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浦北马兰特产 浦北县大成镇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浦北马兰特产 浦北县大成镇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08-16 00:41:48

一.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八角

   八角,又名大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大茴香的果实。因其果实形状奇特,呈齿轮形,每只由七至九个果荚组成,多数为八个,故名“八角”。八角,果实香气浓郁,是著名的香料,在食品、医药、化工上用途广泛。
八角每年可采收两次,鲜果为粉绿色,烘干后呈棕红色。秋季采收的叫大红八角,果实肥壮,产量高,为上品。春季采收的叫四季果,产量少,品质次。没有适时采收的果实,老熟风干落下的 ;;叫干枝八角,商品质量低,但含油量高。八角色泽以棕红、鲜艳有光泽为好,粒大饱满,荚边开裂缝较大,能看到荚内籽粒,果形完整不碎者为上品。
浦北县地处亚热带,是广西生产八角的重要基地,年产八角500万公斤左右。所产的大红八角个大质优、香味浓郁、色泽棕红、鲜艳、含油量高,深受国内外商家的青睐。

二.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蚕丝

今县境内种桑养蚕盛于明朝中叶和清朝。据《廉州府志》载,当时的归德图(今六艰乡、平睦乡)“各处多种桑养蚕,名为‘归德丝”’。蚕种是“金丝种”,织造的丝绸布细密均匀,柔软轻飘,金光灿烂,衰于民国中期。

解放后,养蚕传统得以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是银丝,主产区是泉水、石、安石等乡,1990年全县产蚕茧510多吨,是广西产茧超万担的五个县之一。

1989年泉水缫丝厂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60吨,产品均为B级、A级。产品出口英、法、美、加和东南亚国家等。

三.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官垌鱼

官垌镇位于浦北县北部,地处六万山区腹部,是一个山多田少水面窄的山区小镇,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该镇农民利用山涧溪流终年不断、水源充足、草料丰富等的自然优势,在沟沿路边、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或一些低洼田开挖小鱼窝,引来山泉水养鱼,鱼窝面积小至几平方米,大到50—60平方米,每个鱼窝投放二三十尾甚至上百尾五六寸长的草鱼种,并适量搭配一些鲤鱼或罗非鱼,平时投喂青草、瓜叶、木薯叶等。由于山泉水质好,加上采用自然流水式养殖,饲喂纯天然的青饲料,实是上等的绿色食品,被人们称为“官垌鱼”,其中以草鱼最为著名。官垌鱼鱼肉没有泥味和腥味,香而不肥、嫩而不腻,吃后余香满口,十分鲜美。近年来,官垌鱼名声鹊起,每公斤鲜鱼价格高达17—20元不等,供不应求。 

四. 广西 钦州 浦北 沿海鸭蛋

钦州沿海滩涂养殖的“钦州麻鸭”,具有体型大、生长发育快、产蛋率高的特点,由于以鱼、虾、蚬、蟹动物为饲料,麻鸭所产的“海蛋”,比普通鸭蛋不仅外型大,而且蛋黄也大,还有“双黄”蛋。蛋黄比普通鸭蛋颜色橙红,核黄素含量高,尤其是“绿壳蛋”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更高。 钦州沿海地区麻鸭存栏200多万羽,全年出栏肉鸭240多万羽,生产鸭蛋4000多吨,鸭苗畅销广西各地。( 浦北)

五.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黑猪

浦北黑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浦北县在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当中,注重培植“浦北黑猪”产业发展,使黑猪养殖迅速成为该县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去年,该县生猪饲养量99.72万头,肉猪出栏58.42万头,同期增长7.8%和6.1%,其中黑猪出栏45.1万头,占全县肉猪出栏量的77.2%,全县生猪生产总值7.92亿元,养殖黑猪成为农民增加收入、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为了做大黑猪产业,该县坚持走“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品牌生猪发展战略,于2011年制定实施了生猪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主打黑猪品牌,形成大力发展黑猪,以黑猪带动养猪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养殖示范标准化。结合“清洁养殖”活动的开展,该县在泉水、石埇、安石、张黄、龙门、北通、三合、小江等镇推行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加强生猪繁育体系、生猪规范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确保出栏商品黑猪优质、安全、无公害。

强化技术培训。该县结合水产畜牧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项目和“万名兽医走村屯”、“万名干部下基层”、“万名技术人员送科技”等“三个万名”大行动的开展,广泛开展畜牧科技进场入户等系列科技活动,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畜牧技术服务体系,每年完成5000人以上的生猪实用养殖技术培训,增强养猪大户的致富技术和信心。

树品牌闯都市。为满足城市消费黑猪肉的需要,该县充分利用“越州黑”、“黑大帅”生猪商标品牌,建立了浦北越州黑猪外销专业车队,在广州市“家和市场”设有专卖点;在深圳、海南、南宁、北海、柳州等城市设立了浦北黑猪销售网点。浦北生猪成为进军城市、增加群众收入的主打品牌。

另外,该县积极引导经济能人或肉品加工企业参与加工开发以浦北黑猪为主原料的较为传统菜肴,形成了泉水圆蹄、五花腩扣、官垌腌肉、寨圩腊肠、乐民灌猪红、小江烤猪等一系列具有浦北地方风味的特色食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形成规模养殖与加工经营相互、配套成龙、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地域范围

浦北黑猪原产于浦北县,分布于浦北县境内的泉水镇、石冲镇、安石镇、张黄镇、大成镇、白石水镇、北通镇、三合镇、龙门镇、小江镇、福旺镇、寨墟镇、乐民镇、六银镇、官垌镇、平睦镇等十六个镇。保护面积2521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3′至109°51′,北纬21°52′至22°14′之间;一般海拔在150-700米之间。2013年,全县浦北黑猪饲养量为83.2万头,母猪存栏3.85万头。

六.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马兰叶茶

扬中市神农野生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8月,是一家人工种植野生蔬菜及开发、生产纯天然马兰叶茶、制干货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为技术支撑,现有职工40余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才8人,拥有办公楼及标准生产车间1300平方米。合作社拥有优越的办公条件和专业的技术培训设施,以及先进的制作马兰叶茶、马兰干货设备,并先后获得了较高荣誉。2007年度被镇江市委市政府评为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镇江市和省级“四有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于2008年通过了国家级有机产品产地认证, 2009年获得国家级有机马兰茶、马兰头干产品转换证书, 2010年获得国家级有机马兰茶、马兰干产品证书,2009年有机马兰茶、马兰干确认为镇江名牌产品。2009年被评为镇江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合作社现有马兰种植面积350亩,其中钢架大棚种植面积在152亩,带动种植农户563户,马兰鲜叶常年销售200万斤左右,销售额650多万元,利润80万元左右,鲜叶马兰在国内市场很受消费者欢迎,国外市场主要通过合作社与苏州大福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远销到欧美、东南亚等市场。2008年和2009年参加了上海、南京、无锡、扬州、徐州、镇江等地的农产品展示销售,产品销售远至到浙江、杭州、北京。

合作社将以人为本致力于天然、食用保健系列食品开发和研制,以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以现代化企业制度组织管理生产、销售;打造一流企业,争创省级、国家级知名品牌。

七.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红椎菌

浦北红椎菌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浦北红椎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的。红椎菌,又名红菇,生活在红椎林土壤腐殖层,红椎菌目前仍无法进行人工栽培。因此,红椎菌便成了十分珍稀的纯天然野生菌。

红椎菌,又名红菇,生活在红椎林土壤腐殖层,每年只在5~8月生长。浦北县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连片原始次生天然红椎林,共有11.38万亩。林内孕育天然红椎菌,年产天然红椎菌干品10多万公斤。

目前,红椎菌仍无法进行人工栽培。因此,红椎菌便成了十分珍稀的纯天然野生菌。红椎菌生长的日期非常奇特,每年五月端午、七月鬼节、八月中秋这几个节气前后,是红椎菌盛产的季节,其它时间不生长。其实,红椎菌只是一种特殊的山菌种,生长的环境必须在红椎林下,必须有合适的土壤(有红椎林叶覆盖),以及合适的气候(雨后闷热的天气)。

红椎菌目前尚无深加工产品,全靠农民人工晒干或用炭火烤干销售,属于保健食用菌。在龙门镇许多农户家里,都建有专门烘红菇的房间。陈世仪告诉记者,5公斤鲜红菇烘成干货能得1公斤左右。雨量多的年份,红菇的水分多,烘干后分量会少。

自古以来,当地产妇坐月子进补,常吃红椎菌熬煮土鸡。红椎菌色泽鲜艳,气味芬芳,营养丰富,煮成的汤鲜红香甜,是纯天然保健食用菌。用红菌与土鸡和骨髓熬汤补血,那血红的颜色、浓烈的香味、可口的甜味,使当地人坚信这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最佳补品。在当地,如果哪家没有给坐月子的女人食用红菇,则会受到严厉指责。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都会让自己的亲朋好友不远千里,把红椎菌捎带回去,做成菌汤喝。

红椎菌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B、C、D、E、V和18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富含微量元素硒,是不可多得的纯天然保健食用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下,盛产珍稀野生菌——红椎菌的广西浦北县龙门镇农民终于意识到:好货要“贴金”,农副产品更需要“包装”。广西浦北县龙升红菌购销部负责人陈启升先生的“龙升牌红菌”红椎菌注册商标,是当地的著名品牌,远销日本、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浦北红椎菌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龙门镇、北通镇、白石水镇、大成镇、张黄镇、泉水镇、安石镇、小江镇、三合镇、福旺镇、寨圩镇、乐民镇、官垌镇、六硍镇、平睦镇、石埇镇共1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广西 钦州 浦北 扁柑

浦北境内种植扁柑始于清朝后期。主要产区分布在龙门、张黄、江城、樟家等乡镇。浦北扁柑的最大特点是果大皮薄,果皮金黄鲜亮,鲜果肉脆清甜,而且耐藏耐运。1999年浦北县扁柑种植面积11989亩,产量138760吨。(浦北)

民国时期,单家独户种植,一般种在易于灌溉的田地上,户种多的几亩,年经济收入较好。解放后的60~80年代,龙镇乡的江埠大队、林塘大队等以生产队集体种植为主,大力种植上山柑桔,成为当时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主产区龙镇、张黄、北通、江城等乡镇生产的扁柑,每年春节前一、两月上市,常年产量200万公斤;1974年12月全国四届人大会议召开前夕,龙镇乡的扁柑被指定为该次会议的特需品调运北京。。浦北扁柑的特点是果大皮薄,最大个重250克,果皮金黄美观。鲜果肉脆清甜,

其中尤以“金钱[尸口]”果为上品。扁柑耐藏耐运。畅销区(省)内外。

九.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石斑鱼

    石斑鱼是钦州四大海水名优产品之一。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当地售价100-120元/公斤,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供不应求,远销港澳、东南亚和日本等。钦州沿海常见的品种有宝石石斑鱼、六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纵带石斑鱼等。目前钦州采用网箱养殖形成了网箱养殖基地。(浦北)

十. 上海市 金山区 马兰干烧肉

马兰头又名马兰、马莱、马郎头、红梗菜、鸡儿菜、路边菊或田边菊,南方民间叫鸡儿肠,四川叫泥鳅串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有时略带红色,叶脉通常离基3出,表面粗糙,两面有短毛,春天摘其嫩茎叶作蔬菜称马兰头。据分析马兰头嫩茎叶含水分、钙、磷、铁、胡萝卜素、钾、维生素B、尼克酸等。中医认为马兰头性味辛凉、微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痛疖疗疮、黄疸、水肿、痢疾、淋浊等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