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北廊坊特产介绍 廊坊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北廊坊特产介绍 廊坊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9-23 16:33:23

一. 河北省 廊坊 香河县 手风琴

手风琴

香河天音乐器有限公司,是“爱迪牌”手风琴的专业生产企业。建于1975年,现有职工180人。生产的手风琴80%出口。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可靠。有8贝司至120贝司20多个规格、30多种花色的键盘式手风琴。最新研制的25贝司至120贝司系列自由低音手风琴,自由低音手风琴已获国家专利。爱迪产品不仅畅销于国内,并销往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手风琴爱好者的喜爱。“爱迪牌”手风琴,品质优良、技术先进、售后服务周到。

二. 河北省 廊坊 固安 固安矿泉水

固安矿泉水是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的。固安县内蕴藏着丰富的矿泉水资源,目前已成功开凿矿泉水井4眼,所生产的“万悦”“路源泉”等品牌矿泉水富含偏硅酸、锶、锂等矿物质,畅销京津及周边地区。

固安位于冀中平原中部,主要属永定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固安县矿泉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马庄镇、柳泉镇及牛驼镇范围内,平均埋深300—550米。已有的矿泉水井分别为:

1、柳泉矿泉水井,该井位于固安县柳泉镇南约1公里处,成井于1984年,深度386.20米,水中锶含量0.286—0.338㎎/L、偏硅酸27.30—29.90㎎/L,属含锶、偏硅酸重碳酸钠钙型矿泉水,产品为“乐发”牌瓶装水及桶装水;

2、固安县兴业庄村矿泉水井,该井位于马庄镇兴业庄村北50米处,成井于2001年,深度384.50米,水中锶含量0.283—0.410㎎/L、偏硅酸25.97—29.31㎎/L,属含锶和偏硅酸的重碳酸钠型矿泉水,产品为“白金源”“怡宝”牌瓶装水及桶装水;

3、交通厅固安副食基地矿泉水井,该井位于牛驼镇林城村东,成井于1997年,深度558米,水中锶含量0.263—0.424㎎/L、偏硅酸26.26—29.76㎎/L,属含锶和偏硅酸的重碳酸钠型矿泉水,产品为“路源泉”牌瓶装水及桶装水;

4、中海万悦矿泉水井,该井位于牛驼镇林城村东南处,成井于1992年,深度397米,水中锶含量0.32—0.34㎎/L、偏硅酸26—28.6㎎/L,属含锶和偏硅酸的重碳酸钠型矿泉水,产品为“万悦”牌瓶装水及桶装水。

为使该县优质的矿泉水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2007年该县委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对县城南部牛驼镇一带进行了系统的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确定了矿泉水田面积为82.66㎞2, 地理坐标东经116°17′21″—116°28′18″,北纬39°11′41″—39°19′00″,可采资源量为8916.61m³/d,矿泉水富含锶、偏硅酸,为锶、偏硅酸型饮用天然矿泉水井,矿泉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PH值7.40—8.21,总矿化度344—489㎎/L,矿泉水中锶含量在0.218—0.385㎎/L,偏硅酸含量25.06—29.9㎎/L,达到了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的界限指标。其感官指标、限量指标、污染指标、放射性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GB537—1995国家标准的要求。

三. 河北省 廊坊 永清县 南沙酥

南沙酥

南沙酥又名八沟糖饼。以白糖、青红丝、瓜子仁、核桃仁及调料作馅,以面粉、养麦粉和面,包馅成型,烙制而成。酥脆、香甜、爽口,清康熙帝至平泉围猎,食而赞之,遂为贡品。已有500余年制作历史。

四. 河北省 廊坊 安次 安次金丝小枣

安次金丝小枣是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的。安次金丝小枣以其色泽艳丽、皮薄肉厚、含糖丰富、甘甜爽口而著称。

目前,安次区已形成万亩贡枣基地,年产量100多万斤。1994年10月在全国名、优、特、高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安次金丝小枣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c、维生素d和多种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保健食品。清朝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安次,品尝小枣后极为赞赏,封为贡枣。

五.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薛家宫廷窝头

    清朝道光年间,河北省大城县里坦镇薛家祖传一种独特的蒸制窝头的技术。薛家窝头,色泽金黄,味道纯正,香短期可口,营养丰富,在当地享有盛誉。
     薛家窝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了。相传,清光绪年间,皇宫大太监李连英吃后称赞不已,他在回宫时带了些窝头。此后一直长盛不衰。
     薛家窝头所用的原料是黄豆和糜子。制作时先将原料去皮,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掺在一起,搅拌均匀,再磨成面子。去皮和磨面都要用石磨,而且磨好的面子,时间不能放的过长,一般地说,夏天要随磨随蒸,不能隔夜;冬天最多只能放置3天,否则蒸出的窝头就会变味。薛家窝头不仅在原料处理上要严格,蒸制技术也十分讲究。无论和面、团制、火候都要掌握得恰到好处,稍有偏颇,就难以得到好的效果。
     有人认为薛家窝头关键在于配料,只要有了面子同样能蒸薛家的味道来,其实不然。1986年,一位在饭店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师傅找到薛家师傅,说要蒸几个试试。薛师傅欣然同意。剂子做好后,两人在众人观视下同时在同一个锅里蒸。十多分钟后,窝头熟了。只见薛师傅蒸的窝头一律是金黄色,外面好象包了一层透明的膜,光亮滑润;而那位老师傅蒸的窝头却是青色的,而且外表粗糙,没有光泽。众人看后惊叹不已。
     薛家窝头以其精湛的技艺、上乘的质量赢得了顾客,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外地客人来大城吃不上薛家窝头将是莫大遗憾。
     百年传统、宫廷贡品―里坦薛家窝头。清朝道光年间,河北省大城县里坦(古)镇,薛氏独辟蹊径,制做窝头。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选材配方,制做的薛家窝头,清香四溢,绵甜可口而远近驰名。光绪末年,太监总管李莲英(大城籍人),把薛家窝头作为贡品送给慈嬉太后,慈嬉品尝后,大悦,称之为“黄金塔”,并亲书匾额赐给薛家。此事在大城一带广为流传并有史记载。薛家窝头,是根据中国古医学,医食同源的原理,以糜子米、大黄豆为主要原料,辅以其它配料,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粗纤维、细口感。食用后有降低血脂、胆固醇、高血压及防治糖尿病的作用,经常食用能调节人的中枢神经及新陈代谢机能。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一般面食难以相比的。如今的薛家窝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饮食口味及营养科学不断发扬光大,以臻炉火纯青之境地,得到许多国家领导人及海内外友人的品尝和赞许。现正逐步改进工艺,增加产量,使之成为各宾馆、饭店及城乡普通家庭餐桌上的理想面点,以实现昔日宫廷贡品,今朝世人共品之愿望。薛家窝头,不含任何化学防腐剂和添加剂,可速冻保鲜、低温冷藏,-5。C可保存一个月,加热后直接食用。

六. 河北省 廊坊 文安 文安蜜桃

文安蜜桃

果型秀美,色泽淡黄中又衬有鲜红色,皮薄肉细,汁多甜美,香气四溢,令人馋涎欲滴。用刀一划,桃汁溢出,似晶莹之珍珠挂在果面上,咬上一口滴蜜流糖,沁人肺腑。古时就有明清两代,作为“贡桃”送到北京。文安蜜桃有十几个品种,最好的品种有红蜜和白蜜两种。

文安蜜桃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的。文安蜜桃果型秀美,色泽淡黄中又衬有鲜红色,皮薄肉细,汁多甜美,香气四溢,令人馋涎欲滴。用刀一划,桃汁溢出,似晶莹之珍珠挂在果面上,咬上一口滴蜜流糖,沁人肺腑。

文安县地处环京津环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环抱其间,北距北京120公里,东邻天津80公里,西距保定90公里,两小时可进京,一小时可下卫,文安县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素有“收了文安洼,粮食盛不下”的美称。年均气温11.8°C,年均降水量594毫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华北平原中部,土地资源丰富,是华北人均土地资源最多的地区。 境内可耕地面积87万亩,有大清河等3条河流,渠系坑塘蓄水量达1亿立方米。文安县地理气候非常适合蜜桃生长.

文安蜜桃果型秀美,色泽淡黄中又衬有鲜红色,皮薄肉细,汁多甜美,香气四溢,令人馋涎欲滴。用刀一划,桃汁溢出,似晶莹之珍珠挂在果面上,咬上一口滴蜜流糖,沁人肺腑。古时就有明清两代,作为“贡桃”送到北京。文安蜜桃有十几个品种,最好的品种有红蜜和白蜜两种。

七. 河北省 廊坊 固安 固安鸭梨

固安鸭梨

八. 河北省 廊坊 永清县 永清胡记烧鸡

始于清末,早于北京经营,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亲传四代,奉承独家中药秘方薰煮,煮至骨,肉相离而形不散之细处。葆有口味香润、松嫩、细腻之特点,畅销北京、廊坊及周边区、市、县,“胡记”烧鸡是永清知名老字号。

永清胡记烧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小吃。始于清末,早于北京经营,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亲传四代,奉承独家中药秘方薰煮,煮至骨,肉相离而形不散之细处,有口味香润、松嫩、细腻之特点。

永清胡记烧鸡是选用当地农家散养的健壮小土公鸡,(2市斤重以上)经宰杀、退毛,去内脏,泡净血水后,用蜂蜜上色,凉一会后,下至七成热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入老汤,并加入白芷、八角、凉姜、丁香等18味传统佐料,大火煮开,改用小火闷煮3-4小时,出锅后色泽金黄油亮,味道鲜美,肉烂脱骨,风味独特,是各种宴席,馈赠亲友之佳品。

九. 河北省 廊坊 固安 固安金丝小枣

固安金丝小枣

十. 河北省 廊坊 文安 文安小磨香油

文安小磨香油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的。文安小磨香油历史悠久,原料精良,工艺考究,色泽澄亮,纯净浓香。它既是烹饪的上等用油,又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在周边各市县乃至京、津诸地,均享有盛名。

小磨香油的原料是芝麻。芝麻既称这种植物,又称这种植物的种子。芝麻富含油脂,故称“脂麻”;芝麻原产自非洲,相传汉代张骞在西域得其种,故称“胡麻”。晋石勒时讳“胡”字,改为芝麻。芝麻榨油技术是芝麻传入中国后开始的。

文安的小磨香油当然也和芝麻的种植有直接关系。不过,文安种植芝麻的历史,明代以前没有记载,至明末创修《文安县志》才有记载。文安人对芝麻情有独钟,“要发家,芝麻瓜”的民谣流传已久。民国9年(公元1920年),城内辟有芝麻交易场所——芝麻行。《河北通志稿》记载文安造油业作坊的户数:民国21年(公元1932年)50家、22年48家、23年51家。在这些户数中,估计小磨香油至少占一半。

据小磨香油世家在世人薪火相传的回忆,文安最早的(是回忆中最早的,实际不一定是最早的)香油坊是县城东关外姓马的大户人家开的。清光绪年间,吉村农民张树春在这家当长工,经常到香油坊打杂、帮忙,慢慢学会了小磨香油的技术。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张树春回到老家,自己开了一家香油坊。后来,他儿子张恩荣又接着干。到第三代张学增,社会1,香油坊时开时关。人民公社化后,生产队办副业,张学增又为生产队开香油坊。第四代张法明、张法信、张法光也各自在生产队开办香油坊。直到张永强、张永良、张同喜,共计五代世家。第五代遇上改革开放时期,香油坊又重新由个人开办,张永强、张永良两家迁移到县城蔬菜市场西侧,张同喜仍留在本村。吉村另一家香油坊是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村民王汝从开办的。第二代王树德经历了自家开办和生产队办两个阶段。第三代王鸿起仍在生产队干,直到1981年又自家开办。第四代王国祥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工艺不断改进,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建立了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厂址迁至黄甫农场食品工业园内,改作坊为工厂,成为这一行业的佼佼者。王家务村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据张树芝老人回忆,第一家香油坊是民国13年(公元1924年)张万香开办的。其子张洪皂继承父业,到人民公社化后,张洪皂又为生产队开香油房。在生产队里,他带出了一批小磨香油的技术人员。至今,该村仍有5家香油坊。此外,东关、冯郭、郭辛庄、留郡、大叩皂、阜安、边王赵、马庄等村庄的香油坊开办时间也较早,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纵观文安小磨香油的发展历史,清代及其以前没有文字记载,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约有20余家,人民公社化期间,生产队共办香油坊100余家,这些香油房规模都很小,一般每家每天仅磨芝麻50斤,甚至有的两天磨50斤芝麻。香油坊由个人开办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你方唱罢我登场”,香油坊时增时减。进入21世纪,香油坊基本上趋于稳定,大约80余家,其中城内(防洪堤内)8家,城外70余家,分布在县域各地。这些香油坊的数量比生产队时虽然减少了,但每家的规模都扩大了。至2005年,每家香油坊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发展最快,已成为拥有一整套生产流水线的现代工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