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黄河口特产作文描写 描写黄河风情的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黄河口特产作文描写 描写黄河风情的作文更新时间:2022-07-10 16:21:28

一. 山东省 菏泽 东明 东明黄河鲤鱼

本县黄河鲤鱼,鳞金黄色,尾淡红,口前有触须两对。肉鲜美肥嫩,刺少,为佳肴上品,驰名中外。

二. 湖北省 襄阳市 老河口 丹河稠酒

丹河稠酒以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糯米为原料,采“南水北调”源头之丹河水,以独特工艺酿造而成,无勾兑,无辅料、添加剂,纯系原生汁。经权威部门——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丹河稠酒富含低聚肽(0.9g/100ml)和18种氨基酸。肽 (peptide)是介于大分子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的一段最具活性、最易吸收、生理功能较高的一种崭新营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提高体能、增强免疫力,降血压、调血脂、溶血栓等作用。徐教授强调说,丹河稠酒所含的肽是特殊生产工艺中天然产生的生物肽,这种肽人体最易吸收,是对人最有益的一种肽。

丹河稠酒是湖北丹河酒业有限公司在继承传统酿酒法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大胆创新、自主开发的特色酒,使失传2000多年的稠酒,再度问世。丹河稠酒属原生态酒,其选料十分考究,选无公害优质糯米,取无污染的“南水北调” 中线源头汉江之水,纯手工生产而成,为稠酒中的上品,其酿造工艺精湛、独特;未添加任何辅料和添加剂,不勾兑,天然形成的色、稠、香、味,纯原浆汁,保持了稠酒最古老的本色。故丹河稠酒具有色泽自然、汁稠醇香、绵甜适口、回味悠长。

目前,在酒类产品中,未添加任何辅料和添加剂,不勾兑,自然形成的色、稠、香、味的原浆稠酒仅此一家。

近年来,湖北丹河酒业有限公司不断开拓创新,其主导产品陈香经典、封缸三年、封缸八年等丹河稠酒系列产品,已成为知名产品,并逐步辐射到全国各地。是中老年群体、白领阶层、时尚女性、成功人士和追求科学养生的消费者首选饮品,是馈赠领导、孝敬长辈、访亲送友、宴请嘉宾的特色产品。

三. 山东省 东营 垦利区 黄河口大米

黄河口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河口大米产于黄河三角洲一带,尤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为多,所产的大米以其颗粒均匀、晶莹剔透、粘度适中、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而成为稻米中的上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黄河口大米”,深受市场青睐,消费者的喜爱。

黄河水所含泥沙中,富含氮、磷、钾等多种化学元素,还有大量有机质。黄河三角洲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而又多集中在水稻孕穗的关键时刻。另外,黄河口新淤地含有少量盐碱,这些都是黄河口大米品质优良的形成因素。黄河口大米还因生长期长(160--180天)、气候条件特殊,加上选用优质粳米品种和使用黄河水灌溉,形成了黄河入海口大米独特的品质:它晶莹透亮,胶稠度长,弹韧不粘,甘醇清香。米质垩白较小,米粒饱满晶莹,拥有特殊的营养:高蛋白质(≥11.6%),多氨基酸 六种以上 ,富含铁、锌、碘、硒、钾、钙等人体有益微量元素。

黄河口大米无论蒸、煮皆清香可口,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已誉满京津,实为粳米中上乘品。因受特定气候条件的限制,黄河入海口大米仅在黄河三角洲顶端地带生产,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总产8万余吨。经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可委员会审查,垦利县的“黄河口大米”获准使用国家无公害标志。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垦利县有荒碱地70多万亩,历经多年开发,如今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达4800万公斤。由于光照充足、生长期长、极少发生病虫害,“黄河口大米”有质地透亮、光泽好等特点。199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无公害食品”,并上了第十一届亚运会运动员的餐桌.。

黄河口大米

地域范围

垦利县是个农业大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该县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黄河入海口,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广泛,分布于县内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西起董集镇罗家村,东至永安镇付合村,南起郝家镇小赵村,北至黄河口镇董集村,辖333个行政村,位于北纬37°24′~38°10′,东经118°15′~119°15′,辖区总土地面积2204平方公里。水稻总生产面积13334公顷,地域保护面积10000公顷。年总产量7.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感官特征及独特的内在品质指标:黄河三角洲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绿色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严格的质量监管,造就了黄河口大米独特的品质。外在品质:米粒外观质硬、饱满、均匀一致,色泽晶莹透亮,粒型长方短柱状,长约0.5cm,宽0.27cm;米饭粒完整,胶稠度高,具有弹韧不粘、气味甘醇清香等特点。出糙率和整精率高,加工性好。内在品质:“黄河口大米”含蛋白质7℅~8%、氨基酸综合6.0g/100g~7.0g/100g、淀粉60℅~70%之间,含铁1.5mg/kg~2.5 mg/kg、钙7.0mg/100g~8.0 mg/100g、磷 110 mg/100g~130mg/100g。另外还含有锌、硒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实为粳米中上乘之品。 2、安全要求:黄河口大米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大米”的卫生指标,严格执行NY5115-2008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四.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黄河刀鱼

山东特色美食黄河刀鱼。黄河入海口有句渔谚:麦稍黄,刀鱼长。黄河刀鱼属于鳀科,又叫“茅刀鱼”,小的六、七寸,大的一尺多长,身薄色亮,细鳞小肚,吻短圆突,像一口尖刀。它们有时游到海里,有时又游到河里。其脂肪丰厚,且肉质细嫩,烹调无需多少佐料,肉味香美。民间习惯以单饼卷食。

五. 湖北省 襄阳市 老河口 老河口银鱼

老河口市银康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养殖的银鱼及水产品属无害水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了银鱼移植、养殖、捕捞、加工、销售一条龙,名特优水产良种引进、繁育、示范、推广一体化的格局。

银鱼,俗称面条鱼、面鱼,隶属于鲑形目、银鱼科。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附属湖泊中。银鱼虽然个体小,但整个鱼体均能食用,肉细鲜美,清香爽口,营养丰富,烹调方便,滋补强身,并具有健脑、抗炎、抗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免疫能力等特殊功效,是国内外消费者十分喜爱的美味佳肴、理想的保健和药用食品。据测定:鲜银鱼的蛋白质含量为 10.75%、脂肪为1.37%;干银鱼的蛋白质为76.76%,脂肪为9.75%。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淡水拳头水产品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银鱼繁殖力强,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生活周期短,其繁殖、生长、产卵均在同一水域中进行,是一种优良的放流增殖鱼类。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

银鱼,体细长,近圆筒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中国是世界银鱼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区,在中国东部近海和各大水系的河口共分布有世界17种银鱼中的15种,其中特有种6种。银鱼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很高,是重要的经济鱼类。银鱼生活周期短、世代离散、生殖力和定居能力强。作为典型的r-对策者,银鱼对环境变化敏感且反应迅速,种群消长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种间食性、生长和繁殖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的丰富的多样性。然而中国的银鱼天然资源却因围湖造田、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生境破碎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持续衰退,各种银鱼的天然资源都不同程度地下降,物种分布范围显著缩小,个别物种渐危。

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中医上认为其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宜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银鱼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足、消化不良者、高脂血症患者、脾胃虚弱者、有肺虚咳嗽、虚劳等症者食用。

银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润肺止咳、善补脾胃、宜肺、利水的功效;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银鱼可制软炸等菜肴,还可制汤。

传说: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派他们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他们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愿回水晶宫了。后来,龙王知道了着这件事,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将他们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他们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他安置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

六.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河口凉皮

制成的面皮切成细条,放在碗里,配点豆芽或黄瓜丝,加上蒸熟切成条的面筋,倒入用花椒、茴香等熬制的汤,再调入盐、酱油、蒜水、香油或麻汁酱、味精、油辣子、熟碎花生米、酸菜、香菜末等调料,拌匀后即可食用,具有清滑筋道、香辣刺激、爽口开胃的特点。凉皮既可当主食,也可以作菜肴。经营凉皮的小吃摊遍布河口大街小巷,都座无虚席,吃凉皮的多为一些靓男俊女。各具特色的凉皮应运而生,主要有花椒水和麻汁汤两派,有干拌、汤拌、包裹、热炒等吃法,不同摊点有不同风味,不同风味的摊点聚集着不同口味的人群。

七. 云南省 红河 河口县 无眼菠萝

红河州种植菠萝历史悠久,产量甚丰,素有“头顶香蕉,脚踩菠萝”之美名。

无眼菠萝是菠萝中的优良品种,因其果眼少而浅,故名。无眼菠萝又名“沙拉瓦”、“千里花”。

元阳、河口、屏边三县是红河州无眼菠萝的盛产区。河口县所产的菠萝又多又好,其果实大、果肉多而松软,纤维少、食用高;汁丰富、果味芳香、酸甜适口。河口县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一年可两次收获菠萝,有冬春菠萝和夏季菠萝之分,冬春菠萝在1。3月份成熟,夏季菠萝在7月份左右才可收获。冬春菠萝因上市早,加之内含物质较为丰富,风味独特,市场销路十分看好。

无眼菠萝营养价值高,含有适量的糖酸和丰富的维生素丙。无眼菠萝植株高大健壮,叶边无刺,便于栽培管理。红河州的无眼菠萝,除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外,还加工成罐头、蜜饯、菠萝汁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红河格林有限公司生产的浓缩菠萝汁,全部出口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和地区。

八. 陕西省 渭南 潼关县 潼关黄河鲶鱼汤

以黄河风光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地———潼关黄河风景区以拥有黄河母亲唯一的:万里黄河第一弯;黄蓝相间的黄、渭、洛三河交汇;芦荡密布的万亩内河岛屿黄河鸡心岛而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特别是创始于潼关且为潼关黄河风景区独有的潼关黄河鲶鱼汤,更使游人趋之若鹜,流连忘返。国内外名人纷纷提字赋诗,赞不绝口。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摄制的鲶鱼汤专题片播放之后,更使潼关黄河鲶鱼汤名声大振,享誉国内外。其实黄河鲶鱼汤是在一种偶然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自古以来,潼关、黄河沿岸的人大部分以打鱼为生,传说在70年代,几位渔民在捕鱼之后,上滩休息做饭。当时渔民生活还颇为艰辛,大家只挑上几条不值钱的鲶鱼,在就地挖好的土灶上,架起了锅,填足了柴,做起清炖鲶鱼。一切就绪,几位渔民在地上玩开了“狼吃娃”的游戏,大家把炖在锅内的鲶鱼忘得一干二净。等到想起锅中炖的鱼时,只见锅面上浮着一层乳白色的汁盖,而盖下的鱼块却全都熬成了小渣渣。不料一尝,几人竟不约而同地叫道:“好喝,好喝……”“吃了半辈子鱼,还从没喝过这样美的鱼汤!”潼关黄河鲶鱼汤即这样“创作出来了”。

进入了改革开放年代,聪明的潼关黄河渔民,瞅准了这一契机,不断地研究构成配方,不断地完善烹调辅料,形成了这一名吃独特的烹调工艺,分别以不同形式在黄河边做起了鲶鱼汤的小本生意。9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潼关县依据黄河的诸多优势,在此成立了黄河风景区,同时,也使鲶鱼汤这一产品越做越大。随着潼关黄河鲶鱼汤知名度的提高,以及黄河风景区的秀美风光,不仅吸引了本省渭南、西安、咸阳,临近省份如山西、河南、运城、三门峡、洛阳等地的游客也纷纷慕名而来,一品佳肴。黄河鲶鱼汤成为潼关黄河风景区的一个传统名吃,而被国内外游人青睐。

鲶鱼汤的制作方法

1、以鲶鱼为主料,色拉油、葱、姜、花椒、精盐、酱油、醋、香油等为调料。

2、将约500克活鲶鱼剖肚、去杂、洗净。

3、锅置火上,倒入花生油烧热,煸炒葱段、姜片、精盐,然后加清水2000克,花椒,将鲶鱼放入锅内文火慢炖,使鱼体内营养成份充分溶入水中。

3、水沸时,放入酱油、味精、香油等调料,盛入碗中即是。

特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九.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河口锅子饼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熟油新作饼香”,制作饼皮时选新麦磨的面,新黄豆榨出的油以及鲜葱。“菜把青青间韭苗,茴香盐白自烹调”,做饼的馅要用刚割的韭菜、新掐的小茴香叶、细盐等。最后支铛(带沿的平底锅)、煎饼(饼的直径为40厘米为宜)、卷馅,有荤、素、海鲜等品种。

十. 湖北省 黄石 西塞山 河口螃蟹

河口螃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河口镇位于长江与大冶湖的水源交汇处,水草丰美,所养殖的螃蟹肉质鲜甜、存活时间久,日益风靡市场。

据西塞山区河口水产养殖协会会长王桂香介绍,河口地区水域面积不广,从事养殖螃蟹的只有5家,2011年,这5家螃蟹养殖老板聚在一起成立了河口水产养殖协会,抱团发展河口螃蟹。经过2年的努力,河口螃蟹名气大涨,呈现供不应求之势。但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打着河口螃蟹招牌滥竽充数的螃蟹。“河口螃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不仅有益于保护“河口螃蟹”品牌,对河口镇螃蟹品牌化发展、有效保护优质特色产品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