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京有个什么特产 南京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京有个什么特产 南京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更新时间:2022-08-23 11:04:02

一. 江苏省 南京 高淳 菜鹅、绍兴麻鸭、肉鸽

菜鹅、绍兴麻鸭、肉鸽 :全年供应量为30万只,全年上市;( 高淳县)

二. 江苏省 南京市 江宁 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京云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京云锦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它与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齐名,并称我国三大名锦。

南京云锦生产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明朝时织锦工艺日臻成熟和完善,并形成南京丝织提花锦缎的地方特色。清代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署”,云锦织造盛极一时,这一时期的云锦品种繁多,图案庄重,色彩绚丽,代表了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最高成就。如今生产的云锦除出口做高档服装面料及供少数民族服饰、演出服饰外,又发展了新的花色品种,如云锦台毯、靠垫、被面、提包、马夹、领带、挂屏等日用工艺品,并根据消费者需要,用各种纸盒包装。南京云锦是一种提花丝织工艺品,南京工艺“宝艺”之首,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并誉为“三大名锦”,以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为特色,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云锦过去专供宫廷御用,现除少数民族做衣饰外,还出口国外做高档服装面料。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撋螖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

三. 江苏省 南京市 栖霞区 南京木雕

南京木雕是江苏南京的名。南京的木雕分仿古木雕和黄杨木雕。仿古木雕色泽古朴沉稳,以仿唐马见长,罗汉神像也形神兼备,别具一格。黄杨木雕以动物、人物为主要题材。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

相传黄杨木雕是清末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叶承荣是浙江乐清县人。一天,他在村头的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内有一个老人正在塑佛像,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他索性跑出庙外,将牛拴在树上,挖来了一块很有粘性的泥巴,坐在庙口,偷偷地学着堆塑。老人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五种技艺。他进步很快,一年后,就掌握了这一种技艺。一天,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支如意发簪。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均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材料。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黄杨木雕诞生了。叶承荣的黄杨木雕使用的是尖角雕刀,所刻的人物衣饰褶纺似钉头鼠尾,看上去带有几分生硬。到了清朝末年,温州有一位名叫朱子奇的民间艺人改用一种名叫 “反口”的开似半圆的刀凿雕刻衣褶,看上去流畅、优美。1972年,周恩来总理把温州黄杨木雕艺人叶润周创作的《红绸舞》作为礼品,赠送给加拿大访华代表团。而今,黄杨木雕已驰名中外。

四. 江苏省 南京市 江宁 糖醋小排

用料:

猪小排500g,米醋2汤匙(30毫升),老抽1汤匙(15毫升),香葱粒1茶匙(5克),盐1/2茶匙(3克),大葱白1段,姜1块,鸡精1茶匙(5克),油3汤匙(45毫升),大蒜2粒,白砂糖2汤匙(30克)

做法:

1.全瘦的排骨并不好吃,所以需准备带点点肥的排骨。将排骨剁成4厘米长的小节,洗净沥水,用厨房用纸吸去表面水分。

2.姜切片,大蒜切片,葱白斜切成厚片。

3.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倒入油,烧至5成热(油锅微微冒出烟气)时,调中火下入排骨段,炸3分钟,用筷子逐个翻面,再炸2分钟,各面呈焦黄色时,排骨中的水分也大部分干了。

4.锅中加入盐、老抽、鸡精、姜片、蒜片,与排骨同炒,倒入没过排骨面的温水,大火烧开,改小火炖煮30分钟。

5.排骨入味香软时,加白砂糖、米醋、香葱粒,大火收浓汁即可。

五. 江苏省 南京市 江宁 湖熟板鸭

板鸭,是江宁湖熟久负盛名的。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称为“贡鸭”;官吏之间也经常以板鸭为礼物互相馈赠,名曰:“官礼板鸭”。湖熟板鸭坚持传统的“炒盐腌、清卤复、晾的干、煮的足”制作工艺,成品皮白、肉红、肉嫩,“食之油而不腻,香酥适口,回味返甜”。

湖熟板鸭畅销国内21个省市并出口到日本、美国、韩国、德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博览会成果金奖、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优秀产品等多项殊荣。

“南京鸭都美名扬,江宁湖熟是故乡。”南京盐水鸭作为拥有千年历史文化沉淀的传统名优,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湖熟,不仅是“湖熟文化”的发源地,这里腌制的板鸭、盐水鸭也有数百年历史,作为江苏省级“非遗”,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技艺的两位传人也全部来自湖熟。

素有“小南京”美誉的湖熟街道位于南京中华门外20公里处,是著名的“板鸭之乡”。湖熟板鸭明、清时便成为皇室贡品,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获得一等奖和金制奖章,从此蜚声海内外。目前,湖熟街道已有鸭产品加工企业25家,养鸭户150户,年饲养量万只以上的38户,从业人员3500人,每年出栏180万只鸭子,加工达800多万只,销售额达到1.9亿多元。

湖熟鸭正是继承了板鸭的传统工艺,即制卤、煮制配料不变,炒盐、干腌、腌制等工序不变,保证了鸭质地晶莹、肥而不腻、咸而有味的口感。同时,当地生产加工企业还积极走规范化生产道路,迎合消费需求,拉长了鸭产业链,提高了鸭产品的附加值。

2003年,湖熟鸭产品通过了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同年6月,湖熟鸭业协会成立,23家企业、30户养殖大户加盟,构建了“公司+协会+农户”的现代化运作模式。通过协会的整体统筹,加强了会员间经济、技术交流,逐步推进了商标管理和工艺标准,舞活从炕孵、饲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板鸭一条龙”经济。

六. 江苏省 南京市 高淳 老街豆腐干

老街豆腐干

这日在高淳老街上闲逛,不经意发现一面临街的纱窗后,几个身穿蓝印花布衣的女子正在低头忙碌。只见她们两人一组,解开一个四四方方、软塌塌的纱布包,里面竟是一整块巨大的豆腐,白白嫩嫩十分诱人。随即,这些女子又每人操起一把刀,只见刀起刀落毫不干扰,顷刻间,巨大的豆腐已被“肢解”成几千块。手法之娴熟,让人望而生畏。紧接着似乎是“分装”,摊开一面手帕大小的纱布,抓一块小豆腐置于其上,拇指前拨,两小指左右一挑,腕力向前送,一个漂亮的前滚翻,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布包便置于台前了!木板上的小包越堆越高,隔窗而望的众人们,呼声便也越来越高。

这是什么手艺?心里想着,眼睛便好奇地张望。只见头顶是印有“薛记”金字的大红灯笼,前方几步之遥的木板门大开着,一名身穿红色唐装的青年男子,正举着包装精美的豆腐干笑迎顾客,原来是高淳的老字号薛记。据说这里的豆腐干是选用上等的黄豆磨浆、经过三次滤渣、压制,最后用薛家祖传配方煮成的。薛家的-传人薛连寿告诉我们,薛家铺子每天凌晨两点开始泡黄豆,经过几十道手工工序,到下午五点时新煮的豆腐干出锅,立即真空包装,绝对不含防腐剂等任何化学成分。他的真诚说服了我,心动之下买一包尝尝,香嫩细腻,齿颊生香。豆腐干也可以吃出这样的味道,突然让人觉得有些奢侈了!

又是浓浓的豆香,伴着薄薄的烟雾蒸腾开来,原来是滤过最后一遍的豆浆出锅了。薛连寿的母亲,也是“薛记”的老板娘许小头,悄悄地盛来一杯,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坐坐。这豆浆的味道同样是生平没有领略过的,主人介绍说:“像这样的一杯豆浆,在外面的早点摊上通常要冲四五杯呢!”她又带我们来到里面的工作间,果不其然,大灶上吊着几大包豆浆,外面包的不过是普通的纱布,竟然一滴也无法渗漏,其纯其浓,让人啧啧称奇,心服口服。

老街上的人告诉我,老街豆腐干有香干、臭干两个品牌。香干咸淡适宜,甜而不腻,香味纯正,慢慢咀嚼,鲜滴滴、甜丝丝、油蜡蜡、咸滋滋,满口含香;臭干呈淡绿色,口味是一种带香的臭味,名臭而实香,鲜味独特,难言其状。

小小的一枚黄豆,从夜半迷朦时起,经过无数道磨、沥、压、蒸、煮,凝聚无限心思,再到斜阳昏沉,才能脱胎换骨,变成豆腐干的一分子。这样的情节让我有说不出的感动。至今还记得薛记那豆腐干和豆浆的美味,那味道,不知怎的就铭刻在脑子里了。

七. 江苏省 南京市 江宁 金箔工艺品

金箔工艺品

江宁金箔的历史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为中华传统生产工艺。1克黄金锤打出来的金箔可覆盖0.47平方米的面积。主要用于建筑、服饰、工艺品、佛像装饰贴金以及名贵中成药的配方。美国费城华人牌楼、北京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西藏布达拉宫等建筑装饰的金箔均为江宁生产。

金箔工艺品主要有:佛像、生肖、花鸟、龙凤呈祥物、金像卡、金箔画、纪念的名人金像卡、纯佛像卡、纯金佛像卡、纯金名片等,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神蕴、是馈赠亲友、典藏纪念的精美饰品。

八. 江苏省 南京市 鼓楼 蒸饺

蒸饺

蒸饺:蒸饺实际上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南京的蒸饺却别具一格,不但形状精美、口味更是以清新着称,油一点腻一点就达不到爽口的效果了。香菇蒸饺的馅心是有新鲜猪肉和香菇调制而成,加上鲜美的香菇汁水,上蒸笼蒸熟后肉嫩汁饱,轻轻一吸,一股浓浓的清新气息在口腔中弥漫。

九. 江苏省 南京市 秦淮区 辟邪

辟 邪

在众多的南京中,最能体现南京六朝古都形象的,是一尊神奇威武的石刻——辟邪。辟邪是古代镇墓的神兽,似麒麟而无角,两侧有翼,肌丰骨劲。南朝辟邪石刻最为有名,南京的辟邪很多就是南朝的遗存,作为南京的形象就是矫悍威猛镇灾祛恶的辟邪。南京市民对辟邪也是青睐有加,尤其是玉雕无尾辟邪,被人们视作守财的象征。在许多南京人的家中或者车里,都会摆上一只辟邪镇灾祛恶。

十. 江苏省 南京 浦口区 桥林汤包

[汤 包]:桥林汤包,闻名遐迩。皮薄,馅多,味美,油腻外溢。吃时,先吸其油汤后,然后再细细品之。汤包选料最为讲究,先将猪肤(猪皮)炖成浆糊状,再把鲜肉碾细,配成馅(注意佐料)包好,放人小竹笼里,猛火蒸透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