胎产品,薄如蝉翼,精美绝伦。德化民间雕塑艺人将雕塑与瓷艺结合,擅长制作白瓷观音,所做白瓷观音仪态生动,是举世公认的白瓷珍品。德化白瓷不求色彩之华丽,而是追求单纯、素洁、典雅之美,对所利用的材料有充分的认识,设计定位与取向是准确的,充分显示着历代匠师们的创造智慧。如果说景德镇窑的白瓷是以青白釉称著于世,德化白瓷则是以乳白色为主,釉层腴润,光色如玉,显示着冰清玉洁的特质,蕴涵着耐人寻味的魅力,相比之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泉州龙眼

泉州龙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泉州龙眼是福建泉州的。

泉州枕山面海,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具有龙眼生长所需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是龙眼栽培最适宜区和发祥地。已有1700多年的龙眼栽培历史,泉州龙眼干是丝绸销往海外主要商品之一。早在1978年,晋江、鲤城和南安被国家农业部、全国供销总社确定的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中。1997年,泉州市的南安又荣获“中国龙眼之乡”称号。2014年泉州龙眼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泉州龙眼种植面积43万亩,总产量4.7万吨。龙眼种植面积、产量均居福建省和全国地级市前列。全市拥有万亩龙眼的乡镇15个,百亩以上龙眼场有166个被誉为“龙眼洋”。泉州拥有丰富的龙眼品种资源,堪称我国“龙眼品种资源宝库”,原产于泉州市的龙眼品种(或品系)计有79个。引进的品种40多个,登记造册的品种、品系多达110多个,占全国龙眼品种的三分之一。泉州龙眼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驰名中外。“东璧”为泉州“珍稀”独有品种,被誉为“鲜食龙眼之王”;“福眼”为泉州主栽品种,经品种鉴评被公认为制罐、加工最佳良种,被称为加工的“龙眼之王”,曾荣获巴黎国际博览会旅游美食金质奖章 “绿喜”、“康尔美”、 “康益园”、“源山”、“育新”、“龙珠山”、“喜多多”、“亲亲”牌龙眼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所在地域:

福建

申请人:

泉州市龙眼行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泉州龙眼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泉州市所辖南安市、惠安县、泉港区、安溪县、晋江市、洛江区、永春县、石狮市、丰泽区等9个县(区、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7′11″~119°34′19″,北纬24°56′39″~25°45′25″。总保护面积8752平方千米,年生产面积33万亩,年产量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1.1、福眼:果实扁圆形,果顶圆,果大。果肉淡白色,肉厚,透明,稍脆,清甜味淡,皮薄,果核紫黑色,扁圆形。1.2东壁:果实近圆形,果顶圆,果肩、基均平。果皮褐带灰,具有黄褐色细斑,龟状纹明显、较规则,果面放射线多,果皮稍脆。果肉乳白、透明、渣极少。果核紫黑色,近圆形。果大、肉厚、质坚脆,浓甜且芳香,含糖量高。1.3、松风本:果穗大,果树大小均匀,分布较密。果实近圆形,黄褐色,龟状纹不明显,纵纹和瘤状突起明显,果中大,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质地脆,味浓甜,不流汁,易离核、风味浓。 2、内在品质指标:泉州龙眼品质较好,营养价值高,单果重10.9~14.2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23.0%,可食率62.5%~73.4%,品质优。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泉州龙眼产品质量按NY/T5176—2002执行。

四. 辽宁省 阜新 海州区 沙棘油产品

阳光沙棘油系列产品中的沙棘油,沙棘饮料被辽宁省卫生厅批准为特种营养食品。其中,沙棘油对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咽炎等各种黏膜溃疡疗效显著,并有预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对恶性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有抗衰老和促进组织再生作用;沙棘黄酮,具有增强人体的耐受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降低血胆固醇,抗氧化,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等作用,并有解痉抗白癜风,麻醉,解热,利胆和治疗伤口,溃疡,糜烂性炎症等多种作用;沙棘总黄酮有缓解心绞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凝聚等作用,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率达到92%以上,还能增强免疫功能,对于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延缓人体衰老有重要作用。

五.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安溪柿饼

柿饼是安溪之名产,茶叶美食,以优质油柿为原料,经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精制而成,它是一种绿色天然营养食品,柿树生长于海拔高、气温适中的地带,成熟周期长,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成份;柿果具有风味独特、肉质清红、松软可口、润肺化痰之特点,馈赠亲友好礼品,休闻佐食其味无穷。

柿饼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名优,采用天然无污染具有10年以上树龄的新鲜柿子加工而成其特点:颜色鲜艳,霜白肉红,透明无核,甘甜爽口,肉软细嫩,含丰富的糖类,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磷,锌等微量元素.

安溪柿饼驰名海外。安溪盛产柿果,被誉为“柿乡”。柿子经加工、晒干后制成柿饼,饼质柔软香甜,富有营养。产品畅销东南亚各国。

六.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曙光甘薯

曙光甘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小小甘薯再平常不过,但在官桥镇曙光村,甘薯却成了一张闪亮的名片。

2013年11月,“曙光甘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顺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初审,正式进入为期3个月公告期。不出意外的话,今年2月,曙光村的甘薯将正式拿到这一“国家级身份证”,成为继丰州镇石亭绿茶之后,我市第二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昨日,记者带着好奇,走进曙光村,探寻小小甘薯争取“国家级身份证”背后的故事。

辉煌 曾是远近闻名地瓜村

曙光村,是由东村、坑内、西山、沃内、土地山5个自然村组成的村庄。

甘薯将拿到“国家级身份证”,最高兴的莫过于曙光(西山)甘薯合作社的14户成员。曙光(西山)甘薯合作社理事长童保水介绍,曙光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的山脉阻挡寒风,而东南又有海风调节,空气温暖湿润,沙质土壤富含磷、硒等微量元素,十分适合甘薯的种植。

独特的地域条件,给曙光甘薯打上了天然的“防伪标志”。“曙光甘薯口感近似蛋黄。”70岁的曙光村村民童灿辉说,不同于其他产地的甘薯,曙光甘薯里没有难以下咽的细线状的“筋”。

“在过去,我们村就是有名的地瓜村。”童灿辉告诉记者,1957年,村里的甘薯大丰收,一时名声大噪,省里还把曙光村设为典型。“那时,省里农业专家还来村里开现场会,检验甘薯种植产出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村民都外出打工做生意,就很少有人种植甘薯了。目前,曙光村1800多人口,留守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很多土地由于无人耕种,渐渐荒芜。

思变 成立合作社打响品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健康饮食,曾经的粗粮又重新回到餐桌。2008年,当时还是曙光村村支书的童保水,决定重新打响“曙光甘薯”品牌,和童灿辉等十几户村民着手成立合作社,种植甘薯。

“那时,很多田地都长满荒草。”童保水说,合作社成立后,他们开荒引渠灌溉,整合了400亩的土地种甘薯,通过根块育苗,保证“曙光甘薯”的纯正“血统”,用草木灰等有机肥料给甘薯施肥,保证甘薯的“原生态”。

之后,合作社在官桥菜市场设立了两个曙光甘薯专门摊点,逐渐打开知名度。有的顾客还通过电话预约,到田里现挖现买。另外,村民加工的地瓜干、地瓜粉还远销香港、广东等地。

“我们的甘薯皮薄、香甜、口感绵软,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曙光甘薯的独特风味。”童保水说,为进一步打响品牌,2011年,合作社向国家工商总局递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以便让曙光甘薯印上“独有”的名片。

2013年11月,经过国家工商总局认定,“曙光甘薯”进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初审公告。

发展 一年种植三季 欲打进大型商超

据介绍,曙光村仅640亩土地可以种出“曙光甘薯”,目前种植500亩左右。本土的曙光红1号、2号每亩产量3500斤左右,一、二季产品每斤售价1.5元。

据了解,常规的甘薯种植每年两季,农历四月到七月为甘薯种植第一季,农历九月到十二月为甘薯种植第二季。

“农历十二月后,就很少有新鲜的甘薯。”童保水说,为了提高曙光甘薯的市场竞争力,3年前,合作社就着手培植冬熟甘薯。

通过覆盖地膜的方法,让甘薯在冬季不至于被冻死,经过3年的摸索,合作社基本能控制在早熟地瓜上市之间出产,在每年农历十月到来年的五月种植冬熟甘薯,填补这段时间新甘薯的空当。

去年,曙光村冬熟甘薯每斤售价在2.5元到3元之间,每亩冬熟甘薯产量3000斤以上,与一、二季的甘薯相比,每亩就能为农户增收3000元以上。“冬熟甘薯价格高,但还是供不应求,预计价格还会上涨。”童保水说。

“等拿到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我们就更有信心了。”童保水说,一年三季的甘薯,让他们能全年为商超提供足量的新鲜甘薯。下一步,就是与商超洽谈,将“曙光甘薯”打入商超,真正地大放“曙光”。

曙光甘薯

南安市官桥镇曙光甘薯产业协会

10374727

鲜地瓜

七. 四川省 南充市 高坪区 二家山兔产品

俗话说:“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兔肉蚀具“三高三低”(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优势。含有高达21%的完全蛋白质,富含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是补钙的天然钙源食品,是补脑、提高记忆力的优质磷脂类食品。其营养价值和消化质磷脂类食品。其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均居各种畜禽肉类前列。科学的佐证了“男人食兔强壮、女人食兔漂亮、小孩食兔聪明、老人食兔长寿”。

“二家山”兔系列产品,取料于“兔业之乡”——南充市高坪区二家乡天然草料喂养之肉兔,不含激素、抗生素,已通过了国家无公害畜产品和生产基地双认证,并荣获南充市知名商标。

二家山兔宴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站在世纪消费潮流前沿,在全国首创的以优质兔肉为主料,汇东西南北味,集一百单八菜的兔宴全席——“二家山兔宴”以及结合祖传秘方、现代工艺开发的烤兔、腊兔、卤兔、酱兔、板兔、香酥兔、豆豉兔等方便休闲食品,时尚新颖、制作考究,色、香、味、意、形、养俱佳。以超群的口味、精美的品质享誉四方、引领消费时尚。

八.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蓝莓淮山

蓝莓淮山

山药与蓝莓果酱完美的结合,不仅创造出了美味,同时它们自身不同营养成分的配搭,可以说成就了一道超营养的美味养生菜。

九. 吉林省 白城 洮南 牛、羊系列产品

牛、羊系列产品。洮南市地处科尔沁大草原,生产的畜牧业食品均属绿色食品。99年我市牛存栏 4.05 万头,羊存栏 93.3万只;产牛肉 850吨,羊肉 1462吨。牛羊肉畅销东北三省及天津、北京、太原、福建等省市。( 洮南)

十.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海产品

平潭岛盛产各种海产品,包括海带、紫菜、海蝴蝶干、蛏干、牡蛎干等,游客来此不妨购买些回去食用或赠送亲友;还有精美珊瑚和贝雕等工艺品可供旅游纪念。( 平潭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