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攀枝花名胜古迹与特产 四川攀枝花在古代的地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攀枝花名胜古迹与特产 四川攀枝花在古代的地名更新时间:2022-07-16 18:50:11

一. 四川省 攀枝花市 仁和区 方山全羊汤

方山全羊汤,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采用攀西特有的羊肉、羊骨熬制,具有羊肉耙软、萝卜入味,汤色乳白,咸鲜味浓的特点。

仁和区的方山全羊汤名声远扬,该品采用的羊是攀西特有的山羊,所以用羊肉、羊骨熬制的汤就特别香浓。味碟很朴素,青红辣椒粒加香辣再加羊肉汤,当然还有盐和味精,但喝这羊肉汤,你会觉得特别有味。rMD

仁和区方山全羊汤有四大特点:rMD

其一是羊属野山羊,吃百草,喝山泉,得山林中精华一;rMD

其二以肚杂头蹄全锅煮,不沾生水,其昧自然协调;rMD

其三肠肚不洗,用文火煮脏物沉底,野味却不失;rMD

四是萝卜种于山野,施用农肥,加之树叶飘零,腐蚀成土为其养料,故萝卜独具甘甜特色,炖全羊汤时不可缺。rMD

二. 北京市 通州区 通州小楼与烧鲇鱼

小楼烧鲇鱼是通州地方风味佳肴,四方驰名。为什么叫小楼?烧鲇鱼何人首先烹制?是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的
清真小楼饭店原字号是“义和轩”,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开始,只有一间门面,勾连搭房二间,屋内设座,出售简单的炒菜、水饺、馅饼、豆粥,门前设摊,兼营茶水。由李振钧、李振荣、李振富、李振宗兄弟四人合伙经营,没有伙计。实际将小楼发展起来的是二弟李振荣。据李振荣之子、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多年负责小楼经营管理的李凤海回忆:李姓世传厨行手艺,人称“厨子李”,在精选用肉。调配佐料,烹好加工方面都是行家里手,当时,小楼门面虽小,品种下多,但利薄多销,饭菜质好,量足,深得劳动人民的好评,从早到晚顾客盈门
随着生意兴隆,门店向左扩展,向后延伸,门面增到2间,店堂增到6间,并雇用了伙计,为了晚上休息,即在店堂上盖了一间小楼,留一楼口,竖一活动木梯,方便上下。义和轩北邻庆安楼饭庄,三间门面,两层楼房,系多年老字号,明朝严嵩曾为其题匾“南楼”二字,因此人们便习惯称庆安楼为南楼。义和轩开始仅有一问楼房,和南楼相比小得多,人们便称为小楼。以后,由于经营得力,小楼名声大噪,义和轩的字号倒元人提及,“小楼”两字便成为正式字号一直沿用到现在。小楼与古老的通州城浑为一体,构成了时代的韵味,因此,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来通州城采景,并在小楼等场地拍摄了故事片“野火春风斗古城”
烧站鱼登市后,顾客盈门。李振荣坚持高质量,薄利润,生意愈来愈红人,不仅劳动人民是小楼座间常客,就是中上层人士也慕名前来品尝,一时间车水马尤,大有应接不暇之势。从此,被人们称为通州地方风味,与大顺斋糖火烧,万通酱豆腐并称为“通州三宝”。50年代,彭真、刘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来此品尝过,著名相声大师候宝林也慕名专程来通州一饱口福。小楼于90年代彻底翻盖,三层楼的铺面拔地而起,小楼以全新的设施,烧鲇鱼以传统的原汁原味招徕中外食客
( 北京通州)

三. 四川省 攀枝花 东区 精品竹荪

精品竹荪

精选上等竹荪、鲜肉、野生笋、菌等多种原料精制而成,美味可口、质胞清香,长期食用具有:美容、抗癌、助消化等功效。

四. 四川省 攀枝花 东区 双色米糕

双色米糕,蒸点,特点:红白相间、色泽美观,口味香甜,松泡绵韧。烹制法:蒸。

籼米浸泡后沥干与籼米饭和匀,推成浆后加入酵母浆搅匀发酵,加苏打、白糖和匀。NPc

蒸笼内先安放方木框,铺上湿纱布,将米浆倒入一半,加盖上笼蒸约15分钟,余下米浆加食用红搅成粉红色后倒入木框中,加盖再蒸约20分钟,出笼晾凉切成形即成。NPc

操作要领:苏打用量要适度;蒸制时不能散火;晾凉后才能切成形。NPc

五.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根雕与盆景

根雕与盆景是井冈山园林所、市农办花卉公司等家的。其作品甚多,主要有山水盆景,杜鹃盆景树桩盆景,卵石造型与各种根雕,深受游客好评。( 井冈山)

六.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米易县 米易苦瓜

米易苦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米易苦瓜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的。米易苦瓜具有干脆清爽、苦后回甜快,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特色。米易苦瓜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米易苦瓜是米易县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长期以来在米易县境内安宁河谷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种植,距今有近70年的历史。《米易县志》(农业篇)记载:“米易建县至1959年,种植蔬菜有14类、105个品种,主要有...苦瓜...等”。由于当地气温较高,夏天吃凉拌苦瓜菜、饮苦瓜茶成为米易人民的习惯,并保持至今。米易苦瓜也成为当地家庭饮食、-宴请的必备佳肴:苦瓜炒蛋,苦瓜炒肉,苦瓜汤,苦瓜盅等。米易苦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周年供应,每年早春二、三月是米易苦瓜销售旺季,有效补给了全国其他地区苦瓜生产的淡季。 米易县是我国一个独具特色的内陆山区农业县,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是天然的大温室和全国少有的低纬度高海拔热作区。1984年米易县被列为全省立体农业试点县以来,全县蔬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经过20余年农业资源深度开发和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形成了以茄果类、瓜类为主的早春蔬菜产业格局。1993年被列为“南菜北调基地县”,2003年被授予“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称号,2009年米易县先后被省政府和省农业厅列为“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蔬菜基地县”,2010年成为首批“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蔬菜)基地强县”和首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主导产业蔬菜),2012年米易县被列入全国蔬菜规划重点县。 建国后,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米易苦瓜栽培面积曾一度萎缩,品种主要以当地老品种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米易县通过立体农业开发,以米易苦瓜为代表的早春蔬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苦瓜产业得到大力发展。2007年,米易苦瓜荣获“第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特色农业展览最畅销产品奖”。米易苦瓜生产方式独特,采用“苦瓜—水稻—苦瓜”的种植模式,体现了生态循环的经济价值。通过长期栽培、优选,米易培育出了当地主推苦瓜新品种─米易大白苦瓜,该品种具有“果长、色白、肉厚、瘤突”外形和甘脆清爽、苦后回甜快的特点。近年来,米易县委、县政府将苦瓜作为优势农业主导产业来抓,精心制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年,全县苦瓜种植户亩产值3万元以上有6000余亩,苦瓜收入在5万元以上种植大户1400余户,有效带动安宁河谷及周边地区农户致富。预计“十二五”末,米易苦瓜栽培面积达到3万亩,苦瓜产值突破10亿元。米易苦瓜将成为发展本地特色农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米易县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是天然的“大地温室”和全国少有的低纬度、高海拔热作区,所产蔬菜有“上市时间早、单产高、品质优、效益好”的特点。

米易苦瓜因其具有干脆清爽、苦后回甜快,维生素C含量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2012年,全县苦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平均亩产3万元以上,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蔬菜产品。

2013年,米易县农牧局经作站申报的“米易苦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米易苦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米易县攀莲镇、丙谷镇、撒莲镇、垭口镇、白马镇、湾丘乡、草场乡等7个乡(镇),3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9’-102°11’,北纬26°57’-27°08′。米易县位于攀枝花市东北部,西南资源“金三角”腹心地段,南与盐边县接壤,西与盐源县向望,东与会理县相连,北靠德昌县。保护面积10661.96公顷,年产量12万吨。

七. 四川省 攀枝花 仁和区 安石榴

安石榴,现名石榴(Pomegranate)。
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7米;小枝圆形,或略带角状,顶端刺状,光滑无毛。叶对生或簇生,长倒卵形至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2厘米,顶端尖,表面有光泽,背面中脉凸起;有短叶柄。花1至数朵,生于枝顶或腋生,有短柄;花萼钟形,桔红色,质厚,长2—3厘米,顶端5—7裂,裂片外面有乳头状突起;花瓣与萼片同数,互生,生于萼筒内,倒卵形,稍高出花萼裂片,通常红色,也有白、黄或深红色的,花瓣皱缩,因单瓣,重瓣的不同,而有几个变种,如白花石榴 ,黄花石榴,复瓣白花石榴,重瓣红花石榴等。

花期6—7月,果期9—10月。石榴的原产地是亚洲中部伊朗及其周边地区。相传石榴是在西汉时由张骞引入中国的。

八. 四川省 攀枝花 东区 竹蛋

竹蛋

竹蛋富含24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以及锌、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口感清脆、鲜嫩、滑爽的特点,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九. 四川省 攀枝花 西区 浑浆豆花

盐边的箐河浑浆豆花,远近驰名。到箐河乡观瀑布游仙人洞的游人,凡品尝过“浑浆豆花”的无不赞赏。

浑浆豆花的制作方法和其它豆花大致一样,不同之处是豆花压好后,取出剩水,然后在锅内煮时,再加上适量的原豆浆,煮开即可食用。这种豆浆,因不加石膏或盐卤,所以既无卤水味也没有苦涩味,而具有味醇、鲜嫩、色白且略有回甜的的特点,配以当地特有鲜辣调料,别有风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