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阜阳的特产是 安徽阜阳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阜阳的特产是 安徽阜阳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8-30 09:30:08

一. 安徽省 阜阳 太和 嘛糊

嘛糊,安徽皖北地区的一种小吃,主要流行地区在安徽省太和县,全国其它地区很少能喝到。 嘛糊是一种用大米粉煮制而成糊状小吃,大米粉只可煮到7、8成熟,煮过了或没煮到这个程度都不好喝,单纯这样的嘛糊很难喝,要在做嘛糊的过程中放进去适量的大豆面。这个要有很好的比例,稍微不匀称口感就不会那么好。放在一起用搅匀后放在地锅上加热做熟。然后在吃的过程中放些咸的大豆、芝麻盐。现在做嘛糊的成本太高卖的价格很便宜芝麻盐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 如果你看到一家卖嘛糊的,看他们的嘛糊做的好坏?你就买上一碗他们给你盛好后,你就像喝茶一样。从一边吃起,不要用勺子之类的器械。好的嘛糊在你吃完后整个碗就像刷过的一样。没有任何的残液。 我本人是喜欢吃嘛糊也可以说是喝嘛糊长大的,我儿子2岁了也很喜欢喝。我向大家推荐一处很有名的嘛糊。安徽省太和县老街一个姓黄的胖子做的嘛糊。在阜阳地区很有名的。 来阜阳要吃田三卷馍、来太和一定要喝太和老街嘛糊。

二. 安徽省 阜阳 颍东区 口孜大蒜

口孜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蒜,是群众大分喜爱的大众化食品,最新科研成果表明,它不仅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增进食欲,助消化之功能,而且还有杀菌抗癌的特殊效果。口孜大蒜有白皮和紫皮两种。又有无苔蒜和苔蒜之分,不论何种蒜,其蒜均优于其它蒜种,它肉厚皮薄,瓣大整齐,蒜味浓郁,有民谣赞美:“口孜、杨楼出大蒜,给个金马都不换。”每逢收获季节,各地商贾云集, 一列火车将口孜大蒜运往全国各地。近年来,当地农民还在大蒜的加工上做文章,蒜片、蒜粉、蒜油产品远销香港、日本等地,为当地农民带来颇丰的收入。

口孜“爽口牌”大蒜曾被阜阳市政府评为全市二十大名牌农产品之一,生产基地辐射到周边乡镇,每年种植面积均在两万亩以上。蒜头个大、口感好,蒜薹茎粗、薹长、色鲜、质嫩、耐贮、味正、无病虫害,均属无公害产品。产品远销北京、天津、深圳等大城市,部分产品出口韩国等。大蒜规模生产已成为口孜一大资源优势,蒜头、蒜薹及其加工品蒜粉、蒜片、蒜油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三.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咸马糊

咸马糊,里面有豆皮,花生米,海带、芝麻,也有添加豆腐脑的,阜阳城人民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把刚炸出来的油条揪成段,泡在咸马糊里,那味道和豆浆泡油条有的一拼。淡马糊:就是黄豆面熬成的粥,盛在碗里,洒上芝麻盐,和腌制好的黄豆和芹菜。黄豆和芝麻香味融合的相得益彰,配上芹菜的咸鲜脆嫩。这两种马糊也几乎是遍布街头巷尾。

四.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撒汤

撒(音)汤撒汤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古颍州,即现在安徽省阜阳市。撒汤以其简单的做法和鲜美的口味被流传开来。主要是用羊或者鸡的骨头来熬制的汤,汤里稍微勾点芡汁,让汤浓一点。打一个鸡蛋在碗里搅匀,用滚开的汤汁一冲,冲成蛋花,鲜美的撒汤就做成,当然最好是放些荆芥和几滴麻油,味道更佳!

五.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管仲酒

安徽管仲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千古名相管仲的故里——颍上县,管仲酒业严格按照已认证的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执行,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打造“优质、低度、营养”的健康型白酒,精选上等高粱、大米、小麦、优质水,采用人工泥窖发酵,量质提酒、分级陈贮,将现代化的酿酒技术与纯正的传统工艺完美结合,形成了“一匡天下”独特的风格,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无混浊,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饮一盅唇齿留香,喝一口回味悠长。2007年被评为“全国酒业文化百强企业”,“安徽省创新成果展”银奖;2008年被评为“全省文明诚信民营企业”,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生产的“一匡天下”系列酒,有10个档次,60多个品种,不仅深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产品还远销山东、河南、浙江、江苏、上海、河北等地区。

安徽颍上管仲酒厂,始建于1958年,位于颍上县慎城人民东路。颍上县酒厂建立初期占地60余亩,后经发展建立大曲发酵池60条,100条白干酒发酵池,1个大曲生产车间和2个白干酒生产车间,职工当时有150余人,是颍上县最早的白酒生产基地。管仲酒业至今仍保存着1958年建造的发酵池246条。是安徽省存量较少的60年老窖池,多年老窖池酿酒有益微生物比较丰富如:乙酸菌、丁酸菌、甲烷菌、红曲菌、产生酵母、放线菌等,这些符合微生物产生独特符合香,决定酒的风格和品质,所以人们常说“千年老窖万年槽,酒好全凭窖池老”这些保存下来的老窖池为管仲酒业酿出高品质好酒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1983年,经政府投资颍上县酒厂又重新建立200条大曲池,4个酿酒车间,扩大了生产规模。生产力也随之提高,1987年又投放7000吨酒精生产线,酒的生产量进一步提高,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自1988年到199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颍上县税利大户,为颍上县财政经济做出的卓越的贡献。

六. 安徽省 阜阳 界首 沙河特曲

沙河特曲是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的。沙河特曲凝聚了沙河酒业50多年的酿酒工艺,是上乘的酒中佳品,酒质色香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口,回味悠长,属于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安徽沙河酒业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界首市,注册资本6600万元;成立于1949年,是在沙河酒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中国东方酿酒基地,目前拥有占地1000余亩的大型酿酒生态园,13000多条老窖池,50多个大型储酒罐,储备有4000多千升10年以上优质原酒,现有酒库中原酒最低年份也有着7年悠久的时光,企业年生产能力可达20多万千升。

沙河酒厂同茅台、五粮液等老牌名酒企业一样在1949年以前,一直以私营槽坊的形式存在。1949年界首解放,政府没收私立糟坊实行白酒国营;1950年底,合并分散的糟坊筹建酒厂,沙河名声初步崛起。1951年底,沙河酒厂收归省工业厅管辖,成为直辖于安徽省政府的少数省属重点企业之一。1996年销售收入超过8亿元人民币,上缴利税突破1亿元人民币,跻身“中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之列,产品畅销安徽、江苏、河南等20多个省市,成为安徽省内仅次于古井集团的白酒企业。 中国酒界泰斗、著名白酒专家、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首任所长秦含章教授考察沙河酒业时曾写下“安徽多名酒,沙河独成王”的赞叹之句。2007年11月,中国著名白酒专家曾祖训、胡永松莅临酒厂参观,品鉴沙河美酒,对沙河特曲新产品给予了高度的赞扬。2008年,沙河品牌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0年,国家大型一档知名企业万事利集团成功控股沙河酒业,为沙河酒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本后盾,地方政府也将沙河酒业作为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扶持;同时在掌舵人姜杰总经理的领导下,实行沙河品牌标识全面升级、聘请台湾歌星姜育恒出任沙河品牌形象代言人、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成立沙河王事业部、沙河特曲事业部和沙河封坛年份酒事业部的战略措施,强化资源高效配置,推动公司由低端向中高端有序发展。

七.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谭棚毛笔

安徽历来多文人墨客,所以安徽的文化底蕴也非常的深厚,故徽州,就盛产“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也是历来文人墨客所不可或缺的,故,这些东西也是比较出名的,提到“文房四宝”,大家就知道“徽墨、宣笔、端砚、宣纸”,很少有人知道阜阳的毛笔。

毛笔是书法绘画特有之工具,历来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临泉县谭棚镇一带生产毛笔始于明代,时称为“明笔”。相传明朝末年,谭棚西有“元圣笔庄”,清代咸丰年间,谭棚东小王庄李万忠曾开设“明道堂笔店”,世传祖法,善制好笔。清代书法家徐广缙曾赞曰:“明道堂,笔中王。”因制笔工艺精细,遐迩闻名,畅销全国,素有“毛笔之乡”的美称,现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

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

近年来,临谭笔庄仿制的“仿唐鸡距笔”很受书画展和国际友人的喜爱。此笔与常见笔迥然不同,杆粗而笔头短,颖齐而含墨多,锋尖如竹笋,似鸡距,千划如一,不发叉,不脱毛,毛尖书于纸上,如铁锥划沙,似鸿爪履雪,饱笔书写,如玉润珠圆,似龙腾虎跃。所书之字,似肥而不剩肉,似瘦而不露骨。正如一位书法家所赞:“柔刚相济、挥展自如,堪称写字作画妙品!”。谭笔品种计一百有余,中档笔有墨海腾波、山清水秀、刚柔相济、旭日红等;高档笔有信唐鸡距、谭笔生辉、玉润昌寿、特级石獾等,最大笔“墨龙飞舞”,笔头长30厘米,可书写1米见方的大字。

临泉毛笔工艺最初起源年代,虽无确实的文学记载,但清代中期制笔大师李万钟是制笔世家。由于李万钟经常肩挑、背驮,到各地赶集市卖笔。他在湿地撒上青灰,捕上油布把笔摆上卖,由于地上撒有青灰,从此人称“吊毛灰”笔,“吊毛灰”笔因毛笔质量好,而扬名中原大地。

制笔大师曹如章,14岁时家里当了二亩地,作“压跪礼”(学费),拜李万中为师,学艺五年,得其真传后出师。在家制笔卖笔,60年代成立杨桥毛笔厂任厂长。70年代,制笔得到发展,从一家发展到四家,分别是明道堂(李万钟后辈),因种种原因离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成立了文德堂贡笔厂、张麟德创办临谭笔庄、杨桥毛笔社。

曹如章大师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又博采众长,改进创新,使文德堂毛笔选料更加广泛,工艺更加考究。由文德堂首创的《八柱擎天》毛笔,可以一分为八,一笔多用。其它以黄尾、山羊毫、山兔毫、石獾毫、鸡距毫等为材料的毛笔达百余种。其成品毛笔,尖圆齐健,独具特色,被称为“书坛一宝”。

临泉毛笔享誉大江南北,声名远扬海外。赵朴初、吴作人、韩美林、范曾、启功、刘子善、-忠、穆孝天、顾美琴、吴天月等当代书画家对临泉毛笔均给予高度评价。

临泉毛笔在十四大期间,被安徽省代表团做为安徽省珍贵礼品敬献给邓小平同志,现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国务院办公厅并写来感情信。香港回归时,有关领导又以文德堂特制的龙笔为礼物赠送给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特别赞誉,并特此写来感谢信。

八.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贡椿

贡椿

香椿是安徽省名品,相传已有一千多年悠久历史。《太和县志》对太和椿芽有如下记载“肥嫩、香味浓、油汁厚、叶柄无木质,清脆可口”。尤以谷雨前椿芽品质优良,芽头鲜嫩,色泽油光,肉质肥厚,清脆无渣而被称为“太和椿芽”,佳誉驰名中外。腌制后的椿芽经岁不变质,畅销国内外,最受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喜爱。太和椿芽营养含量极为丰富,所含有的营养物质都为人体所需要,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九.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方集馓子

据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载,“馓子”又名“环饼”,或日之“寒具”。苏轼谪居海南岛时曾作诗赞之:“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馓子的形色毕见。

馓子,是青海农业区各族人民逢年过节制作的特色食品。其形圈圈相连,外观纤细黄亮,入口浓香酥脆,为面食中的佳品,在宴会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在青海,汉族在腊月底制作,过年时招待客人,在正餐前食用。回族、撒拉族等一些少数民族的群众,在每年欢度传统的“古尔邦节”、“尔德节”、“圣纪节”,以及婚丧大事中,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

馓子是用白面为原料,稍加盐和调料,搓成细条(越细说明手艺越好),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酥脆可口。阜南方集馓子纯手工制作,原料采制淮河洪洼地区,天然绿色。其条匀细,中含芝麻,脆而酥,大嚼一口,香满齿颊,再嚼一口,余香入怀,三日不绝。

方集镇地处淮河支流洪河洼地,安徽省与河南省交界处,保留着沿淮最纯朴民风民俗和最原始的淮河风光。千里洼地,一马平川,没有城市的喧哗,没有浓烟滚滚工厂。方集古街道,古色古香,曲折细长,街两边保留着城市已经没有的商铺、店面。走方集老街上,你会看到圆圆萝筐,筐内盛满金黄色的馓子;你会听到卖馓者独特吆喝叫卖声;浓浓的馓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每逢集市,卖馓者多聚集在集市一角,或设摊卖馓,或现炸现卖,让你满载而归。

十. 安徽省 阜阳 界首 界首五香牛肉

界首五香牛肉是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的。界首市五香牛肉色呈牛肉本色,烂而不腻,肉质鲜嫩可口,吕长明烧制最佳。

界首五香牛肉选用黄牛嫩肉,加食盐卤好后,将配制的10几种佐料与牛肉下锅煨煮。始用大火,至五成熟时,再以细火浸煮,后捞出微凉,再放入油锅炸至红色即成。五香牛肉色呈牛肉本色,烂而不腻,肉质鲜嫩可口,吕长明烧制最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