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省榆次县有什么特产 榆次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省榆次县有什么特产 榆次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2-09-19 01:31:41

一. 云南省 玉溪 峨山县 蘸水

峨山彝族的饮食习惯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端阳节包粽子、做包子;八月十五做蒸糕,勒苏做荞糕。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舂糯米或香米粑粑。粮食以稻谷、包谷、麦子为主。传统饮食则讲究烧、烤、炒、煮、蒸。清煮牛、羊、狗肉,食用时喜欢蘸用很有特色的调料,俗称“蘸水”。蘸水的制作原料为辣椒、姜、葱、蒜、椿果、花椒、薄荷,味道辛辣可口。勒苏过节吃牛肉时,将牛肉煮熟切成片,堆放在新采来的青松毛上,全寨人团团围坐在肉堆旁,由年长受尊敬的老人招呼一齐就餐。这种古老的习俗,象征着全寨人的友好团结,至今有的寨子还保留着。

二.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环江香牛

环江香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环江菜牛以黄牛的犊牛育肥为主。育肥方法采用传统的舍养方法,不放牧、不劳役、单栏圈养,以各种青草、野生莎树叶、青麻叶及红薯藤、玉米杆、玉米芯、黄豆壳等配以精饲料玉米、小米、黄豆等饲育。环江菜牛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香猪、香牛、香鸭号称环江“三宝”。

环江香牛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环江香牛也叫“下南菜牛”。是毛南族群众用传统的方法对本地黄牛进行育肥而成的。菜牛是毛南山乡的,现在也是毛南族农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不少村民靠养菜牛致了富,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生活。

环江菜牛产于环江县内国家级喀斯特地貌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该牛一生以传统的栏圈养为主,不劳役,专门采食野生莎树叶和青麻叶等野生保健植物,其肉与常规牛肉不同,素有“三隔肉相间”之称,肉质细嫩甜脆,鲜美可口。

牛肉制品有环江香牛肉干等等。

环江菜牛主要分布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塘、才门、玉环、景阳、希远一带,亦称毛南菜牛或下南菜牛,是以黄牛的犊牛育肥为主,育肥标准体重约200——300公斤,净肉率40——45%,育肥方法采用传统的舍养方法,不放牧、不劳役、单栏圈养,以各种青草、野生莎树叶、青麻叶及红薯藤、玉米杆、玉米芯、黄豆壳等配以精饲料玉米、小米、黄豆等饲育。至今已有500多年的饲养历史。

近年来,该县立足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了菜牛由 “零星饲养”逐步走向“规模养殖”的产业化发展,目前菜牛存栏量达16万余头。同时,该县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延长菜牛产业链,引进县内外一批畜牧产品加工企业鼎力加盟,大力发展菜牛特色品牌系列食品深加工,基本形成了饲养、饮食、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服务体系,使毛南菜牛特色产品畅销区内外,远销东南亚,“菜牛之乡”由此闻名遐迩。

经专家实地考察调研和论证审定,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及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中国菜牛之乡”称号。

三. 甘肃省 庆阳 庆城县 石磨面粉

石磨面粉,精选陇东地区优质小麦为原料,采用古老传统的石磨工艺,精研细磨而成。石磨在低速运转的过程中,不产生高温,对原粮营养品质的破坏,保留了小麦原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E的含量是普通面粉的18倍,并且含有适量的麦麸和小麦胚芽油,长期食用能预防多种富贵病,适用回归自然的饮食潮流。石磨面粉制作的各种面食口感柔韧、麦香浓郁、营养价值更高,是真正天然绿色的健康食品。

石磨本身含部分矿物质与原料当然摩擦,矿物质元素与原料的养分物质天然混合,浑然一体。石磨面粉保留了小麦的原汁原味,制作的各种食物口感柔韧、麦香浓郁、养分价值更高,是真正天然绿色的健康食物。

它的低速研磨特点又保持了面粉的分子结构,无需任何添加剂,在煮面的时候,石磨面粉的面汤颜色呈淡黄色,而其它含有添加剂的面粉面汤颜色呈白色。

四.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环江香粳

环江香粳

环江香粳是我县五香物产之一,产于我县东北部五个乡镇,其米质优质,营养丰富,味道特香,有“一家煮饭十家香”之称。图为刚收获的环江香粳。

环江香粳米主产区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东兴镇、龙岩乡、驯乐乡的高寒山区和洛阳镇的文雅村。据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自清朝初期种植环江香粳米,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环江香粳米”曾与“长北香糯”、“环江香猪”同为贡品,进贡朝廷。据民国时期的《宜北县志》和《思恩县志》产业篇物产和农产记载:“环江香粳米归谷类,种类有红粳、小红粳、香粳、白粳四种,粳谷在立夏前后二三日播种,白露前后收获,到九月收谷进仓储藏,本县气候寒冷每年种农作物只能一造”。因该品种米质特好,群众一直保持原种种植至今。

环江香粳分有红、白两种,颗粒细长,红粳脱壳后,米粒呈粉红色,白粳脱壳后呈雪白色,无论是红粳还是白粳,米质都特好,淀粉和氨基酸含量高,同时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以及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元素。营养丰富,香软可口,当煮香粳时,在20米以内可闻到扑鼻的香味,具有“一家煮饭四邻香”的美称,是米中极品、是九万大山高寒山区独特自然环境的恩赐。

环江香粳是珍贵和稀少的谷类作物,因种植保持原种和种植所用肥料唯有猪、牛粪和草灰绿肥,不施其他化学肥料,加上气候寒冷,故产量极低,亩产在150到300公斤之间。为了发展该项珍贵产业,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品牌建设力度,产业前景十分看好。目前环江香粳的市场价是12-15元/公斤,产品供不应求,同比普通大米价格高9-11元/公斤,直接带动农户每亩增收1100-1300元。

五.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玛卡

玛卡(学名:LepidiummeyeniiWalp),(西班牙语:Maca)。主要出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和中国云南丽江,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叶子椭圆,根茎形似小圆萝卜,可食用,是一种纯天然食品,营养成份丰富。玛卡的下胚轴可能呈金色或者淡黄色、红色、紫色、蓝色、黑色或者绿色。淡黄色的根最常见,形状、味道也最好。玛卡富含高单位营养素,对人体有滋补强身的功用。黑色玛卡是被公认为效果最好的玛卡,产量极少。玛卡原产高海拔山区,适宜在高海拔、低纬度、高昼夜温差、微酸性砂壤、阳光充足的土地中生长;种植地区主要分布于南美州安第斯山脉以及中国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地区,这两大主产区有较大面积的适种土地。而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和新疆、西藏等地区也有少量种植。

营养

意大利科学家DiniA在1994年首次系统地得出了玛卡干根中的化学组成成份:蛋白质含量为10%以上(胡宁湖畔的玛卡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超过14%),59%的碳水化合物;8.5%的纤维,内含丰富的锌、钙、铁、钛、铷、钾、钠、铜、锰、镁、锶、磷、碘等矿物质,并含有维生素C、B1、B2、B6、A、E、B12、B5,脂肪含量不高但其中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达53%以上,天然活性成份包括生物碱、芥子油苷及其分解产物异硫氰酸苄酯、甾醇、多酚类物质等。1999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玛卡中含有两类新的植物活性成份,玛卡酰胺(macamides)和玛卡稀(macaenes),并确定这两种物质对平衡人体荷尔蒙分泌有显著作用,所以玛卡又被称为天然荷尔蒙发动机。在玛卡产品的针对性研究中,又发现了几种特殊的玛卡生物碱,随着研究的深入,玛卡中还会有更多的具有活性的新物质被分离和鉴定。

食用

玛卡经阳光晒后可以食用,也可以制成凉拌菜,熟食更佳,它能提供大量热能,品尝过玛卡的人说,食用它有满足感,令人感到十分舒服,其味道甘美。

玛卡的鲜根可以和肉或其他蔬菜一起炒熟食用,也可以晒乾后用水或牛奶煮熟食用,当地土著人常把鲜根加蜂蜜和水果榨汁作为一种饮料饮用。玛卡富含高单位营养素,对人体有滋补强身的功用,食用过的人会有体力充沛、精神旺盛不会疲劳的感觉。

六. 甘肃省 酒泉 瓜州县 瓜州甜瓜

瓜州甜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日前,由瓜州县农牧局积极申报的“瓜州甜瓜”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证书。至目前,瓜州县已有3个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证书。该证书的成功登记颁发,将更加有效地保护“瓜州蜜瓜”的品质和信誉,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地域知名度,推动我县蜜瓜产业走上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瓜州,种植蜜瓜已有3000多年历史。近年来,瓜州县按照“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原则,不断推进蜜瓜这个具有代表性优势产业的发展。2004年,瓜州县被中国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蜜瓜之乡”,2011年,“瓜州蜜瓜”、“瓜州西瓜”相继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证书。哈密瓜、西甜瓜等12个特色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和省农牧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建成了以西湖乡、瓜州乡、南岔镇为主的5个无公害蜜瓜种植出口基地和7个千亩以上蜜瓜种植专业村。同时,全面推行蜜瓜的无公害标准栽培技术,认真落实建园示范引导发展措施,建成了市级蜜瓜科技示范园区1个、县级科技示范园区8个、百亩蜜瓜生产示范点23个;积极优选推广适应性强、抗逆性好、性状表显稳定的新品种,形成了以黑蜜系列无籽西瓜、银蒂系列白兰瓜、金蜜、新蜜杂系列哈蜜瓜为主的三大系列30个多品种和早、中、晚分期供应基地,蜜瓜产业已成为瓜州最具代表性的农业产业,“乡有主导、村有特色、规模经营、品牌效应”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已逐步形成。

在蜜瓜产业发展中,瓜州县按照“县建园区、乡扩规模”的思路,引进农业高新技术,采取政策扶持、科技推动、典型示范、培育品牌等措施,促进蜜瓜产业发展。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蜜瓜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把蜜瓜基地建设列入重点建设项目,按照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制定《瓜州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对在蜜瓜产业生产、营销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乡镇、部门以及农村专业协会、农村经纪人、企业、专业大户进行扶持奖励;实行县领导包抓责任制,指导、协调、督促任务措施落实,帮助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行蜜瓜产业技术承包责任制,“双膜双拱”、黄板诱杀蚜虫、新材料泡膜板垫瓜防虫防水、科学整枝标准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沼液喷洒防虫提质、蜜瓜套袋等10项蜜瓜栽培技术已经全面普及应用,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力度不断加大;扶持和规范蜜瓜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全县47家蜜瓜专业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合作社和会员、农户的利益机制,形成 “外地客商+合作社+农户”的种植营销模式;积极培育品牌,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在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基础上,开展蜜瓜产品的商标注册工作,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响做亮蜜瓜品牌,先后注册了“梦城”、“汉使张骞”牌蜜瓜商标;大力活跃流通,在瓜州县农业科技信息网、酒泉农业信息网等网站发布蜜瓜供求信息,及时为客商和农户提供蜜瓜产销信息服务,在销售季节,开通“绿色通道”,规划修建保鲜库,为收购、储运和外销提供方便;不断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支持县内外龙头企业和运销大户与乡镇、协会和农户签订蜜瓜生产订单,提高防御市场风险能力,蜜瓜产品订单销售率连续4年达到85%以上,“瓜州蜜瓜”品牌在浙江、广东、安徽、等大中城市中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并开辟了韩国、越南、泰国等国际市场,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11年,瓜州县蜜瓜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亩均收入达5000余元,纯收入达7060万元,占全县人均纯收入51.8%。蜜瓜产业已成为瓜州县名副其实的拳头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产业,“瓜”州已然名副其实。

地域范围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介于北纬39°52′—41°53′,东经94°45′—97°00′之间。瓜州甜瓜种植区包括瓜州县行政区域内的瓜州乡、西湖乡、南岔镇、河东乡、三道沟镇、锁阳镇、腰站子、布隆吉乡8个乡镇45个行政村。从事瓜州甜瓜栽培的果农有1.4万户,栽培面积3400公顷,年产量1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果实呈圆形、椭圆型,肉厚3.5厘米,单瓜重3.5公斤左右,含糖量14-17%。耐储运,无农药残留。无碰压伤、药害、日烧、病虫、伤等缺陷。 2.安全要求 瓜州甜瓜地理环境按照NY5110-2002(无公害食品,西瓜产地环境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了NY5009-2005(无公害食品西甜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DB62/T1177-2004《A级绿色食品甜瓜栽培技术规程》,种植生产的产品按瓜州县甜瓜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一系列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七.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珠子参

珠子参为《中国药典》和《云南省药品标准》收载品种。主产云南,是名贵常用的中药之一,为我省白族、纳西族、傈僳族、藏族等民族传统常用中药。长期以来一直依靠采集野生资源供药用,加上近年来人为的乱采滥挖,某些区域林木的砍伐,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造成物种的濒危,珠子参药材价格爆涨,仅靠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珠子参资源的稀缺已成为制约相关制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人工种植成为解决珠子参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全县有适合种植珠子参的耕地近3万亩,目前已建成了一个人工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和一个优质种苗繁育基地,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 陕西省 延安 吴起县 油馍馍

油馍馍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黄米磨面、细箩,用软米熬成滚米汤烫面,置热炕发酵。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

九. 江西省 上饶 鄱阳县 春不老

“春不老”为鄱阳名菜,仅产于东湖四岸及上土湖的西门、高门一带,也就是在鄱阳镇旧城周边生长,出城数里则变为芥。“春不老”虽为芥菜的一种,但生在鄱阳镇却与芥菜有了很大差异。其色如墨,叶片较芥为小,且肉质紧密,有茸毛,叶茎肥大如菘(白菜),呈羽状或不整齐羽状分裂。叶片辛香浓烈,八、九月种,初春收割。制成齑,本地称之为“春不老腌菜”;有蒸晒为霉干菜,称之为“春不老盐菜”。或沤肉、或煮黄颊鱼、或作羹、或独炒,香脆爽口,健脾开胃,回味绵长。

鄱阳“春不佬” 鄱阳县蔬菜名产,叶片墨绿,为羽状分裂或不整齐羽状分裂形,有茸毛,柄具翘狭,植株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肉质紧密,味重辛辣,尤以鄱阳镇西门、北关所产最佳。鄱阳种植“春不佬”菜历史悠久,以其制作腌菜,风味独特,鲜香开胃,味道极佳。夏天用春不佬腌菜烧肉,久存不坏;用其煲汤,清咽利喉,清火降压。春不佬腌菜与“黄牙头”鱼同烹,味道奇鲜,为鄱阳传统名菜,久负盛名。“春不佬”现为江西省新安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地方特色食品之一,深受消费者青睐。

十. 云南省 玉溪 元江县 元江酸角

元江酸角是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的。酸角分甜角和酸角,甜角是后来改良后的品种。两种东西的区别就是在于味道一个酸一个甜。

酸角学名罗望子,产在云南。它的外形酷似香肠,硬硬的壳里裹着厚厚的果肉,果肉外面被两三条叶脉似的“筋”缠绕着,果肉的里面藏卧着几颗核(籽)。酸角分甜角和酸角,甜角的味道不苦不酸不辣不涩还真是有点甜,确切地说好像果脯的味道。甜角是天然的果脯。

酸角又称罗望子、“木罕”(傣语),一种外表长的像花生内心像干桂圆的,是云南省低热的河谷地区的热带果实,有两个类型:甜型和酸型。生长于元谋、宾川、元江、西双版纳等地。大乔木。最高可达25米。耐瘠、耐旱,忌寒。叶对生,荚豆微弯,宽1.5-2.5厘米,长5-10厘米。果肉褐色。有甜角、酸角两种。含蛋白质3.1%,碳水化合物71.8%,纤维3.0%,维生素C、A、B1、B2,钙,磷,铁。

酸角果肉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其中含钙量在所有水果中居首位,具有清凉解署,开胃健脾之功效,直接口含甜角可生津去暑,止咳化痰,消除咽喉疼痛,帮助消化,洁齿固齿,为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

它具有很高的保健疗效,能防治腹泻、气胀、麻痹、瘫痪、坏血病,可杀死人体寄生虫,减缓酒精、曼陀罗中毒。如与食盐拌用可作为去风湿病搽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