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平遥古城山西特产 山西平遥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平遥古城山西特产 山西平遥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8-21 12:13:20

一.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油糕

【原料】 软米一斤、红小豆(芸豆)三两

【辅料】 红糖六两、桂花酱少许

【制法】 把软米泡上一夜,再用清水冲两次,碾成细面。把小豆煮熟,放在筛子里拿木勺抿烂,再拿布包澄出来炒一下。把红糖、桂花酱放在一起成馅,再用温水把糕面和起成面席,揪成小剂,把小剂捏成皮,包入馅子,捏好。过油炸出来即成。

【特点】 外焦里绵,香甜好吃

二.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丽江玛咖

丽江玛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玛咖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食品,也是具有多种神奇功效的药草,是一种独特的珍稀药食兼用十字花科植物。据现代科学研究,玛咖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多糖、多种维生素等,此外玛咖还含有具有特殊功效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玛咖烯、玛咖酰胺、芥子油、生物碱、氨基酸和矿物质微量元素,具有提高免疫力、改善性功能、调节内分泌、抗疲劳、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药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提高和治疗性功能、改善更年期综合症、治疗贫血、增强体力、降血脂等,是世界十大畅销保健品之一。我县于2003年开始开展玛咖引进种植试验示范,到2013年全县玛咖种植面积达21000亩,年产玛咖鲜果4198吨。多年的实践证明,适应种植玛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800至4200米、北纬20度至30度的山地寒温带至山地亚寒带,完全适宜在丽江海拔2800米以上高寒山区推广种植,而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玉龙县适宜推广种植玛咖的土地面积有10万亩以上。随着卫生部正式批准玛咖作为“新资源食品”进行生产经营,丽江市政府确定了“以丽江为中心,辐射大香格里拉区域,苦干五年,将丽江建设成全球最大的玛咖种植加工基地”的产业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玉龙县玛咖种植基地面积计划达到5万亩,产值突破2.5亿元,真正建成高海拔贫困山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成为继丽江雪桃之后的又一张玉龙名片——“丽江玛咖”。

三.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茨满梨

茨满梨是全国梨类的四大名牌之一,因主产于丽江坝茨满村,故名。 丽江茨满梨果型端庄、皮薄肉脆、汁多味甜、富含维生素和果糖,是云南省梨类中的上品。茨满梨产地黄山茨满、长水、中济一带,离丽江城不过数里。春天,这里是一道香雪连海的风景。这一带每年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梨花节","一树梨花春带雨,踏歌起舞霁月中"的民俗美景,使人陶醉;秋天,这里风过庭院、梨香阵阵;时近秋末,又是村坞红叶、斑斓无比;茨满梨花和茨满梨风景,都是丽江人生活永不凋谢的色彩。

中秋佳节,丽江城乡居民喜吃茨满梨,并作为馈赠礼品。茨满梨还可制成蜜饯、罐头等食品,也常蒸制成菜肴,岽味独特。茨满梨还有药用价值,去核放入苏子、蜂蜜蒸熟煮成梨膏,均有止咳、去痰、润肺功效。

四.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豆腐脑

豆腐脑是平遥风味小吃,以其经济实惠、方便适口的特点、历数百年而不衰,至今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平遥豆腐脑别具特色,以其“打卤”见长,把好的粉条、黄豆、淀粉及各种调料煮制而成的卤汁。售卖时,将铜锅架在笼圈套盒里,下置木炭火盆以保温。食时,浇上铜锅里的粉条、黄豆、卤汁,后将一勺脑豆腐盛入碗内,真是鲜嫩可口,香气四溢,食毕浑身暖烘烘的令人留连忘返。

平遥豆腐脑实际上有两种叫法。豆腐脑一般是指卤和豆腐和在一起的一碗豆腐;如果单纯是豆腐的话,大家一般叫它老豆腐。在平遥,豆腐脑小老板一般分两种叫卖的方式。一种是两个大铜锅放在了三轮车上,师傅踩着三轮车会在一家一家社区或门口逗留,外加一个播着“世上只有妈妈好”小喇叭,。他们一般都会在下午出来,这个时候是学生和大人下学下班的时间,正好喝一碗豆腐脑解饥。

另外一种也是最传统的方式。一般是由两张大方桌,方桌上坐了大铜锅,左手边一半是卤,右手边是豆腐。而卤是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里面有煮的比较碎的黄豆、还有海带、虾米、粉条。而卤汁和豆腐也一直是热的。通过下面一直有火保持着暖暖的温度。现在也有很多摊子会把熏蛋拨了皮后放入卤汁里,这样鸡蛋也会是热的。

每个平遥人几乎都喜欢喝豆腐脑。当老板围着大铜锅把几条大长凳子摆上后,一下子就坐满了很多人。老板忙起来的时候,左手拿着小碗,右手很熟练的把卤先盛入碗里,然后铲一块豆腐放到碗里,然后一小勺韭菜花,再加点辣椒油,最后滴入一滴香油。一碗香香热热的豆腐脑印入眼帘,酱的卤、白的豆腐、绿的韭菜花、红的辣椒,煞是好看,小勺舀着吃上一口,回味无穷!

五.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豆面抿尖

山西面食闻名天下,“一样面百样做,一样面百样吃,三百六十天,天天不重样”,这是说山西人能用单调的面粉做出丰富多彩的面食品种,有的甚至可以在一年之内,做到主食天天花样翻新,没有重复。小小一块面在山西人手中捏卷搓拉出神入化,形成了独有的面食文化。

抿尖就是众多面食中的一种,平遥话称为抿圪抖儿。抿尖的抿字表示此种面食的制法,尖则是指此种面食出锅后的形状。比较传统的抿尖用豆面制成,也叫豆面抿尖。现在通用的做法中常以豆面或玉米面、高粱面掺白面(普通面粉)为原料。

制作擦尖和抿尖的工具不同,做抿尖是用抿床和抿锄(左图),做擦尖的是擦床(右图)。抿床无刃, 向下低凹,呈圆口状, 抿床附带一个抿拐,是用来压面,擦床呈月牙形状, 刀口朝上, 所以做出的面条形状也不一样, 擦尖是扁的,抿尖是圆的。 制作擦尖面时一定不能着急,月牙的刀口很容易将手掌擦破。这两种工具通常都是用来制作杂粮面食。

抿尖和擦尖面的和法差不多,为防止面出筋两种面团都不能和的早了,否则不易压下去,要等下锅的时候方可将面团和好,只是抿尖和得软些,通常是小麦面粉与豆面搭配,擦尖的面团和的硬些,可比饺子面团稍硬些,擦尖的面团与饺子的面团软硬差不多,有的甚至比饺子面团还稍硬些,抿尖的面团要比饺子的面团软,两种面团都是有半干半湿面粉参合在一起的面团状。

制作抿尖和擦尖的工具(平遥话:擦则)

抿尖的制法:将面团放在抿床上,用抿锄或者手掌用力将面团向下压挤

煮熟后将抿尖用笊篱捞起,一般浇各种卤(西红柿、小炒肉等制成,方法随意)或烩菜食用

六.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拨烂子

【原料】 高粱面、白面或两掺,土豆、胡萝卜等菜

【制法】 ①将土豆或胡萝卜用擦子擦碎放入盆内,将面掺入菜中,加少许水拌成颗粒状上笼蒸。

②蒸熟后用熟猪油或菜籽油热炒,加入油、盐、葱、蒜调料。

【特点】 调料味浓、热和清香

七.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南瓜糊塌

【原料】 白面一斤(制成品十个)

【辅料】 南瓜半斤,料面、食盐、葱花少许,油半两

【制法】 把南瓜擦成丝,和面拌起(软一点),再和辅料拌匀,鏊子热了淋少许油,把面用小铁勺放在熬子上,摊平(圆形),两面烤焦即成。

【特点】 美味可口

八.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名水煎包

【原料】 精粉500克

【辅料】 猪肉250克,大葱125克,酵面200克,酱油50克,香油50克,食油100克,白菜700克,精盐、碱面、调料面、姜末、清水适量

【制法】①将面粉与酵面兑好加入温水和成面团,再碱水揉匀稍饧上案,揪成40个小块,逐个擀成小圆片。

②把肉剁碎,放人酱油、精盐煨起,再将切碎的姜、葱与调料面一起放人肉里拌好,然后再放上剁碎,压出水分的白菜及香油,拌匀成馅。

③用皮包上馅成大圆饺子,俗称扁食,似相公帽摆放在刷匀油的深底的鏊子上(专用鏊子),摆满为止,淋人食油50克,盖上盖煎5分钟,再倒入800克白面汤清水内兑入少许面粉搅成面汤,再盖住煎焖使之变成蒸气传热焖熟,再淋入50克食油,再盖住焖煎5分钟。底部呈焦黄色时,用铲将四周与鏊底分离,大翻鏊,离火即成。食用时用小铲铲人盘内即可。

【特点】 底色金黄,焦脆,馅浓香可口,色味俱佳

九.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背棍

一人背后竖一根“铁棍”,举一个演员,随着背铁棍演员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化装演员就会飘舞起来,沿街表演,招摇过市,形成一年一度的“红火”场面。

十.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河捞

【原料】 白面或白面加绿豆面

【和面】 和面用水要求同抿圪蚪,面团比之更软,以难以堆放成形为度

【制法】 醒匀后的面团揪成约茶杯大小的面块,略揉成粗条,塞入河捞床槽内(河捞床的专用工具,钉好的平木架两端加底座或木腿,木架中间掏空后安置一铁筒状容器,底部封闭的一铁板上凿细孔),面团置于槽内后,持压柄一端固定于木架,柄中间安装木质压柄或圆铁棍,粗细约10cm左右正好与内径同,用力挤压,使面受挤呈圆粉条状漏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配料同抿圪蚪相似。

【特点】 条长且匀,易熟,口感滑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