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陵卖土特产 江陵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陵卖土特产 江陵特产有哪些可带走更新时间:2022-10-18 13:25:53

一. 湖北省 武汉 汉阳区 江陵仿古漆器

从古楚国漆器源远而来的江陵仿古漆器,具有造型美观大方、色彩艳丽、经久耐用的特点。1911年,江陵“金漆盘盆”曾参加广州万国博览会。江陵漆器采用退光漆(不磨漆)制作,工艺复杂精致,花色品种主要有彩绘、贴金、嵌花三大类。现江陵工艺美术厂生产的仿古漆器有生活用具和各种工艺品。工艺品中仿出土楚文物制作的虎座飞鸟、虎座鸟架鼓、鸳鸯豆、卧鹿、奔马等,很受中外游人喜爱,是富有艺术价值的旅游纪念品。( 武汉)

二.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江陵散烩八宝

江陵散烩八宝亦称八宝饭,是清朝末年宫廷厨师肖代制作的专供慈禧太后食用。后来,因肖代流落在江陵的聚珍园餐馆制作八宝饭而闻名。

江陵散烩八宝是用糯米、红枣、莲子仁、桂元肉、密樱桃、瓜子仁、糖桂花、密冬瓜、苡仁米等蒸熟制成坯,再加白糖、猪油散烩而成。它色泽光亮,香甜滋润,油而不腻,甜而不厌,有“浅盏小酌细品尝,离席数时回味长”的成语。

三.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花糕

花糕

花糕,以其色形而名之,实为鱼糜蒸制而成,故又名鱼糕。此肴在荆城一域为宴之必选,民称之头菜,宴中第一菜品,无其不成席焉。

相传,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而由其弟朱厚璁继位。时璁远在钟祥,亟待京城承嗣大统,恐一路迎送,耽误行程而滋生变故,故潜形而奔。奈金枝玉叶不堪劳顿、饮食之虞,遂将鲜鱼去刺成糜,和淀粉蒸成豆腐状而食之,既掩人耳目以彰忠孝之情,又便于携带以尽路途之速。后璁即位,号嘉靖,取此肴为“蟠龙菜”。

此法后传至民间,且荆城一域饭稻羹鱼,鱼贱而食方鲜。此法一成,即成宴之头品矣。

此肴以草鱼为主,配以少许肥肉成糜,加蛋清、淀粉和而上笼蒸之。初熟,将蛋黄汁敷面,点洒红汁,即成红黄花图。入碗前,刀成一指宽、三寸长之片,碗内衬以元宝(鸡蛋)、龙丝(粉丝)、玉条(山药),再堆成锥形,复入笼蒸。出笼再以黑木耳、黄花菜、青葱末、红辣椒、精瘦肉入芡爆炒,浇其上,五彩烂兮。

此肴晶莹细嫩,滑而不断,爽而不腻,食鱼肉而不见其形。每席每客二块。一席十六,分四面码放,以应八仙桌之东西南北矣。今吃法稍简,切片状码盘中成条即成,然其制法百多年弗变矣。

四.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荆锦

荆锦,即湖北荆州锦缎,又名“江陵锦”。产要产地江陵。荆缎具有独特风格,经面嵌花,图案上以万字栏杆、麦菱、曲线回纹等典型的楚图为主。另配寿桃、精鹿、福象等古雅纹样。形式上组织方块、条状、菱形、多边形等几何色块,黄、蓝、红、绿相间,呈鲜明对比,艳丽生辉,特别是图案与色块的配合,具有浓厚的楚文化艺术特色。古代主要用于婚丧挂屏、祭祖敬神、纳礼、进贡。荆缎历史悠久。1975年在江陵凤凰山西汉墓葬0土的丝织品菱纹锦,经线起花,结构复杂,图案生动,色彩绚丽,与荆缎风格极其相似。唐朝诗人李白的《荆州歌》中有“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的诗句,足见当时荆州养蚕缫丝十分盛行。据《唐书•地理志》记载,公元760年,江陵向唐肃宗进贡的礼品中,就以方文绫、赀布等丝织品为主。明末清初,荆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1920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荆缎被评为第三名。

五.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荆州三丝春卷

三丝春卷是一种以面粉摊成薄皮,内包鸡丝、火腿丝、香菇丝加嫩菜混合的馅,卷成筒状,用旺火炸酥的传统名菜之一。春卷原名春盘,是薄饼包馅,摊于盘上,故名。后来演变成圆筒状,并用油炸,叠滚成卷。此菜为春节前后的应市菜,含有迎春之意,它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味道鲜美,是春节筵席上必不可少的时令佳肴。

六.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江陵枇杷

枇杷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乔木,头年秋天开花结果,次年五月果实成熟,果实呈球形、金黄色,味甜而略带酸味,每果有一至三个核,叶和果都可入制中药,是江陵的之一。1986年定为江陵的城树,许多民居的前后院落,都栽种枇杷,故有“枇杷之乡”的美称。

七.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散烩八宝饭

湖北—散烩八宝饭是湖北省著名的风味小吃。“散烩八宝饭”以糯米、莲子、红枣、薏仁米、蜜冬瓜条、蜜樱桃、糖桂花、蜜桔饼等八种原料,先制成八宝坯,再以糖和猪油烩制而成。色彩艳丽,清香甜润,有“浅盏小勺细品尝,余韵悠长隔日香”的赞誉。

典故:“散烩八宝饭”在江陵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的周王朝。当时,周武王在八个贤臣谋士的帮助下,一举消灭了殷商王朝。在隆重的庆典上,宫厨用八种珍品制成一种美馔入席,寓“周八士火焚殷纣王”之意。这就是传说中八宝饭的由来。直至清末,一直视为宫廷珍品,但清末才真正由蒸制改为散烩。慈禧太后御膳房的御厨肖岱掌握“散烩八宝饭”的绝技。八国联军进犯北京,肖岱流落到江陵,与满族名厨关焕海兄弟合伙开设被誉为“辽宁无双味,江陵第一国”的聚珍园。“散烩八宝饭”就此在江陵落户。江陵散烩八宝是用糯米、红枣、莲子仁、桂元肉、密樱桃、瓜子仁、糖桂花、密冬瓜、苡仁米等蒸熟制成坯,再加白糖、猪油散烩而成。它色泽光亮,香甜滋润,油而不腻,甜而不厌,有“浅盏小酌细品尝,离席数时回味长”的成语。

工艺:

1、将莲子去皮捅去莲心,薏仁米淘洗干净,红枣去核,分别蒸熟。蜜冬瓜条、桔饼切碎;糯米入水中浸泡洗净,捞出沥于蒸熟,加白糖1000克、熟猪油10克拌匀。

2、将莲子、红枣、薏仁米、蜜桔饼、蜜冬瓜条、糖桂花分别放在10只碗中,把拌好糖的熟糯米盖在上面,入笼蒸透成八宝坯。

3、炒锅置中火上,放入清水、白糖,下入八宝坯一起拌合烧沸,待白糖溶化,加入熟猪油50克反复推动,最后用湿淀粉勾薄芡,盛入盘中,撒上蜜樱桃,以桔瓣装饰菜的周围即成。

八.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江陵朱桔

朱桔是桔子的一种,因皮呈红色,故名朱桔,其味甘甜,有核,果实丰满,个不大,为江陵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桔树就在楚都江陵一带大量栽种。伟大的诗人屈原曾写下著名的诗篇《桔颂》,歌颂桔子的品格。《吕氏春秋》中亦有"果之美者--江浦之桔"的记载。到了盛唐时期,南都江陵的桔子产量多,价格便宜,著名诗人杜甫就留下"朱桔不论钱"的诗名。现在这种桔子已发展到无核,备受人们的欢迎。

九.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冬瓜鳖裙羹

冬瓜鳖裙羹是以鳖(又称甲鱼、团鱼、脚鱼)的裙边和嫩冬瓜一起煨制的一种汤。其制法讲究,选料精细。先将裙边肥大的鳖宰杀后取下裙边切成块状, 以旺火爆炒,再加鸡汤和调料煮,然后放入嫩冬瓜块清炖,直至鳖裙溶烂。

此菜具有滋阴补肾,清热消炎之功效,是一道药膳,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流行于江陵。据《江陵县志》载:宋徽宗时,张探亲返京,徽宗问,"江陵所见何物?"张答"--嫩冬瓜煮鳖裙羹。" 即是指此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