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沧州特产哪里最好吃 沧州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沧州特产哪里最好吃 沧州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2-08-28 06:04:54

一. 河北省 沧州 河间 河间鸭梨

河间鸭梨:河北省河间市以提高鸭梨品质、生产无公害食品为目标,抓基点做示范,总结经验,生产出"美玉牌鸭梨",出口到欧美、加拿大及东南亚国家,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兴隆店村共有650多人,有800多亩的梨树,以河北鸭梨为主。在村北边梨树地里,有113棵130多年树龄的老梨树,且年年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最小梨树的树龄也都20多年了。因村里所产的鸭梨个儿大、光择度好、含糖量高、病虫害少,果型正、成品梨多等原因受到市场青睐。欧盟的客商今年两次到兴隆店村参观考察,并建立了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鲜梨出口基地。梨农们严格按照欧盟客商制定的标准剪枝、除草、灌溉、施有机肥、喷洒生物农药,科学杀菌杀虫,并实施有机肥和农药分放,以施发酵鸡粪为主。客商还指派专人监督梨农们的标准化管理情况,对梨农定期培训且对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鸭梨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 河北省 沧州 河间 河间驴肉火烧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口感更好,没有猪肉的肥腻,也没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说驴肉是走兽肉的上品的确不为过。

河间市地处广阔的华北平原中部。古代曾为河间国,汉代封河间王,是为诸侯,后又设府,地处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后,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传道路的宽度为“十八弓”。成为南北通衢大路,俗称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风味的各种饮食文化均在这里有所发展,尤其是清末时期,宫内太监,多出于河间一带,清朝没落,宫中烹饪高手御膳房太监回到家乡,流于民间,靠手艺吃饭。因此有话流传说:“要吃饭,河间转”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自从最后两只龙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条、死了一条以后,就只有屠龙术流传下来了,而驴则在千百年间,繁衍生息,让人吃也吃不完。堪称第一人间至味。驴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学士宋祁路过洛阳,在友人处盘桓数日,诗酒唱和之余,大食驴肉,最后竟吃红了眼,竟将代步的驴也杀来食之。 据有河间独特风味的“大火烧夹驴肉”。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来到河间,一书生“杀驴煮秫”招待李隆基,他吃后连说: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从河间路过,错过住处在民间吃饭,主人只好把剩饼拿来夹上驴肉放在大锅里煲热,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经过数代流传才形成这样一种形状(还有一种是圆形的)和风味。河间有句俗语叫:“常赶集还怕看不见卖大火烧的”,这也就是说大火烧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对这种食品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因保护耕畜,驴不能随便杀了,只好掺上猪肉。又独创出用驴油与淀粉加上各种药材熬制成的焖子,文革时期,又因割资本主义尾巴。河间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就全部停了下来。 改革开放以后,各村镇尤其是河间米各庄一带的经济比较开放。火烧驴肉就又活跃了起来,其烹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从面料的配制,面饼的成型及火候,驴肉的老汤熬制,甚至驴肉的切工等都有更深更细的研究,即便是简单的一道焖子的做法,就集聚了新老一辈多少年的经验与手艺,成为非河间莫有的不外秘传。其代表就是万贯驴肉火烧老店了,经过多年的改良,发展,万贯驴肉火烧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个自主品牌“百年万贯”和”功夫驴“的正规化公司。把“大火烧夹驴肉”这一传统食品发扬光大,很快的推向了长江以北各地,并且深得各地美食家的好评。

特色

在驴肉的各种吃饭中,数驴肉火烧最为常见,而在驴肉火烧中,数河间的驴肉火烧为上品。河间府在古代就是水草丰美之地,出产的驴肉也格外鲜美。河北附近正宗驴肉火烧店的驴肉都来自于河间,加上店老板祖传的烹制手艺,煮出来的驴肉色泽红润、鲜嫩可口。

制作

火烧是死面火烧,揉好面后,拉成长条,涂上油,再合上两折,放到平底锅里烙,温度不能太高。等火烧基本熟透后,把它放到平底锅下的炉灶中,炉灶是特制的,边上可以放得住火烧。这样,火烧接触更高的温度,却不接触明火。不多久,火烧外面就会有一层酥脆的外皮,咬到嘴里十分得香脆。选择的驴肉大有讲究,也要看个人爱好。没经验的客人经常是要最纯的肉,而驴肉中最有滋味的是有肥肉的肉,驴肉中极少有肥肉,而肥肉也不象猪肉那样油腻,而是更鲜美、更容易进作料。 把刚烙好的火烧取出来,再由顾客指点要哪块肉,上秤秤好,在专门的菜墩上切成薄片。如果顾客要求,还可以放入青辣椒,切到驴肉里。再加入香焖,香焖是用烹制驴肉的汤加驴油和淀粉,调制而成,和驴肉的味道相同,可作料的味道却浓了好多。驴肉火烧好不好吃,关键在香焖而不在肉。然后麻利地划开火烧的一边,把肉、香焖塞到火烧里边。一个香喷喷的驴肉火烧便大功告成。

营养价值

驴肉火烧一定要趁热吃,因为要想驴肉火烧香里面必须加点肥的,只有热火烧才能把肥肉烤化,让香味渗透到肉里、火烧上。趁热把酥脆的火烧咬到嘴里,里边渗出的是鲜美的驴肉香气。放到嘴里咀嚼,驴肉的鲜嫩、火烧的香脆。人间美味也就不过于此了。

三. 河北省 沧州 河间 河间熏肉

河间熏肉

熏肉的制作大体分备料、煮肉和熏制三个阶段。备料时,选用膘肥约一寸的

二级猪肉一百斤,切成五寸见方的大块,厚度一般在寸半左右。头锅中配料:大料、花椒、茴香、桂皮、丁香,砂仁。另备大葱、生姜、蒜、甜面酱、煮肉时,先入脊肉,其它带皮肉块分层码在上面。另加大葱二斤,大蒜半斤,盐适量,最后加水淹住肉块,慢火煮开后,再放甜面酱,黑面酱、酱豆腐、酱油和醋。开锅后肉块上下翻个,继续以慢火焖煮,每半小时翻一次锅,大约需煮二至四小时。由于是慢火煮肉,油层严严地盖在肉汤上,锅内佐料味能全部入肉,所以肉味香美,这是制作柴沟堡熏肉的关键。熏制时,要沥尽油汤,码放在铁箅上,铁箅下的铁锅内放柏木锯末,三至四两,盖好锅盖,用慢火加热十五分钟,即可出锅,这样制出的柴沟堡熏

肉具有色、香、味俱佳的特色,深为食者喜爱。

四. 河北省 沧州 青县 青县冬菜

青县冬菜是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的。青县"小放牛"牌冬菜作为河北省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远销海外。冬菜是烹调汤羹的调料,又可做佐食的小菜,具有解腥调腻、增加食欲和清瘴解瘟的作用。

明朝弘治年间青县就有冬菜加工,清朝康熙年间生产。民国《青县志》记载“冬菜,白菜切为方块,在燥湿之间,以盐蒜拌之,封储磁瓦罐中。闽粤商舶运销暹罗(xianluo,今泰国)、大阪(日本)等处”。1931年,冬菜作为直隶省独具风味的食品小菜,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商品博览会获得了“优质奖”。1975年,青县外贸公司恢复建立冬菜厂。“小放牛”牌冬菜被冠名为“河北冬菜”,作为河北省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远销海外。冬菜是烹调汤羹的调料,又可做佐食的小菜。冬菜具有解腥调腻、增加食欲和清瘴解瘟的作用。冬菜在腌制过程中不用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却冬不冻、夏不腐,属绿色食品。据科研部门测定,冬菜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长期食用具有抗癌变、抗衰老之特殊功效。青县外贸食品有限公司所属冬菜厂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冬菜出口企业之一。2012年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五. 河北省 沧州 海兴县 鱼子鱼粉

海兴县鱼子鱼粉市场主要集中于辛集镇,包括辛集、于庄、魏庄、赵家、长裕5个市场,总占地面积300亩,市场摊位1500个,市场营销户1400余户,从业人员5600人。固定资产总投资5000万元,2003年鱼子鱼粉产值达5。6亿元,销售产品18。5万吨,销售收入4。2亿元,实现利税3500万元。全镇大型鱼粉加工厂38家,大型脱脂鱼粉厂5家,主要经营鱼子、鱼粉、鱼干、精炼鱼油及各种饲料,鱼子、鱼粉品种达20多种,形成拳头产品的达10多个,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素有“海兴鱼粉走天下”的美称。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海兴县辛集镇鱼子鱼粉市场形成了鱼子鱼粉专业化、规范化、体系化的经济区域。形成了从鱼子购进、鱼粉加工及鱼油加工到产品销售购销一条龙的经营格局。海兴县辛集镇鱼子鱼粉市场现已发展成为功能完善、规模较大的鱼子鱼粉专业批发市场,并已跻身于全国三大鱼子、鱼粉原料批发市场的行列,成为河北省的一大特色专业市场,乃至全国最大的鱼子、鱼粉集散地之一,市场覆盖面积占全国同行业的三分之一。

六. 河北省 沧州 孟村回族自治县 孟村红薯

孟村红薯是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的。孟村县所产的红薯个大圆润,甜脆可口,远近闻名。

孟村回族自治县本地种植红薯有300年的历史,生产的红薯个大圆润,甜脆可口,远近闻名。近年来,孟村县大力发展红薯种植,常年种植面积在2万亩以上,亩产鲜薯达2500公斤,品种有“徐薯18”、“北京533”、“唐山红”等。

七. 河北省 沧州 河间 河间饸饹面

河间饸饹面

饸饹,也叫河漏,是将豌豆面莜麦面、荞麦面或其他杂豆面和软,用饸饹床子(一种木制或铁制的有许多圆眼的工具),把面通过圆眼压出来,形成小圆条。比一般面条要粗些,但比面条坚、软,食用方式和面条差不多。豆面有时候需要加入面丹来调节面的软硬度和口感。

八. 河北省 沧州 任丘 老豆腐

在任丘小吃中老豆腐是最有名的。白布蓬下,摆着两只用棉布包裹的大罐,托盘上放有碗勺子及各种调料。只要朝旁边的木凳上一坐,很快,一碗香气四溢的老豆腐便端到顾客面前。 老豆腐历史悠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驰名四方。老豆腐选料较为严格。杂豆,酶豆,瘪豆全部筛选掉,剩下的纯正黄豆用水洗净,经石磨粉碎后,去掉豆皮,开始磨浆。其他的工艺和制豆腐相似。 盛豆腐的大罐用棉布包裹,即使在冬天,老豆腐也是热乎乎的。其次,碗里的佐料也相当丰富,如小磨香油,芝麻酱,蒜泥,辣椒油,盐水,酱油,醋等,吃起来清香可口,很有滋味。( 任丘)

九. 河北省 沧州 献县 献县金丝小枣

金丝小枣是献县农村经济的特色产业,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枣粮间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措施来抓,规划发展面积60万亩。目前,全县枣粮间做面积已达50万亩,其中结果面积已达20万亩,红枣年产量5000万公斤,总产值2.2亿元,全县人均红枣收入440元,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30%,金丝小枣已成为献县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金丝小枣之乡。献县的金丝小枣以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闻名全国,享誉世界,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在1999年北方六省市农副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