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苦荞麦是什么地方特产 买荞麦怎样知道它是苦荞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苦荞麦是什么地方特产 买荞麦怎样知道它是苦荞麦更新时间:2022-08-29 00:41:06

一. 宁夏 固原 原州区 荞麦饸饹

养麦面不仅可做成面条、搅团、馍馍,还可用一种木制的压床压成条状的“饸饹”,蒸熟后柔韧而滑润,拌以葱花、肉丝、辣椒等作料。吃起来清香可口,别有风味。

二. 山西省 朔州 平鲁 平鲁红山荞麦

平鲁红山荞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鲁红山荞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朔州市盛产荞麦。近年来,随着农民市场经济观念的增强,荞麦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含硒量居全国首位的平鲁红山荞麦,千粒重38.8克,硒含量0.73mg/g,深受日本和东南亚国家青睐,多次入选国宴。荞麦是原产于我国北方的古老作物。由于它生育期限短,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播种,逢灾年用荞麦补种、改种都可获得一定购收成,是较为理想的救灾、备荒作物。荞麦是双子叶植物,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蓼科,与单子叶、禾本科的小麦、大麦等麦类作物亲缘较远,在常见大田作物中几乎没什么近亲,在很多方面也都表现得别具特色。栽培荞麦有四个种,它们分别是甜荞、苦荞、翅荞和米荞麦。甜荞又称普通荞麦,其花中有蜜腺,能散发香味,引诱昆虫,异花授粉;苦荞又称鞑靼荞麦,花器小,无香味,自花授粉,人工杂交极难成功;至于翅荞和米荞则是由于其所结瘦果棱薄呈翼状或是瘦果两棱之间饱满欲裂,易露出果内的“米”而得名。总之,无论哪种荞麦,它们所结的种子都有一坚硬的外壳并且是三棱型的瘦果,这在其它作物中极为少见。

地域范围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以及红山荞麦特定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经平鲁区农业局研究决定,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拟划定红山荞麦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山西省西北部山区及部分丘陵地区,包括:阻虎乡、高石庄乡、双碾乡、西水界乡、凤凰城镇、下水头乡、下木角乡、榆岭乡等八乡镇,涉及232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3300公顷。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1°52′-112°41′、北纬39°21′-39°56′之间。境内海拔最高点1458米,最低点1234米。北邻右玉,东接山阴,南连朔城区,西北沿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和林格尔两县接壤,西南与忻州地区所辖的偏关、神池毗连。总生产面积4.95万亩,年生产总量2000公斤。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由于自然条件和气候因子存在很大差异,土壤分布比较复杂,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土类:山地草甸土:分布范围窄,面积小,主要集中在黑驼山、虎头山一带,海拔均为1800米以上,面积3500公顷。灰褐土:主要分布于虎头山、黑驼山,面积较大,约4.7万公顷。栗钙土: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虎头山以东、人马山以北,是我区的主要土壤类型,面积达13.3万公顷。pH值在8.0-8.5之间,呈弱碱性。

土壤有机质平均0.895g/kg,土壤全氮平均0.062g/kg,速效磷平均7.7ppm,速效钾平均为77.6ppm,土壤较为贫瘠。

地形地貌平鲁区的地貌轮廓是自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之后,受内外营力的作用形成,全区较大山峰共有143座,其中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有4座,1500-2000米的有134座,1500米以下的5座,山峰大小各异。其中方围在5公里以上的41座,2.5-5公里的91座,2.5公里以下的11座。其中60%的山脉是南北走向。山间均有少量耕地和牧草坡以及森林。整个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400-1600米,最高海拔2170.1米,最高点是黑驼山,最低海拔1106.8米,最低点在东南部高阳坡河床。由于地形差异可明显地分为三大地貌单元:即基岩山区、黄土丘陵区和山涧盆地。

(2)水文情况:平鲁区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海河分水岭,黄河流域水系主要有沧头河,流域面积291平方公里,境内全长20余公里,洪峰流量110立方米/秒。另一条为汤溪河,全长15公里,发源于荞麦主产区阻虎乡六墩、九墩和黑家窑村,流域面积53平方公里,洪峰流量75立方米/秒。海河流域主要有大沙沟,发源于北部山区杨家窑、潘井沟等村,境内全长150公里,流域面积1035平方公里,洪峰流量230立方米/秒。

此外,海河流域还有关河、七里河、歇马关河等全区大小泉水汇集,年径流量为4641万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以出水流量推算,每年为2亿立方米。全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10毫米,且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地下水位深,开采难度较大,利用率为1.26%,洪水灌溉利用率为5.5%。荞麦种植区无任何污染源。2007年10月,经省环保局验收为国家生态示范区,我区的水质达标,符合要求。

(3)气候情况:平鲁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在西北寒流与东南季风的交互作用下,加之境内地形复杂,各区域间相对温差较大,形成了特有的气候特色,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季风强盛,雨热同期。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少雪。

温度全年平均气温5.8℃。夏季凉爽,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0.3℃,适宜作物生长发育。高温危害较少,高于30℃温度的天气很少。冬季寒冷,

不利于种植越冬作物。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10.7℃,年较差为30℃。

无霜期大多数农作物在日平均气温10℃以上才能活跃生长,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持续期称为作物生长活跃期。全区无霜期累年平均为115天左右,西部无霜期为115天,北部无霜期为95天(阻虎、高石庄等乡);东南部无霜期为125天,我区作物生长活跃期一般始于4月27日,终于10月2日。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2514℃。

昼夜温差累年各月平均,日较差最大的为5月份13.3℃,最小的为8月份10.2℃。全年为11.5℃。白天温度高,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夜间温度低,减少了作物呼吸消耗,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

降水量西部和中部历年平均降水量为370-410毫米,北部410-430毫米,东南部为330-370毫米。

风向风速因受季风和地形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风向的日变化较明显,受同一性质气团控制时夜间或白天也有转风现象,年平均风速3.4米/秒,最大风速为21米/秒。一般年份,4、5月份风速最大,8月份风速最小。风力一般为4-5级,冬、春两季风力较大,8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平均为40天,最多年80天,最少年10天。大风多出现于4月-5月,占年均大风日数的50%;8月、9月大风天气最少,只占30%。夏季伴随雷阵雨天气也会出现7-8级或8级以上大风,对农作物危害很大。

据历史资料记载,平鲁红山荞麦种植历史有800多年,以粒大、皮薄、质优,色好而闻名于世,千粒重38.8克,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与鸡蛋相近,微量元素硒含量达0.791ug/g,居世界同类产品之首,尤为珍贵的是黄酮类物质“芦丁”含量极为丰富,仅次于银杏。

上世纪70年代初,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法国前总统蓬皮杜访华时,指名食用红山荞面。目前红山荞麦加工的食品有10余个品种,其中“煮窝窝”、“猫耳朵”造型别具,栩栩如生,老百姓称之为民间美食工艺品,食用荞麦食品已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荞麦耐旱耐瘠,适应性强,地力消耗大。

应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土地种植。但不宜连作,忌碱性较重的土壤,以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沙壤土为宜,最好选择在豆类、马铃薯和中耕作物之后。要求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适宜本地的气候条件、适应性广、优质、丰产、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红山荞麦和日本“早早黑”作主干品种,筛选去杂去劣,后晒种1-2天,提高发芽率。

(3)生产过程管理:精细整地荞麦幼苗顶土能力差,根系发育弱,对整地的要求较高,应尽可能抓好耕作整地这一环节。

播种时间6月5日-6月20日(夏至前后);方法,机播或犁开沟、手撒籽;深度,1.5-2寸;亩留苗6-8万株,播种量每亩3-4公斤。

增施肥料荞麦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每亩施入草木灰100-200斤,磷酸二铵10斤,并加入适量优质有机肥作种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开花至结实期,亩用0.5千克尿素、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60千克喷施1-2次。盛花期人工辅助授粉,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时中耕:苗期结合定苗浅锄一次,现蕾期中耕一次。

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

(4)产品收获:荞麦最适宜的收获期一般以植株全株子实有2/3变黑,1/3处在乳熟期时,为最佳收获期,应及时收割堆放,促使其后熟。为减少落粒损失。收获应在清晨至上午11时之前进行,种子水份含量14%以下时及时入库。

(5)生产记录要求:建立地理标志农产品平鲁红山荞麦生产档案,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红山荞麦,属蓼科荞麦属,茎直立,茎杆高大,棱角明显,少分枝,质软。叶阔戟形,绿色到深绿色,翰叶较圆。总状花序,不集生,有疏花,花小,白色和粉红色,无香味,异花授粉。粒大皮薄,呈三棱形,棱角钝分明,表面光滑,呈褐色。

荞麦子实由果皮、种皮、胚乳和胚四部分组成。果皮厚占全粒重的25-30%;种皮很薄,紧附胚乳,呈黄绿色;胚很发达,占比重很大,被胚乳紧密包围,位于子粒中央,薄大而扭曲,横断面略呈S型。荞麦芒种播种,其粉所制食品颜色发白,平鲁红山荞麦千粒重在38.8克。

荞麦营养成份与其他的主要粮食相比,其蛋白质、脂肪都高于小麦粉和大米。维生素B2高于大米、玉米粉2-10倍,芦丁和叶绿素是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至于无机盐、微量元素等,也都不同程度不同高于其他粮食。特别是氨基酸、苦味素和赖氨酸、色氨酸、精氨酸都高于小麦粉和大米、玉米和黄豆。

(1)优质蛋白质:荞麦粉的蛋白质既有水溶性蛋白,又有盐溶性球蛋白,这两种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50%以上,这与一般谷类粮食的蛋白质组成不大相同,相反却接近于豆类。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荞麦中却非常齐备。此外,荞麦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还含有成年人和儿童必需的组氨酸和精氨酸。荞麦中必需氨基酸的配比适当,与鸡蛋(最接近人体需要的平衡的必需氨基酸)相比最接近,其他小麦粉、玉米粉、黄豆粉等都不及荞麦粉。另外,国家农作物品种资源数据库的数据表明态度:荞麦中除8种氨基酸外,有解除疲劳作用的天冬氨酸含量也比较高。

(2)易消化吸收的糖:荞麦胚乳中大部分为淀粉(糖)。呈多角形的单粒体,定数同大米淀粉相似。

(3)丰富的硒元素:硒是人体内必需的极其重要的微量元素,有“生命”的厅效元素之称,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唯一认定的抗癌、防癌物质。已知人体内40多种疾病与饮食中缺乏硒元素有关。平鲁红山荞麦中硒元素含量居同类产品之首。

(4)独特的维生素:荞麦维生素有独特之处,荞麦粉维生素E中r_生育酚含量最多,说明它抗氧化能力强,不但对不妊症有疗效,对防止老年细胞再生有效果,还能保持增强运动的持续性,对动脉硬化、心脏病、高血压、肝脏病、糖尿病等几乎所有的成年病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对过氧化脂质引起的疾病有一定期疗效。VE在人体中具有防氧化、抗衰老作用,对所有中老年

疾病有防治作用,尤以冠心病防治效果显著。VPP是维持脑神经细胞正常功能、开发语言能力的重要物质,是制造神经末梢和传递神经冲动化学物质的主要原料。荞麦还富有其他谷类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和芦丁。芦丁(VP)是黄酮类物质之一,是一种多元酚衍生物,基本结构是2-1色原酮,芦丁是桷皮素-3-0-芸香糖苷,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有止咳、平喘、祛痰、扩张冠状血管和降低血管脆性的作用,可用于防治高血压及脑溢血的辅助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弱。每天食用2两疗效粉就相当于食用100-150片20毫克量的芦丁片。

(5)种类齐全的微量元素:荞麦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十分丰富,其中钾、镁、铜的含量最高,比小麦粉、大米高2-4倍;镁的含量最高,比小麦粉高4倍、比大米高3倍多。荞麦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可以起到保肝、增强肾功能、造血功能及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达到强体健脑、美容、提高智力、保持心血管的正常运行,降低胆固醇的效果。

平鲁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著名的荞麦主产区,红山荞麦1995年获第三届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1985年获山西省杂粮展销会银奖。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法国前总统蓬皮杜上世纪70年代访华时指名食用红山荞面。荞麦系列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本地还盛产莜麦、豌豆、小米、芸豆等杂粮。

平鲁荞麦加工企业依靠本地小杂粮资源优势,采用民间加工配方,结合现代化加工工艺,开发出三大类产品:一类是面食系列,包括鲜面条、夹馅饼、干制龙须面、空心面、碗面、荞麦煎饼、葱花饼、灌肠、凉糕等;二类是粥系列,包括荞米保健粥,杂豆方便粥等;三类是膨化食品,包括小食品、荞豆面粥、面茶、乳粉等。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荞麦属于加工原料,一般不进行较为规范的包装、标识。贮藏条件:阴凉、通风、干燥处。运输:密封、无污染运输。

三.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大洋苦芛

大洋苦芛

苦笋是客家山区丘陵山地上野生的苦竹在春夏之际生出的嫩笋,因其味甘苦而得名。揭西县南山镇、五经富镇、大洋乡等乡镇的山上都有野生苦笋,但以大洋乡出产的最多最为出名,也最受欢迎,揭西人也就以“大洋苦笋”作为品牌,成为域内所产苦笋的通称。用苦笋可以做出多种特色菜,还具除湿去热消暑的功效。

四. 陕西省 榆林 靖边县 三边荞麦

三边荞麦是指主要产自陕北的定边、靖边、吴旗、志丹等县的荞麦。在出口贸易中,习惯上将产自这些地区及甘肃、宁夏相邻地区的荞麦称为榆林荞麦。榆林荞麦属红花甜荞类型,籽粒三棱形,褐色,千粒重35克,具有粒大、皮薄、面白、粉多、筋大、品质好等优点,是我国三大出口荞麦品种之一。

榆林荞麦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红花甜荞,种植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仅陕北就达7.0万公顷。榆林荞麦虽属小宗作物,但分布较为广泛,陕北的榆林市、延安市及甘肃、宁夏的相邻地区均有种植。但榆林市的定边、靖边、神木和延安市的吴旗、志丹、安塞等县是其主要产区,榆林市的横山、榆阳、府谷和延安市的富县、宜川、黄陵等县(区)也有小面积种植,榆林市南部和延安市北部的少数县(区)也有零星种植。

榆林荞麦是传统的出口农产品,在陕北具有较强的生产优势,栽培面积较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榆林荞麦出口的黄金年代,种植面积仅陕北就达8万多公顷,总产约8万吨。之后,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退耕还林(草)的实施,面积有所减少。由于陕北气候干旱少雨,荞麦又多种植于土壤贫瘠的岗薄地或沟壑区,生产水平一直很低,一般公顷产量只有200—650千克,且年度间变化很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荞麦科研的不断发展,榆林荞麦的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平均单产达到750千克以上,定边县曾出现过每公顷产量达885千克的典型。表明榆林荞麦具有很大的生产潜力。

榆林荞麦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其独特的自然生产条件和良好的品质深受外商青睐,是国际市场上的名牌产品,上世纪九十年代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及西欧等国家和地区。但由于榆林荞麦异色率较高,粒型也不整齐,售价一般低于内蒙古荞麦。口岸价每吨低200元以上。加之省内无专营公司,竞争力差,近年来出口量逐年下降,年约1万吨左右。相反,随着荞麦新型营养保健食品的兴起,榆林荞麦的国内需求量不断增加,年销售量可达2万吨以上,主要以荞麦粉销往大中城市。另外,也有少量荞麦米、荞麦挂面等加工产品。

五.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通渭荞麦

甘肃省通渭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生态条件差,属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区。荞麦是我县主要的复种作物,其抗旱、耐瘠性强,生育期短,营养价值独特,不仅是一种备荒救灾作物,而且还具有开发保健食品的广阔前景。长期以来,荞麦被视为小宗作物,由于对其科研与生产不重视,致使品种混杂,耕作粗放,产量一直低而不稳,加之荞麦的深加工和出口商贸滞后,荞麦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低,生产没有形成规模。

六. 陕西省 西安 雁塔区 荞麦煎饼

特点:用荞麦粉摊制而成,味道可口,香味浓郁。

类别:风味名小吃

主要原料:荞麦粉、豆腐干、酥肉、芝麻凉汤、炸辣椒等调料。

简要介绍:煎饼用荞麦糊状精粉摊制而成。内卷豆腐干和酥肉,食用时用芝麻凉汤或炸辣椒作调料,味道可口,香味浓郁,颇具地方特色。

七.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荞麦

威宁荞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宁荞麦

贵州威宁盛产荞麦,素有“荞乡”之称。荞麦分为苦荞和甜荞两类,反映出荞本身甘苦统一的特性,也寄寓着人民生产荞麦的内涵。甜荞口感好,但营养不及苦荞。故有“甜荞养嘴不养身,苦荞养身不养嘴”的评说。威宁的农业科技开发研究者,深谙苦荞消炎健胃的价值。苦荞含有19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为人体必需,含有铜、铁、锌、铬、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C、E,特别是防癌治癌的芦丁含量最高。因此,确定了以食代药的开发构想,研制成了“老荞酵”荞酒、荞益粉、荞炒面等系列食品。

产地范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雪山镇、哈喇河乡等34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威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威宁荞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威府呈〔2015〕152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威宁荞麦》(草案)

八. 甘肃省 庆阳 庆城县 荞麦精粉

荞麦精粉是以荞麦为原料,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精心研制而成。荞麦精粉是一种高钙、高蛋白、高芦丁、低糖、低脂肪的营养食品。据联合国营养组织机构权威认定,其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氨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和黄酮类化合物,是人们理想的全能营养食品,乃养生保健之佳品。

经常食用荞麦面不易引起肥胖症,因为荞麦含有营养价值高、平衡性良好的植物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体内不易转化成脂肪,所以不易导致肥胖。另外荞麦中所含的食物纤维是面和米的8倍之多,具有良好的预防便秘作用,经常食用对预防大肠癌和肥胖症有益。

1999年10月第二届日本代替医疗学会发表文章认为:荞麦中含有丰富的PMP(芦丁类强化血管物质),它能抑制血液中脂质上升。临床实验人们服用PMP一月后,血胆固醇和中性脂肪酸有明显下降。另在大白鼠动物实验中,服用PMP二周后,其脑内神经传递物质有显著增加,据此推测其对预防老年性痴呆有益。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大白鼠实验发现,只有荞麦中所含PMP有防治糖尿病效果,它能激活胰腺功能,促进胰岛分泌,降低血糖。

由于PMP能强化毛细血管的弹性,对动脉硬化,改善高血压症,预防脑血管意外也起到一定作用。

由此看来荞麦精粉确是一种十分优良的主食品,尤其适合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中老年人经常食用。

九. 内蒙古 赤峰 敖汉旗 敖汉荞麦

敖汉荞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内蒙古敖汉旗双井乡有“荞麦之乡”的美称,这里种植荞麦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比较适宜荞麦的生长,因此,荞麦在该地区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年产量在200万公斤左右,因其无农药、无化肥污染而被称为“绿色食品”。

牛力皋川位于双井乡境内,因种植荞麦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闻名,特别是在日本、韩国的客商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该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荞麦,以其“粒饱、皮薄、面多、粉白、筋高、品优”而驰名中外,牛力皋川荞面更是香甜可口,味道纯正,色香味俱佳,是荞麦面中的上品。

1999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牛力皋”牌荞面,该品牌荞麦面已畅销北京、辽宁等各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赞誉。

地域范围

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所在的具体位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9°32′-120°54′,北纬为41°42′-43°01′。东邻通辽市奈曼旗,西与辽宁省建平县接壤,南与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相连,北部与赤峰市松山区、翁牛特旗隔老哈河相望。在敖汉旗境内,下洼镇、大甸子乡、林家地乡、玛尼罕乡(镇)的53个村划定为农产品“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生产面积5.4万亩,年生产总量5400吨,年产值1025万元。

2自然条件与历史因素

(1)地质地貌:敖汉旗地处燕山山脉努鲁儿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是燕山山地丘陵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由浅山、丘陵、沙沼及河川平原地貌组成,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300-800米之间,海拔最高点为1255米。划定为农产品“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的土壤有黄土、轻壤、中壤、和沙壤,土质较肥沃,易于耕作。

(2)水文情况:敖汉旗主要河流有5条,其中3级以上河流3条,分别为老哈河、叫来河、孟克河,现已基本断流。划定为农产品“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内的玛尼罕乡属于孟克河流域,下洼镇属于叫来河流域,

多数地区贫水,且埋藏深。

(3)气候:敖汉旗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水热同季;秋季气温剧降,降水少;冬季干旱而寒冷。敖汉旗年降水量310-460毫米,全旗各地年平均气温在5-7℃,年≥10℃的活动积温为2700-3200℃,无霜期在130-150天之间。

(4)历史因素:早在清朝,敖汉旗旗就以形成荞麦种植的历史,但并没有形成产业,近十年来,已成为内蒙古主要荞麦生产基地,已成为敖汉旗杂粮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

3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环境质量要求:生产基地环境符合NY5010标准;生产基地地势平坦,土质较肥沃,提倡节水灌溉;收获后及时清洁农田,销毁残枝败叶。

(2)产地条件:气候条件:年日平均≥2℃的气温在110天以上,年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在2200℃以上,年降水量在350mm以上。

土壤条件:土层深厚,中性沙壤土种植,有机质含量1%以上,pH值≤8。

环境条件: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生产基地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

(3)栽培技术:

整地:播前深耕细耙,使土壤疏松,土面平整。

施肥:基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7500-11250㎏,每公顷施过磷酸钙300-450kg,尿素45-75kg。种肥用腐熟的有机肥,草木灰做种肥,每公顷7500-1500kg;同时施入磷酸二铵60-90kg。荞麦在现蕾开花后,追施速效氮肥,每公顷75kg为宜。

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种子。如:美国温莎、日本大粒、大三棱、小三棱、茶色黎麻道、吉荞10号、甘荞2号等

荞麦品种。

种子质量:纯度98%以上、净度98%以上、芽率85以上、水分13.5%以下。

种子包衣:选用专用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可减轻病虫害又能增加产量。

晒种:晒种可提高发芽率,改善种皮透气、透水性,促进种子后熟。晒种可选择晴朗天气,晒7-10天。

浸种(闷种):用3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40℃温水浸种10分钟均可提高芽率。然后用微量元素浸种(如碳酸铵0.005%、10.1%、硼砂0.03%)30分钟,捞出后晒干,即可促进秧苗生长又能提高产量。

播种时间:春播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夏播7月上旬或7月下旬。

播种方法:条播或撒播两种。条播,畜力开沟,人工溜籽,梨距20-30cm;撒播,可先平地,随后撒种,再轻轻耙耱或搂平。

播种量:每公顷播种量37.5-52.5kg。

播种深度:一般播种深度为4-6cm,覆土2-3cm。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实现荞麦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是获得高产的保证。播种密度每公顷100-105万株为宜。

中耕除草:春播荞麦一般除草2-3次,夏播2次,最后一次除草在封垄前结束,除草深度3-5cm。

灌溉浇水:在开花灌浆前如遇干旱均可灌水。

辅助授粉:荞麦为异花授粉作物,为了提高结实率,应在开花前2-3天内放蜂(每公顷约放10箱蜂);也可在荞麦盛花期,每隔2-3天,于上午9时-11时,用一块长240-300cm、宽30cm的布,两头各系一条绳子,由两人各执一端,振动植株,辅助授粉,能显著提高产量。

病虫害:主要病害有轮纹病、褐斑病、立枯病、霜霉病等。主要虫害有黏虫、草地螟、钩刺蛾、蝼蛄、蛴螬等。

病虫害防治:①农业防治:选用优质抗病品种,播前进行种子消

毒,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密植,保持土壤清洁,创造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②生物防治:植物源药剂有印楝素、苦参碱、烟碱等;生物药剂推荐使用,浏阳霉素、武夷霉素、苏云金杆菌、农抗120、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齐螨素、绿来宝、威敌、多抗霉素等。③其它防治:高压汞灯、黑光灯、频振灯、性诱剂等。④化学防治: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

治。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国家GB/4285、GB/T8321的要求。

收获:收获适宜期一般掌握在75%的籽实变为褐色,呈现出原品种固有的粒色之时,一天内收获时间应在上午11时前,适当晾晒后脱粒。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品质特性特征:荞麦根为直根系,根系不发达。茎直立,高60-120cm,节间光滑、中空、有棱,节处膨大,略弯曲且有少量茸毛。茎初为绿色,后红色,成熟时变为褐色,有分枝。叶为心脏形,叶面光滑无毛,绿色,叶脉、叶柄含有花青素而呈红紫色。花为伞状花序,簇生,白色,异型花,异化授粉。果实为水棱卵圆形瘦果,果皮浅灰色、深灰色、黑色不等。单株粒重4-6克,千粒重28克。籽粒粗蛋白含量15.28%,淀粉66.59%,粗脂肪3.32%,芦丁0.400%。

(2)质量安全规定:遵循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无公害农产品肥料施用规则、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施用规则。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严格遵循无公害农产品分级、包装、标识、贮藏、运输等规则。包装上注明“敖汉旗荞麦”农产品地理标志。

十. 陕西省 延安 吴起县 吴旗荞麦

荞麦是吴旗县传统的粮食作物之一,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就有种植。它是吴旗人民祖祖辈辈非常喜爱的一种秋季作物。荞麦在吴旗县种植位于各类作物之首,也是吴旗的主要蜜源作物。吴旗县共有甜荞和苦荞两个栽培品种,甜荞麦种植占90%以上。吴旗县的荞麦出粉率高,青皮率低,品质优良,含蛋白质11.9%,脂肪2.4%,碳水化合物72%,维生素高于小麦、大米,长期食之,有治疗高血压、控制糖尿病、消积消滞、降温解毒等作用。用荞麦做面食洁白细长,食之光滑爽口。吴旗荞麦目前在国内、国际已渐有盛名,并已成为出口大宗之一。(吴旗)

了解吴起的人,都知道吴起的荞麦好;吃过吴起荞面的人,都称赞吴起的荞面香;凡来吴起的人,都希望尝尝吴起的荞面;而离开吴起时,又少不了带几袋荞面精粉、几箱荞麦香醋回去。

其实,荞麦并不是吴起独有的,在我国很多地方以及日本等国家,也同样种植荞麦,但这些荞麦生长得就是没有吴起的高,产量更不如吴起的好,面质当然要比吴起的差。我没有去认真考究这是什么原因,大概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吧。

荞麦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粮食作物,毫不夸张地说,它集大美于一身,汇大德于一体。

荞麦能吃苦,不讲究生存条件。它耐瘠薄,给一点土壤就能生根;它适应性强,有一点阳光就灿烂;它勇敢,迎着秋风落地,面对寒霜结果,整个生命周期只有三个月;它善良,总是在艰苦的地方落地生根,在人们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它美丽,没有一种庄稼能和它媲美,更不要说胜过它了。

荞麦的一生可以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麦收后下种,霜冻前收获,它是一种生长速度很快的庄稼。种下去三四天,幼苗就顶出地皮来了。茎秆为绛紫色,叶为翠绿色,十分好看。再不过几日,就开始分蘖、长叶、开花,很快就罩住了地皮。

荞麦花分两种颜色,一为雪白,一为粉红。白若玉兰,粉如桃花。红白一相间,便无可比拟了,可以说是人间至美、生命奇观。

首先它美得宏大。其中有两点原因,一是它的花开在深秋,面对着一片肃杀、无边凄凉蓬勃而开,足显其气量之大;二是它成块成片地开,成山连岭地艳,足见其气派之大。

其次是它美得妖娆多姿,如诗如画。秋天,特别是多雾的早晨,雾中的荞麦花美得让人叹息,让人沉醉,让人击节感叹。尤其是太阳出来后的景象,更是如仙如幻,扑朔迷离。在阳光的照耀下,雾气开始升腾,从沟底袅袅而起,飘然升空,雾气变成彩云,遍布天空,这时人们很难分清哪一片是天上的彩云,哪一片是地里的荞麦花了,天上人间浑然一体,难分难辨,令人如临仙境。

荞麦花看起来悦目,闻起来也喷香。花开之时,一进吴起就能闻到那特殊的香味。这香味因距离的远近而变化。远处闻是幽香,近处闻是浓香,走进荞麦地里闻,就不好说了,你会觉得不光荞麦是香的,这里的山山水水,包括你自己也是香的。

吴起的荞麦果更美,堪称绝品。荞麦果实的颜色,外为墨黑,内为乳白,黑白分明,相映成趣,此为一绝。荞麦果实的形状,外皮由三个三角形组成一个三角体,棱角分明,像待射的箭头;内肉也是一个三角体,但浑圆细腻,一派和谐。真可谓外刚内柔,阴阳相济,此为二绝。吴起荞面香,浑身都是特点。第一是花样多,有荞面饴铬、荞面圪托、荞面铳子、荞面凉粉、荞麦香醋等。其美妙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已经进入化境了,只能以民歌来表达了:“荞面圪托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小妹妹就是哥哥的人”。一种食品不但香,还能吃出歌,吃出诗,此为三绝。吴起荞麦不但味美,营养价值也很高,据科学测定,其蛋白质含量为11.9%、脂肪含量为2.4%、碳水化合物含量为72%,维生素含量更是高于小麦、大米等。更令人称奇的是,它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食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此为四绝。吴起荞麦浑身都是宝,秸秆中含磷,是上好的燃料,还可作牲畜饲料,荞麦皮装枕芯,有清凉、解热、醒脑的作用,此为五绝。

不知是吴起人感染了荞麦,还是荞麦塑造的吴起人,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美德,具体表现在方方面面。别的不说,就说与荞麦有关系的。

和荞麦一样,吴起人生存能力强。这里土地瘠薄,无霜期短,别的地方庄稼一年能熟两茬,这里的庄稼有的连一茬都成熟不了。因此,荞麦种植面积就特别大。吴起人收荞麦和关中人收麦一样,是最忙碌当然也是最欢乐的时光。每到那个时候,山上山下,村庄场院,窑里窑外,处处有荞麦,人人忙荞麦,成了一个荞麦的世界。山峁上有割荞麦的人,山路上有运荞麦的人,场院里有打荞麦的人,院子里有磨荞麦的人,窑里边更热闹,有擀荞面的、剁荞面的、搓荞面圪托的、压荞面饴铬的、搅荞面搅团的、做荞面凉粉的,当然也有什么也不做的人,这些人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小部分则是外地来的客人,他们正等着吃荞面呢。

吴起的男人豪放,既能吃苦,又有胸襟。既是种荞麦的好把式,也是做荞麦生意的活套人。他们把一车又一车的荞麦运往全国各地,运往世界各国;把大批大批时尚东西,拉回吴起,拉到各家各户。前些年,每户吴起人家每年都能打两三千斤荞麦,全县出口荞麦每年不低于1000多万公斤。

吴起的女人不但像荞麦花一样美丽,还是做荞面食品的高手。剁下的荞面像挂面一样又细又匀,搓下的荞面圪托像子弹头一样又小又圆,擦下的荞面凉粉像水晶一样又坚又亮。她们饭做得好,对人更是热情实诚。不管你是生人还是熟人,不论你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只要进了她的门,都能受到热情接待,眨眼工夫,做好荞面就端上来了。为了让客人吃好,她们还有劝饭的习惯,冷不丁就会把一筷子荞面或一勺子圪托放到你碗里,让你又着急又感动,不知说什么才好。

荞面是吴起人的骄傲。信天游一唱,吴起的荞麦名气大扬。外地人一听吴起必先问荞麦,延安、西安的小吃铺里;凡是来吃荞面的人,首先问是不是吴起人开的,荞麦是不是吴起产的。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荞麦数吴起的最好,荞面是吴起人做的最香。

荞面成了吴起的名片。出门看朋友,在乡走亲戚,拿的是它;家户待客人,乡村宴嘉宾,吃的也是它;客人起身,需要带点土,送的还是它。其实,吴起不是没有别的,而是只有荞面才是真正的吴起。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吴起人,我为吴起而骄傲,为吴起荞麦而自豪。我真诚地邀请各地的朋友们,来吴起走一走,品尝吴起荞面的清香,体会吴起人的真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