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呼和浩特宽巷子特产店 呼和浩特土特产专卖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呼和浩特宽巷子特产店 呼和浩特土特产专卖店更新时间:2022-08-23 22:22:13

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和林格尔县 驼峰肉

骆驼背上长着两个高耸的“肉鞍”。驼峰是骆驼的营养贮存库,与背肌相连,由营养丰富的胶质脂肪组成。一头骆驼的驼峰重量约40公斤。在中国传统菜谱中驼峰是难得的珍看。驼峰还有药用功能。驼峰味甘,性温,有润燥、祛风、活血、消肿的功效。

驼峰通常为骆驼科双峰驼背上的肉峰干制而成。

它的“甲峰”又称雄峰,透明发亮;“乙峰”又称雌峰,色发白。驼峰的品质以肉色发红质嫩鲜美者为好,肉色发白的质法。驼峰肉质细腻,丰腴肥美,是内蒙古风味的珍品,常与熊掌齐名。驼峰的烹调方法有:烤驼峰、清炒驼峰丝、拔丝驼峰、焦溜驼峰等。尤以焦溜驼峰最为著名。焦溜驼的特点是:外脆里嫩肥而不腻。主要产于内蒙古、青海等地。

二. 山东省 德州 宁津县 宁津保店驴肉

宁津“三大名吃”之一的保店驴肉成名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宫廷贡品,因其风味独特而名扬全国,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誉,入选《中国土品名吃大辞典》。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保店驴肉,质细鲜嫩、营养丰富、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久放不变、咸淡适口、老幼宜食。且一驴出“八锦”——心、肝、肠、肚、精肉、蹄筋、口条、脆耳。著名营养学家,1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品尝后连连赞叹,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

若说保店驴肉,还得从嘉庆皇帝说起。

保店镇位于宁津县城东十二里处,古时为一条昼夜兼程的邮路。邮路旁设客店饭馆,饭店主要经营驴肉。邮差品尝后大为赞赏,消息传至京城,京城显贵要人闻说后也让邮差捎去品尝。从此,保店驴肉便慢慢誉满京城了。

清嘉庆四年腊月,天降大雪,足不出户的嘉庆帝对宫中食品倍感厌烦,很想品尝一下民间野味。经太监探听,保店驴肉不仅色味俱佳,且有舒筋活血强身健体之功效,便如获至宝,特派御膳房大厨师前来保店,亲自监督制作。做好以后,大厨师便快马加鞭,

赶至京城,嘉庆帝食后果觉余香满口,意犹未尽,赞不绝口,真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从此,保店驴肉便年年成了皇室的贡品。

保店驴肉创始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清廷贡品。其传人李守恒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与现代生产技术相接合,创建了“保店守恒精制驴肉厂”。中国美食家于若木先生品尝后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保店驴肉已入选《中国土大全》。保店驴肉,选优质德州黑驴为肉源,取祖传科学配方,配以老汤,文火预煮,并经紫外线消毒,商业无菌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处理等精心制作而成。保店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

三.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玉泉区 红食

蒙古族称肉类食品为“乌兰伊德”,即红色食品的意思。肉食品是养育蒙古族的主要食品。据《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的肉食品主要来自狩猎产品和家养牲畜。狩猎得来的动物包括野兔、鹿、黄羊等等。而平常食用的主要是家养的牲畜,以羊为主,牛次之,不是大型宴会,一般是不杀马的,因为在他们认为马是比较尊贵的动物。《绥远通志稿》云:“其俗最忌食马肉,盖早年人皆隶军籍,汗马立功,用其力不食其肉也。”。当然这与蒙古族传统的爱马观念也有关系。这种饮食习惯延续近千年,不但形成了本民族的特有习俗,而且对其他的游猎民族也有一定的影响。

蒙古族的肉食结构中以食小畜为主,主要食羊,因为羊是主要的家畜,其他是由狩猎获得,蒙古族人民认为,食热性畜类对人体有益,因为牛马是体积比较大的牲畜,宰杀也不如羊方便,而且担负交通的要职,所以马一般是在祭祀时候才宰杀的。羊肉是牧民们最喜欢吃的肉食,在长期的生活中,牧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制作出了烤全羊、手扒肉等一系列羊肉美食。

四.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玉泉区 内蒙古发菜

内蒙古西部地区盛产发菜,被称为“发菜之乡”。用它可以做菜,烹制佳肴,同时也是馈赠亲朋的礼品。发菜的营养价值很高,与鸡蛋相比,它高于鸡蛋的蛋白质65%,热量将近两倍,碳水化合物达35倍。另外,发菜还有很高的食疗作用,对于高血压、肥胖症、佝偻病、气管炎都有一定的疗效。

五.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蒙古族头饰

蒙古族头饰

蒙古族头饰很美丽、华贵,一般用玛瑙银链珊瑚玉石穿缀而成。蒙古族服饰反映了蒙古族悠久的传统文化,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赛罕区 传统食品手扒肉

手扒肉是红食中的一种。蒙古族人民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顾名思义,“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是牧民们的家常便饭。手扒肉的做法是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不加盐和其他调料,用原汁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上调好的佐料吃。根据牧民的习惯,手扒肉一般用作晚餐。 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扒肉就算没完全领略到草原的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

蒙古族的手把肉不同于一般的吃肉啃骨,不仅烹制上有许多独特技艺,而且在食用上也有许多特有的礼仪文化。“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肉方法之一。做“手扒肉”多选用草原牧场生长的两龄羊,采用传统的“掏心法”宰杀,因为这样宰杀的羊由于心脏骤然收缩,全身血管扩张,肉最鲜嫩。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不加任何调味佐料),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这种传统做法的特点是肉嫩,味鲜。现在一般的做法,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再加佐料烹调后食用。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手扒羊肉质鲜嫩,味美可口,食用时常用蒙古刀切成小块,蘸上青蒜末、鲜酱油。当地蒙古族习惯吃法是一手拿肉骨头,一手拿蒙古刀,边剔边吃,技艺娴熟,常常可做到骨头上一丝肉渣都不剩。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敬重和爱戴之情的传统方式。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感。

七. 吉林省 通化 柳河 姜家店大米

姜家店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姜家店大米,是指生产于吉林省柳河县境内姜家店朝鲜族乡及周边相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水稻生产的大米产品。该产品选用优良的水稻品种,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加工工艺,使产地的土壤、农田灌溉用水和空气质量分析测量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再加上特定的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姜家店大米的感官、理化、卫生等质量特色优于其它地区的大米,食味品质极佳,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产品远销上海、天津、大连、宁波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08年,被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姜家店朝鲜族乡位于吉林省柳河县东南部的三统河畔,素有“水稻之乡”的美誉。姜家店具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渊源,丰富的水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姜家店朝鲜族乡所属的柳河县水稻土和冲积土33395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0.4%,保水保肥,宜栽植水稻。全县耕地面积63294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8.9%,其中水田22732公顷。柳河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湿润多雨,秋季温和凉爽。1986~2000年年均气温5.5℃,6月~8月月均气温19.5℃、22.5℃、21.1℃,年均日照2 479小时,年均降水量736毫米。水资源方面,柳河县境内有一统河、三统河、哈泥河、窝集河4条主要河流,总长389.8公里,流域面积3348.3平方公里,地表水径流年均总量11.07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49 450千瓦。全县有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19座,小(Ⅱ)型水库78座,塘坝1444个,自然泡泽109处。为水稻种植提供了丰富的灌溉用水,促进了水稻生产发展。.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姜家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8年3月14日起对姜家店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8年第24号).

保护范围

姜家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柳河县 《关于确定姜家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通知》(柳政文〔2007〕2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柳河县姜家店乡、柳河镇、三源浦镇、驼腰岭镇、向阳镇、安口镇、圣水镇、红石镇、亨通镇、孤山子镇、五道沟镇、凉水镇、罗通山镇、时家店乡、柳南乡等15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八.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赛罕区 鲜奶螺旋酥

产地:中国内蒙古。

特点:色泽洁白,造型美观,奶味芳香,果味丰富,质感暄软。

工艺:用酵面揉搓成条,摘剂,包鲜奶果料馅,经蒸制而成。制皮。将半酥面团调

好对碱揉团,搓条摘成小剂,擀制成皮。制馅。将桃脯、杏脯、蜜枣、京糕

均切成小丁,加鲜牛奶拌匀成馅。烹制。面皮逐个包馅心,剂口捏严朝下呈

鼓墩状,在边部捏出7道斜线花纹,上笼用大火蒸熟即成。

九.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清水河县 清水河海红果

清水河海红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红果简介

源自晋陕蒙交界处,其中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县的海红果分布最广,品质优良。海红果已有800余年历史,是一种经过多年优胜劣汰由野果变家果后惟一保持管理粗放型的优选稀有树种。叶长5——250px,叶宽2——100px,叶柄长2——75px。

完全花,伞状花序,花冠直径4——125px,白色带有红晕,花瓣卵圆形,花柱基部联合,有葺毛。果实小,扁圆形,纵向有5棱凸起,但不显著,平均单果重10克,纵径57.49999999999999px,横径62.5px,果实呈彩暗红色,果面有光泽,果肉黄色,质地细脆,汁液多,味酸甜。果树3月中旬开始萌动,四月中、下旬开花,6月上、中旬新梢停止生长,6月底果实开始着色,9月下旬成熟,11月上旬落叶期结束,而后进入休眠。

营养成分分析

海红果营养丰富,医食同源,用途广泛。据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分析,果实含可溶性糖15.18%,可滴色酸1.04%,维生素C2.38mg/100g,此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含钙66.59mg/g,铁2.16mg/g,锌0.54mg/g,含钙居水果之首,素有“果中钙王”之美称。鲜果市场。海红果实兼有鲜食、制干、酿造等用途,同时具有健脾胃、增食欲、助消化等功效,特别对婴幼儿及老年缺钙症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用海红果制成的果脯、果汁饮料、果酱、罐头、海红酒、果丹皮、果干等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多次获奖并远销全国十几个城市,其果汁饮料被誉为半干旱地区的可口可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极具产业开发潜力。

悠久历史

海红果是清水河县的特色果品,其栽植历史悠久。海红果树,树冠圆周46米,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年产鲜果500公斤左右,清水河县窑沟乡乡的海红果个儿大圆润,秋天呈深紫色,同时府谷县清水乡海红梁村的村名就是以海红果而定名,本地群众对海红果树情有独钟,称海红果树为“摇钱树”,并有“家有5株海红子,顶养一个好儿子”的美喻,可见海红果在清水河的栽培历史至少也在四百年以上。由于资金和深加工技术滞后,使得海红果近年来发展缓慢,产销衔接差,农民积极性受挫。

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绿色保健食品正在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我县海红果产地远离工矿污染源,紧靠黄河沿岸的东南部乡镇,农田化学物质很少施用,其产品是天然状态,是最佳的绿色保健食品源。海红果资源较为独特,栽植区域较小,总产量有限,目前产业化程度不高,而且预期的产品数量也十分有限,加之营养丰富,医食同源,风味独特,天然纯净,可以预计海红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继续坚挺,市场空间巨大。由于国内国际市场对绿色保健食品的需求为海红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清水河县政府和群众亦了解海红果的价值、功效,深知其产业开发潜力巨大。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充分利用特色资源优势,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真正做大做强该产业,纯天然的海红果产业,极具开发潜力,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广阔。

十.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土默特左旗 毕克齐大葱

毕克齐大葱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的。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所辖的水磨、十里坡、五里坡、讨合气、大旗、南园、北园、银匠坊、流水、解放、曲房、官保、崞县、腊铺、脑包、碾道、五道、二道、马王庙、庆春园、白庙、小古城、大古城、杨家堡、鸟素等25个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