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连特产文章 大连特产十大排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连特产文章 大连特产十大排行更新时间:2022-09-20 02:17:32

一. 辽宁省 大连 西岗区 辽参

大连作为“辽参”的养殖发源地,现已抢占了国内海参养殖、深加工和销售的制高点,丹东、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也迅速跟进。

辽宁省通养殖海参面积已达到60万亩,实现了参虾、参贝、参鱼和参蜇等多种混养和水面吊笼养蟹、水中养鱼、水下养参的三层混养。今年,全省育出海参苗138亿头,满足了各地精品海参养殖需求。因“辽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一度分享辽宁市场的日本“关东参”因价格高、缺少竞争力而逐渐淡出辽宁省市场。

二. 辽宁省 大连 庄河 庄河大米

庄河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庄河大米是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的。庄河大米晶莹剔透、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庄河大米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庄河水稻占大连水稻总产量的3/4。种植历史悠久、水源清澈、土壤肥沃,使得庄河水稻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良种”加上适宜的种植条件、特别是“盐碱土壤”,使这里出产的大米晶莹剔透、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2004年,阳光农业的万亩稻田被列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冬一”牌阳光大米成为辽宁省著名商标。目前,阳光农业生产已全部实现机械化,大米加工厂引进了日本最先进的两条生产线,采用全封闭式管理,年加工能力5万吨。

2014年,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庄河大米”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生产地域分布图绘制规范》及庄河大米独特品质形成的产地环境,适宜庄河大米栽培区域主要地处在南起北纬39°27′52″,北至40°12′10″,西起东经122°29′10″,东至123°31′24″的范围之内。其界定的边界为东至栗子房镇砬腰村火石岭屯,西至明阳镇永胜村沙包屯,南至城关街道海洋村,北至塔岭镇隈子村隈子屯。生产面积20万亩,产量8万吨。涉及到沿海和中部地区的14个乡镇,122个村。

三. 辽宁省 大连 旅顺口区 巴鱼

巴鱼

巴鱼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腭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腹部白而略带黄色。背鳍2个,相距较远,第一背鳍鳍棘9~10根,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其后方上下各有5个小鳍;尾鳍深叉形、基部两侧有两个隆起脊;胸鳍浅黑色,臀鳍浅粉红色,其他各鳍为淡黄色。

四. 辽宁省 大连市 金州区 大连工艺绣品

大连工艺绣品有其独特的北方风格和特色,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绣工艺绣品,一类是抽纱工艺绣品,机绣工艺绣品保持了传统工艺外.吸取了现代艺术的特点,采用素中带艳,艳中带雅的手法,起到了色彩明,用色好的效果。利用复杂多变的线色,采用由深及浅、由里及表,层次分明,变化多样的手法绣出了立体感强,色彩丰富的图案,给人以真的感觉。抽纱工艺绣品的特点是用料考究,针法绝妙,融古代绘画风格和国外造型艺术于一体,具有艺术感染力。其它如刁绣、垫底绣和各种抽丝工艺以及扣空锁绣等各种手法与技巧都是十分别致,匠心独运。大连工艺绣品,近几十年来畅销国内外,声誉卓著。

五. 辽宁省 大连 沙河口区 拌蚬子

拌蚬子

拌蚬子主料是净鲜蚬子,配料是韭青,调料是酱油、芥茉、香油。将鲜蚬子洗净,用开水烫至开口时捞出;把蚬子肉取出,再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待用。

韭青洗净,放入开水内烫透,用凉水淘凉取出,控净水分装盘。上面放蚬子肉,用以上调料兑好的汁,浇上即成。

六. 辽宁省 大连 金州区 大连河豚

大连河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在业界之中,大连河豚这4个字,几乎等同于中国最顶级河豚的代名词。然而,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受禁食令所困,河豚即便是在大连本地,依然是一个略显生疏的名字。有资格制作河豚美食的餐饮店,仍旧寥寥无几。

“大连河豚在日本口碑很好,出口价格每斤达70元以上,但在内销上,目前还几乎为零。”不过,这种情况似乎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副秘书长王常玉说,“随着大连河豚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豚企业的扩张热情也陡然升高了起来。 ”

据了解,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国内一些主要城市里,已开始出现专营大连河豚的餐饮店。更为重要的是,去年底,卫生部废止了《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这一举动,也被业界人士解读为河豚解禁的前奏。

河豚鱼因其体内有大量毒素,而成为一种非常危险的美食。加工烹饪河豚鱼的厨师都要经过严格培训。王常玉告诉记者,要保证河豚食用安全,最重要的是要辨认河豚鱼品种的同时,严格按照加工操作规范来加工。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红鳍东方鲀加工操作规范与养殖技术规范,全部是由中国渔业协会委托大连企业帮助制定出来的。

七. 辽宁省 大连市 庄河 庄河杂色蛤

庄河杂色蛤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庄河杂色蛤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庄河杂色蛤

庄河海水资源极其丰富,享有“东方蚬库”之美誉,中国第一船规模性出口活杂色蛤就是从这里装运发往日本的。“海日牌”杂色蛤达到了国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标准,因其品质纯正,味美肉鲜,深受外商青睐。2008年,国家授予杂色蛤国家级标准示范区称号。

杂色蛤学名菲律宾蛤仔,是庄河市水产贝类中的主导产品。杂色蛤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炸、炒、凉拌、做汤等菜肴制作的理想佳品。庄河海洋贝类养殖场生产的“海日”牌杂色蛤,由于产地区域海水营养丰富,滩质良好,所生产的杂色蛤素以品位纯正、质量上乘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喜爱,产品畅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盟等国家地区,享有“全国活贝出口第一村”和“亚洲最大的贝类繁育基地”的美誉。

“庄河杂色蛤”开发养殖于50年代,在进行滩涂改造后,南苗北养,创造出亩产18吨的高产成果,庄河也因此成为名扬国内外的“东方蚬库”。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近十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技术集成与创新,“庄河杂色蛤”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达到50万亩,养殖产量近30万吨,成为我国最大的北方滩涂贝类养殖技术集成基地,我市杂色蛤产量和效益雄踞全国县(市)区之首。

地域范围

庄河杂色蛤主要是指在中国黄海北部、辽宁省庄河市海域、东经122°29′~123°31′,北纬39°28′~40°12′范围内自然生长和滩涂人工养殖的杂色蛤,具体地区范围界定为:东至栗子房镇大邵村,西至明阳镇河口村,南至浅海10米等深线以内的养殖海区,北至潮下带,其中:南尖海域、黑岛海域、蛤蜊岛、观驾山海洋、大郑海域、尖山河口、石城海域为主要产地。 庄河杂色蛤生长的海域地理条件优越,即气候、海域底质、水质以及饵料等方面都非常适合杂色蛤的繁殖和生长。庄河杂色蛤养殖总面积40万亩,年产量20多万吨,年产值达12亿元人民币。

八. 辽宁省 大连 庄河 大连黄桃

古代传说多把果肉果皮均为黄色的桃称为‘“金桃”和“仙果”。《海录碎事》说它“大如鹅卵,其色如金”。大连黄桃是我国古老的黄桃品种“早生黄金桃”的自然杂交实生苗后代中之佼佼者。

大连黄桃又是一个成员众多的“大家庭”。其中经过科学鉴事实上并已广为栽培的品种就有“黄露”、“丰黄”、“露香”、“橙香”、“橙艳”等等。“黄露”是大连黄桃家族中第一个被定为向全国推广的罐桃品种。8月中下旬成熟的品种,椭圆形的果实色泽橙黄,单果重191克。内质韧细、多汁,甜酸适口。鲜食味美,加工成罐头更为适宜。它曾与“丰黄”等品种连续多次荣膺全国一等罐桃称号。丰产、耐寒、果大、形正、肉厚、味醇、耐贮、耐运,这16个字是专家们对大连黄桃综合优良性状的集中概括。

九. 辽宁省 大连 金州区 五彩雪花扇贝

五彩雪花扇贝是大连主要的特色菜,由蛋清制作的像银白色的雪花镶嵌着颗颗犹如珍珠的扇贝,周围用时令菜叶、胡萝卜、辣椒等摆成图案做装饰,五彩缤纷,质嫩味鲜,清淡爽口,食而不腻。五彩雪花扇贝的做法历史悠久,很有辽宁小吃特色。

主料:新鲜活扇贝、蛋清。

辅料:红椒、青豆、葱、粉丝、蒜、蒸鱼豉油。

制作方法:

(1)把扇贝掰成半壳,肉从贝壳上仔细完整剔下;

(2)粉丝用热水泡软,青豆焯熟,放在贝壳内;

(3)蛋清入油锅滑炒成雪花,加入扇贝肉;

(4)炒好的雪花扇贝肉放在粉丝上,点缀红椒丁;

(5)将蒜蓉在油锅内略炒、加姜末、白糖、蒸鱼豉油拌匀调成汁,淋在扇贝上,撒胡椒粉和葱花,加盖隔水蒸大约五分钟取出,淋上少许明油即可。

十. 辽宁省 大连 瓦房店 将军石地瓜

将军石地区农产品有地瓜、桃和苹果,由于受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沙质土地)的影响,这里生长的地瓜外观梭形、红皮黄壤、整体光滑顺溜无凸凹不平、口感细腻甜脆。也正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将军石地瓜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同时这里的地瓜也是抗癌明星,在所有的抗癌食品中,它的作用经科学验证,在全世界推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