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关于山西晋城的名人和特产 晋城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关于山西晋城的名人和特产 晋城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9-24 13:23:46

一. 山西省 晋城 沁水县 沁水蜂蜜

沁水蜂蜜

沁水蜂蜜,保健食品。沁水蜜源丰富,有荆条80多万亩,黑刺30多万亩,刺槐10万多亩,还有各类农作物及果树数十万亩。瓶装净化蜂蜜市场畅销,闻名全国。

二. 山西省 晋城 城区 糖醋溜丸

糖醋溜丸以丸子为主料,加上糖、醋及其精致调料制作而成,丸子个头小、吃起来外焦里嫩,汤酸甜可口。

三. 山西省 晋城 陵川县 陵川党参

“五花芯”党参受特定地理、气候、土壤、矿物质含量等局限,只产于陵川县,年产30万公斤。参的横断面呈五花形,油性大,无渣滓,含糖量和药用价值比一般党参高出1~1.5倍,有“一棵五花芯,强如十斤参”之说。

四. 山西省 晋城 沁水县 李圪抓

全名羊肉李圪抓,是沁水风味小吃中的一朵奇葩。相传一个姓李的牧羊人喜吃羊肉包子,食多生厌,他就突发奇想,借来邻居做煎饼的鏊子,想把包子用油煎一下,可包子皮厚难熟,他就在手上抹了点油,把包子皮拽薄,这样做成后油而不腻,别有风味。

五. 山西省 晋城 沁水县 转面

将碱、盐溶于水中和面,用擀杖压出光亮后,抹以植物油,醒30分钟后擀成面条。再用笼布盖严。待散出香味时下锅煮食。其特点是清香味美,光滑可口。

六. 山西省 晋城 沁水县 七须黄花菜

七须黄花菜产于晋城市沁河流域的加丰镇。其优点,一是颜色鲜黄,干净整齐;二是角苞长、肉厚,粗壮肥硕;三是脆嫩清口,久煮不烂。

黄花菜俗称金针,有五须、七须之分。潘河村的七须金针不同于一般的五须金针,它具有色泽金黄、须长5寸、美味可口、肉嫩鲜明、营养丰富的特点。这种黄花菜对土、肥、水有一定要求,在蒸、晒过程中也有特殊技术要求,一般用10公斤鲜菜才能蒸晒1公斤。此菜移植到其它地方不能长为七须,也只有在潘河,大自然赐予了该村独特的山泉水、黄沙石板和其他利于栽培七须金针的优越条件。

据当地老人讲,他们村栽培七须金针历史久远。相传,唐朝武则天曾下诏封潘河的七须金针为“御菜”,当地官吏将此作为贡品每年夏季敬献给皇帝食用。直到清末年,由于自然灾害,才一度失传。新中国建立后,当地农民重又栽培七须黄花菜。

七. 山西省 晋城 泽州 泽州红山楂

泽州红山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晋城自古称“泽州”,而山楂又是泽州的传统资源,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生长的山楂有极好的内在品质,酸中带甜且个大,俗称“山楂王”,因地名所得“泽州红”。陈沟乡杨坪村古庙的碑文中(光绪十六年十日立)记载:“吾村向来山多地少,衣食无赖,先人因此培植红果树已糊口之资。”光绪三年,泽洲大旱,颗粒无收,这里的人们全是靠山楂果换粮食和山楂叶充饥求得生存。新中国成立,东北的商人就赶着驼队来收购山楂果,每家每户都能以山楂果卖与客商驮到天津口岸,运销海外。

产于山西晋城。泽州红山楂是全国山楂之精品,味酸中带甜,个大,被称为“山楂王”。

据化验分析,泽州红山楂含碳化合物22%,蛋白质0.7%,脂肪0.2%磷,0.025%,铁0.0021%,钙0.085%。铁和钙含量居水果之首。总糖量10.15%,含酸量4.93%,总黄酮含量0.44%,含维生素C91.3mg/100g,,比苹果高17倍。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红萝卜素、核黄素C、维生素B2,,尼克酸等营养成份。药用可配制成49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散淤、化痰、提神、止血、醒脑、消食开胃、降低血压之功效,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明显疗效。近年研究,泽州红山楂内含抗癌元素牡荆素较高。其叶能提取“山楂黄酮”,是安神类药品主要水成份。

地域范围

泽州红山楂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主要涉及泽州县的高都镇、巴公镇、下村镇、李寨乡、南岭乡等14个镇3个乡,涉及632个行政村。自然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5°12ˊ-35°42ˊ,东经112°31ˊ-113°14ˊ。东西长约62.75公里,宽约58.85公里,保护面积2023平方公里。生产总面积2000公顷,年生产总量45000吨。主产区包括高都镇的大兴、大路、善获、丰头、北上矿、麻峪;巴公镇的东四义、山耳东、二仙掌、柳坡掌、郭庄;下村镇的塔里、瓮山、杨山、王坡;李寨乡的李寨、陡椒、坚水;南岭乡的李沟、黄沙底、闫庄等23个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山楂,又叫“山里红”、“仙果”,“牧狐狸”,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树皮暗灰色,有浅黄色皮孔,小枝紫褐色,单叶互生或于短枝上簇生,叶片宽卵形,伞房花序,花白色,后期变粉红色,果实球形,熟后深红色,表面具淡色小斑点。生于海拔400-1000米间的向阳山坡、杂木林缘、灌丛间、蔬林内。山楂果实酸甜可口,能生津止渴,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1.外在感官特征:泽州红山楂属地方名优品种,该品种红圆个大,单果重达20 g左右,果肉呈粉红色,果肉味醇、酸甜可口,素有全国“山楂王”之美称。2.内在品质指标:泽州红山楂不仅皮红肉红、酸甜味美、品质独特,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除满足国家行业标准SB/T 10092-92《山楂》的标准要求之外,独特的品质指标包括:含糖量≥6.0%,总有机酸(以枸橼酸计)≥1.5%,总黄酮(以芦丁计)0.10-0.25%,总膳食纤维35-50%,果胶含量1.0-2.0%,维生素C≥25mg/100g,β-胡萝卜素可达20-70μg/100g,总磷10-25mg/100g,铁4-20mg/kg,钙480-1200mg/kg,铁和钙的含量均居水果之首,营养丰富。3.安全要求:泽州红山楂的卫生安全指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SB/T 10092-92《山楂》以及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相关规定。

八. 山西省 晋城 阳城 羊杂格

本地人爱吃杂格,就像重庆人爱吃火锅、西安人爱吃羊肉泡馍一样,从古至今未曾改变。从这些光顾小店的食客的姿态上,您可以感受当地人对这种美食的钟爱之情。大人、小孩,无论坐着的、站着的,或者蹲着的,只要端起一碗羊杂格,都能吃得津津有味、啧啧生香。

羊杂格主要原料是鲜羊肉和羊杂,配以粉条和萝卜。由于原料选择的多样化,又出现了牛肉杂格。不过,要说正宗,还数羊肉杂格。在不大的县城里,杂格已经形成东片、南片、西片、北片,各家在味道上虽有所差异,但各有所长,每家都拥有自己固定的铁杆食客。

杂格铺的设施比较简单,做法也基本一致,两口大锅,几张桌子,但是制作的原料和步骤却不那么简单。杂格中的一样主料——粉条,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只有这样才吃起来感觉柔嫩爽滑、筋道十足,制作粉条是个技术活,红薯粉用水和成面糊状,放在这种特制的工具内,然后舀一瓢,顺势在盛满沸水的锅上,用手臂有节奏地磕打瓢边,红薯粉从瓢底部的小孔漏下,落进滚烫的锅里。片刻功夫就变成了透明色,这时候需要马上捞出来。将成型的粉条捞出来后用凉水迅速过凉。萝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小人参”的称号,是杂格中的另一种主要食材,小范把洗干净的萝卜用这种特制的工具削成薄片。萝卜片需要经过煮熟、过凉、炒制,再放入骨头汤中炖烂。顾客来吃饭时,捞一筷子粉条,舀上一勺萝卜片,再浇上蒜水、醋等调料,放一些牛肉或羊肉,撒上香菜,喜欢吃辣,就放一些辣椒,辣椒是用羊油炸过后放凉锭好的。一碗热乎的杂格香味扑鼻,吃上一口,心旷神怡,这是一种享受,那浓浓的香味,象北京的大碗茶、象南方人的大米饭,舍不得、离不开。

九. 山西省 晋城 城区 晋城烧大葱

晋城烧大葱是以大葱为主要原料,采用烧菜的烹饪技巧,成品带有葱香味,是山西省晋城市的一道特色小吃,是晋城一带的名菜史。相传慈禧太后西逃时路经泽州(今晋城),当地官员隆重设宴招待。但在开宴时,厨师发现慌乱之中少做了一道菜。为了免遭杀身之祸,厨师急中生智,马上把菜案上的巴公大葱拿来一把,几刀切碎,烧成一道菜,端了上去,叫做烧大葱。烧大葱是山西小吃菜谱之一,以大葱为制作主料,烧大葱的烹饪技巧以烧菜为主,口味属于葱香味。烧大葱的特色:此菜色泽金黄诱人,汤鲜葱香,配上鲜荔枝,使口味咸鲜香中有甘甜微酸。

十. 山西省 晋城 阳城 阳城桑椹

自然的馈赠是丰富的。五月不光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更是桑椹成熟的时节,勤劳的人们在喂蚕的同时,从不忘享受桑椹带给自己的美味。

这时的阿崔一家三口,在傍晚时分,提着用荆条亲手编制的容器,走向了自家的田间,因为家里有成千上万的宝宝在等着属于自己的美食。阿崔一家的生活开支全靠宝宝吐出的白色的东西来正常的维持。

“鲜”是只有中国人才懂得并孜孜以求的特殊的味觉体验。大自然总是把美味留给最勤劳的人,尽管在享受鲜味的同时,时不时会付出或多或少的代价——天然的色素不知不觉的留在了嘴巴上和手指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