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建水缅甸特产 缅甸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建水缅甸特产 缅甸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8-04 15:31:45

一.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普雄浸梨

建水县普雄乡高山生长一种小黄梨,个体小,鲜食酸涩,富含多种氨基酸及其他营养元素。用淡盐水或冰糖、甘草水浸泡于土陶瓮罐中,严密封固,三四月后开取而食。味甘凉,津止咳,可治肺痨咳嗽,为天然绿色健身食品。2000年普雄乡与昆明润世达经贸有限公司合作生产,注册商品名称“普雄浸梨”,广告:“云南十九怪,泡梨当罐头卖。”产品销昆明、广州、深圳、武汉等地。

二.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苦刺花

苦刺

【别名】苦刺花、狼牙刺、铁马胡烧

【来源】豆科槐属植物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 Hance,以根、叶、花及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叶、花及果实夏秋采,分别晒干。

【性味归经】苦,寒。

【功能主治】

根: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用于喉炎,肺炎,痢疾,膀胱炎,水肿,衄血,血尿,便血。

果:理气消积。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腹痛。

花:用开水冲泡做清凉解暑的饮料。

【用法用量】根、果3~5钱,水煎或研粉冲服。

三.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沙莜

建水沙莜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沙莜即白薯、红薯,在建水种植历史悠久。品种多,产量高,富含淀粉、糖分、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吃后有饱足感,易消化。

沙莜其淀粉纯白,称小粉,制成凉勺粉,消暑解喝爽口。锣锅煨沙莜,更是好吃。取本地品种的真白沙莜,风干晾瘪,用锣锅慢火煨熟,闷干,可见糖汁流出,味道蜜甜。传说清朝乾隆皇帝食后赞日:真云南参也。亦可作菜肴,洗净切条,先蒸后炸,颜色黄灿,撒上椒盐,入口酥脆。滇中民谣:"好个临安府,沙莜当晌午,肚子吃得胀鼓鼓,手里还拿着两大股。

四.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小米辣

建水小米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水盛产小米辣,是云南省有名的“小米辣之乡”。建水小米辣品种优良,具有耐旱、耐瘠薄,长势旺、抗病性强等特点。成熟的小米辣颜色橙黄、饱满均匀、色泽鲜亮、辣香味浓、油脂和维生素含量高。

五.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泡糕

在建水城乡,每逢起房盖屋,亲朋好友都要带上礼物前去祝贺。所带的礼品中,少不了一甑雪白松软的泡糕。

泡糕的历史极其悠久。从明代至今,一直是建水的地方名特小吃之一。在其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批高手,西门外的蔡明是其中的代表。蔡明,外号蔡瞎子,因所做泡糕出名而得其绰号。他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开业至1956年的45年中,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制作的泡糕极受欢迎。他的选料精致,专用建水狗街的青肚皮、老里洞秧草沟的冷水谷大白米和开远布沼坝、建水南庄的优质红糖,加以玫瑰、芝麻等。蒸制时,每甑用大米面四斤,红糖二斤,玫瑰糖二两的比例严格制作。蒸制时火候掌握适当,大约用完10个草结后,即可出笼。撒上芝麻,就可出售。其特点是松软,富有弹性,不粘牙,香甜可口。

六.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狮子糕

建水狮子糕是云南省建水县的传统名食。相传是清代后期,由建水县“荣香斋”糕点铺一吴姓所创制,因糕状似雄狮颈毛而得名。狮子糕的主要原料为上等糯米、米制饴糖和少量蔗糖。制作时,先将糯米用清水浸泡10-15天,然后将糯米蒸熟,合团压片,切条,凉干,再放入菜油锅里炸至炮酥,冷却后,用80%的米糖和20%的蔗糖包裹,压扁,切块,即为成品。这种糕点,酥脆甜香,美味可口。( 红河)

七.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草芽

建水草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草芽,是一种名贵的人工栽培的蔬菜,属香蒲科植物。其形状、颜色似小型象牙,又名“象牙菜”,唯云南建水所特有。草芽以幼嫩新生根状茎为食用部份。根状茎,圆柱形,顶部呈锥形,形态酷似象牙,故称草芽。草芽喜温、喜肥。 草芽营养丰富,含多种氨基酸。

草芽生长在水里,主干露于水面,呈翠绿色,芽窜于水底中,其种植方法与种莲藕基本相同。草芽四季生长,随时可采来食用,夏秋为生长旺季。由于它生长在水里,又具有脆、嫩的特点。所以,草芽采集后,必须养泡在水中,烹制时才能取出。草芽色泽乳白,甜脆鲜嫩,是一种上好的食用菜。将草芽切成段,与鸡肉片同炒为鸡片草芽,洁白汁亮,清淡素雅,质地鲜嫩,芳香异常。草芽还可分别配上云腿片、鱼片,烹制成云腿烩草芽和溜草芽鱼片等色鲜味美的佳肴。用草芽烧汤,鲜香滋嫩,味美无比。草芽腰片汤、草芽海参汤都是筵席中不可多得的汤菜。凡是到建水去,每餐少不了吃草芽。草芽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除此之外,草芽根含淀粉,可酿酒。叶片可编席、薄包等。花粉名蒲黄,入药有止血、活血消瘀的功效。

在建水,人们喜欢用草芽来煮汤喝,一口一个鲜。也可炒食,味道也很美味。家里有重要客人来时,还可以做一桌“草芽宴”,表达对客人的欢迎和重视。怎么样,心动了吧?这从水里捞出来的象牙,想尝尝不?

八.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紫陶

紫陶:云南省建水民间传统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制作成型。经过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大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陶器色泽深紫,花纹雪白。其中深黑嵌白者,尤为上品。建水紫陶品种繁多,有煮器具、茶具、花盆及案头陈列装饰用品等。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用作蒸具,可蒸鸡、鸽等肉食品,鲜美异常。

九.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汽锅

建水汽锅是云南建水工艺美术陶厂生产传统手工艺品,系利用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生产的蒸煮器皿。该产品采用当地特有紫陶土配制成坯,经过绘画、镌刻,高温烧结,用硅石打磨抛光而成,外形光亮细润,古色古香,具有耐酸碱、透气性、无铅无毒的性能,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具。使用建水汽锅蒸煮食物,保存时间长,味道鲜美,尤其以云南“三七”为配料蒸煮子鸡的“汽锅鸡”著名,为云南名菜。

十. 亚洲 缅甸翡翠

缅甸玉又称翡翠玉,曾在我国的清末民初风行一时:如清朝内务府大臣荣禄的一只翠玉翎管, 价值黄金13000两。30年代中期,北京翡翠大王铁玉亭有一副手镯,以40000银元卖给了上海的杜月笙。由于缅甸翡翠玉硬度高〈也称水种〉,光洁明亮。且好的翡翠颜色既鲜亮又平和,有很高的 保值和收藏价值,故而称为“玉中之王”。被很多爱玉、佩玉的人所喜爱。日本、新西兰还把翡翠做为本国的“国石”。由于翡翠玉产在紧邻中国的缅甸,且大部分成品在中国加工的特殊地缘关系,加之中国人对翡翠玉的特别偏爱,西方国家也普遍认为翡翠是中国的“国玉”。

颜色

缅甸翡翠玉的颜色因地域的习俗的不同,其细分方法稍有区别,在玉石王国的缅甸,把翡翠 分为三大类12个等级。国内珠宝界则根据其翠色的不同,把它细分到30余种等级。总论缅甸玉的颜色基调,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 缅甸原产冰种翡翠手镯

1、白色。基本上不含其它杂质元素。
2、红色。含化学元素铁〈Fc3+〉〈俗称为翡〉。
3、绿色。含2%以上的铬〈Cr〉〈俗称为翠〉。
4、黑色。含2%以上的铬〈Cr〉及铁〈Fe2+〉。
5、黄色。含元素钽。
6、紫色。含元素铬〈Cr〉铁〈Fe〉钴〈Co〉。
特别是缅甸玉中的绿色,除其色泽艳丽、十分耐看之外,它不分身份、地位、年龄、性别均 可佩戴。因而十分符合中国人含蓄、平和、温雅、亲切的性格。社会需求量日益攀升。价格 也成倍、甚至百倍地增长。

市场

自1950至1960年代,翡翠原料特别是高档色料,绝大部份是经中、缅、泰边境再转口到香港、台湾或东南亚等地。但从1970至1980年代,随着中缅边境贸易的逐步发展,翡翠原料也大量流入我国云南境内。瑞丽、畹町、芒市、腾冲、盈江及章凤等地。各个商号纷纷开展了玉石贸易,但是由于当时缺乏集中管理,再加上税收及地方政策混乱,云南的翡翠原料贸易发展很不平衡。主要是以公斤料及摆件、手镯料为主体,而高档色料仍在泰国清迈或仰光拍卖会上交易。由于地理和相关政策的原因,泰国清迈在数十年来一直是缅甸翡翠原料的重要集散地。
缅甸翡翠交易中心--瓦城。至1994年左右,缅甸政府逐步放宽了对翡翠原料的国家管制。在矿区,凡是给政府交纳了品贸易税以后,翡翠就可以自由交易并可出口。缅甸北部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瓦城)因离翡翠矿区仅30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绝大部份的翡翠矿主和商家的居住地也在瓦城。近年来,瓦城已成为新的缅甸翡翠原料交易中心。
瓦城距仰光仅600公里,现在从昆明也可直飞抵达。每年翡翠商家除参加政府交易会外,还可多次到瓦城采购。当地专业从事翡翠贸易的公司就有几十家。例如:金固玉石贸易公司、福记公司、长龙公司及联合公司等,这些公司的服务周到,均已在香港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翡翠原料在瓦城成交后,交上佣金和运费即可在香港交款提货,非常便捷。随着瓦城的各项优越条件,当地已逐步取替泰国清迈成为新一代翡翠交易中心。
随着时代及经济不断发展和开放,缅甸人民生活亦逐步改善。翡翠原料的成交量增长快速,连带翡翠饰品在缅甸市场上也有大幅度上升。例如在仰光昂山市场翡翠店铺随处可见,当地近年更发展了一、两个专门经销翡翠的商场,内中摆设了近200个柜台,翡翠饰品琳琅满目,令人置身翡翠世界,然而当地展示的翡翠饰品多是款式陈旧及工艺落后之作,绝大部份是低档翡翠。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加工及贸易市场;缅甸本地市场对翡翠的需求亦与日俱增,成为潜力优厚的翡翠市场。多方信息表明缅甸翡翠原料正供不应求,特别是中高档色料的价格于近期大幅飙升。中国广东等地的翡翠商家甚至长年累月住在瓦城的太平洋酒店排队求购原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