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祥云特产大全 大理祥云下关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祥云特产大全 大理祥云下关特产更新时间:2022-08-26 00:01:27

一.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剑川松茸

剑川松茸是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的。剑川是云南省鲜松茸的一个主产区和重要的集散地,剑川松茸历来以品优形靓赢得日本市场的青睐,是当地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

剑川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大理州西北部,与丽江市玉龙县、怒江州兰坪县接壤,是大理州的北大门。县城金华镇距省会昆明464公里,距大理州府126公里,214国道(滇藏公路)穿境而过,是大理州连接丽江、怒江,通向香格里拉、北进川藏的门户。全县国土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3.8%,森林覆盖率68.3%,有林地面积1741.28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以松茸、牛肝菌等为主的野生食用菌资源较为丰富,松茸等野生食用菌资源分布全县8个乡镇,其中金华、甸南、沙溪、羊岑、弥沙、老君山等乡镇为我县松茸主要产区。松茸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成为了我县出口的主要产品,在群众脱贫致富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02年剑川被列为全省20个松茸基地建设县之一,是云南松茸的主产区和集散中心之一,年出产可达150多吨。以金华镇庆华村、清坪村为主的东山一带,于2000年起就开始实行山林山地分片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者严格履行承包合同,专人上山管护与分期采摘,充分有效地发挥了松茸资源的社会经济作用,由此剑川东山松茸曾一度受到日本客户的青睐与好评。

二.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绿茶

腾冲绿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腾冲绿茶

腾冲县茶叶协会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三. 云南省 大理 祥云县 祥云草帽

祥云草帽既时髦,又文雅,传递顶戴者的诸多个性,远近闻名。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的拓展,采用进口纯木浆及各类天然环保材料为原料,经民众手工精心编织而成的祥云草帽,登堂入室,身价陡增,深受人们喜爱。

祥云草帽,创造了一个很大的草帽市场,村民们把编织的草帽辫趁着赶集天,成捆挑到收购处换成现钱。除草编辫子有名以外,在工艺上,摸索创造出了麦草熏蒸技术。这一绝活使麦草色泽一致,并发出银白色光彩,提高了草帽质量。多年来,草帽编织者们无论是麦种的选择,还是麦秆的收割,以及熏蒸、筛选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来做。目前已形成编织、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在草编制品公司厂房里,随处可见员工们正将从农民那里收购来的草帽辫,加工成天然环保,抗紫外线,款式新颖时尚,质感独特的祥云草帽,有的还加上装饰,打上“七彩祥云”的字样,销往全省各地以及四川、江西、广西,有的还远销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外市场。

如今,祥云草帽又创新工艺、增加新款式,开发了男女童式草帽、礼帽等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在祥云,编草帽成了生活与习俗的一道文化景观,一代代祥云人很自然地进行着草帽民俗文化的传承。这麦秆编出来的文化,是历史与自然赐予祥云的一份特殊礼物。

四. 云南省 迪庆 维西县 云南夏河蹄筋

以羊蹄筋为主料,配以木耳、黄花等分别蒸、煮而成。特点是柔滑鲜香。此菜始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带,据传明代已著名。

五. 云南省 迪庆 香格里拉市 云南灵芝

又称松菌、松蘑、松蕈、松口蘑、鸡丝菌。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伞菌目,蘑科,蘑属。在云南分布极广,迪庆、怒江、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等地州市都有生产,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松茸主要出口基地。松茸喜生于云南松、赤松与栎树、杜鹃等混交林中。每年夏秋为采集野生松茸季节。鲜松茸具有褐色鳞片,菌盖蛋黄褐色,柄深褐色。含有蛋白质17%,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菌肉肥厚,香气浓郁,食味鲜美,为名贵佳肴,并有强身、益肠胃、理气化痰、止痛、驱虫功效,及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胆固醇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此外,松茸蛋白、多糖的防癌免疫功能深受人们的关注。

六. 云南省 大理 祥云县 米甸核桃

米甸核桃是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米甸镇的。米甸核桃盛产于金沙江流域,以个磊、壳薄、仁白、无污染、质优而著称,属天然之珍品。“米甸核桃”为绿色食品,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

米甸镇是祥云县一个以白族为主的乡镇,两边群山连绵,中间梯田万顷,形成独特的峡谷气候,境内物产丰富,而让米甸名气更大的则是核桃产业。米甸镇充分发挥全镇52万亩广阔山场、独特立体气候和种植历史悠久等优势,全力以赴发展核桃产业,通过重品质,强推介,打响“核桃之乡”品牌。

米甸镇核桃产业的兴起有10多年的历史。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米甸镇充分利用适宜核桃生长的独特气候,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如今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经济发展链,成为米甸镇一个经济支柱产业。目前,全镇累计种植核桃151143亩、1511430株,人均占有核桃达5.3亩、53株。2013年核桃产量达3200吨,产值达7552万元,人均核桃收入达2574元,实现核桃仁加工1000吨。

米甸核桃有皮薄、仁白、味美、油性适中、营养丰富等特点,曾在1998年全国泡核桃品种资源评比中获优质奖,是深受广大客商喜爱的绿色食品,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

七. 云南省 大理 祥云县 祥云野生菌

野生菌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为当今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最。野山菌配飞龙乌鸡、乳鸽、甲鱼烹制的野山菌菜,鲜美脆嫩,细腻滑爽;菌汤口感醇美,回味悠绵;具有防治多种疾病、减肥、美容、健身的食疗功效。

而食用菌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有清热除烦、补虚提神、强肾养血等功能,尤其对大脑有良好的补益作用,具有健脑益智之效,更是因为具有提高儿童智商的功效而备受关注,在市场上一批以香菇、木耳、猴头菇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保健品更是独领-,被誉为“绿色药品”。

八. 云南省 大理 祥云县 祥云泡核桃

祥云泡核桃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泡核桃在西南是适宜种植地区的重要经济树种。在西南地区,没有哪一个经济林树种能够像泡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产量高、经济效益稳定。古人称泡核桃为“神之果”,当代人将泡核桃称为“营养宝库”、“大力士食品”。产区林农总结出:“核桃树,摇钱树”;“核桃树,油葫芦”;“核桃树,幸福桩,世世代代敲不光”。

泡核桃仁营养丰富,脂肪含量59.06%~72.84%,蛋白质含量11.19%~15.17%,含胡萝卜素、VB1,、VB2 、Vc及钙、磷、铁、锌、铜、碘等多种无机盐。泡核桃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3%,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泡核桃仁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除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外,还含有较多的精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能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控制多余的脂肪形成。泡核桃花粉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1.31%,碳水化合物23.38%,31种氨基酸,脂肪3.35%,维生素A、c、D、E,矿物质P、Ca、Fe等。

九.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云南当归

当归(学名:Angelica sinensis),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分布于甘肃、云南、四川、青海、陕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各地均有栽培。当归的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或“寸身”.支根称“归尾”或“归腿”,全体称“全归”。全当归补血活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活血。

十.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云南松露

不知从什么时候,在厨房间开始流传一个悄悄话“云南松露”,西餐厨师们乐滋滋地把它当做山寨版的“餐桌上的钻石”,几年过去了,这个“山寨货”开始摆脱法国意大利的影子,堂堂正正上了一流中餐的餐桌。

国货土产

云南松露一开始就被扣上个“山寨货”的帽子,大概超过2/3的人,对松露的认识,都来自于关于普罗旺斯的美文,“餐桌上的钻石”、世界三大美食等等,这个文艺的名字注定带着法国或者意大利血统,它特殊的味道也被人拿各种令人联想的味道形容过了。仿佛如果不用刨刀小心地削下薄如蝉翼的两三片来放在高级餐厅昂贵的那份食物上,就不能与它的地位般配,连拿来浸泡保存松露的橄榄油都身价倍增。所以,一听说还有国产的,多数人的反应是“中国也有松露?”

然而,云南松露是如假包换的松露。它在云南本地叫“块菌”,松露这种诗情画意的名字,很不幸,从来也没有轮到它头上过,也没有在中餐的餐桌上出现过。无枝无叶,呈块状生长在地下土层中,又因为能散发出类似“荷尔蒙”的特殊气味,在成熟以后经常被山区发情的母猪在放养时从土中拱出,所以在云南又把它叫做“猪拱菌”。

由于其生长形态与其他野生食用菌有着太大的区别,在过去,这种不为人知的野生菌往往被山民喂猪甚至抛弃;同时,在各种野生食用菌大量出产的7、8月份,它却藏在土壤中存蓄“能量”而难以见到其身影,只有在众多野生菌“落潮”的秋末和几乎“销声匿迹”的冬季,它才开始收获,从12月份一直可以到来年的1、2月份。忽然之间,有西餐厨师开始用它,拿来作为昂贵的法国意大利产的替代品,诚实地说,是同样的品种,有相似的香气,而价钱又是那么便宜,于是马上就传开了。

云南现在已经是松露在中国的最主要产地和经营贸易出口最大的集散地。在云南的昆明、大理、楚雄、保山、迪庆、怒江等州市均出产野生松露,最好、味道最浓郁的同样是黑松露。如今云南,不但蘑菇中间商们晓得了这个以前不值钱、喂猪的菌子是个高级的西餐材料,连找菌子的老农也都知道了块菌“可以壮阳”,到乡下做客,保不齐老乡最后会神秘又好客地倒一杯“块菌酒”给你,山里毒蛇、枸杞、人参、熊胆泡的那些都靠边站,鹌鹑蛋大小的小半瓶子块菌才是最大的人情。看来,不管产自哪一国哪座山,松露的味道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联想是一样的,在这一点上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林间精灵

那些用优美文字描写普罗旺斯农民带着猎犬进山找松露的场景,也有云南版的。云南松露采收者既不牵猪,也不带狗,就靠经验,说起松露如数家珍,就凭着20多年的采收经验。雾锁晨光的清晨,山间弥漫着的轻雾像即将出嫁的新娘身披的白纱,空气中带着一丝寒意却格外清新湿润,松露生长需要比较特殊的环境,其生长地的主要树种就是云南松,长在松树的须根处。松露只生长在松花粉能够飞落覆盖的地方,而且土壤中要含有铜、铁成分,这些“元素”都是松露生长所必需的成分;除此以外,地形山势的变化和温度湿度的变化,以及阳光的照射分布也能影响松露的生长,如南北走向的山势有利于松露生长,森林中空气湿度要好,在温度高的地方,它就会生长在相对背阴的地方,而在温度低的地方,它就一定会生长在向阳的一面,果然,在一片山势不高的松林坡地挖了20多厘米的土层后见了云南松露。

这时带着红壤与腐质土层的松露展露眼前,捧在手中的松露确实其貌不扬,裹着泥土还真像是“山药蛋子”(土豆),用刀切开,可以看见褐色的丝状斑纹,瞬间,一种奇妙的气味带着泥土的芳香在空气中弥散开来,甚是浓烈。

在南华,就是全中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中心,那里街头到街尾都在卖菌子。黑色的块菌已经身价倍增,为数稀少的几块藏在叶子下面,比起满地的松茸,算是珍稀物种。当地人都不买,因为这个菌子特别爱长虫,也不好吃。拿起一块来看看,虽然跟冬天的巴黎街边橱窗里,挂着800欧元牌子的那一小竹篮没法比,但外形和法国黑松露非常相像,只是外皮的鳞片比较小,香气也弱一些。

在业内把直径3厘米以上的称为‘好货’,小于3厘米被称为‘小货’,超过5厘米就是难得的‘上品’了。‘上品’松露基本不做任何加工,只需冷藏保鲜,要以最快的速度供应出口才能有好价格;‘好货’松露由于价格适中现在是国内高级餐厅的抢手货,也用不着更多的加工处理,保持原生态最好;‘小货’松露也不能浪费了,经过干片和原料加工处理同样有市场。生意的事,其实就是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事情,松露年年有,只是就算到了现在,与满山的牛肝菌、松茸相比,还是少有云南人拿它来做菜调味的。”

的确,用云南的松露可以随时取得,而且只要用法得当,丝毫也不逊色于国外出产。而要是能跟中餐结合得好,就是很潮的事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