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河池特产烟 广西特产名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河池特产烟 广西特产名烟更新时间:2022-09-16 19:33:44

一. 广西 河池 凤山县 杉原木

杉原木

凤山自50年代末就开始人工培育杉木。现全县有杉木林2.8万公顷,活立要蓄量为86.3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材5万立方米,是桂西北较木的杉木商品材基地县之一。其杉木具有径级大、树干通直、材质坚硬、色泽好等特点,产品备受广大用户青睐。

杉原木,广西河池凤山优质产品。

杉原木木材呈黄白色,有时心材带有淡红褐色,质地较软,细致,有香气,纹理直,易加工,比重0.38,耐腐力强,不受白蚁蛀食。供建筑、桥梁、造船、矿柱,木桩、电杆、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树皮含单宁。

河池凤山自50年代末就开始人工培育杉木。现全县有杉木林2.8万公顷,活立要蓄量为86.3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材5万立方米,是桂西北较木的杉木商品材基地县之一。其杉木具有径级大、树干通直、材质坚硬、色泽好等特点,产品备受广大用户青睐。

二. 广西 河池 南丹 丹泉酒

地处云贵高原南缘的河池市南丹县,是广西区域性高寒山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以“桂西第一奇胜”赞誉南丹美景。优美的生态名酒为酿酒提供了天然的环境,使南丹成为全国罕见的纯生态白酒酿造产地之一。丹泉酒以“色泽清澈明亮、酱香突出、优雅细腻、酒体醇香、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风格著称。2003年,广西丹泉酒业成功改制,发展加快,为打造中国名牌、做强广西酒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丹泉酒业提出了打造“广西第一,全国十强”的奋斗目标。

丹泉酒是广西名牌产品,多次荣获优质食品奖。2004年,被评为广西知名商品和消费者信得过产品,丹泉牌商标被认定为广西著名商标。

丹泉酒产于广西南丹县城郊,地处云贵高原南缘,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9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极为适宜微生物群发酵、产酯产香,酿造优质大曲酒。丹泉酒以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玉米等五种粮食为原料,配以林海覆盖的丹泉洞优质泉水,采用传统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酿造,经长期贮存而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良的技术工艺,赋予丹泉酒“酱香突出,入口醇和,空杯留香,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广西地处亚热带,由于受到炎热的气候条件的制约,难以生产优质名酒,南丹是广西区域性高寒山区,其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在广西绝无仅能有,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广西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到丹阳泉酒业视察时指出: “广西的中国名酒寄希望于丹泉”。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陆兵称赞丹泉酒为“广西第一酒、广西接待用酒”。

广西丹泉酒业有限公司前身是国有南丹县酒厂,创建于1956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白酒生产历史中,虽然开发出优质名酒,但由于受到体制的影响和场地的制约,年产不足100吨。为发挥品牌优势,做强做大丹泉酒业,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广西丹泉酒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7月购买了南丹县酒厂的全部产权,投入3亿元资金进行迁址技改扩建,项目工程将于今年底全部建成投产,达到年产丹泉酒酱香型3000吨,浓香型13000吨,米香型酒4000吨的生产规模,年销售收入10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把丹泉酒业建成广西最大的优质白酒生产基地,把“丹泉酒“创立为中国名酒品牌。

广西丹泉酒业建设工程是全区重点技改项目,区、市、县三级领导对项目建设都非常重视,区党委曹伯纯书记、区人民政府陆兵主席等领导多次亲临建设工地视察指导。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项目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05年4月2日,浓香车间第一条生产线已投产运行。2005年7月酱香车间第一条线也投产运行,2006年2月米香车间两条生产线投产运行。高端品牌的丹泉酒于2005年12月26日正式上市,改写了“广西没有高档白酒的历史”。

三. 广西 河池 宜州 桑杆云耳

桑杆云耳

云耳又名木耳,为真菌类的担子菌纲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实体,常寄生於桑、槐、柳、等树木,木耳科菌类食物,市面以色黑身硬者称木耳,色赭身较柔者称云耳。其特征:半透明、片薄有弹性,该菌细嫩可口,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和钙、铁、磷、胡萝卜素等成份,是倍受人们喜爱的“黑”色食品之菌。

宜州市作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广泛运用桑杆进行云耳栽培,把桑杆粉碎,加入麦麸、谷糠、菌种等原材料,进行高温消毒后装入菌筒接种,在保温房内2个月时间就能长出云耳。利用桑杆栽培云耳,不仅解决了桑蚕业生产过程中的桑杆等废弃物利用问题,而且成本低,效益高,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了桑蚕产业循环经济。桑叶喂蚕,桑杆加工成基料栽培云耳,采摘云耳后的废菌筒可用于生产沼气、经堆沤处理作为有机肥再还田种桑,形成了“桑—蚕—菇—肥”循环生产链。

四. 广西 河池 巴马 巴马野茶油

巴马野茶油

五. 广西 河池 巴马 油包肝

油包肝

用猪肝、猪网油、香葱等做主料。首先把猪肝切小块,用猪网油包住猪肝,再用香葱捆绑住,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用小火慢慢煎熟,然后捞出待用;接着把蒜蓉、番茄放入锅中炒熟,再把油包肝放进去煮5分钟,入味后即可出锅,这道香气扑鼻的油包肝就做好了。

六. 广西 河池 巴马 巴马玉米锅巴

休闲小食品,平时看电视、喝啤酒等,都是好东西!但可别吃了上瘾啊!

七.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椪柑

南丹椪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丹椪柑品质优良,果实外观鲜亮,果肉细嫩无渣,平均单果重130克~20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5%。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南丹椪柑在河池地区历次柑橘类评优中都获得第一或第二名的好名次,1991年参加全自治区评比获第一名。2004年参加全自治区优质农产品评定,获椪柑类综合总分第二名,内在品质名列前茅。

(河池市)该县车河镇“八步椪柑”以质好价廉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品种具有果皮光滑、果形漂亮、含糖量高、籽粒少、口感好等特点,曾荣获“广西绿色食品”称号。近年来,该县把八步椪柑作为品牌来精心培育,从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推动八步椪柑的发展,并为椪柑注册了“八步椪柑”商标。

椪柑是南丹县主要水果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车河、城关、大厂、芒场、六寨和八圩等乡镇。目前,南丹县是河池市最大的椪柑生产县。

南丹椪柑特点:外观鲜亮,橙黄色或橙红色;果形端正,圆球形或扁圆形;果皮光滑,油胞细;果实大小适中、均匀,平均单果重 130~20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一般在13%~15%,高的可达16%;果肉多汁,质地脆嫩化渣,酸甜适口,富有香气,既宜鲜食,亦耐贮藏,虽经2个多月的储藏,仍表现得橙红亮丽。20世纪80、90年代南丹椪柑 曾多次在区、市评比中获得好名次,在区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003年,果品经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湛江)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特别是,2005年,南丹椪柑以上乘的品质和高水平的安全质量被评为全区优质农产品。

南丹县车河镇“八步椪柑”以质好价廉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品种具有果皮光滑、果形漂亮、含糖量高、籽粒少、口感好等特点,曾荣获“广西绿色食品”称号。近年来,该县把八步椪柑作为品牌来精心培育,从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推动八步椪柑的发展,并为椪柑注册了“八步椪柑”商标。

八.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瑶鸡

南丹瑶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南丹县的城关、大厂、车河、芒场、六寨、月里、中堡、罗富、吾隘、八圩、里湖十一个乡镇

特定品质

南丹瑶鸡单冠直立,冠齿6-8个,喙黑色或石板青色,脸、冠、肉垂均为红色,耳叶红色或蓝绿色。公鸡羽色以金黄色、棕红色为主,黄黑色次之;母鸡羽色有麻黑色、麻黄色两种。胫细长,胫、脚趾为石板青色,脚距发育较早,约有40%左右具有胫羽,少数有趾羽。体躯呈梭形,胸骨突出。

文化典故

南丹瑶鸡原产于广西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民族乡海拔800-1000米的瑶族村寨中,原是野鸡群种,产于深山老林中,经当地白裤瑶族捕猎后驯化繁育而形成的优良地方鸡种。被认定为广西四大名鸡之一。

南丹瑶鸡原产于广西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民族乡,海拔800-1000米的瑶族村寨中,是当地白裤瑶族同胞在其独特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闭锁繁育形成的优良地方鸡种。它具有体型紧凑,肉质结实细嫩,肉味鲜美,觅食力强,耐粗食,抗病力强等特点。皮肤颜色多为白色,少数为乌皮,按体重大小分大型和小型,以小型白皮为代表。

南丹瑶鸡单冠直立,冠齿6-8个,喙黑色或石板青色,脸、冠、肉垂均为红色,耳叶红色或蓝绿色。公鸡羽色以金黄色、棕红色为主,黄黑色次之;母鸡羽色有麻黑色、麻黄色两种。胫细长,胫、脚趾为石板青色,脚距发育较早,约有40%左右具有胫羽,少数有趾羽。体躯呈梭形,胸骨突出。

南丹瑶鸡公鸡性成熟期为90-100日龄,母鸡开产日龄为120-140天。成年母鸡年均产蛋100枚,平均蛋重41-54克,种蛋合格率97%,种蛋受精率93%,受精蛋孵化率91%。公鸡90日龄体重达1.5公斤,母鸡115日龄体重达1.3公斤。瑶鸡瘦肉多,皮下脂肪少,皮脆肉香。烹调方法:清水鸡,亦称月婆鸡(清水2-3斤煮沸,加姜片75克、盐适量、放入切好的生鸡肉一块煮)是瑶鸡首选煮法,汤清甜爽口。黄焖鸡次之,白切鸡也是较受欢迎的吃法之一。

主要特性:南丹瑶鸡属肉用型鸡种。多数鸡主翼羽、主尾羽、胫、喙都是黑色,副翼羽为黑黄色,单冠,虹彩棕黄色,肉垂和耳垂为红色。公南丹瑶鸡羽色以金黄色、棕红色、黄黑色较多,母南丹瑶鸡以麻黑色、黑白花、土黄色较多。成年南丹瑶鸡体重:公3537克,母2262克。成年南丹瑶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2.5%,母90.0%;全净膛,公77.0%,母86.1%。南丹瑶鸡开产日龄180~210天,年产蛋60~80个,蛋重48克,蛋壳呈褐色。

九.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巴平米

南丹巴平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丹巴平米是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无公害水稻产地、产品双认证的产品,其为南丹县巴平地区的一种特有的地方米种。精米透明度呈玻璃质,蒸煮后米饭清香、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而不粘,食味好、冷后不硬。

地域范围

南丹县的芒场镇、城关镇、六寨镇、月里镇、罗富乡5个乡镇

(河池市)绿色环保。近年来,南丹县在巴平米原有品种的基础上,不断从品种上创新,在试验开发巴平米上狠下工夫,让粮食增产,让农民增收。今年在该县农业技术服务部指导下,巴平村蛮花屯种植了88亩优质、高产超级稻—Y两优1号新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实现了统一品种,统一栽培模式,统一施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由于该品种性能好,抗病力强,加上措施得当,管理到位,收到良好成效。

“南丹巴平米”生产在南丹县巴平一带,该地区海拔在5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6.9℃。水田以潴育型、淹育型土壤为主,壤土有机质含量丰富,保水、保肥性能较强。该区域水稻一年种植一季,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9月中旬收割,生长期长,在抽穗至成熟阶段,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好。因其独特的海拔高度、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等综合条件,造就了巴平米的独特品质。其造米粒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长、长宽比、垩白米率、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湖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均达部颁优质米白机标准。精米透明度呈玻璃质,蒸煮后米饭清香、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而不粘,食味好、冷后不硬。

为了做大做强巴平米这个特色农业品牌,促进农业产业“增量提质”、“上档进位”,南丹县成立了巴平米生产合作社,合作社在芒场镇巴平、蛮坝、幕麻等村吸引和发展了近300户农民社员。合作社推广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并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使用种植品种、统一规定生产资料、统一种植标准、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收购销售的六统一生产模式提高巴平米绿色生产规模。目前,该合作社已落实了5000亩巴平米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预计年内绿色巴平稻米产量将达2000吨,产值达1150万元,带动当地农民纯收入增加150万元以上。

十. 广西 河池 凤山县 南瓜花酿

南瓜花酿

制作方法:

1、取南瓜花一把,去掉里面的花蕊,剥掉花柄带毛的表皮,洗净(注意:花朵应保持完好无损);

2、制馅,花酿的馅料和做豆腐圆的馅料做一样,即:肥瘦相间的猪肉、韭菜、花生米剁碎,加适量的盐、鸡精、豆腐乳一块。但我妈做花酿馅料的方法是加一块水豆腐泮馅,这样做出的花酿才好吃。

3、将馅料灌入花朵中,注意:馅料不要灌得太满,以免煮的时候花朵破裂。馅料灌好后将花瓣收拢,用一根剥净的花柄插入收拢花瓣的顶端,后或蒸或煮。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