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黔北普陀特产有哪些 正宗普陀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黔北普陀特产有哪些 正宗普陀县特产更新时间:2022-08-28 11:05:34

一.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九死还魂草

外形美观,生长于岩石缝中,有活血、通经、止血功能,是一种珍稀草药。过去普陀山遍地皆是,后因缺乏栽培、管理,产量锐减。据传,此草存放数年,形似枯萎,销加清水,即可恢复原貌。

二.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红膏呛蟹

梭子蟹又称白蟹,产于近海,头胸部两端突出,形如梭子,两螯细长,甲壳表面有紫云纹。肉质细嫩、洁白,膏似凝脂,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可蒸着吃,可炒着吃,也可把白蟹切成小块,以食盐、酱等腌渍之,即成美味的“蟹酱”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冬至前后捕获的白蟹,肉肥膏红,整个放到盐水里,略加浸渍,便是闻名遐迩的红膏抢蟹,鲜美可口,诱人食欲,是高档酒席之必备冷菜。

三. 上海市 普陀区 油氽馒头

油氽馒头是上海的百年老店枣沈大成点心店制作的特色风味小吃。该店的油氽馒头博采众家之长:馒头皮的制法取于南翔小笼馒头,用不发酵的精细粉擀成,馅心取法于淮扬细点的汤包,将肉馅加骨头汤打匀,调以葱、姜、蒜等制成的佐料;氽炸时又采用近似氽炸酥饼的技巧枣经过这样精心加工制作出来的馒头,形状小巧玲珑,皮呈金黄,色泽美观,入口松脆,肉馅鲜嫩,一咬汤汁四溢,肥而不腻。吃后齿颊留香,满口生津,若趁热食用,更会余味无穷。

四.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大黄鱼胶

产品名称:大黄鱼胶

产品产地:浙江舟山岱山

产品别名:称大黄鱼、石首鱼。.

产品季节:立夏前后,

产品特性:肉质鲜嫩,味甘性平,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大黄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耳石有清热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润肺健脾、补气止血作用,胆有清热解毒功能。

产品简介:大黄鱼,俗称黄鱼、黄花鱼,分布在黄海南部至雷州半岛以东海域,有岱衢族、闽――粤东族和硇洲族三个地理种群,因其体色金黄、肉嫩味美、经济价值高而闻名海内外。 大黄鱼是我国海洋捕捞主要经济鱼类。但由于长期的酷鱼滥捕,导致资源严重衰退,大黄鱼养殖因缘兴起。1986年福建开始从事大黄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研究。我省于1996年率先在象山、普陀、玉环开展大黄鱼养殖试验,1997年宁波、舟山开展了人工育苗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并迅速向全省推广。大黄鱼加工后有长胶、片胶,口味极佳,健肠胃,为“滋补珍品”,清时列为贡品。

产品历史:至于大黄鱼的开发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多年,至今已2500多年的历史。据《吴地记》载:“阖卢十年(公元前505年)东夷侵、吴王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月余,属时风涛,粮不得渡,王焚香祷之,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绕吴王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鱼作金色,不知其名,见脑中有骨如白石,号为石首鱼”。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石首鱼出水能鸣。”“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之”、明代屠本畯著《闽中海错疏》提到“浙南渔场,海上以四月小满为头水,五月端午为二水,六月称为三水,……八月出者名桂花石首、腊月出者为雪亮”。大黄鱼开发性生产大约始于唐宋年间,在明代后朝由于倭寇入侵,朝庭颁倭海令,并弃岛内迁,捕捞业萎缩衰退。直至民国时期,在漫长的300年间,海氛不清、硝烟不断。海洋捕捞时盛时衰,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黄鱼捕捞生产于20世纪50-60年代达到顶峰。

产品典故:有一次乾隆南巡,天近傍晚见一片茂密竹林,听其间传出悦耳叮声,片刻即逝,便入林见石高可逾丈,厚约数尺,色白如雪,形似龙蟠.皇帝一看,倍加喜爱,传旨马上运回宫中.将其放在”清漪园”内,可院门太小,无法运进,又拆门运石,安置妥后,乾隆并亲自提笔写”青艺岫”三个大字,太后听说十分生气,把乾隆痛斥一番,乾隆为了消除母亲心头之气,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还亲自设计了一个”脯雪黄鱼”的菜孝敬太后,取意”卧冰求鲤”的典故,以尽母子之情。

五.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南乳肉

菜系:浙菜

口味:咸鲜

价格:40-80元

特色:腐乳香纯,鲜咸微甜,肉质耙烂,肥而不腻。

原料:

猪五花肉400克。净芥兰100克,料头花(胡萝卜花刀片)2克,红腐乳卤(红腐乳块与原汁搅成浆)25克,红粬粉2克,白糖13克,绍酒20克,酱油10克,精盐4克,味精10克,上汤450克,湿淀粉15克,鸡油10克,葱10克,姜10克,花生油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猪五花肉的皮刮洗干净,改成两大块,放入沸水锅中煮至刚熟,约30分钟(用筷子刚好插透),起出,切3.5厘米见方的块。用酱油5克、湿淀粉5克、绍酒5克加适量水调成浆,将肉块表皮涂匀成浅黄色,沥净汤汁。将芥兰用刀修好洗净。

2.锅炙好,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下入猪肉块加上锅盖,炸至皮呈金红色,锅中无油爆声,倒入漏勺沥净油。锅回火上,下入葱、姜、红腐乳卤,以余油爆香,烹入绍酒10克,加入上汤400克,垫入一层竹箅,下入炸好的猪肉块,下入酱油调色,加入白糖10克、精盐,烧开,扣上一瓷盘,改用文火炆30分钟,加入红粬粉,继续炆20分钟,待肉耙烂,起锅,去掉葱、姜、竹箅。

3.另起一锅入水,加花生油适量烧开,下入芥兰、料头花飞水,下入漏勺沥净水。锅内加花生油20克,下入芥兰,烹入绍酒5克,加入上汤50克、白糖3克、盐2克、味精5克、湿淀粉5克,旺火翻炒爆匀,打入鸡油,倒入塑料沥筐,沥净汤汁,入玻璃盘围边。然后将炆好的肉块皮朝上码入盘内,将锅内原汁的浮油撇净,加入味精,烧开用湿淀粉勾芡,浇在围好的盘中肉块上,将料头花码在肉面上即成。

六.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舟山杨梅烧酒

舟山杨梅烧酒是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的。舟山杨梅烧酒历史悠长,几百年前的古人就用杨梅烧酒治病。目前舟山杨梅烧酒年产量约500吨。舟山杨梅烧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品尝舟山生猛海鲜,配饮舟山杨梅烧酒。”在舟山,美味的海鲜加“杨梅烧酒”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据了解,舟山民间历来就有“杨梅烧酒医病”的传统,常以烧酒浸泡鲜果为药引,以消暑解困、止泻杀菌、开胃助消化。

舟山杨梅烧酒历史悠长,几百年前的古人就用杨梅烧酒治病。现在,仍有很多人家喜欢自己泡杨梅烧酒喝。目前舟山市较大规模生产杨梅烧酒的企业主要有两家:舟山合源酒业有限公司、浙江东海酒业有限公司。目前舟山杨梅烧酒年产量约500吨。产品主要靠舟山本地市场消化,一小部分销往外省,如舟山合源酒业有限公司的一部分杨梅烧酒销往山东、湖北等地。

舟山杨梅烧酒是个绿色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它可用作接待客人用酒、外地游客旅游纪念用品、走亲访友礼品用酒等。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舟山杨梅烧酒”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七. 上海市 普陀区 上海素菜包

素菜包是上海市春风松月楼素菜馆的特色小吃。该店已有70多年历史,它是融京、苏、扬帮风味于一体的,又有上海本地风味的素菜馆。该店的素什锦、炒冬菇、罗汉斋、口蘑锅巴汤、炒蟹粉、面筋面等菜肴在上海颇负盛名,尤其是该店制作的素菜包更是名闻遐迩,十分受人欢迎。素菜包是用精白面粉作皮,馅心则是用青菜、面筋、冬菇、冬笋、五香豆腐干剁碎后配以香油、糖等调味品制成。将包好的素菜包上笼蒸熟后,皮白松软,馅心则绿中生翠,鲜艳悦目,一开笼就满室生香,食之味美爽口,多吃不腻,百吃不厌。此小吃在上海市豫园商场内的春风松月楼素菜馆里可以品尝到。

八.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九. 上海市 普陀区 瓦缸焖肉

瓦缸焖肉

原料:猪方肉1500克,大头菜500克,荷叶。

调料:砂糖,酱油,葱,姜,料酒。

制作:将方肉洗净焯水,压实后,改刀成正方形。大头菜洗净切碎。将锅置旺火上,用葱姜炝锅,放入肉块、酱油、砂糖,烧至上色,捞起,将大头菜放入余汤粽烧入味。再将大头菜、肉块分装入小瓦缸内,用荷叶封口,上笼蒸4小时即成。

特点:色泽酱红、口感酥软、油而不腻,具大头菜特殊香味。

十. 贵州省 遵义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黔北黑猪

黔北黑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黔北黑猪是贵州省遵义市的。黔北黑猪主要分布于贵州北部,遵义是其主要产区。黔北黑猪体型较大,生产性能较好,繁殖率高,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易育肥、屠宰率高、肉品质好等特点。黔北黑猪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黔北黑猪分布于贵州省的北部和东北部,主产于遵义、绥阳、湄潭、桐梓、正安、务川、凤岗、余庆、道真、习水、汇川、红花岗等县区。产区居民以汉族为主,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群众除养猪积肥外,还有杀年猪-炼油和腌制腊肉的习惯,所以多选择“油多易肥”的猪作种用,对外形的要求是“头大、嘴长、岔口深,脚高、体长架子蹬,大耳下挂粗尾根,倒八卦头日增斤。境内以大娄山脉为主体,是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倾斜和向西湘丘陵过渡的地带,赤水河,芙蓉江、乌江流经其间。产区春暖较早,秋寒较晚,夏温较高,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农业较发达,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为王,并盛产蕃薯、马铃薯、豆类、花生以及烤烟、茶叶等经济作物。由于山场广阔,野生饲料和农副产品丰富,为养猪提供了物质条件。

黔北黑猪体型较大,成年公猪体重79~92千克,母猪为66~86千克。黔北黑猪全身被毛黑色,少数个体蹄部、尾部末梢、鼻盘等有“白点”特征。嘴长而直,背腰微下凹,较长而窄,腹大下垂但不着地,怀孕母猪腹部可以着地。黔北黑猪性成熟较早,公猪在3~4月龄就开始用于配种,母猪初情期平均在108.5天,一般在133.8日龄时开始初配,经产母猪每窝产仔数为7.57头。黔北黑猪主要产区是遵义。

2013年,遵义市黔北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申报的“黔北黑猪”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黔北黑猪主要产区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的桐梓县、遵义县、凤冈县、绥阳县、道真县、务川县、余庆县、湄潭县、正安县、赤水县、习水县、仁怀县等12个县。黔北黑猪的地域保护范围为:桐梓县、遵义县、凤冈县、绥阳县、道真县、务川县、余庆县、湄潭县、正安县、赤水县、习水县、仁怀县等12个县。地理坐标:东经105°36′—108°13′,北纬27°08′—29°12。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