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印度特产苹果 印度特产水果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印度特产苹果 印度特产水果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7-14 01:22:54

一. 新疆 伊犁 新源县 喀拉布拉苹果

喀拉布拉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根据国内外专家考证,伊犁的野生苹果是现代栽培苹果的祖先。作为世界稀有的野生苹果栖息地和曾经享誉疆内外的“苹果之乡”。据资料记载,建国初期有98个品种和品系的苹果曾在伊犁河谷有长期栽培历史。作为第三纪古温带阔叶林的残遗群落,野生苹果已有2000多万年的历史。 新疆苹果中尤以伊犁苹果最为出名,伊犁最为出名的还属新源县苹果,伊犁河谷栽种苹果的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其中有些优良品种为国内所罕见。新源县至今保留较完好的的10万亩野果林,被誉为“世界苹果源种地”和“中国野果基因库”,野果年产量在3500吨以上。古人也称苹果为柰、林檎、苹婆等,突厥语称苹果为阿勒玛。伊犁有不少与苹果有关的地名:新源县的阿勒玛勒乡,巩留县的莫乎尔乡阿勒玛勒村……。公元3世纪,晋初的郭恭义在《广志》中记载:“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多柰,家家户户腌制果脯为食,谓之‘苹婆粮’。” 这里似乎描述了一条栽种苹果由天山一带引向河西走廊再到中国内地的路线图。“既出阴山,有阿里马城。西人目林檎曰阿里马,附郭皆林檎园囿,由此名焉。”13世纪初,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途径伊犁时,在他的《西游录》留下了这段记载文字。出了果子沟沟口,在距离今天霍尔果斯口岸大约15公里的地方,是当时的阿里马城。 在这个以苹果命名的城的周边,到处都是苹果园。喀拉布拉苹果果型端正,色泽艳丽,口感香甜,倍受国内及中亚消费者青睐。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新源县喀拉布拉镇企业管理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喀拉布拉苹果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喀拉布拉镇,喀拉布拉镇地处新源县政区西部,东距新源县城55.5公里,西距巩留县城26公里,俗称新源县的西大门。东与肖尔布拉克镇、新源监狱相邻,东南与新源马场接壤,南依加吾尔山与巩留县为邻,西至特克斯河与巩留隔河相望,西北与巩乃斯种羊场相连,北抵巩乃斯河。喀拉布拉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喀拉布拉村、昆托别村、开买阿吾孜村、克孜勒塔勒村、阿克托干村、阿克奥依村、吉也克村、阿克其村现辖行政区内的土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3°03′--43°40′,东经82°28′-84°56′,海拔高度792-850米。喀拉布拉苹果保护面积15685.7亩,年总量53956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喀拉布拉苹果个大、果形正,外形美观,平均单果重180~300克,最大单果重可达400克以上,果面色泽鲜艳红润,光滑细腻,口味酸甜适口,纤维少,质地细,芳香味浓,品质好。极耐贮运,可贮到翌年四、五月份。 (2)内在品质指标:喀拉布拉苹果营养价值较高,其中每百克苹果总糖含量可达8.6-12.9克,总酸为5.2-6.7(g/kg),维素C每百克达到9-11毫克,维生素B1为0.001-0.006毫克,维生素B2为0.002-0.007毫克,钙含量每公斤40-50毫克,磷每公斤50-60毫克, 铁每公斤0.2-1.2毫克,钾每公斤1100-1300毫克,锌含量每公斤0.2-1.3毫克。 (3)安全要求:喀拉布拉苹果严格按《无公害食品苹果》(NY5011-2001)标准的安全要求生产。

二.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中宁苹果

中宁苹果有色鲜味浓,含糖量高,肉质细密,硬度大,耐储存等特点。金冠、元帅、新红星等品种分获一九九四年全国林业博览会金奖、一九九七年全区全区二;兴果杯优质奖、一九九八年国家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闻名中外,行销全国并远销外蒙、俄罗斯等国。


中宁“奥运苹果”旺销


香甜可口的苹果不足为奇,但与奥运结缘后,就稀罕了。近日,中宁县清水河农场的农民王月花种植的一批套袋贴字苹果,沾了奥运光,成了市场的香饽饽。


2008年是奥运年,作为农民,王月花也有一颗激动的心。为此,她利用自己掌握的苹果套袋贴字技术,在自家的果园中选取了76棵红富士苹果树,作为苹果套袋贴字区,并把福娃等吉祥图案贴在个大、色艳、香甜的优质苹果上。如今套袋贴字苹果已经上市,“奥运苹果”不仅外形漂亮,而且经济价值也大大提高,在县内每公斤卖到4.6元以上,县外更高达6元以上,相当于目前普通苹果价格的一倍多。王月花家里的贴字苹果深受广大客商欢迎,目前只剩一箱。


套袋贴字苹果提高了果实的外观品质,有效阻隔了苹果害虫危害,降低了农药残留,增加了苹果的附加值,给果农带来好的收益。这项技术在中宁县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中宁县林业局果蔬站站长宋淑英介绍,近年来,中宁县苹果套袋技术已经覆盖全县各苹果生产基地,苹果套袋的数量已达800万只,套袋贴字的苹果数量今年也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达到30000只,主产区农民仅来自林果业的收入就达到了2700元以上。

三.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西峰苹果

西峰区地处董志塬腹地,属大陆性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是陇东黄土高塬上苹果栽培最佳适宜区之一。截止目前,全区果园面积累计达到10.9万亩,其中苹果8.7万亩,杏0.8万亩,其它1.4万亩;水果总产量5万吨;总产值5914万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20元。西峰苹果果型端正,个大色艳,含糖量高,适口性好。

目前全区已建成温泉、什社、后官赛、肖金、董志、彭原六个万亩果树乡和何家坳、米堡、等23个千亩果树专业村;苹果已发展到23个品系,无论是鲜食、加工,还是早、中、晚熟品种都十分丰富,产品远销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已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蒙古等国家;果业技术推广力度力口大,果园优化管理,果品质量明显提高。止目前区内已有各类果业技术人员达2389人,建立了果树服务队、果业协会、果行、产后全程服务。疏花疏果、铺反光膜、配方施肥、果园覆草、果实套袋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果园优化管理,果品质量逐年提高。西峰区所产的红富士果品先后获得一次国家金奖,三次省级金奖,四次银奖,五次全市金奖;1994年被省政府树立为全省“园艺先进单位”,1997年被评为全省林果支柱产业十强县(市),2004年7月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苹果产地,无公害农产品(苹果)绿色认证已全部通过。注册了“庆庆”牌和“西峰华泰”牌苹果商标,为西峰果品争创名牌,产品远销国内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全区果产量达到40413吨,果品总产值达到4844万元,比1995年果品总产值447万元增长了10.8倍。温泉、什社等重点果树栽植区农民人均年果品收入达到638元,占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0%,使区内一大批果农以果致富奔向小康。随着果树栽植面积的逐年增0口,产量大幅度上升,在{故好果树产前管理工作的同时,产后工作日趋完善,营销方式由单一传统经营、产销分离、分散个体向多元化多模式经营、产供销一条龙、“龙头”带动的产业化经营方式转化。全区果库累计达到518处,年贮果量达到2200万公斤,建立肖金富康气调库、春园恒温库、天富恒温库、津林I,亘温库等大型果品贮藏库五座,做到了季产年销,周年供应,形成了“公司+基地+农产”的生产模式,同时西峰境内大型的果品加工企业甘肃通达果汁厂解决了果农残次果没有销路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区果业生产正向着品种优化、产品高效化方向发展,以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为目的,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质取胜,创出具有西峰地方特色的名牌苹果。随着果产业大规模的发展,带动了当地果品包装业、运输业的发展,解决了闲散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 四川省 甘孜 道孚 道孚苹果

道孚县苹果品种繁多,所产苹果生长在这样的高海拔地方,完全是自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道孚县由于生长环境无污染,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好,道孚农产品,尤其是名优土品已成为内地食客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仅是苹果,道孚的本地品种就有大冬青、小冬青、大冬红、小冬红、玫瑰香、姑娘、人头碓窝、冰糖等,还有从茂县等地引进的红魁、红珊瑚、红祝、美夏、金花、秋生、拉宝、耶维林、金冠、红冠、元帅、宝玉、红星、红玉等30个品种。而且,道孚境内最高海拔5820米,最低海拔2670米,这些苹果生长在这样的高海拔地方,完全是自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五. 亚洲 印度 印度神油

印度神油的名号如雷贯耳,最早不是只用在男欢女爱的事情上,是一些到山上去清心修练的信徒,会将神油抹在全身,这样一来好像就会在身上起了一种保护作用。

印度神油是原本叫佛的香精,由一名佛教有名的和尚精心配制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在床笫之间得到欢愉和满足。后来这个香精的配制秘方流传到了印度教那边并被大量生产,正品印度神油不会含有任何神油二字。1980年,印度著名的达丹尼父子制药厂花巨资购得印度神油配方已经使用权后大量生产,并出口销售到欧美等国家,在欧美国家印度神油被译为:额玛达(中文音译),于是印度神油逐渐扬名全球。现在印度神油的生产厂家,仍是达丹尼父子制药厂,印度神油的成分至今仍属于印度最高商业机密。

六. 陕西省 延安 子长县 子长苹果

子长苹果是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的。子长县被评为“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山地苹果已成为子长农民增收致富的高效产业、朝阳产业,全县苹果产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2013年,子长县抓住全市“苹果北扩”战略机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的发展思路,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互转,分包到户,一包不变”的方法,流转土地8000亩,新栽山地苹果2万亩,全县苹果面积达到15.3万亩。山地苹果已成为子长农民增收致富的高效产业和朝阳产业。

七. 新疆 伊犁 霍城县 霍城苹果

伊犁河谷栽植苹果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是新疆著名的苹果产地。伊犁是世界苹果起源地之一,至今仍存有14万亩全国罕见的原始野生苹果林,这为栽培苹果提供了宝贵的物种资源。位于霍城县境内的“阿力麻里”就是世界唯一以苹果命名的城市,阿力麻里系突厥语,意为苹果城。

伊犁河在元代称亦刺河,“亦刺”就有苹果之意,伊犁现有100多个品种,著名的地方品种有阿波尔特、红蒙派斯、金塔干、黄元帅、伊犁国光等,这些品种在霍城具有栽培。

元朝刘郁著《西使记》云:“出关(今果子沟)至阿力麻里城,市井皆流水交贯,有诸果,惟瓜、葡萄、石榴最佳。”可见霍城县栽培水果早已有所记载。

霍城县具有栽培苹果、葡萄、杏、桃子等水果极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具有适宜果品生长的最佳纬度和海拔高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气候宜人,还有独特的逆温带气候资源,这里出产的苹果色泽红艳,味道清香,酸甜适中,品质优良,且耐贮藏耐运输。

霍城县目前苹果栽培面积仅次于葡萄,主要栽培区在天山脚下,正在建设的伊犁红苹果基地面积将会达到10万亩。与此同时,霍城县还与新疆农夫果园霍城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高酸苹果基地。高酸苹果是一种原料果,主要用于食品加工,榨取果汁。

作者:陈友铭

八. 陕西省 延安 宜川县 宜川苹果

起步于1984年,主产于丹州镇、秋林镇、牛家佃乡、交里乡、云岩镇、新市河乡、阁楼镇等乡镇。全县从事苹果生产的农户达19779户,占总农户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四项”关键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宜川苹果、质量、效益和知名度不断提高。截止2004年底,栽植面积已达到20.07万亩,其中红富士14.8513万亩;秦冠3.1577万亩,嘎拉3466.9亩,新红星3926.8亩,挂果总面积8万亩。5万亩绿色基地已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2004年苹果总产量72431吨,产值达7560万元,农民人均苹果收入700多元。由于宜川地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海拨高,所产苹果个大、色艳、质脆、味浓、无污染、耐贮藏,在省市果品评优会上先后有14个品种38次获奖,其中红富士苹果先后获中国第二届杨凌博览会后稷金像奖、2001年省优质水果奖等多个奖项。97年宜川被陕西省列为27个基地县之一。

九.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县苹果

彬县苹果是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的。彬县红富士苹果个较大、果形高桩、果色鲜红、果肉细脆、果汁丰盈,果味爽口。

彬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这里海拔较高,温差较大,生长环境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果业生产优势,是水果生产的最佳适宜区和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从彬县水果栽培面积和产量产值来看,第一位为苹果,第二位为梨,第三位为桃,第四位为杏。全县共有果园面积36.26万亩,其中苹果22.28万亩,梨2.12万亩。苹果生产从品种结构来看,主栽品种为红富士,其次为秦冠、嘎拉、新红星、乔纳金。新引进品种以富士优系、玉华早富、七户一号、七户二号、澳州青苹为主。近年来,彬县果业生产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先后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定为“苹果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全国苹果20强县(市)”、“全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和陕西省“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县”。红富士、秦冠苹果被授予“全国优质苹果金奖”。2007年有3000吨苹果走出国门,远销欧洲。2007年我县果品面积发展到42万亩,水果总产26.72万吨,实现产值5.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816元。

彬县红富士苹果个较大、果形高桩、果色鲜红、果肉细脆、果汁丰盈,果味爽口。糖分含量高,平均含糖量在17%以上。果中不仅含有苹果酸、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而且含有促进孩童生长发育的细纤维和记忆力密切相关的锌元素。所以常吃果中之王苹果,不仅能养生健体、补充营养,而且可益智补脑,提高智力。

十. 亚洲 印度尼西亚 猫屎咖啡

猫屎咖啡其产于印尼,是全世界最贵的咖啡之一。猫屎咖啡只是别名,它的正式名称为Kopi Luwak,Kopi是印尼语“咖啡”的意思,Luwak则是一种叫麝香猫的野生动物。冲泡出的咖啡浓稠度堪比糖浆,香味可谓“独家”,口间还会留有淡淡的薄荷清凉。

屎咖啡有个别称,叫做“有屎以来最香的大便”,名字虽然不太雅,却是事实。它是印尼苏门答腊岛上一种叫做“麝香猫”的树栖野生动物拉出来的便便,当地的农民通常把发现“麝香猫”便便,麝香猫粪便就是一粒粒的咖啡豆,他们小心地收集,再经过挑选、晾晒、除臭、加工烘焙等数道工序,制造出全世界最稀有、最独特的咖啡。

一般而言,印度尼西亚咖啡带有泥土味和中药味,稠度也高居各洲之冠,但是猫屎咖啡的土骚味和稠度则更强,稠度几乎接近糖浆,香味很特殊。猫屎咖啡由于数量非常的稀少,所以价格非常的昂贵,售卖地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在原产地印尼亦不多见。因此市面上贩卖的猫屎咖啡,多为人工豢养,风味与最原始最自然的野生猫屎咖啡不同。

猫屎咖啡 - 名称含义

猫屎咖啡,又称为麝香猫咖啡。猫屎咖啡的正式名称是Kopi Luwak。Kopi是印尼语“咖啡”的意思,Luwak则是一种印尼野生的麝香猫。这种咖啡由于是从麝香猫的粪便中挑拣的咖啡豆制成,因此俗名就叫成了猫屎咖啡。

猫屎咖啡,产于印尼,印尼种植大量的咖啡作物,有种野生的叫做麝香猫的动物,杂食动物,尖尖的嘴巴,深灰色的皮毛。印尼人叫它们“Luwak”。Luwak 喜欢挑选咖啡树中最成熟香甜、饱满多汁的咖啡果实当作食物。而咖啡果实经过它的消化系统,被消化掉的只是果实外表的果肉,坚硬无比的咖啡原豆会被 Luwak排出体外。经过这一消化过程,咖啡豆产生了神奇变化,风味独特,味道特别香醇,是其他咖啡豆无法比拟的。一般咖啡豆的制作过程,是将咖啡果实经日晒后,除去果皮、果肉和羊皮层,最后取出咖啡豆。而Luwak的消化系统破坏了咖啡豆中的蛋白质,从而使咖啡苦味降低,增加了圆润口感。从Luwak的粪便中提取、加工出来的咖啡原豆,就是猫屎咖啡。

猫屎咖啡 - 地

在印尼的一些岛屿,如爪哇、苏门答腊、巴厘岛、苏拉威西岛上,猫屎咖啡是那里的传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