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县谢满哥土特产 白腊坎村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县谢满哥土特产 白腊坎村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08-17 13:33:26

一.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桦南县 狍子

狍是名贵野味,皮是制褥的高档原料,已列入省级保护对象。狍肉鲜美细嫩,是名贵的“野味”之一,又是出口畅销的野味佳品。狍茸,角可入药,与茸相同,但作用较次。肺可解毒,主治肺脓肿。皮可加工制革,并作皮衣,腿部毛皮柔软,适于制作皮靴。角还可以加工成工艺品或衣帽,刀把等。如狍的资源多时,还可用来开发体育狩猎和娱乐观光旅游事业。

二. 湖南省 益阳市 南县 南县向日葵

向日葵是湖南省南县的,有着喜温暖,耐旱的特点。1年生草本,高1~3米,对于杂交品种也有半米高的。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 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黄色的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的管状花,棕色或紫色,结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俗称葵花籽。性喜温暖,耐旱。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文化:向日葵约在明朝时引入中国,如今所知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为明朝人王象晋所著《群芳谱》(1621年),该书中尚无“向日葵”一名,只在“花谱三*菊”中附“丈菊”,原文如下:“丈菊-名本番菊-名迎阳花,茎长丈余,秆坚粗如竹,叶类麻,多直生,虽有分枝,只生一花大如盘盂,单瓣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至秋渐紫黑而坚,取其子中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堕胎”。“向日”之名,见于文震亨《长物志》(约1635年左右)。1820年谢方在《花木小志》中言向日葵处处有之,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说明向日葵在中国广为种植。

功效:向日葵的功效有:平肝祛风,清湿热,消滞气。其种子、花盘、茎叶、茎髓、根、花等均可入药。种子油可作软膏的基础药。茎髓为利尿消炎剂。叶与花瓣可作苦味健胃剂。果盘(花托)有降血压作用。

三. 江西省 赣州 龙南县 龙南捶鱼

旅游商品名称:龙南捶鱼

捶鱼是客家围屋人的传统名菜之一,色、香、味、形俱佳,有舒心醒脑、明目利尿和促进睡眠的功效,是滋补养身的美食佳品,历来为民间宴会中的上等菜之一。龙南民间有“不晓得捶捶鱼的不算大厨师”的说法。祖传捶鱼是邑人官绅刘怀谷(广东潮州潮阳知县)的厨师在清道光年间研制而成,后流传至龙南。光绪年间在京做官的龙南籍人许受衡宴请百官,特叫家厨做了捶鱼,出乎意料的是百官十分青睐捶鱼,百官交相称赞,一时,龙南捶鱼名噪京城。捶鱼主要原料为鲜鱼和薯淀粉。制作时将鱼洗净,去鳞去脏除骨,制成饼状,和以粗制薯粉推碾成簿片。煮时,先入沸水中搅熟,再捞出用水浸凉并切成条状,现放入高汤煮沸,起锅后撒上肉丝、香花等佐料即成佳肴。

四. 江西省 赣州 定南县 鱼饼

鱼饼是赣州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菜。

做法是将草鱼去皮剔骨,剁成肉茸,加入薯粉和适量的盐水,用手不断的搅拌,使之产生韧性,然后用小勺舀入滚油锅内炸成乒乓球大小即成鱼饼。用鱼饼做菜时,将鱼饼和汤汁一起煮沸一段时间即可,鱼饼的特点是色泽金黄,既有鱼肉炸后的香味,又有大量的汤汁包在鱼饼之中,鲜嫩味美,久食不腻。赣州鱼饼以金钱鱼饼和响铃鱼饼最为有名。

五. 青海省 海南 贵南县 贵南藏绣

贵南藏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贵南藏绣是青海海南贵南县的。

藏绣是我国少数民族刺绣派别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艺术,是雪域藏区农耕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凝聚着藏族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创造,是优秀的藏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南县,拥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传统藏绣,被称为“藏绣之乡”。近年来,随着贵南藏绣产业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当地农牧民就业,拉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望打造成为继“唐卡艺术”之后,又一雪域艺术的奇葩。

贵南藏绣

贵南县藏绣协会

6373431

手绣、机绣图画(刺绣)

六. 四川省 凉山 宁南县 油鸡枞

鸡枞用油炸后食用是一种别具风味的吃法。

用菜油加入花椒、干辣椒将鸡枞炸至成棕褐色,待冷却后,原油浸泡,封装入瓶,就制成了所谓的“油鸡枞”。

鸡枞是佐餐佳品,吃饭时,以一小碟油鸡枞佐食,必能令人胃口大开,增进食欲。在制作凉拌食品时,加入适量的鸡枞油能令凉菜更加鲜美适口。油鸡枞具有不油不腻,温润适口,味道鲜美的特点,可长贮不易变质,是宁南百姓人家的佐餐佳品。

七. 贵州省 铜仁 思南县 思南羊肉粉

思南羊肉粉是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的特色小吃。思南羊肉粉肉质细腻,肉香纯正,既保留了原汤又绝无膻味,益中补气,齿颊留香。

思南民间米粉绿豆粉种类丰富,而乌江水丰草美,思南牛壮羊肥,当二者与乌江民间美食家们相遇,遐迩闻名的思南羊肉粉就应运而生了。

米粉的制作较为大众化,羊肉粉的奥秘在于羊肉的烹调。先把羊肉切成小块,反复漂去血水,再将羊肉及骨全部倒入沸水锅里,放进祖传的佐料配方,炖上半小时后,留下羊肉和原汤。然后将羊肉切片,再入汤锅,如是者两三回,连肉带汤盛入煮熟的米粉中,放上少许的姜片、葱花等佐料,即可食用。

思南羊肉粉肉质细腻,肉香纯正,既保留了原汤又绝无膻味,益中补气,齿颊留香。目前以卢家码头余氏羊肉粉名气最大。

八. 广西 贵港 平南县 平南墨底鳖

平南墨底鳖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南墨底鳖是广西的优质淡水水产品之一,原产于广西平南郁江流域。自上世纪90年代初,广西平南一些农户收集江河野生苗种进行人工养殖,随后进行人工繁殖成功。该品种具有含肉率高、肉质好、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由于体形、体色、味道和含肉率均优于其他品种,因而畅销两广及港澳市场。十多年来,尽管中华鳖市场经历了由高价格(500—600元/kg),下趺至-位(30—60元/kg),平南墨底鳖却由于其特有的品质而使其市场价格能稳定在300元/kg以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机遇,国内外对平南墨底鳖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平南墨底鳖的养殖生产前景必将广阔。

墨底鳖是平南县养鳖户从天然江河选育出来的地方优良品种。墨底鳖外观体型钝圆扁平,背部橄榄绿色或古铜色,分布有黑色花斑大而清晰,裙边宽厚,腹部有明显的对称黑色斑印,因而取名“墨底鳖”。在平南县,有很多村民靠养殖墨底鳖走上了致富路。该县思界乡务山村养鳖户胡坤深有感触地说:“我家有养殖塘4亩,养了6000多只墨底鳖,年产值50万元,利润20多万元。”他指着自己家的一栋三层楼房说,养鳖使我赚到了大钱、盖了大房子!今年50多岁的农民胡坤在养殖墨底鳖之前,曾做过保安、水泥工等工作,2003年,看到村民们养鳖致富后,他毅然返回家乡,东拼西凑地凑到10万元钱,买了1000只鳖苗。三年后,他不仅收回了投资成本,还额外赚了5万元,盖起了一栋三层住宅小楼和一栋两层的办公楼!这是平南县农户养鳖致富的最好见证。胡坤说,他最想感谢的是平南双沣生态养殖公司的吴安艺师傅,吴师傅从资金、种苗、技术等方面对他和其他农户养鳖进行了系统的指导和扶持。吴安艺是平南县最先养殖墨底鳖的养鳖户之一。他从80年代末开始试养墨底鳖,至今养殖面积已达138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辐射带动1000多农户养殖墨底龟,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平南墨底鳖

地域范围

登记保护范围为:平南县境内平山镇、六陈镇、寺面镇、大坡镇、大洲镇、大新镇、镇隆镇、大安镇、武林镇、上渡镇、丹竹镇、东华乡、平南镇、安怀镇、官城镇、思旺镇、思界乡、同和镇、马练乡、国安乡、大鹏镇等21个乡镇。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0°3′54″—110°39′42″,北纬23°2′19″—24°2′19″,总土地面积2988平方公里,总养殖面积533公顷,年总产量293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品质特征特性:平南墨底鳖成鳖外观体型钝圆扁平,背部橄榄绿色或古铜色,分布的黑色花斑大而清晰,表皮平滑带有光泽;裙边宽厚较硬;腹部中上部分布有明显的对称黑色斑,外观呈蝴蝶状;腹面观尾巴基部附近有1对黑斑,腹面裙边呈浅灰色。 (2)内在品质特性:肉质脆嫩爽滑,味道鲜美。每100克鲜肉中蛋白质 含量16.9g~18.2g,脂肪含量0.9g~1.2g,钙含量16.1mg~17.5mg,铁含量0.9mg~1.3mg,锌含量2.4mg~2.6mg。 (3)安全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墨底鳖人工养殖技术规范》(DB45/T460-2007)、《墨底鳖苗种》(DB45/T663-2010)、《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和《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等有关标准。

九. 江西省 赣州 全南县 全南黑花生

黑花生,也被称作富硒黑花生,黑粒花生。口感比一般花生要香甜,黑花生的优势在于它特殊的营养价值,其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心脑血管保健等方面作用非凡 ,它还具有防癌、保护肝脏、保护心肌健康、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黑花生在保健食品及医疗食品等方面也具 有广阔的前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黑色食品。

黑花生是内含钙、钾、铜、锌、铁、硒、锰和8种维生素及1 9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还富含硒、铁、锌等微量元素和黑色素的新品种。黑花生与红花生相比,粗蛋白质含量高5%,精氨酸含量高23.9%,钾含量高l9%,锌含量高48%,硒含量高101%。

地址:全南县贸易广场薯动力粗粮礼品中心

赣州市沙河镇沙河工业园薯动力粗粮礼品中心

联系人:黄铁梁 电话:15879790828

十. 湖南省 益阳市 南县 益阳砖茶

益阳是湖南的茶叶之乡,盛产名茶。其中最著名的是茯砖茶。它是国家部优产品,最受西北少数民族喜爱,尤其是新疆各族人民,对益阳砖茶更是情有独钟。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左宗棠率湘军入疆戌边,士兵拿随身带去的家乡茶叶,招待少数民族同胞。以牛羊肉为主食的兄弟民族喝了解油腻促消化、祛暑暖身的浓茶后,感到格外轻松舒爽,立即喜欢上了它,纷纷要求购买,于是湘茶源源不断流进新疆。后为减轻运输负担,湘人把松抛的茶叶,加工发酵压成砖,结果更受边疆各族欢迎,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益阳生产的特制茯砖茶,选用上等黑毛茶,经蒸煮压砖发酵,待茶砖里冒出朵朵金花后,再用牛皮纸包好发运。“茶好金花开,花多茶质好”,茶中金花为谢瓦氏菌,能溶解脂肪,减肥健美,是衡量茶质好坏的标志。益阳砖茶几十年来行销西北五省,成了民族团结的“使者”,是茶乡益阳叫响西部的一个名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