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腾冲高山有什么特产 腾冲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腾冲高山有什么特产 腾冲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9-04 18:03:35

一.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高山石竹

高山石竹

形态特征:石竹科石竹属,矮生多年生草本,高5~10cm。叶绿色、具光泽、钝头;基生叶线状披针形,基部狭、有细齿牙;茎生叶2~5对。花单生,径5~6cm,粉红色,喉部紫色具白色斑及环纹,无香气;花期7~9月。

生长习性:宿根石竹类喜凉爽及稍湿润的环境,土壤以沙质土为好,忌排水不良。春播或秋播于露地,寒冷地区可于春秋播于冷床或温床,幼苗通常经过二次移植后定植。分株繁殖多在4月进行。

园林用途:石竹可用于花坛、花境栽培,也可做切花低矮型及簇生性种又是布置岩石园及镶边用的适官材料。

二.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乌龙茶

腾冲乌龙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腾冲高山乌龙茶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

三. 浙江省 丽水 遂昌 高山小黄牛

高山小黄牛生长在海拔870米的高坪乡,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高山气候条件下经过村民长期封闭式自然繁育形成,具有风味独特、抗病力强等优点。饲草以高山草坪放牧为主、补饲农副产品。

黄牛肉具有补气血、强筋骨的作用,与不同的食材搭配就有不同的功效。牛肉配番茄,就是最佳的补血养颜、美容护肤食品,牛肉配鹿肉,补肾效果最佳,非常适合用脑过度人群;牛肉单吃或配熟地、枸杞、桑葚等,能够改善肾虚引起的脱发;配合黄芪,补气效果更好;配合山药能强健骨骼;配合天麻可以降压,配合虫草可以提高免疫力等。

牛筋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它可以强筋健骨,特别适合腰腿疼痛的老年人或骨折后的病人。可以搭配杜仲一起炖着吃,对于手脚麻木、腰腿疼痛有非常好的食疗作用。

四.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金寨高山茭白

金寨高山茭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寨高山茭白是安徽六安金寨县的。

茭白,又名高瓜、菰笋、菰手、茭笋,高笋。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为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或分为一熟茭和两熟茭),双季茭白(两熟茭)产量较高,品质也好。古人称茭白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现在食用的茭白。这样,人们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开花结果,繁殖这种有病在身的畸型植株作为蔬菜。可入药。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中国和越南。茭白在山东新泰白庄子被誉为三好之一(三好即茭白、春芽、野鸭蛋),自古流传至今。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适合淡水里生长。

五. 陕西省 安康 镇坪县 镇坪高山茶

镇坪高山茶是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的。以向阳茶、仙眉茶为代表的镇坪高山茶以其清香的口感、鲜绿的色泽、优良的品质得到广泛认可,颇受青睐。

镇坪县主要在曾家、牛头店、洪石、城关、钟宝、小曙河等镇种有龙井长叶、龙井43、乌牛早、老紫阳等五千余亩。

富含有丰富硒元素的向阳茶,产自海拔1000米以上的云雾高山,因其绿色无污染,并富有多种人体有益元素,一直是该县县茶叶的主打品牌,该茶曾在去年汉中市首届茶文化节上获得铜奖殊荣。今年镇坪,向阳茶叶专业合作社在对茶叶产品进行精包装的同时,又在原有云雾、毛尖的基础上,重点推出了春箭茶。

仙眉茶是镇坪县南江园茶厂在最新引进、研发并推广富硒茶标准化生产技术后,生产和推介的重点品牌,虽然是首次亮相茶叶节,但清韵的口感,莹润的色泽,让品尝过的市民印象深刻,回味悠长,也将是镇坪茶叶生产中的又一支主打品牌。

六. 福建省 宁德 寿宁 寿宁高山茶

寿宁高山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寿宁高山茶是福建宁德寿宁的。

寿宁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之一福建十大产茶大县。全县人均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分别居全省第四、全市第三。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3万亩,其中优质乌龙茶近3万亩,绿茶、乌龙茶、红茶三大茶类齐头并进。明朝县令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中记载,“三甲住初垄,出细茶”、“茶出七都”,明景泰八年,茶叶就以大宗土品对外销售,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

县内生产的红茶,号称“坦洋功夫”。去年,该县组建了寿宁高山乌龙茶业有限公司,推出“寿宁高山乌龙茶”品牌,寿宁高山红茶也稳步跟进,其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随着茶叶品种的改良,生产工艺的改进,寿宁高山乌龙茶和高山红茶茶叶品质不断提升,声誉鹤起,美名远播,成为人们“忘不掉的好茶”,在国内多项茶事比赛中获得各种殊荣,受到茶界泰斗张天福老先生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寿宁高山乌龙茶连续多次被授予福建省名牌产品和福建省著名商标,产品被指定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特许产品生产商和特许产品销售商,被指定为2009年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博会礼品茶。2010年,该县生产的高山乌龙茶、高山红茶在国家、省市级比赛0荣获24个奖项。

所在地域: 福建

申请人: 寿宁县茶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寿宁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位于东经119°22′-119°73′,北纬27°16′-27°65′之间的鹫峰山系洞宫山脉东麓,北部与浙江省泰顺、景宁、庆元等县接壤,周边还与福建省福安、政和、周宁等县(市)交界。保护范围包括现行寿宁县行政区域南阳、竹管垅、清源等14个乡镇所辖海拔500米以上的190个行政村(社区)。高海拔茶园具有相对低温、高湿和多云雾的气候特征。2012年全县高山茶园面积7700公顷,产量8000吨,产值5亿元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寿宁高山茶按产品质量和加工工艺分为红茶、绿茶两大类:(1)红茶条索紧结,色乌润,香气鲜浓、带有花果香,汤色红亮,滋味浓醇,具有高山韵,叶底肥嫩、红亮。(2)绿茶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锋毫显,带嫩香或栗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爽,具有清香、清醇、清爽的高山风味。 2、内在品质指标:寿宁高山茶品质优异,因为茶多酚随海拔升高而减少;氨基酸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内在品质指标检测范围值:寿宁高山茶(绿茶):水浸出物:≥34%,茶多酚:18-36%,氨基酸总量:2-4%,咖啡碱:2-4%,水分:≤7%,灰分:≤6.5%。寿宁高山茶(红茶):水浸出物:≥30%,茶黄素:0.5-1.5%,茶红素:5.5-27%,基酸总量:2-4%,咖啡碱:2-4%,水分:≤7%,灰分:≤6.5%。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产品质量执行绿色食品产地及产品标准。

七.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小容高山腌辣椒

小容高山腌辣椒种植于小容及附近平均海拔在400米以上的高山旱地,当地村民有着多年腌辣椒的经验,腌制的辣椒鲜脆、口辣、无污染,深得城市人群喜爱。

八.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稀豆粉

腾冲稀豆粉是小吃,美味非常,但又平常。美味非常是说其味美;平常则是说稀豆粉是腾冲民族美食、民间美食、百姓美食。

腾冲稀豆粉的美味出自其独特的制作方法。一般稀豆粉是用豌豆面制作,腾冲稀豆粉是用吊浆液制作。首先,制浆要分别制成清浆和浓浆两种,然后再用两种浆制成稀豆粉。

腾冲稀豆粉的吃法也有大讲究,一碗稀豆粉要分三部分,一部分不拌佐料、一部分轻拌佐料、一部分伴和佐料,将这三部分变幻顺序轮着吃,不同的轮吃有不同的美味,妙极!

体验一个地方和城市的历史特色除了从古老的历史建筑中冥想外,更重要的是从这个地方的人身上看到那些岁月难以泯灭的文化传统。市井中的饮食习惯就是岁月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表现,更是一个地方和城市风格的彰显。稀豆粉作为云南市井美食之一,受到无数人的追捧,看似普通、随意,可一日不吃总觉得少了点啥滋味,让人感到它体现着一种草根般的韧性,是一种让云南人难以从记忆中舍弃的美食。

看似普通的稀豆粉内有大乾坤:原料有说头、工艺有讲究、吃法有由头,吃完了、弄懂了,才算吃明白了这碗传统,没有白白糟蹋多少年来世代相传的技法和实践。

稀豆粉的原料颇有说头,简而言之就是:“豆子天然地道”“一升豆一盆浆”“石磨研磨出精华”。豌豆味道的纯正直接影响到稀豆粉的口味,整个云南最纯正的稀豆粉原料要数保山的蒲缥豆。这种豌豆生长在山里,品质天然,磨出来的粉粉质细腻且香气浓郁,色泽鲜亮而口感丰富。在制作稀豆粉的前一天晚上,要先将干豌豆浸泡10个小时后,按照一升豆一盆浆的豆水比例放到石磨上细细研磨,这样手工制作出来的稀豆粉远比用机器研磨出来的味道纯正。

而制作稀豆粉的工艺技术则可以用“一块滤布三道浆”“上浆火候要大火”“一口气三十下”来概括。过滤是稀豆粉口感顺滑与否的重要步骤,传统稀豆粉的制作会悬挂一个交叉成“十”字的木架,四个角栓住一块滤布的四角,让滤布形成一个网兜状。过滤的时候将磨好的豆浆倒在上面,晃动四个角,豆浆就会从滤布过滤到下面放好的容器里。第一道用原浆过滤,叫做“头浆”,然后在豆渣上加水继续晃动,这一道被称作“二道浆”;最后再加水过滤出来的便是“三浆”了。过滤完的三道浆不能马上制作,要晾一个钟头左右,让里面的小粉沉淀,然后才生火上锅煮,煮的顺序正好跟过滤相反,先是三浆,煮沸再倒二道浆,最后放头浆,同时要把沉淀下来的小粉一起点上去,这道工序俗称“上浆”。 煮浆的火候也很有讲究,何时小火慢炖、何时大火顶起,只有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人才能得要领。上浆后豆粉会慢慢变稠,此时要不停搅拌,搅拌的力道和频率都很讲功力。不会搅拌的人会搅得满身都是浆,或者是豆粉起疙瘩、变糊等。“一口气三十下”就是稀豆粉上浆时的要诀。讲究卯足一口气搅它30下,然后再重复。最后一边搅拌一边要用铲子挑起来绕圈,看流下来的豆粉落在锅里时有没有“路”,有路就说明稠度过关了,没路就表明太稀或太稠而且会影响口感。

稀豆粉的吃法很有由头,别看平平常常的小小一碗毫不起眼,可是所需调料之多,制作之繁琐堪称云南早点之最。稀豆粉讲究“当天做当天吃”,品尝一碗纯正的稀豆粉调料的好坏和齐全与否直接关系最终的口感。调料需是当天制作的新鲜货:红彤彤的辣椒面、明黄色的鲜姜水、焦黄的花椒油、乳白的蒜泥汁、翠绿的芫荽、油黑的酱油、绛红的米醋、色泽清亮的芝麻油、红黄相间的腐乳水、色泽墨绿的麻椒……缺一不可的调料搭配成各种绚丽的色彩交集缠绕在一起,与嫩黄色的稀豆粉交相辉映,香味扑鼻,让人胃口大开、难以忘怀。

稀豆粉的吃法十分丰富,云南各地的吃法也完全不同,充分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的饮食文化特色。地道的老昆明最钟爱稀豆粉油条这种吃法,先将稀豆粉的各色调料调配均匀,将炸得酥脆可口的油条用剪刀剪成长约10厘米左右的条,吃时要么用油条沾着稀豆粉吃,要么将油条泡入稀豆粉后再食用,油条的香脆与稀豆粉的香滑让人难以割舍;在腾冲等地,稀豆粉饵丝是颇受欢迎的另一种吃法。将腾冲特制的饵丝先煮好后,将稀豆粉勺于其上,再加上各种调料拌食,雪白如丝的饵丝与黄艳细滑的稀豆粉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养眼的美食之图;在会泽等地稀豆粉则喜欢搭配荞丝、洋芋粑粑等食。踏成薄片的荞饼或洋芋饼要放在松枝上慢慢烤熟后切成细丝,放入稀豆粉后既能尝出豌豆洋芋的浓香又能体味松树特有的清香;而在德宏等地稀豆粉配米线的习惯则是既创新了米线的吃法又丰富了稀豆粉的味道。在米线和稀豆粉中放入柠檬片、当地大芫荽及其它热带调料后,不仅充分激发了米线的鲜味,吃起来酣畅淋漓,微微的酸味也带着傣家饮食特有的特点。

小小一碗稀豆粉,毫不起眼,但是却费时费工、凝聚了无数辛勤的汗水。没有大牌名菜那种张扬,但是却包含制作者的智慧和食客的理解领悟;没有鲜丽的外表,没有声名大噪的浮夸,这种扎根于市井街边的美食默默地用自己的本色美味诠释着云南人草根饮食文化的内涵。

九.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高山乌头

高山乌头

多年生草木,高23-40厘米。茎单一或分枝,稍具细棱,无毛。茎生叶数枚,茎下部叶具长柄,长达8厘米,基部稍加宽,茎上部叶柄渐短,叶片五角伏圆形或近圆形,径4-7厘米,3-5全裂至基部,中裂片菱形,长3-5厘米,宽2-3.5厘米,羽伏0,侧裂片2深裂,内侧裂片与中裂片近等形,外侧裂片较小,歪菱形,最终裂片线伏披针形,宽1.5-2.5毫米,全缘,先端尖,叶两面无毛。花单生或数朵花集生于茎顶形成聚伞伏总状花序;花梗通常长3-5厘米,稀更长,无毛,基部或中下部具2枚苞片,苞片披针形,长4-6毫米,宽约1.5毫米;花紫色,盔瓣高帽状,高1.6-2.7厘米,中部宽1-1.3厘米,嘴向前伸长成鸭嘴状,嘴面宽达2厘米,外面无毛,侧瓣斜卵形,长1.2-1.6厘米,宽1-1.5厘米,外面无毛,里面疏被长毛,下瓣不等形,长圆形或狭卵形,长1.2-1.5厘米,宽2-6毫米;蜜叶瓣片宽约3毫米,唇稍向上弯曲,微2裂;雄蕊多数,花丝基部加宽,无毛,通常无齿牙;心皮通常3枚,稀3-4枚,无毛。蓇葖果长1.5-2.5厘米,宽4-5毫米;种子长圆形,长2.5-3毫米,具膜质的鳞片状翅。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高山冻原或火山灰陡坡上。分布于中国(东北),朝鲜(北部)。

十.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甘肃高山细毛羊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海拔2 600~3 500米的祁连川高寒牧区育成的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对高寒牧区严酷的自然生态条件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抗逆性强,善于爬山游走,放牧性能好,遗传性能稳定,羊毛长度好,有较高的生产性能。羊毛品质符合毛纺工业的要求。是我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细毛羊品种之一。1995斗被列入《世界动物品种志》。

甘肃高山细毛羊体型较大,体质结实,蹄质致密,体躯结构良好,胸宽深,背平直,后躯丰满,四肢端正有力。公羊有螺旋形大角,颈部有1-2个横皱褶;母羊多数无角,少数有小角,颈部有发达的纵垂皮。被毛纯白,闭合性良好,密度中等以上,体躯毛和腹毛均呈毛丛结构,细毛着生至头部至两眼连线,前肢到腕关节,后肢到飞节。

甘肃高山细毛羊周岁育成羊体侧部毛长为10.5厘米以上,1.5岁育成羊体侧部毛长为12厘米。羊毛细度以66支为主体支数,羊毛细度在70支以上个体占品种群体的20%,羊毛细度均匀,64、66、70支特级羊毛平均纤维直径分别为21.93、20.22和19.17微米。羊毛单纤维强度平均为7.82克。羊毛弯曲清晰,呈正常弯或浅弯,油汗适中,颜色呈白色或乳白色,无黄色或颗粒油汗,无污染部分占毛丛高度的1/2以上。羊毛密度较大,平均每平方厘米毛纤维根数达6 000根以上,最高达7 500根。羊毛净毛率达48%以上。

甘肃高山细毛羊具有良好的放牧抓膘性能,脂肪沉积能力强,肉质纤细肥嫩、无膻味,在终年放牧条件下,成年羯羊体重达60千克,屠宰率达48%,净肉率达82.25%,油脂率5.5%;4月龄断奶羔羊体重达23千克,屠宰率达45%以上。

甘肃高山细毛羊8~10月龄性成熟,初配年龄为1.5岁,母羊平均利用年限为8年。经产母羊产羔率为110%,繁殖成活率为81%以上,羔羊成活率为96.49%。母羊实行冬、春两季产羔,冬产母羊每年7~8月份配种,12~1月份产羔;春产母羊每年11月份开始配种,翌年5月份开始产羔,配种可采取人工授精和自然0方法。羔羊初生重,公羔平均4.21千克,母羔平均3.99千克;冬羔每年4月下旬断奶,春羔每年8月下旬断奶;羔羊断奶重,公羔平均22.60千克,母羔平均21.42千克。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我国珍贵的细毛羊培育品种之一,在海拔660~4 000米之间,温带、中温、寒冷及高寒条件下,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对改造土种羊及0羊,推进全省乃至周边省区细毛养羊业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青藏高原和祁连山广大高寒牧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和社会经济价值。“九五”期间,瘫羊的发展已列入中国美利奴发展系列,开展“中国美利奴高山型新类群的培育”研究项日,今后品种的发展要通过澳化,加强选育力度,进一步改善羊毛品质,改进羊毛细度,提高净毛产量,提高品种的综合品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