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特产猪肉粒 闽南特产小吃猪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特产猪肉粒 闽南特产小吃猪肉更新时间:2022-08-21 22:49:19

一. 辽宁省 沈阳市 康平县 康平四粒红花生

康平四粒红花生主产地是康平县海洲乡。粒红色,椭圆形。生吃具有养胃补血的功能,红皮还具有造血功能,所以经常食用有益于身体健康。海洲乡的花生均产在绿色无公害基地上。

二.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巴彦 巴彦猪肉

巴彦猪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巴彦县是全省农业大县,具有多年生猪养殖传统,巴彦猪肉名扬全国,并成为全省第一个注册“巴彦猪肉”地理标志的县份。

地域范围

产地范围:巴彦猪肉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将巴彦县境内3135.2平方公里区域划定为巴彦猪肉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保护范围。保护区面积为31.33万公顷,2007年商品猪量为200万头。

产地地理位置: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中游北岸,具体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5′53″-127°42′16″,北纬45°54′28″-46°40′18″。南与宾县隔江相望,西濒漂河与呼兰为邻,北依泥河与绥化、庆安交界,东临黄泥河及骆驼砬子山与木兰毗连。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72.4公里,边界周长338公里,县城距哈市98公里。

产地地址:全县辖18个乡镇,巴彦猪肉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在巴彦县内的18个行政乡镇,即巴彦镇、松花江乡、富江乡、巴彦港镇、西集镇、丰乐乡、兴隆镇、红光乡、万发镇、德祥乡、天增镇、山后乡、黑山镇、龙泉镇、华山乡、龙庙镇、洼兴镇、镇东乡。其中小城镇10个(两个建制镇)、16个村(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村)、1351个自然屯、4个国有林场,2个国有原种场、1个国有种畜场。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1、土地资源特征。土壤共有9个土类,19个亚类,32个土属,计62个土壤类型。9个土类是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泛滥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和沙土。全县幅员面积3135.2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31.33万公顷,耕地面积22.67万公顷,耕地中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约占90%以上。腐殖质层厚度达20-7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3.72%,含氮0.168%,含磷0.99%,含钾1.80%,PH值6.7,呈中性。全县地势东高西低、北岗南平、中部多丘陵,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2%,地理形状为楔形,海拔最高为564.3米,最低海拔110米。

(2)水文情况:水资源。巴彦县有较大河流14条,河道总长475.7公里。全县地下水资源存储量6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供给量为3.97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为2.224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7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为869立方米,亩均水量212立方米。包括水系、水源和水质情况及影响因子。

(3)气候情况:巴彦县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气温为3.1℃,最高气温曾出现过37.9℃,最低气温达-42.5℃,年≥10℃活动积温为2658.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82.2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669.4小时。5-9月份作物生长期日照为1252小时,占全年总日照的46.9%,历年平均初霜期为9月21日,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31天。全年结冻期为145天左右。包括季风、温度、湿度、日照和降水等特殊气候因子。

(4)人文历史情况:巴彦县人类生活的历史。巴彦县自公元前211年秦朝时就是岁百之地,是由岁族与百族融合成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以渔猎为主,辅以农业。

巴彦县建治以前,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土质肥美,是一片待垦的处女地。因为封禁(清以东北为自己“龙兴”之脉封禁东北三省),只有少数旗兵屯田和少数汉人零散住在各地开荒种地,张网捕捞鱼,过着日出而起,日暮而归的农家生活。1859年,清咸丰九年东北开禁,土地放垦后,关内的大

量汉民流入本地,人多之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于呼兰城以东建呼兰厅治理巴彦苏苏等地,管理赋课刑名及旗民交涉等事宜。光绪三十年(1904年)呼兰厅分两处,呼兰一处,升呼兰厅为呼兰府(移到呼兰城),原呼兰厅改巴彦州,民国2年(1913年),巴彦州改巴彦县。

生猪发展历史:据民国六年《巴彦县志》记载:“巴彦汉晋时期为夫余之地”。据张向凌《建议学点黑龙江省历史》所述:夫余约建国于公元前三世纪即战国末期。《后汉书•夫余传》记载:“国有君王,皆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者、大使、使者。”可见,巴彦县养猪业由来以久,清代咸丰年间(1860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在此处设立开垦行局,进行土地的大量放垦,养殖的猪以当地的猪为主。据《东省丛刊》记载,民国2年(1913年)巴彦县“卖却之家畜惟牛与猪,牛每年卖千头至千五百头,猪五千至六千口,牛先送往呼兰市场,由呼兰便驱往哈尔滨,猪则送往哈尔滨,鸡鸭无运至他处出卖,卵用汽船远销黑龙江省岸”。

新中国以来推动生猪发展水平:进入50年代,引进长白猪与本地猪杂交,生产出优质杂交猪,瘦肉率明显提高,到80年代随着引进猪种的增多,开始繁殖二元杂交猪,猪的质量明显提高,到二十世纪末,巴彦县通过引进的杜洛克、英系长白、比系长白、大约克夏当地猪等三元、四元杂交,生产出高瘦肉率的优质种猪。全猪的瘦肉率都在70%以上,同时巴彦县聘请省内畜牧专家,结合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的实际在实践中创造了庄氏养殖法,该法得到了美国养殖专家的充分肯定,据美国养殖专家说美国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率为22头,我县洼兴种猪场每头母猪年产仔成活率达到24头。比美国高出9.1%。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美国生猪专家称赞说:“巴彦县生猪养殖的品质和技术成熟程度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

文化底蕴:一是饲料优势。由于独特的地形特征,生猪饲料产地因地形西向,下午西斜时,向西的斜面迎接西边来的斜射光线呈对农作物来说就是直射光,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更好,使农作物质量更加好,由于饲料的优势决定了巴彦猪肉产地生产的猪肉有自己独特的品质。二是杂交品种优势。巴彦县通过引进的杜洛克、英系长白、比系长白、大约克夏当地猪等三元、四

元杂交,生产出高瘦肉率的优质种猪。全猪的瘦肉率都在70%以上。三是典型养殖模式优势。巴彦县聘请省内畜牧专家,结合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的实际在实践中创造了庄氏养殖法,此法得到了美国养殖专家的充分肯定。美国生猪专家称赞说:“巴彦县生猪养殖的品质和技术成熟程度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四是人文环境优势。由于巴彦县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发展,全县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用规章制度控制基地的环境质量,对污染企业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对农田进行整理,全县基地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环境质量基本趋于平稳,基本上无污染。轻度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四个方面。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平均值280微克/立方米。大气二氧化碳日平均值28微克/立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地表水水质达标率70%,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7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分贝。四是科技管理优势。巴彦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制定猪肉产品检验标准,卫生指标、营养指标、农药残留指标、重金属指标都优先与国家无公害标准。从检验报告看,全县猪肉的卫生指标、重金属指标、感官指标、兽药残留都好与无公害猪肉标准,无公害猪肉标准中不涉及的营养指标、有益金属元素指标均是很高的,体现了猪肉产品的营养特性。巴彦猪肉进行了无公害认证,体现了巴彦猪肉的安全性。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巴彦猪肉产地选择在巴彦县境内是因为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巴彦县生猪有独特的生猪品质,为巴彦猪肉的发展奠定了质量优势。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巴彦猪肉选择三四元九交猪进行加工生产是有其独特的质量优势的,巴彦猪肉以三四元杂交生猪为原料,三四元杂交生猪来源于巴彦县特有的东北白猪为第一代母本或父本与长白、杜洛克、大约克夏等猪进行杂交,生产第二代杂交猪,再用杂交猪进行三、四代繁殖,进行优势生猪养殖,以优质的生猪为原料进行科学屠宰加工,生产具有巴彦地方特点的巴彦猪肉。

(3)生产过程管理特殊使用规定:巴彦生猪质量要求:一是生猪养殖用

巴彦县当地绿色食品玉米、大豆为主料,生产全价饲料进行养殖,不饲喂任何动物粪便发酵饲料;二是使用国家规定的兽药进行疾病控制和治疗,不使用国家禁用的兽药;三是养殖场远离居民和交通要道,防止污染;四是实行分圈式独立养殖庄氏养殖法和徐氏防治法;五是以喂粮食饲料养殖为主,生猪主要是三元、四元杂交猪,生长期小于12个月。

(4)产品收获、屠宰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巴彦猪肉实行专用车辆单独运输,封闭式快乐屠宰法,科学排酸,冷冻处理单独存放处理。并在进行严格的出厂质量检验后出售,同时对产品进行售后服务,实行产品召回制度。

(5)生产记录要求:巴彦生猪按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专业化养殖;对生猪养殖中使用的兽药、添加剂等投入品及时进行全程记录;及时进行饲养检查;实行巴彦猪肉市场准入、质量科技服务等制度,以巴彦猪肉产品检验标准进行检验;生猪按养殖场进行统一的编码和单独屠宰,产品按不同的养殖场进行单独存放,进行特定的编码,便于售后质量跟踪服务。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巴彦猪肉品质好、色泽鲜艳、肉体有弹性、瘦肉率高、表皮光润。

(2)内在品质指标:猪肉瘦肉中脂肪含量3%以下,适量食用不会发胖;亚油酸含量9%以上,猪肉口感香而不腻,嫩而不滑;猪肉蛋白质含量大于20%,猪肉中氨基酸大于15%,营养丰富;还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铁、钙、锌等微量元素,每百克含钙大于2毫克、含锌大于2毫克。

(3)安全要求:按巴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制定的生猪养殖标准进行无公害化生猪养殖,在加工、运输中不被污染保持其安全。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巴彦猪肉包装以纸塑为主,分为5kg、10kg、20kg等包装,主要是在包装表面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巴彦猪肉”等字样,并加有防伪标志,巴彦猪肉主要是冷冻贮藏、专用设备运输,防止运输路途中污染和变质。

三.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蛎煎

蛎煎

蛎煎又称蛎粕,以新鲜牡蛎调油、味精、香葱、芹菜、拌入薯粉成糊状,入锅铺平,两面油煎,状如薄饼。香酥清甜,可与闽南、台湾之“蠔煎”媲美。

四.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福建泥蚶

福建泥蚶:因栖息于浅海软泥滩中而得名。主产于云霄、东山、漳浦、连江、宁德、福鼎等县沿海,尤以云霄县的漳江湾海区,所产泥蚶体大肉肥,鲜美可口。不仅为滋补良品,亦具药用价值。

五. 吉林省 松原 扶余 扶余四粒红花生

扶余四粒红花生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扶余四粒红花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增盛是中国四粒红花生生产基地,由于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种植,使四粒红花生成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2000年荣获扶余县首届评展会特色产品奖。四粒红花生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E,钙,铁,锌,锶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人体必要的各种氨基酸,能促进人体发育,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之功效。果仁鲜红色,粒度均匀,有光泽,味道香纯可口,无论炒食,煮食或制成各种食品,都受到人们普遍欢迎。

扶余四粒红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扶余县关于确定扶余四粒红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扶政办发[2006]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镇、陶赖昭镇、五家站镇、弓棚子镇、增盛镇、三井子镇、新万发镇、大林子镇、新站乡、社里乡、永平乡、更新乡、徐家店乡、肖家乡等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福建翡翠贻贝

福建翡翠贻贝:产于平潭岛以南沿海。壳薄,翠绿色,生长纹细密光滑;贝壳内具珍珠光泽,足丝淡黄色,较细软。

七. 陕西省 安康 岚皋县 秦巴野猪肉

秦巴野猪肉

陕南秦巴山区地处南北交汇,野猪多得成灾,到处糟蹋庄稼。野猪肉脂肪很少,皮薄肉香,味道十分鲜美。

陕南秦巴山区地处南北交汇,物种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饮食原料丰足,特别是当地的民俗小吃、乡土名菜、风味、山野菜、山珍野味和药膳、青茶、农家酒等很有特色,这是一大优势。农家乐的饭菜应该以“绿色、天然、鲜活、土产、山野菜、无污染”为主,菜就地在菜园摘取,鸡应是当地饲养的土鸡,鱼从池塘里捞出的鲜活鱼。比如,农家自熏的腊肉,自己加工的豆腐乳、豆鼓、猪血豆腐干、五香豆腐干、腌菜、干鲜山野菜、山菌、山笋、野果等;喝自酿的苞谷酒、高粱酒、拐枣酒、柿子酒、甜杆酒、阳桃酒、木瓜酒、甜酒、稠酒等。一些农家特色菜饭,如和渣、懒饭、菜豆腐、洋芋糍粑、魔芋豆腐、神仙凉粉、苞谷浆粑、搅团、艾馍、柿子馍、黑米粥、荞麦削片、洋芋拌汤、荷叶莲籽粥、软饼子炒腊肉、板栗焖土鸡、钢鳅鱼、野生鱼鳖、桃花鱼、汉江鲤鱼、木耳、地耳、石耳、旱菜、山药炖猪蹄、山药粥、鱼腥草绿豆汤、凉拌鱼腥草、野猪肉、野兔肉等等,都是农家特色饭菜,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经营者只要多在农家特色菜这方面作文章,做出地道的风味,定会让游客一饱“口福”。

八. 上海市 黄浦区 猪肉烧卖

【原料】

面粉500克,熟猪肉500克,猪肉末150克,猪油50克,冬笋50克,冬菇25克,酱油25克,白糖60克,味精、黄酒、葱姜各适量。

【制作过程】

1、取面粉,用开水烫,揉匀揉透,搓成条,摘成坯,擀皮待用。猪肉蒸熟,配料均切成细丁。

2、锅内放油,烧热,葱姜爆锅后,放入肉末炒一下,随即下配料炒至半熟,加调味料,盛出。


九.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福建中国鲎

福建中国鲎:产于长江口以南沿岸海域,福建省为主要产地,平潭县为产量最大的县份之一。其卵、肉、肢及肉脏均可食,烩制成美味佳品。又为全身性水生药用动物,对痔、疔、癣、痢、红眼、青光眼、子宫颈癌出血等疾病均有疗效。

十.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蛋燕

做“蛋燕”很简单的,只要把番薯粉加水再加上鸡蛋和一些盐,混合在一起,然后锅烧热,控制火候,放入少许油,然后倒入适量调制好番薯粉,煎成一块块,然后,切成条状就可以了。

蛋燕要煮得好吃,最重要的是汤头,通常我们会用排骨汤或者鸭肉汤,加入葱蒜等就行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