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闽南特产梁山阁酥糖 花生酥糖是哪里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闽南特产梁山阁酥糖 花生酥糖是哪里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8-25 08:28:29

一. 甘肃省 定西 临洮县 临洮酥糖

洮阳镇:以产唐菖蒲、牧丹、大丽花闻名。临洮酥糖、玫瑰卫生香为

二. 福建省 漳州 芗城区 闽南沙茶酱

福建沙茶酱是用大剂量的油炸花生米末及适量去骨的油炸比目鱼干末和虾米末与蒜泥、香菜末、辣椒粉、芥末粉、五香粉、沙姜粉、芫荽粉、香木草粉用植物油煸炒起香,佐以白糖、精盐用文火慢炒半小时,至锅内不泛泡时离火待其自然冷却后装入坛内,可久藏1年至2年而不变质。福建沙茶酱香味自然浓郁,用以烹制爆炒溜蒸等海鲜菜品,口味鲜醇,因其特有的海鲜自然香味而深受港澳台食客的欢迎。

沙茶酱是盛行福建、广东等地的一种混合型调味品。色泽淡褐,呈糊酱状,具有大蒜、洋葱、花生米等特殊的复合香味、虾米和生抽的复合鲜咸味,以及轻微的甜、辣味。

三. 四川省 成都 温江 温江酥糖

温江酥糖问世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温江酥糖创始人是明末温江县寿安乡著名糕点工人马敬山。他开设的糖果作坊吉祥斋,就以生产中式糕点著名。他精通中式糕点的蒸、烘、炸、烤等工艺技术,首创独具风味的新品种——酥糖;并用后汉名将“马援”的爵号“伏波将军”为商标。定名“伏波牌酥糖”。据说,马敬山自誉为马援后代,而马援在后汉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马敬山借此宣扬酥糖声誉。

温江酥糖香、甜、酥、脆、细腻、化渣,香不腻人、甜不见糖、酥不顶口、脆不觉硬,食后有芳人心田、心情舒畅之感。

清光绪二十四年,县人马敬山,精通小糖技术,在吴家场经营“吉祥斋”京果铺,创制酥糖。因与后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同姓,故取名“伏波牌”酥糖。嗣后,吴家场李土奇开“魁成号”京果铺进行仿造,取名“老君牌”酥糖。这两个产品,分别与民国23年、32年的四川省劝业会上赢得“酥糖创始第一家”锦旗和地方名产品金质奖,从此酥糖驰名,销路扩大。其后,鱼凫镇的“凤池轩”京果铺雇请马敬山之子为技师,生产酥糖。再后又有“寿康村”等京果铺相继仿造。全县年产酥糖约一万盒。

温江酥糖采取传统配方,用料考究,工艺独特,以白芝麻、精白糖、糕粉、熟面、诒糖、熟化猪油为配料,经过制面、制糖坯等工序,然后取锅两口,用暗火分别将面、糖反复迭制成薄片,以不见筋络为佳,再卷成筒状,切片包装。温江酥糖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

四. 北京市 丰台区 豆面酥糖

豆面酥糖是北京风味食品,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豆面酥糖是采用颗粒饱满的黄豆,经炒熟以后磨粉,和白糖、芝麻、桂花等为原料制成,酥脆香甜、色泽淡黄、风味独特。其工艺和黑芝麻酥糖相同,豆面酥糖具有大豆的芳香,成为了饮茶时的最佳茶点。这种酥糖有片形和丝形两种,以丝形酥糖品味最佳。 由于物美价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豆面酥糖色泽:黄、褐白颜色分明。

豆面酥糖外形:螺旋形厚四方体,每包4块,净重450克,误差5克,大小薄厚均匀,豆面胥子和糖皮相间的七折层次清晰不乱,花纹均匀美观,中心糖馅颜色鲜明精细。

豆面酥糖滋味:细甜香腻,不糊嘴,不粘手,富有豆粉的芳香和玫瑰花香味。

豆面酥糖组织:柔软松散。

五.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上虞豆酥糖

豆酥糖是上虞民间的传统,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该县大多数食品厂均有生产,但以上虞县食品厂生产的质量为上乘。上虞食品厂生产的豆酥糖,选料讲究,工艺严格,制作精细,在沪、杭、甬一带颇有名气。目前,年生产豆酥糖25吨,市场上仍供不应求。上虞豆酥糖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糖的含量高。1985年经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测定,含蛋白质12.5%,脂肪3.44%,总糖26.9%。产品色泽黄亮、香气扑鼻、甜而不腻,入口即化,老少咸宜。上虞豆酥糖选用优质青壳黄豆、上白粉、砂糖、糯米粉、麦芽老糖各一份,加白芝麻后,精心制作而成。其主要工艺是:先将青壳黄豆,用清水淘净。炒至香气扑鼻,精磨成粉,再将上白粉熬至金黄,与砂糖拌匀;经烘烤,待冷却后粉碎,以豆粉、上白粉,砂糖各30%拌匀;俗称“三择头”。再将糯米麦芽饴糖加入6%白砂糖适量菜油熬制成130℃左右的老糖,擀至皮状,加入“三择头”往复折叠3次,加入适量芝麻屑,然后烤成圆柱条状,切块、压板、成型,经包装即成为香气浓郁,入口即化的上等佳点。产品有精制盒装豆酥糖和普通袋装豆酥糖两种。( 上虞)

六. 湖南省 常德市 津市 麻蓉酥糖

麻蓉酥糖

酥糖各地都有,似乎是从江浙一带传播开的,津市的酥糖应该算是当中的极品了。清朝时曾经作为贡品上贡。特点是甜香可口、入口即化、油而不腻。

现在最好的津市酥糖应该是湘泰食品厂出产的。

七. 四川省 广安市 广安区 奎阁特曲

广安名优。广安区酒厂生产。1926年,广安县人张绍伯在广安奎阁建坊,汲渠江水酿造曲酒,名曰“美人堂”,类似泸州老窑曲酒,旋即名噪川中。以粉碎红粮为原料,小麦高温制曲,熟糠配料,开水泼浆,低温入窖,平窖密封,发酵40天,滴窖冲酸,中温馏酒,高温蒸粮,砍头去尾,分段接酒,头尾复烤。成品分级储存三月,精心勾兑而成。酒质特佳,味醇回甜。( 广安)

八. 山东省 济宁 梁山县 梁山水浒宴

梁山是水浒英雄的故乡,因《水浒传》一书而名扬天下的水泊粱山一带水势浩淼,号称八百里水泊。晃盖、宋江等人,“聚兄弟于梁山,结英雄于水泊。”凭借水泊天险,啸聚山林、筑营扎寨,杀富济贫,除暴安良,聚人数万。梁山上好汉越聚越多,其饮食突显个性。《水浒传》书中描述的食物很有冲击力,像武松在景阳冈酒馆里大块吃牛肉、大碗喝酒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还有林冲被发配沧州时,其好友将一只烧鸭挂在他的木夹板上,油光荤香,每读到这里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口水。

水浒梁山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自古以来就地产丰富,并盛产十大野生生态食材,包括:黄河鲤鱼、黄河甲鱼、梁山泊麻鸭、青山羊、小尾寒羊、鲁西黄牛、湿地泥鳅、梁山毛蟹、梁山黑猪、梁山笨鸡。这些原生态绿色食品,成为杏花村水浒宴和“江湖老味”南北菜的上乘野生生态食材。

在汲取水浒菜传统烹饪技艺、博采当今众家之长的基础上,今日之水浒菜,保留了粗犷豪放的鲜活风格。每道菜均有典故、有出处。重新定位设计的水浒菜主题宴席水浒宴,前奏有四干四鲜四果碟四酒肴,迎门汤点打底安席,紧接着是聚义大件菜开席喝酒,然后是天罡36道江湖菜,地煞72道风味菜,外加好吃好喝24道蒸碗饭菜。整桌宴席突出“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水浒故事,放在宋代装饰的酒文化体验馆里,使人如临其境。水浒菜也有精美的一面,杏花村推出的好汉招安后得到皇上赐给的御膳宴席,山珍海味,水陆杂陈,共同汇集成一款高档精美菜品“聚义菜(山珍海味)”。整个菜式,水浒文化扑面而来,国内饮食专家评价水浒系列菜“色、香、味、形、意、养”俱佳。

这就是水浒菜,大众化的、具有浓郁风味的民间美食。

九. 江西省 九江 浔阳区 九江酥糖

九江桂花酥糖”: 是九江副食的传统名产。它选用富强粉,白麻仁,白砂糖,饴糖及糖桂花为原料,精制而成。其色乳白,质地细嫩,具有骨脆、麻香、油润、甜爽、香醇等特点;并且有润肺、健胃、止咳的功效。是一种深受游客,尤其为妇孺老幼所喜欢的风味食品。 1962年在广州交易会上“桂花酥糖”倍受中外客商好评。七十年代,该厂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桂花酥糖”进行了一些创新,使其质量达到“香不见花,甜不见糖,酥不顶口,脆不觉硬”的境界。1980年至1986年先后三次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

十. 安徽省 合肥 瑶海区 合肥桂花酥糖

酥糖是合肥驰名的三大之一,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最早源于唐代,享有:"茶罢一块糖,咽而即消爽,细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誉,为历代名人所称赞。

原料组成

传统特色产品--桂花酥糖由屑子和麦芽糖骨子组成。屑子是酥糖的基本原料,用面粉、棉白糖、熟纯芝麻仁、桂花等合制,麦芽糖骨子是麦芽糖酿制而成,经过原料配制、碾霄、熬糖、拉糖、压糖等多道特殊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产品呈长条和麻将形,块型整齐,用蜡纸包好,酥糖霄中均匀分布着麦芽糖骨子,吃时酥糖霄香甜、桂花麻香浓郁、骨子松脆入口即溶。

特点

桂花酥糖具有"香"、"细"、"甜"、"松",所谓"香",即打开纸包,桂花香、芝麻的清香扑鼻而来。所谓"细",指酥糖的屑子经八十孔筛子筛过,采用传统工艺碾制,利口不沾,入口细而爽口。所谓"甜",即以白糖为主,饴糖适量,甜而不厌。所谓"酥",指麦芽糖骨子松脆,入口即溶,松而不散,上口松脆,回味油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锦江食品厂又开发生产了黑芝麻酥糖、花生酥糖等不同风味的酥糖。
酥糖是一种传统的春节应时糕点,该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是居家、旅游、休闲、馈赠亲朋之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