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乐清农特产 温州乐清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乐清农特产 温州乐清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08-29 07:43:18

一.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官洋绿头野鸭

产品名称:官洋绿头野鸭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野味香浓,肉嫩而鲜美,瘦肉多。其肉情甘、凉无毒,平胃消食

产品简介:具有野味香浓,肉嫩而鲜美,瘦肉多。其肉情甘、凉无毒,平胃消食,是一年四季的滋补佳品。该野鸭富含人体所必须氨基酸和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其中赖氨酸和亮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对健全肌体发育有较高的价值,其含量比一般家禽高30% ;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为一般家禽的二倍以上。肌体中丰富的谷氨酸又决定了野鸭肉的鲜美无比。

产品历史: 三魁镇官洋特色养殖示范村驯养的绿头野鸭

二.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白象香糕

公久牌香糕,系乐清县白象镇公久南北货商号所创,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它以糯米粉为主料,芝麻、棉白糖、柑桔饼为辅料,经蒸炊而成,其特点是色白味甜、柔酥松。

三.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天然山珍

产品名称:天然山珍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粗纤维及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份

产品简介:山友牌系列天然山珍,均采用国家级生态县境内野生野长的天然野菜为原料。返朴归真,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粗纤维及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份。本系列产品在传统加工工艺基础之上利用再现代微波技术精制而成。炒、熘、凉拌或佐以各种火锅,味道鲜美。产品:菜花、大刀豆、皇帝豆、葫芦片、芥菜。

四.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刻纸

产品名称:刻纸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栩栩如生、流光溢彩、绚丽多姿

产品简介:刻纸伴随着龙舟的产生和发展而演变成龙舟花(现细纹刻纸),细纹刻纸转向为首饰龙灯而制作,为了追求首饰龙灯装饰美观,艺人们就精细地选用了多种彩色的纸张,剪辑了“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六畜兴旺、梅省鸳鸯、松鹤延年、年年有余、福禄寿喜”等题材,并采用了明暗对比、粗细结合的手法,构思出栩栩如生的画面,以其流光溢彩,绚丽多姿的风采赢得了民众的好评。

产品历史:刻纸是剪纸的一种,早在元代,乐清象阳寺前的艺人为了迎合元宵佳节张贴花窗门神的民间习俗而剪。

五.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雁荡毛峰茶

雁荡毛峰茶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的。雁荡毛峰茶其品质特点是,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汤色浅绿明净,香气高雅,滋味甘醇,有一饮加“三闻”之说。

“雁荡毛峰”又名“雁荡云雾”。是一种烘青绿茶,必须在清明谷雨之间采摘。选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三叶的初展肥嫩芽叶制作而成。色泽翠绿,香气扑鼻,味道清醇。明代开始列为“雁山五珍’之一。《瓯江逸志》曾说:“瓯地茶,雁山为第一”这并非过誉。雁茗在宋、明、清三代皆列为贡品;1954年被选为国家名茶;可谓载誉全国。

雁荡毛峰产于雁荡山的龙湫背、斗蟀室洞以及雁湖岗等海拔800米的高山上,其中尤以龙湫背所产者为佳。龙湫背为南北向的山谷,北面有高山屏障,山谷两岸多为冲积灰壤,土层深厚肥沃,茶树终年在云雾阴蔽下生长,承受云雾滋润,芽叶肥壮,长势甚好,另有一些茶树,生长在悬岩隙缝之间,相传古代有山僧训练猿猴攀登绝壁采茶,所采茶叶称为“猴茶”。

雁荡毛峰除鲜叶品质优越以外,加工特点有三:一是讲究鲜叶原料;二是加工精细;三是成茶贮存保藏得法。茶叶在清明、谷雨间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采回后,先经摊放,再在平锅内用双手杀青,投叶量约0.5公斤,当锅中有水汽蒸腾时,一人从旁用扇子扇去;杀青至适度后,移入大圆匾中轻轻搓揉,然后初烘,初烘叶要经过摊凉,最后复烘干燥。烘干后,去除片末,及时装箱密封,不使走气失色。其品质特点是,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芽毫隐藏;汤色浅绿明净;香气高雅;滋味甘醇;叶底嫩匀成朵。在品饮时,一闻浓香扑鼻,再闻香气芬芳,三闻茶香犹存;滋味头泡浓郁,二泡醇爽,三泡仍有感人茶韵。

雁荡山茶佳,水亦佳,“雁荡茶,龙湫泉”自古闻名,清代陈朝鄷曾用龙湫水沏雁荡茶,顿觉其味无穷,旋即赋诗一首,其诗曰:“雁山峰顶露芽鲜;合与龙湫水共煎,相国当年饶雅兴,愿从此处种茶田”。不负诗人雅意,这里现在已发展新茶园数百亩,其中斗室洞、龙湫背等产区,已广种茶树,香飘满山。

六.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黄杨木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杨木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与温州隔江相望。乐清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一种观赏性的圆雕艺术,主要流行于乐清市的翁洋镇南街村、象阳镇后横村、柳市镇、乐城镇一带,传播至温州、永嘉、杭州、上海等地。

乐清的黄杨木雕起于何时不能确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元至正年款的《铁拐李像》为迄今纪年最久的黄杨木雕,但乐清黄杨木雕的出现较迟,应在此雕像之后。乐清地处瓯江口岸,常遇洪水,当地有做“龙档”消灾避邪的习俗。“龙档”以樟木制作,上有人物雕刻,正是这种民间工艺孕育了乐清黄杨木雕。1876年,温州辟为通商口岸,对外贸易活跃,许多乐清黄杨木雕为国内外商人所收藏,原来从事“龙档”雕刻和佛像雕刻的民间艺人纷纷转事黄杨木雕业。1909年,温州人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品《济癫和尚》参加南洋劝业会获优秀奖,

1915年其作品《捉迷藏》又在国际巴拿马赛会上获二等奖。朱子常之外,黄杨木雕行业中还出现了叶阜如、王凤祚、叶一舟等名家。现在的传承人主要有高公博、虞金顺、王笃纯、虞定良、王笃芳等。

乐清黄杨木雕有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造型理念、技艺及程序都不一样。一是传统类,以单一的人物造型为主,亦有群雕或拼雕;二是根雕类,以天然黄杨木根块为材料,利用树根造型;三是劈雕类,将无法用作人物雕刻的木块劈开,取其劈裂后的自然纹理立意雕刻,一切顺乎自然,不作精雕细刻。传统类的雕刻有人物范型,材型要与之相适合,故有泥塑构稿、选材取料、敲坯定型、实坯定格等程序;而根雕则随机应变,构思的灵活性很大,无需泥塑构稿,而必须注意保持树根特有的造型意味,劈雕则将注意力转移到纹理的造型基础上。

黄杨木是珍贵树材,质地坚韧,纹理细腻,生长周期慢,有“千年黄杨难成柏”之说。其乐清黄杨木雕刻充分展现了民间工匠的智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种不同的风格,如明之木雕刀法圆润,简练流畅;清之木雕刀法清澈,光滑圆转等等。黄杨木雕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及工艺要求都是其他雕刻难以比拟的,亦无法以现代技术加以替代。时至今日,乐清黄杨木雕的材料来源出现危机,同时专业人员流失严重,新人难以为继,且个体作坊分散,难以产生影响。这些状况都影响着黄杨木雕技艺的发展,迫切需要有关方面制订方案对这一特色技艺加以抢救、保护。

七.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乐清泥蚶

乐清泥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乐清湾是国内泥蚶生产区,乐清湾泥蚶以其独特品质著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乐清泥蚶产业基础雄厚,生产规模国内领先,全市拥有泥蚶育苗厂家94家,年出苗量500亿颗,养殖总面积4.3万亩,年产量2.0万吨,养殖及苗种年产值6.1亿元,占乐清市渔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该市现已建成省级泥蚶良种场1家,中苗培育基地3000亩,无公害泥蚶养殖基地共计5000亩,泥蚶养殖示范园区近10家,并已建成国内首家泥蚶净化中心。同时,乐清泥蚶产业技术成熟,总体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拥有一支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和农民技术队伍,随着金蚶工程的全面实施,乐清泥蚶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总之,乐清现已成为国内泥蚶产业的苗种中心、养殖中心、技术中心和市场及信息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泥蚶之乡”。

八.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雁茗

    又名“雁荡毛峰”、“雁荡云雾”。是一种烘青绿茶,必须在清明谷雨之间采摘。选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三叶的初展肥嫩芽叶制作而成。色泽翠绿,香气扑鼻,味道清醇。明代开始列为“雁山五珍’之一。《瓯江逸志》曾说:“瓯地茶,雁山为第一”这并非过誉。雁茗在宋、明、清三代皆列为贡品;1954年被选为国家名茶;可谓载誉全国。雁茗,出产于龙湫背、元宝心、莲花洞和雁湖岗等山高多雾的地方。那里湿度大,香灰土养份丰富,茶树生长特别旺盛,芽肥汁厚,品质优异。( 温州)

九. 重庆市 秀山县 西农毛尖

系特种茉莉花茶( 重庆)

十.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雁荡香鱼

自古被称为“雁山五珍”之一,清朝乾隆年间为贡品。香鱼,属鱼纲香鱼科,为溯河性中小型鱼类。成鱼长15至20厘米,重60至120克,体长侧扁,头小嘴尖,背部灰黑,腹部银白。香鱼的背脊上有一条香脂腔道,能发香味,故而得名。香鱼常栖息在水浅、质瘦、温低的通海溪涧中,刮食石上苔藓为生。因肉质细嫩多脂,鲜香美味,独具风韵,被国际烹饪界、旅游界、垂钓界誉为“淡水鱼之王”。雁荡蒲溪湾、松波溪、筋竹涧和芙蓉黄金溪都盛产香鱼,尤其以大荆石门潭的香鱼品质为佳。香鱼多细剌,不宜鲜食,多熏制成干,色如黄金,味极清香,俗名“香鱼干”,久藏不坏,据说“可携千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