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牡丹江市农产特产 牡丹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牡丹江市农产特产 牡丹江特产更新时间:2022-10-27 18:27:44

一.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扬中河豚

扬中河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河豚——“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这是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对盛产河豚时鲜的赞誉。河豚古名“鱼规”,俗名吹肚鱼,能“咕故”作声,体呈纺

锤形,紫鳍青背白肚皮,头圆尾小眼睛细,无鳞有荆刺,无胆含剧毒,盛产于清明前后,历来为“长江四鲜”之首。河豚味美,质地鲜嫩,营养丰富,早在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至宋时已成为名贵佳肴、桌上珍品。河豚之肥美,有口皆碑,苏东坡用“值得一死”来形容品尝后的感受。河豚含剧毒,其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卵巢(鱼子)、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血液、眼睛和皮,新鲜鱼肉则基本无毒。仅0.5毫克的河豚毒素就能毒死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正由如此,河豚长期被禁,美味不能成席中珍甚是可惜。自从人工养殖河豚技术达到国家认可后, 河豚又回到了餐桌。

二.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东宁 蛤士螟

又名雪蛤、中国林蛙,是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山林水泽中的两栖蛙科动物,与熊掌、飞龙、猴头蘑并列为黑龙江省的“四大山珍”。天寒季节潜入水底过冬,春分过后开始上岸活动,并产卵繁殖后代。躯肥腿壮,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干燥体和雌蛙输卵管的干制品(俗称蛤士蟆油)含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激素,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等作用,是强身的补药。

三. 陕西省 延安 宜川县 宜川牡丹

宋代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牡丹出丹州、延州”,并在《花谱》中载有延安红、丹州红,“皆谓产之杰然者。自丹延以西尤多,士人刈以为薪”。那时牡丹多到当地老乡时常砍斫牡丹茎杆当柴烧,这可说是天下一大奇观。

陕西宜川古称“古丹州”,段塬村地处宜川(丹州)县城北二十公里,原张氏祖祠祠堂(现村委会队部)栽植该株观赏牡丹,专业人员考证为“丹州红”品种,根基直径约30公分,五月上旬为开花期,开花时间10-15天,年开花150-200朵。据历代村民传说,该牡丹以前呈三枝树状,枝桠高数米,孩童曾于枝桠上攀爬嬉戏,历经数次损坏,目前现状生长约有三十年,由此估算其花龄达500年以上,存世之久,堪称“丹王”,无与伦比。

信息来源:宜川县政府网

四.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 大麦粥

大麦粥倒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几乎每家每户的早餐桌上都少不了。这大麦粥的熬制还颇为讲究。大麦粉是用大麦或元麦磨成,熬粥时,取一碗清水,加入两小勺大麦粉调匀,当白粥煮开时,一边用勺搅伴,一边缓缓注入。再用刀切少许食用碱撒在粥中,用来提练香味,当粥色微微泛黄时,便可食用了。开锅后,那叫一个香啊,真是令人食欲大增。若是再配上当地香甜爽脆的罗卜干,那可真是美得不行了!只是现如今,人们的早餐越来越丰富,选择越来越多,谁也不愿意在熬粥上花费那么多功夫了,大麦粥也渐渐成为了历史。

五. 黑龙江省 牡丹江 林口县 松鸭

松鸭,有些地方称其为山和尚。其产地遍布我国南北各省,但新疆,青海及内蒙古没有松鸭的分布。

成鸟体长约320毫米。头部、背部及肩部均为红褐色;额、喉及下体羽色较上体略淡;腰部及尾基纯白色;尾羽中部略具灰色和黑色相间的横斑;翅羽栗黑色并有艳蓝色斑块。嘴壳鸟黑色,足趾肉粉色,爪端暗灰色。雌雄体表羽色相近。

松鸭属于山林鸟类,一年大部时间生活在山区林野间,很少到平原地带活动,多栖于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中,较少见于农村及田园。平时多雌雄成对生活,秋冬季节有结小群的习惯,常随食物而游荡于山林,偶至农村短暂活动觅食。

春夏季松鸭以昆虫为主食,包括金龟、象、天牛、松毛虫、地老虎及其他多种农林害虫。也食雏鸟及鸟卵。秋末及冬季,主食植物性食物,如豌豆、野果及多种植物种子等,间食少量昆虫及虫卵。

每年4-5月,松鸭多选在稠密的灌丛林间大树枝桠间筑杯形巢,以苔藓及嫩根等物构成,内垫细软的根类及鸟羽等。

巢体多接近树的主干,每巢产卵3-5枚,卵壳呈淡灰黄色,并且有紫褐色及黄褐色斑。孵化期约17天,多于5月份出雏,6月中旬雏鸟离巢并开始独立生活。

六. 河北省 邢台 柏乡县 柏乡汉牡丹

柏乡汉牡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民间野史,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光武帝刘秀为躲避追杀,藏于柏乡县北郝村弥陀寺牡丹花丛中而得救。另据民国21年(1932年)《柏乡县志》载,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巡视河北时,经过柏乡,由感而发,题咏牡丹诗一首:萧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荒凉。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汉代牡丹之名由此而得。

据县事旧志记载,两汉之间,王莽篡夺汉室江山后,为斩草除根,派兵追杀汉室宗亲刘秀。一天一位身穿战袍,风尘仆仆、汗流浃背的将军,打马扬鞭,直向北郝村而来。正是兵荒马乱的年月,村民们谁也不敢多事,都吓的赶紧关门闭户。将军下马,挥汗敲门,央求给碗水喝,找个地方躲避一下,哪怕有个破屋旧庙也好。有村民隔着门说,这村一没井,二没庙,你快往村外跑吧。将军无奈,长叹一声:“北郝村有一景,也没庙,也没井,土地爷住在墙窟窿。”(直到现在我们这一带人的家里土地爷都是在迎门的墙窟窿里供奉着)。

话音刚落,村外风烟滚滚,旌旗蔽日,战马嘶鸣,眼看追兵将至。将军深知处境危险,急忙打马扬鞭,向前跑去,在村头见一断墙寺院,遂跳了进去。“噗通”一声,昏倒在花下。说也奇怪,这花“唰”地一下疏枝展叶,把这位将军遮盖的严严实实,追兵赶来,在寺内东寻西找,不见将军身影,又见一白马向前跑去,便命士兵紧追。

过了个把时辰,昏迷中的将军被阵阵花香催醒,睁眼一看,自己原来躺在花丛中,众牡丹竟相开放,红似朝霞,顿觉心旷神怡,饥渴消失,精神抖擞,便挥剑在寺内的断墙壁上题诗一首,跃马而去。

众村民望见追兵走远,便三三五五地来寺庙内看个究竟,只见墙上留诗曰:“小王避乱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惟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并署名刘秀。

读罢诗,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这奇花,就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而另一株呢?就是相依为命的芍药;那位将军就是后来在柏乡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的光武帝刘秀。因为这里的牡丹曾经救过汉光武帝刘秀的命,于是人们就称柏乡牡丹为汉代牡丹了。

汉牡丹五奇

一、年代久远。

汉代时期已有记载距今已2000多年。早于洛阳唐代牡丹500多年,早于荷泽明代牡丹1400多年。堪称华夏一绝,世界之最。(注:洛阳唐代牡丹或荷泽明代牡丹并不是单株存活至今的,只是从那时兴起种植的,一般牡丹寿命不过几十年,超过百年的稀少)

二、同株异花。

在同一株汉代牡丹上可开出花色不同,花型不同,层次不同的牡丹花。有荷花型、菊花型、千层台阁型。

三、异地不活。

汉代牡丹只能在这个池内栽培,离开此地,则不能成活。1937年后,日寇侵华期间,驻县日军头目妄图独霸名花,曾两次派人深挖,连根带土运回日本栽种,虽然浇水施肥,百般侍弄,汉牡丹仍以死抗争,枯萎而亡。汉代牡丹遭此劫掠,枝叶干枯,数年不发。直到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后,汉牡丹才根枝复生,鲜花又开。因此人们又称赞汉牡丹有民族气节,是爱国神花。后来又有人进行移栽,仍旧未能成活。

四、不解之迷。

既有古代神话(入地成花,牡丹救主),又有现代不解之迷:在清代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驾崩那一年,曾开过两朵白花。一九七六年又开了三朵白花,就在那一年,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相继去世。

五、素有灵气。

清光绪十六年的石碑上,就记载着柏乡汉牡丹“素有灵气”。从老一辈就流传着“花开知国事,花盛则年丰,花衰则年欠”的说法,至今百姓“观花问事”之风仍盛。

七. 安徽省 宣城市 宁国 宁国牡丹

宁国牡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宁国牡丹是安徽宣城市宁国的。

宁国牡丹栽培始于晋,历经唐宋元代,至明代有较大发展。1981年8月,宁国创建了南极牡丹园。十多年来,南极牡丹园工作人员经四处寻觅,八方搜集,喜得江南古时遗留珍品物种数种。经过精心培育、目前已拥有“西施”、“轻罗”、“四旋”、“脂云”、“云芳”、“玉楼”和“凤尾”等20种花色品种。牡丹园种植面积达30000平方米,拥有大红、粉红、紫红、白色等四大色系,50000多株牡丹。如今,宁国南极、青山两大牡丹园已培育出三大类牡丹:单瓣、重瓣、千瓣。按其花朵型态和雌雄蕊变化情况,分为六大类型:荷花型、玫瑰花型、葵花型、平头型、绣球型、皇冠型。宁国牡丹根系发达,侧根多,耐热、耐湿的习性,以花大、色艳、重瓣、形美、味香形成我国南方一派。中国当代牡丹专家喻衡教授认为:“宁国牡丹是江南牡丹群的主要代表。”俗语有云“谷雨三朝看牡丹”,每当4月中旬前后,宁国牡丹盛开的季节,五彩缤纷,花团锦簇,娇艳欲滴,妩媚娇艳,层层梯田百花盛开,百花丛中彩蝶飞舞,一派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景象,形成花的海洋、人的海洋。四方游客慕名纷至沓来,赏花者留连往返、无不叹奇。

《中国牡丹全书》曰:“清代江南牡丹就以宁国为重要栽培中心,并以栽培观赏牡丹为主,杭州西湖花港观鱼公园所栽培的牡丹,以宁国南方牡丹为主。”中国牡丹的栽培素有“北洛阳,南宁国”之称。宁国牡丹以耐热、适应江南多雨气候;以重瓣花大、色泽浓艳;以花型多、根系浅、花期长而名扬江南。2008年5月在河南省洛南市召开的中国牡丹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牡丹年会上,宁国南极牡丹园被列入中国国花档案。

宁国牡丹除销往苏州的狮子林、万景山庄、拙政园、留园以及上海、杭州、广东、福建、云南、南京、合肥等十多省市外,还远销欧美等国。

宁国牡丹誉满江南。

八. 四川省 内江市 隆昌市 隆昌酱油

隆昌酱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隆昌酱油质优味醇、香飘九州,成为了隆昌县特色产业中一张亮丽的名片,在隆昌县各级各界的精心保护传承下,这个古老的产业在新的时代正焕发出日益强盛的勃勃生机。

“酱油之乡”源远流长

隆昌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是川渝两地的接合部与桥头堡。唐贞观元年(627年)置县,明代取兴隆昌盛之意得名。从古至今,隆昌是连接川渝、辐射云贵的重要交通枢纽,自古就有“北接秦陇、南通滇海、西驰叙马、东达荆襄,以弹丸而当六路之冲,扼川南而通四面八方”之称。

历史上,隆昌也是一个大型的“移民之乡”。明末清初,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大批粤赣闽客家人随之西进,其中一部分人最终扎根隆昌,成为四川第二大客家人聚居区,并把客家文化的种子播撒在这方土地上。目前,全县79万人口中就有超过25万人为客家人,至今仍有许多人会说“客家话”,有“西部客家第一县”、“川南客家大本营”之称。

隆昌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带有强烈的客家特征,其美食亦丰富多彩、百菜百味,如隆昌羊肉汤、苕丝糖、火锅、干锅、糯米饭、糍粑(糯米饭、糍粑为客家美食)、老鸭汤等等。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数“隆昌酱油”了。

数百年前,隆昌的客家祖先经过艰辛的长途跋涉,将酱油的制作工艺也带入了隆昌。至清朝时期,县城就有著名的天成酱园、天一酱园和立达酱园,响石镇有周家金钰酱园(上金钰)、陈家金钰酱园(下金钰)和叶家酱园,龙市镇有余家酱园和张家酱园等。

客家饮食讲究本汁本味,不使用过浓佐料,清淡可口、利于消化,因此,客家人开办的酱油作坊生产的酱油不添加色素、自然天成,酱香浓郁、酯香突出,酱油色泽红褐色,是客家美食必备的调味品,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四川大学教授、四川客家中心副主任李映发描述的四川客家文化非常适合于隆昌酱油:“源起东晋下及宋元明清传美味,技承中原以达川闽粤赣酿奇香。”

隆昌人对酱油情有独钟是有传统的,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过去,不少家庭一年四季都找不出一粒盐巴,但厨房、灶间却堆满了酱油瓶子;当地不少人炒菜烹饪多不用盐,而是以酱油代替。用酱油与少许猪油炒饭,几百年来都是这里老少皆宜、深受喜爱的传统美食。该县酱油生产企业之一——四川省山乡酿造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兴明告诉记者,他们除了依古法生产传统酿造食品,还开办了一个餐馆,酱油炒饭就是一道招牌菜,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常百姓均“好这一口儿”,常常供不应求。其原因说来也简单,就是除了酱油炒饭本身的味美以外,它还使人想起了儿时的记忆、“0味道”。

经过数百年发展,隆昌全县现有大小酱油生产企业及作坊40多家,年产隆昌酱油达4000多吨,产值达4000多万元,生产厂家的数量位列全省之首,据说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在隆昌,大小酱厂星罗棋布、新老字号品牌林立。知名酱油品牌有“山古坊”、“天一”、“美美”、“群生美”、“罈子山”、“金鹅”、“金燕”牌酱油等。其中“天一”牌隆昌酱油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称号;“美美”牌隆昌酱油1991年获得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奖,1994年被授予“四川省最受群众喜爱食品”称号;群生酱菜厂“美美”牌隆昌酱油2002年获“四川省群众喜爱产品”称号;“山古坊”系列产品荣获西部博览会“最受观众喜爱展品”奖。

如今,隆昌酱油不少远销全国各地,但也有的“足不出户”,如响石镇的群生酱菜厂生产的酱油因质量好、产量少、价格廉,常常供不应求,仅是周边几个乡镇的消费者就抢购一空。

虽有众多优势,但随着时代发展,隆昌酱油产业也显露出了一些不足,如生产分散、规模化不大、品牌意识不强,有“小富即安”思想等,制约了其做大做强,面对国内外“酱油列强”的冲击,隆昌酱油这一特色产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为保护特色产业,传承历史文化,隆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隆昌酱油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县质监局更是发挥职能优势,全力帮扶其质量提升与品牌创建,继“隆昌土陶”、“隆昌夏布”、“隆昌豆杆”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又联合其他部门开始共同推进隆昌酱油地标保护产品申报工作。

岁月悠悠,酱香绵长。相信在隆昌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指引、各部门的帮助支持下,更经过各酱油生产主体企业的不懈努力,隆昌酱油产业一定能再上层楼、续写辉煌,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隆昌酱油

四川省隆昌县现辖行政区域

《隆昌县人民政府关于隆昌酱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建议的函》,隆府函〔2014〕60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1000/T20-2014《隆昌酱油生产技术规程》

九.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东宁 马鹿

马鹿,1980年野生动物普查时,境内有70只。马鹿栖息于混交林和森林草地,冬季在阳坡,夏季在高山或北坡林内,以草及杨、桦、柳的嫩枝为食。梅花鹿在牡丹江境内为数也较多,镜泊湖等地及一些山区已开始人工饲养。梅花鹿的经济价值较高,它的皮、肉、尾、茸、胎、筋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说一身都是宝。紫貂,是一种活动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的野生动物,它的毛皮是一种珍贵和出口高档商品。我市宁安小北湖、尔站、横道河子一带均有它的行踪。它以鸟类为食,也吃些红松籽和野果,近年已开始进行人工饲养。

十. 山东省 菏泽 牡丹区 菏泽条编

条编是菏泽重点出口-拳头产品之一。菏泽盛产白柳条,利用这些质地绵软、天然洁白、又富有光泽的柳条编织筐、囤、盘、篓、篮、坛、柜等既实用又美观。目前主要销往东南亚及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瑞典、挪威、丹麦、比利时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息来源:牡丹区史志办公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