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赤峰都有啥特产 赤峰各旗县区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赤峰都有啥特产 赤峰各旗县区特产更新时间:2022-09-22 00:35:47

一. 内蒙古 赤峰 敖汉旗 “牛力皋”牌荞面

敖汉旗长胜镇有“荞麦之乡”的美称,这里种植荞麦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比较适宜荞麦的生长,因此,荞麦在该地区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年产量在200万公斤左右,因其无农药、无化肥污染而被称为“绿色食品”。

牛力皋川位于长胜镇境内,因种植荞麦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闻名,特别是在日本、韩国的客商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该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荞麦,以其“粒饱、皮薄、面多、粉白、筋高、品优”而驰名中外,牛力皋川荞面更是香甜可口,味道纯正,色香味俱佳,是荞麦面中的上品。

1999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牛力皋”牌荞面,该品牌荞麦面已畅销北京、辽宁等各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赞誉。

二. 内蒙古 赤峰 喀喇沁旗 牛家营子桔梗

牛家营子桔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牛家营子镇中药材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此地就建有“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闻药香醉人,赏药花悦目,遂赐名“药王村”。至此,农户家家种药,延续至今,地产桔梗质量属全国一流,除药用外,年产鲜桔梗15000吨以上,全部销往韩国、日本。1999年牛家营子中药材基地被科技部列为中药材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专项研究基地之一,拟命名为“中国北方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桔梗之乡”。

地域范围

牛家营子镇是北京通往塞外草原的咽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西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接地带,属七老图山脉东北麓,东经118°08′-119°02′,北纬41°53′-42°14′,具有明显的华北、东北向内蒙古草原过渡的特点。牛家营子桔梗年均种植面积3万亩,采挖期为2年,年均采挖面积1.5万亩,年产鲜桔梗15000吨以上。具体地域范围是:东至南荒村与红山区文中镇柳条沟村、大营子村交界处,南至水泉村与锦山镇全太村接壤,西与松山区城子镇相邻,北到赤峰市新城区交界处。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牛家营子桔梗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长30-40cm,直径0.7-2cm。表面白色至淡黄白色,不去外皮者表面白色或黄白色。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白色。 2、内在品质指标:牛家营子桔梗总皂甙含量为3–4g/100g,总黄酮含量为0.02–0.03g/100g,蛋白质含量为7–8g/100g,还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类物质、多糖等。具有祛痰止咳,宣肺、排脓的作用。 3、安全要求:牛家营子桔梗,由于生产区域内无工业污染,2004年被内蒙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水质土壤均达到安全标准,因此生长的桔梗无农药残留,是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牛家营子桔梗种植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标识包装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4、分级:根据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分为特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统装品。5、包装:所用包装材料为瓦轮纸盒,纸盒大小可据出口或购货商要求而定,卫生标准应达到食品级。 6、运输:运输工具或容器应具有较好的通气性,以保持干燥,并应有防潮措施,并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不应与其它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质混装。 7、贮藏:干燥后的桔梗如不马上出售,包装后应置于室内干燥的地方贮藏,同时应防止老鼠等动物的危害。为保持色泽,还可将干燥的桔梗放在密封的聚乙烯塑料袋中贮藏,并定期检查。但进入夏天后,由于气温升高,应转入具低温条件的地方贮藏,一般在10℃以下的贮藏条件下安全越夏。

三. 内蒙古 赤峰 克什克腾旗 蒙古族银器

早在元朝以前,蒙古族便以使用银器闻名。蒙古族银器品种有银碗、蒙古刀、蒙古银壶、饮酒器皿、头饰银簪、各种马具鞍花等。其特点是大方淳朴,精巧细致,色彩纹样古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四. 内蒙古 赤峰 松山区 赤峰绿鸟鸡

赤峰绿鸟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为草原兴发颁发了核准使用“赤峰绿鸟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牌匾。地理标志,一个产品的“国际护照”,它是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一张“质量通行证”。核准草原兴发使用赤峰绿鸟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对于提升赤峰绿鸟鸡的产品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草原兴发特别注重企业无形资本的发掘和培育,在成功取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两块金字招牌后,又于2003年成功取得了对赤峰绿鸟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使用核准。此次核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是在草原兴发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企业名称发生变更后,国家质检总局对赤峰绿鸟鸡经营主体的再次确认。这是草原兴发实施品牌战略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对草原兴发全程规范生产赤峰绿鸟鸡产品产品的官方认可,对于提升草原兴发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 内蒙古 赤峰 敖汉旗 敖汉鲜蛋

敖汉鲜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敖汉旗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关于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指示精神,大力发展巩固蛋鸡产业,卓有成效,2013年,敖汉旗蛋鸡饲养量达到1315万只,创历史新高,年产鸡蛋9万吨,90%销往北京市场。蛋鸡产业产值达到9亿元,纯收入2.4亿元,仅养鸡业一项,1.8万多饲养蛋鸡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元以上。

敖汉鲜蛋色泽好,蛋黄纯,吃着有味道!

蛋鸡专业合作社和鸡蛋经纪人不但解决了鸡蛋的销路,也为蛋鸡产业壮大夯实了基础。如今,一支由600多人组成的鸡蛋经纪人队伍活跃在敖汉旗蛋鸡养殖户中,旗内外互动,及时将蛋鸡养殖户家中每日所产的鲜蛋收购在一起向外销售,促进了蛋鸡养殖业的发展,涌现出了牛古吐乡、丰收乡、贝子府镇等7个饲养蛋鸡超百万只、整乡推进蛋鸡产业发展的乡镇,蛋鸡养殖户达到1.5万户。同时,拉动了当地玉米就地转化和运输业的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催生了敖汉鲜蛋俏京城。天时,即现在人的营养观念越来越强;地利,即生态环境“全球500佳”培育出的鲜蛋绿色有机;人和,即有敖汉旗畜牧业局科学管理。为了巩固发展敖汉鸡蛋绿色品牌,旗畜牧局除严格为鸡饲料把好关外,还不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今年已累计派出技术人员180人次,举办蛋鸡养殖培训班21班次,培训农牧民2500余人次,发放蛋鸡养殖书籍300多套、明白纸12000余份,有效提高了蛋鸡产业的科技含量。

敖汉鲜蛋

敖汉旗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六. 内蒙古 赤峰 敖汉旗 “四家子”烟花

敖汉旗四家子镇地处二省三县交界处,被誉为敖汉旗的南大门。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通信便利,群众质朴、聪慧,商品意识浓厚。四家子镇的烟花生产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产品种类由简单的鞭炮,发展到现在的7大系列、70余个品种,“四家子”牌烟花爆竹系列产品已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远销辽宁、河北、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2002年敖汉旗委、旗政府审时度势地做出了在四家子镇建立花炮产业园区的决定,取缔了四家子镇2000余户烟花生产户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烟花生产实现了规范化、科学化。2002年,四家子镇建设烟花作业区36处,占在地积1200亩,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总投资2800万元。共有1000余户烟花生产户迁入作业区,5000余劳力从事烟花产业,烟花产值实现4000万元。2003年,四家子镇新建烟花作业区48处,总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又有1000余户烟花生产户迁入作业区进行规范生产。

总投资近5000万元,拥有80多处作业区,2000多烟花生产户的四家子烟花工业园区,2003年烟花产值达1亿元。

七. 内蒙古 赤峰 松山区 夏家店小米

夏家店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为中国北方早期青铜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兼畜牧业和狩猎。主要农业作物为粟和稷,其农业文明不晚于中原地区。夏家店地区有着4000年以上的农耕历史,该地区生产的小米曾是大辽王朝的专用贡米。出土的彩绘陶器系用红白两彩在烘制后的陶器上绘有饕餮纹、云雷纹、蟠螭纹、龟蛇纹等图案,与商周时期青铜器同等重要。夏家店上层文化属晚期青铜文化,距今3000年左右,系中华民族史上影响较大的北方少数民族东胡族所创造,被史学界称为“东胡文化”。先后出土了多为本土铸造的大量青铜器,夏家店遗址群面积380000平方米,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家店小米米质纯正、口感独特的松山区“夏家店小米”,内蒙古松山区夏家店乡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就了夏家店小米的优良品质。

夏家店小米

地域范围

夏家店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夏家店乡霍家沟村、东新井村、兴隆沟村、鸡冠山村、二道坡村、新井村、平房村、干沟村。地理坐标为东经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7'-125°45'、北纬45°23'-45°59'。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夏家店小米颗粒圆润,金黄透亮,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具有香醇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誉为“草原金米”,夏家店小米经初选、脱皮、抛光、去石、除杂、人工手选、轻磨、冷加等八道工序,最大限度保留谷物天然营养成分,成就天赐好米。

八. 内蒙古 赤峰 红山区 蒙古凉粉

原为清宫中的小吃,康熙年间和硕端静公主下嫁喀喇沁王后传入当地蒙古上层人家,作为夏季消暑冷食,后又传入民间。其以荞麦为原料,经碾轧、过箩等工序,以清水和成糊状,放在锅里煮,待稠时舀出摊于案板上冷却。吃时,使一种薄铁片斜下穿孔一层层向下刮,则成一根根长条,盛入碗内颤颤巍巍,呈半透明状,浇酱油、醋、芝麻酱及葱丝、芥末等佐料,并点一两滴香油。味道清香,色泽鲜艳,凉爽可口。

九. 内蒙古 赤峰 林西县 内蒙野果

七合堂村是林西县新城子镇的一个山区村落,有4个自然村,228户,908口人,总土地面积3.23万亩,其中耕地6108亩,除不足200亩水浇地外,绝大多数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是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穷山村,经过脱胎换骨的生态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81.1%,开创了生态庄园经济模式,一跃成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

被当地人称之为“内蒙古野果”的吉红123苹果,年果产量350万公斤,总产值700多万元。果品远销北京、广州、澳门、深圳等地,创出了“九佛山”知名品牌。现已成为七合堂村特色主导产业和主要经济来源。

十. 内蒙古 赤峰 敖汉旗 敖汉荞麦

敖汉荞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内蒙古敖汉旗双井乡有“荞麦之乡”的美称,这里种植荞麦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比较适宜荞麦的生长,因此,荞麦在该地区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年产量在200万公斤左右,因其无农药、无化肥污染而被称为“绿色食品”。

牛力皋川位于双井乡境内,因种植荞麦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闻名,特别是在日本、韩国的客商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该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荞麦,以其“粒饱、皮薄、面多、粉白、筋高、品优”而驰名中外,牛力皋川荞面更是香甜可口,味道纯正,色香味俱佳,是荞麦面中的上品。

1999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牛力皋”牌荞面,该品牌荞麦面已畅销北京、辽宁等各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赞誉。

地域范围

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所在的具体位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9°32′-120°54′,北纬为41°42′-43°01′。东邻通辽市奈曼旗,西与辽宁省建平县接壤,南与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相连,北部与赤峰市松山区、翁牛特旗隔老哈河相望。在敖汉旗境内,下洼镇、大甸子乡、林家地乡、玛尼罕乡(镇)的53个村划定为农产品“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生产面积5.4万亩,年生产总量5400吨,年产值1025万元。

2自然条件与历史因素

(1)地质地貌:敖汉旗地处燕山山脉努鲁儿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是燕山山地丘陵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由浅山、丘陵、沙沼及河川平原地貌组成,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300-800米之间,海拔最高点为1255米。划定为农产品“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的土壤有黄土、轻壤、中壤、和沙壤,土质较肥沃,易于耕作。

(2)水文情况:敖汉旗主要河流有5条,其中3级以上河流3条,分别为老哈河、叫来河、孟克河,现已基本断流。划定为农产品“敖汉旗荞麦”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内的玛尼罕乡属于孟克河流域,下洼镇属于叫来河流域,

多数地区贫水,且埋藏深。

(3)气候:敖汉旗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水热同季;秋季气温剧降,降水少;冬季干旱而寒冷。敖汉旗年降水量310-460毫米,全旗各地年平均气温在5-7℃,年≥10℃的活动积温为2700-3200℃,无霜期在130-150天之间。

(4)历史因素:早在清朝,敖汉旗旗就以形成荞麦种植的历史,但并没有形成产业,近十年来,已成为内蒙古主要荞麦生产基地,已成为敖汉旗杂粮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

3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环境质量要求:生产基地环境符合NY5010标准;生产基地地势平坦,土质较肥沃,提倡节水灌溉;收获后及时清洁农田,销毁残枝败叶。

(2)产地条件:气候条件:年日平均≥2℃的气温在110天以上,年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在2200℃以上,年降水量在350mm以上。

土壤条件:土层深厚,中性沙壤土种植,有机质含量1%以上,pH值≤8。

环境条件: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生产基地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

(3)栽培技术:

整地:播前深耕细耙,使土壤疏松,土面平整。

施肥:基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7500-11250㎏,每公顷施过磷酸钙300-450kg,尿素45-75kg。种肥用腐熟的有机肥,草木灰做种肥,每公顷7500-1500kg;同时施入磷酸二铵60-90kg。荞麦在现蕾开花后,追施速效氮肥,每公顷75kg为宜。

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种子。如:美国温莎、日本大粒、大三棱、小三棱、茶色黎麻道、吉荞10号、甘荞2号等

荞麦品种。

种子质量:纯度98%以上、净度98%以上、芽率85以上、水分13.5%以下。

种子包衣:选用专用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可减轻病虫害又能增加产量。

晒种:晒种可提高发芽率,改善种皮透气、透水性,促进种子后熟。晒种可选择晴朗天气,晒7-10天。

浸种(闷种):用3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40℃温水浸种10分钟均可提高芽率。然后用微量元素浸种(如碳酸铵0.005%、10.1%、硼砂0.03%)30分钟,捞出后晒干,即可促进秧苗生长又能提高产量。

播种时间:春播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夏播7月上旬或7月下旬。

播种方法:条播或撒播两种。条播,畜力开沟,人工溜籽,梨距20-30cm;撒播,可先平地,随后撒种,再轻轻耙耱或搂平。

播种量:每公顷播种量37.5-52.5kg。

播种深度:一般播种深度为4-6cm,覆土2-3cm。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实现荞麦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是获得高产的保证。播种密度每公顷100-105万株为宜。

中耕除草:春播荞麦一般除草2-3次,夏播2次,最后一次除草在封垄前结束,除草深度3-5cm。

灌溉浇水:在开花灌浆前如遇干旱均可灌水。

辅助授粉:荞麦为异花授粉作物,为了提高结实率,应在开花前2-3天内放蜂(每公顷约放10箱蜂);也可在荞麦盛花期,每隔2-3天,于上午9时-11时,用一块长240-300cm、宽30cm的布,两头各系一条绳子,由两人各执一端,振动植株,辅助授粉,能显著提高产量。

病虫害:主要病害有轮纹病、褐斑病、立枯病、霜霉病等。主要虫害有黏虫、草地螟、钩刺蛾、蝼蛄、蛴螬等。

病虫害防治:①农业防治:选用优质抗病品种,播前进行种子消

毒,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密植,保持土壤清洁,创造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②生物防治:植物源药剂有印楝素、苦参碱、烟碱等;生物药剂推荐使用,浏阳霉素、武夷霉素、苏云金杆菌、农抗120、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齐螨素、绿来宝、威敌、多抗霉素等。③其它防治:高压汞灯、黑光灯、频振灯、性诱剂等。④化学防治: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

治。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国家GB/4285、GB/T8321的要求。

收获:收获适宜期一般掌握在75%的籽实变为褐色,呈现出原品种固有的粒色之时,一天内收获时间应在上午11时前,适当晾晒后脱粒。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品质特性特征:荞麦根为直根系,根系不发达。茎直立,高60-120cm,节间光滑、中空、有棱,节处膨大,略弯曲且有少量茸毛。茎初为绿色,后红色,成熟时变为褐色,有分枝。叶为心脏形,叶面光滑无毛,绿色,叶脉、叶柄含有花青素而呈红紫色。花为伞状花序,簇生,白色,异型花,异化授粉。果实为水棱卵圆形瘦果,果皮浅灰色、深灰色、黑色不等。单株粒重4-6克,千粒重28克。籽粒粗蛋白含量15.28%,淀粉66.59%,粗脂肪3.32%,芦丁0.400%。

(2)质量安全规定:遵循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无公害农产品肥料施用规则、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施用规则。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严格遵循无公害农产品分级、包装、标识、贮藏、运输等规则。包装上注明“敖汉旗荞麦”农产品地理标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