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沈阳特产的瓜子 名优土特产瓜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沈阳特产的瓜子 名优土特产瓜子更新时间:2022-09-12 10:40:37

一. 山西省 大同 广灵县 广灵五香瓜子

五香瓜子是广灵县的著名产品。1981年,广灵五香瓜子曾参加广交会,受到客商的好评。产品畅销全国16个省市。广灵五香瓜子,以本地的“三道眉”葵花籽为主要原料,经选料后,加盐、花椒、大料、小茴香等香料火锅煮制,煮熟后,放入口袋,搓去黑皮,再进行晒制、烘干,即是成品。

广灵瓜子,片大匀整、色泽白净、仁肉酥脆、咸香味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待客或消遣的佳品。近几年,又开发有清香型、本味型等多种系列,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二.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棉湖瓜子

棉湖瓜子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四. 安徽省 马鞍山 含山县 含山红瓜子

含山红瓜子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含山红瓜子,又称红打瓜籽,颜色深红,大小均匀,壳薄肉厚,独具香味,是县内重要出口产品,深受港、澳同胞和东南亚国家消费者喜爱。

含山红瓜子主要产地为含山县内清溪、环峰等乡镇,是全省最大的红打瓜籽生产基地。含山县种植这种籽用西瓜历史悠久,又积累了几百年加工历史。

红瓜子是县内重要出口产品。含山红瓜子颜色深红,大小均匀,壳薄肉厚,独具香味,深受港、澳同胞和东南亚国家消费者喜爱。产区主要分布在巨兴、清溪、半湖三乡(镇)。

含山县所生产的“巢红”牌、“巨兴”牌红瓜籽,具有香脆可口,一嗑三开,营养丰富、百吃不厌的特点,有甜味、咸味、原味等多个品种,有健脾开胃之功效,系喜庆、佳节、休闲、馈赠之佳品。

五.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六. 新疆 博尔塔拉 博乐 融海瓜子

该公司的炒货"融海"系列瓜子,选料上乘,打瓜子边黑、中心白、黑白分明,形态表面平整光滑,甲级10粒横排均在10cm以上,气味清香独特,无翘板,无白皮及瓜子以外的不良杂物.( 博尔塔拉)

七. 海南省 东方 瓜子

瓜子( 东方)

八.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平湖杜瓜子

平湖杜瓜子是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的。平湖杜瓜瓜大、皮厚、籽粗、含脂高,富含三萜皂、有机酸、糖类及色素。2010年以来,广受上海,杭州,苏州等地青睐。

平湖杜瓜子是由平湖杜瓜制成,杜瓜,学名栝楼,中药名瓜蒌,俗称苦瓜,是平湖传统优质中药材。瓜皮、瓜仁、根块,均可入药。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肠燥便秘等症状,具抗癌作用。

杜瓜是平湖曹桥街道的传统农产品,其杜瓜子原来一直以中药材出售,每公斤价格不到20元。2002年以来,曹桥街道农技站通过市场调研,开始着手将杜瓜子加工成绿色休闲食品,通过科学调整加工配方,并注册“金平曹桥”商标,上市后身价倍增,去年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

另外,平湖阿奴野生杜瓜子也比较有名,算得上是保健休闲食品的上等佳品,经科学配方,精心选料,具有无公害、纯天然绿色保健的优点。早在2008年,就被评为平湖市名牌产品,同时被该市旅游局指定为“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009年度被评为嘉兴市名牌产品,2010年度获得平湖市农业龙头企业,平湖市著名商标,并被誉为“平湖三宝”和“嘉兴三宝”,产品还被嘉兴市选为2010年世博会展示产品,并多次在浙江省农博会上获得金奖。

九.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十. 辽宁省 沈阳市 法库县 沈阳羽毛画

羽毛画是我国传统工艺品,以清秀淡雅,格调新颖,风格独特,形式兼美而享誉中外。沈阳羽毛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无论古代神话还是今人故事,它都能表现得惟妙惟肖,山川、人物、花鸟、鱼虫均可入画。

是运用各种禽鸟毛羽,汲取国画构图技法制成的一种工艺画类。沈阳羽毛画绚丽多彩,富有浓郁的装饰性,别具一格。造型方面,按内容不同要求,分别采取平贴、浮雕和圆雕三种表现手法,层次清晰,形象逼真。沈阳羽毛画善于利用各种羽毛的天然色泽、纹彩、亮度和质感,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卷轴羽毛画,主要汲取中国水墨画艺术形式,以绫绢装裱,以供观赏。纱衬羽毛画吸取双面异色绣形式,可正反两面欣赏。羽毛壁挂,借鉴艺术挂毯形式,用羽毛层层叠贴而成,适宜表现山村风光。现有几十种不同品种,畅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专利产品金丝羽毛绣是用金丝线和羽毛纯手工绣制,绣制方法简单用金丝线和羽毛手工绣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