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邢台特产是啥 邢台最好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邢台特产是啥 邢台最好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9-29 09:25:26

一. 河北省 邢台 临城县 临城苹果

临城苹果是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的。临城红富士苹果,绿色环保,个大味甜,可与富岗苹果比肩。

临城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全县总面积119.36万亩,其中宜林地80万亩。属热带季风气候,是苹果的适生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质地疏松富含钾、鲺、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全县有绿森牌苹果、三秋苹果等著名品牌,截止目前全县共有苹果树面积1.2万亩,产量850吨。

苹果中的胶质和微量元素铬能保持血糖的稳定,还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多吃苹果可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保护肺避免受污染和烟尘的影响。

苹果中含有多酚及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物质,可减少肺癌的危险,预防铅中毒。

苹果特有的香味可以缓解压力过大造成的不良情绪,还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苹果中含粗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协助人体顺利排出废物,减少有害物质对皮肤的危害。

苹果中含有大量的镁、硫、铁、铜、碘、锰、锌等元素,可使皮肤细腻、润滑、红润有光泽。

二. 河北省 邢台 威县 威县三白西瓜

威县三白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三白大西瓜---白皮,白瓤,白子.沙,甜.储存时间长.个大.是消暑的好产品.

威县有种植西瓜的悠久历史,据威县县志记载,西瓜原产西域,西汉强骞通西域时,带回瓜种,此后不久瓜种传到威县,农民广为种植。千百年来,威县广大瓜农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种瓜经验,使西瓜的形体品质,比其它地所产高出一筹。

在明、清时期曾定为贡品,现以独特的优势走进人民大会堂,端上了国宴的餐桌。威县西瓜具有个大、体圆、皮薄、色鲜等特点,而且品种繁多,有三白、花丽虎、麻子皮、十八天等十几个优良品种。瓜瓤的颜色也十分鲜美,有白、黄、粉、红等颜色。而且各种瓜瓤都具有味鲜、爽口、挂沙、籽少、含糖多的优点。因而威县西瓜很久以来便被列为西瓜中的佳品,其中尤以三白西瓜为上。威县西瓜还有清嗓喉、生津液、通肺腑、润肠胃等药用价值,尤其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肠胃病、痢疾、小儿厌食、便稀等患者,均有明显的效果。 经国家食品质量检验中心鉴定,威县西瓜不仅具有一般西瓜的清爽、多汁、体大、耐贮等品质,更为独特的是,威县西瓜富含18种元素,高硒、低糖、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一般西瓜所没有的防癌、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专家称之为罕见的保健、药用佳品。

地域范围

1、老沙河沿岸种植区:东经115°32′00″~115°50′00″,北纬36°87′00″~37°09′00″,涉及第什营乡、方家营乡、固献乡、常屯乡4个乡,135个行政村。 2、西沙河沿岸种植区:东经115°21′00″~115°38′00″,北纬36°86′00″~37°24′00″,涉及高公庄乡、张营乡、贺营乡、洺州镇4个乡镇,137个行政村。威县三白西瓜保护面积共482805亩,常年种植规模可保持在20000亩,年产量5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威县三白西瓜,其皮、瓤、籽皆为白色,外观白中-呈椭圆形。皮厚耐运储藏期长,瓜瓤爽口,汁液丰富,带有玫瑰蜂蜜幽香。一般单个重7~10公斤。 2、内在品质指标:威县三白西瓜与普通西瓜内在品质比较(略)。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按照《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西甜瓜类》要求标准执行;生产过程按照《威县无公害三白西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

三. 河北省 邢台 柏乡县 程家烧鸡

程家烧鸡是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的。柏乡程家烧鸡是一家久负盛名且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名店,因其烧鸡制作讲究、风味独特成为当地百姓心目中最为喜爱的名馐之一。

程家烧鸡,始创于民国,据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程家先祖奉承独家中药秘方薰煮,至骨肉相离而形不散,葆有口味香润、松嫩、细腻之特点,远销周边十余个乡、区、县,辐射周边半径达三十多公里。

早年间卖烧鸡,程家用的是平底浅口的大条篮,铺上蓖麻叶,上置烧鸡,一边手挎烧鸡篮子,一边沿街吆喝叫卖,因制作讲究、风味独特渐渐地被当地百姓所认可,在当地留下了“一路飘香过,唯有程家香”的谚语。

九十年代初,这门手艺传到程家第四代程运同手里,为迎合新时期大众的口味,他远赴河南滑县,近走山东德州,融河南道口烧鸡和山东德州扒鸡之特点,对程家烧鸡进行改革和创新,使程家烧鸡具有了鸡形饱满、色泽酱红、油光发亮、鸡肉完整、肉质鲜嫩、酥烂无渣、醇香利口、回味无穷等特点,让人望而生津,垂涎欲滴。

程家烧鸡品质上乘在制作上颇有讲究,原料均选取七个月左右生长期,重量二斤半左右,农家散养土公鸡。活鸡宰杀后先冷藏八个小时予以排酸,随后放入含有白芷、草丁香、砂仁、陈皮、桂皮、八角、良姜等十三味中草药独家配制的老汤中进行卤制,卤制后还需用黄花松锯末进行熏制,成品烧鸡色泽透亮,食之回味甘香,肉质不柴不散,融卤香熏香一体,在当地成为一大佳馔。

如今,程家烧鸡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风味和口感在百余年的历史中已融入当地的饮食文化中,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远赴他乡,作为礼品馈赠的程家烧鸡不仅是一种美食,更像一种文化符号,深深地印刻在柏乡人浓浓的乡情中。

四. 河北省 邢台 巨鹿县 巨鹿枸杞

巨鹿枸杞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河北巨鹿县是全国最大的枸杞生产基地。

巨鹿县种植枸杞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县种植面积5万亩 ,涉及全县186个村,年产干果500万公斤。

枸杞因“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而得名。一般树高1.5?2米,树冠呈自然开心形或伞形,叶单叶互生,花多簇生。果成熟多为血红色,少数为橙色或橙黄色,肉甘甜,1978年,经国家鉴定巨鹿枸杞品质占全国第二位,被命名为“血杞”,出口代号“01”。

枸杞全身是宝,药用食用均可。根皮具有解热、消炎、利尿等作用。叶子含有18种氨基酸,含硒0.926%,黄酮2.264%,及多种微量元素。人体缺硒易致癌,黄酮可安神、软化血管。利用价值最高的还是枸杞果,含蛋白质13?21%,糖22?52%,脂肪8?14%,甜菜碱0.0912%,每100克含:胡萝卜素3.96毫克、硫胺0.23毫克、维生素B20.33毫克、维生素C3毫克、烟酸1.7毫克、灰分1.7毫克、并含铜1.39毫克、锌3.51毫克、铁27.37毫克...

五. 河北省 邢台 新河县 新河红枣

新河红枣

新河红枣面积7.3万亩,成林面积5万多亩,量1200多万公斤,主栽品种为新河婆枣。

我县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红枣生产,把红枣作为农村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采取了一系列丰产措施,推广了红枣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红枣产量稳步上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了区域特色,新河婆1999年被河北省认定优质产品。

由于新河婆枣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近几年鲜枣销量逐年增加,在上海、浙江、武汉、福建等地颇有影响,在全国已形成了一定的销售网络。

近几年来,新河县在现有红枣品种的基础上,又引进了赞皇大枣、冬枣、梨枣、雪枣等品种,并建立了优良品种繁育基地,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

六. 河北省 邢台 威县 粗布绣花四件套

粗布绣花四件套,食醋不系列的新产品,采用现代绣花机绣成。其花为金牡丹花。雍容高贵。平缓舒人。其花的布局为四朵。床单的下方为两朵较大的对花。枕头的正面为两朵稍小点的对花。四朵花支支相对,对对相望。即协调又美观!

七. 河北省 邢台 临西县 临西芦笋

临西芦笋是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的。临西县已有十多年种植芦笋的历史和经验,种植技术成熟,生产的芦笋营养积累多,纤维较细,色度好,质量好,市场十分畅销。

临西县地处河北黑龙港流域,气候少雨,光照充足,河流故道冲击性土地多,面积大,适宜芦笋的生长,发展潜力很大。临西县已有十多年种植芦笋的历史和经验,种植技术成熟,生产的芦笋营养积累多,纤维较细,色度好,质量好,市场十分畅销。

近年,临西县把种植芦笋作为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支持和鼓励发展芦笋产业。县农业局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帮助农民引进美国杂交一代优质、高产芦笋新品种,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模式,并在下卜寺乡东留善堌设有育苗基地和无公害芦笋种植示范基地,使全县芦笋种植业迅速发展。不少地方芦笋亩产过千斤,亩均收入3500元以上。农民种芦笋尝到了甜头,积极性很高。目前,临西县芦笋种植面积达到10500亩,年产量5200吨;与临西相邻的威县、广宗县、邱县种植面积已达7600亩,年产量3500多吨,初步形成了以临西县为中心的芦笋集中产地和市场。

八. 河北省 邢台 隆尧县 隆尧羊汤

隆尧羊汤

隆尧羊肉馆喝羊汤是一种享受。羊汤端上来,油油的浓浓的,奶白的汤色配上鲜绿的葱花,冒着白色的热气,一股新鲜浓郁的香味儿扑鼻而来,让食欲一下子就振奋起来。等不及先吸溜一口,嘴一凑上去,热气先把眼睛朦胧了。汤初入口,细滑香醇的味道由舌头至喉咙蔓延开去,顺流而下,暖暖的感觉就延伸到了肚子里。羊杂煮得软软的,浸透了羊骨的精髓,轻轻一嚼,里面的汁水就溢了出来,一种特有的清香就弥漫于口中。若是喜欢吃辣,还可以加上一勺子辣椒,椒红汤白,只看颜色就不由得心醉,再就着店里的金丝小饼,或泡在汤里或干吃,小饼的香脆夹着羊汤的温润,喝到额头的汗细细地冒出来,一种温暖舒泰的感觉遍布全身。最后还可以再来一碗清汤,不加任何调料,慢慢地品那一份清鲜。

九. 河北省 邢台 柏乡县 柏乡汉牡丹

柏乡汉牡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民间野史,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光武帝刘秀为躲避追杀,藏于柏乡县北郝村弥陀寺牡丹花丛中而得救。另据民国21年(1932年)《柏乡县志》载,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巡视河北时,经过柏乡,由感而发,题咏牡丹诗一首:萧王避难过荒庄,井庙俱无甚荒凉。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汉代牡丹之名由此而得。

据县事旧志记载,两汉之间,王莽篡夺汉室江山后,为斩草除根,派兵追杀汉室宗亲刘秀。一天一位身穿战袍,风尘仆仆、汗流浃背的将军,打马扬鞭,直向北郝村而来。正是兵荒马乱的年月,村民们谁也不敢多事,都吓的赶紧关门闭户。将军下马,挥汗敲门,央求给碗水喝,找个地方躲避一下,哪怕有个破屋旧庙也好。有村民隔着门说,这村一没井,二没庙,你快往村外跑吧。将军无奈,长叹一声:“北郝村有一景,也没庙,也没井,土地爷住在墙窟窿。”(直到现在我们这一带人的家里土地爷都是在迎门的墙窟窿里供奉着)。

话音刚落,村外风烟滚滚,旌旗蔽日,战马嘶鸣,眼看追兵将至。将军深知处境危险,急忙打马扬鞭,向前跑去,在村头见一断墙寺院,遂跳了进去。“噗通”一声,昏倒在花下。说也奇怪,这花“唰”地一下疏枝展叶,把这位将军遮盖的严严实实,追兵赶来,在寺内东寻西找,不见将军身影,又见一白马向前跑去,便命士兵紧追。

过了个把时辰,昏迷中的将军被阵阵花香催醒,睁眼一看,自己原来躺在花丛中,众牡丹竟相开放,红似朝霞,顿觉心旷神怡,饥渴消失,精神抖擞,便挥剑在寺内的断墙壁上题诗一首,跃马而去。

众村民望见追兵走远,便三三五五地来寺庙内看个究竟,只见墙上留诗曰:“小王避乱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惟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并署名刘秀。

读罢诗,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这奇花,就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而另一株呢?就是相依为命的芍药;那位将军就是后来在柏乡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的光武帝刘秀。因为这里的牡丹曾经救过汉光武帝刘秀的命,于是人们就称柏乡牡丹为汉代牡丹了。

汉牡丹五奇

一、年代久远。

汉代时期已有记载距今已2000多年。早于洛阳唐代牡丹500多年,早于荷泽明代牡丹1400多年。堪称华夏一绝,世界之最。(注:洛阳唐代牡丹或荷泽明代牡丹并不是单株存活至今的,只是从那时兴起种植的,一般牡丹寿命不过几十年,超过百年的稀少)

二、同株异花。

在同一株汉代牡丹上可开出花色不同,花型不同,层次不同的牡丹花。有荷花型、菊花型、千层台阁型。

三、异地不活。

汉代牡丹只能在这个池内栽培,离开此地,则不能成活。1937年后,日寇侵华期间,驻县日军头目妄图独霸名花,曾两次派人深挖,连根带土运回日本栽种,虽然浇水施肥,百般侍弄,汉牡丹仍以死抗争,枯萎而亡。汉代牡丹遭此劫掠,枝叶干枯,数年不发。直到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后,汉牡丹才根枝复生,鲜花又开。因此人们又称赞汉牡丹有民族气节,是爱国神花。后来又有人进行移栽,仍旧未能成活。

四、不解之迷。

既有古代神话(入地成花,牡丹救主),又有现代不解之迷:在清代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驾崩那一年,曾开过两朵白花。一九七六年又开了三朵白花,就在那一年,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相继去世。

五、素有灵气。

清光绪十六年的石碑上,就记载着柏乡汉牡丹“素有灵气”。从老一辈就流传着“花开知国事,花盛则年丰,花衰则年欠”的说法,至今百姓“观花问事”之风仍盛。

十. 河北省 邢台 柏乡县 棋子饶饼

鲜猪肉与香油调馅;和面作皮;猪油、精粉作酥。经裹酥、擀片、卷条、揪团、包馅、烘烤而成。外形如棋子,表层附芝麻,中间夹心馅。色泽淡黄,小巧玲珑,酥软清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