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疆特产苹果图片 新疆最稀有的苹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疆特产苹果图片 新疆最稀有的苹果更新时间:2022-07-02 11:28:32

一. 山东省 烟台 栖霞 栖霞苹果

栖霞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山东栖霞市素有“胶东屋脊”之称,面积2017平方公里,主要地形为丘陵山地,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特点。这样的地理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栽植苹果,栖霞人栽苹果的悠久历史有100多年。

特定品质

栖霞苹果以其个大形正,色泽鲜艳,光洁度好,酸甜 适中,香脆可口而著称。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被国内贸易部列为果品产加销一体化基地示范市,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全国唯一的苹果标准化示范市,被中国之乡命名组委会授予“中国苹果之乡”。

文化典故

改革开放以来,栖霞市委、市政府立足山区资源优势,把发展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发动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拓荒植果,大面积推广应用配方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整形修剪、铺设反光膜、喷洒果型剂、果园微喷、病虫害防治等综合配套果树生产新技术、新成果,对六七十年代栽植的老劣品种进行一次性伐除,发展了一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良树种,将八十年代以来栽植的新而不优品种改良成新优品种,搞好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果品产量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特别是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果品着色度,清除了农药残留,使果品质量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

栖霞市盛产苹果,历史悠久,被美誉为“中国苹果之乡”。

早在公元1866年,栖霞就引进了苹果,经过一个多世纪特别是近10多年来的发展,全市果园面积达到65万亩,主要有红富士、新红星、嗄啦、乔纳金等新优品种60多个品系,产量10亿公斤。1871年由美国传教士引进,最早以青香蕉、红香蕉两个品种为主,以后又发展了小国光、金帅,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红富士、乔纳金等。烟台苹果以其色泽鲜艳、清脆香甜而闻名于世,是中国最重要的苹果产地。栖霞苹果以“种植面积、综合服务、果园管理、品种技师、总产单产、企业效益”六个“全国第一”而饮誉中华,被国家园艺学会授予“苹果之乡”称号,被国家统计局命名为“中国水果第一市”。 栖霞市953个行政村几乎村村种植苹果,以红富士为主要种植品种。每到苹果成熟季节,外地商贩遍布栖霞市的大小村庄。很多村年产苹果超过一千吨,像鹭翔村这样的中等产量村平均每年就能产三四千吨苹果,所以栖霞市是当之无愧的苹果之乡。

山东栖霞市素有“胶东屋脊”之称,面积2017平方公里,主要地形为丘陵山地,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特点。这样的地理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栽植苹果,栖霞人栽苹果的悠久历史有100多年。在美丽的海湾南岸,胶东半岛的腹地,有一块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灵秀之地。这就是有“中国苹果第一市”之美誉的山东省栖霞市。改革开放以来,栖霞市立足当地实际,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建设富强文明的现代化生态城市为目标,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果业成为栖霞的产业支柱。随着果品生产的发展,栖霞市果断提出了“稳定面积、稳定产量、提高质量”的果品发展新思路,实现果品生产由速度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推行了覆草覆膜、配方施肥、整形修剪等整形适用技术和苹果套袋、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使用无公害农药等十几项新技术,建立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和无病毒苗木繁育试验场5处,建立了“示范园”、“科技园”、“样板园”等。

在全国及山东省举办的果品鉴评会上,栖霞苹果荣获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栖霞“宇冠”牌系列苹果被国家农业部和中国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华名果”。

进入九十年代,栖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果品产业化战略,逐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新格局,全市兴建各类龙头企业60多个,果品冷藏库50多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20多处。其中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被列为国家级批发市场,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批发市场,而引进瑞士、德国先进设备建成的浓缩果汁的源通果汁厂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果汁生产线,产品全部出口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地。

栖霞地处胶东半岛的中心位置,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78米,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11 . 3℃,平均降水量 754毫米,无霜期平均207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全市年累计光照时间达 2690小时,秋季 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适宜,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苹果生长。1866年,境内开始引种栽植苹果。在长达130余年的栽培实践中,广大果农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率先总结出苹果幼树早期丰产技术、周年整形修剪技术等,推动了全国果树生产技术的革新,果园管理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栖霞市委、市政府立足山区资源优势,把发展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发动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拓荒植果,大面积推广应用配方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整形修剪、铺设反光膜、喷洒果型剂、果园微喷、病虫害防治等综合配套果树生产新技术、新成果,对六七十年代栽植的老劣品种进行一次性伐除,发展了一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良树种,将八十年代以来栽植的新而不优品种改良成新优品种,搞好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果品产量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特别是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果品着色度,清除了农药残留,使果品质量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

栖霞苹果以其个大形正,色泽鲜艳,光洁度好,酸甜 适中,香脆可口而著称。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被国内贸易部列为果品产加销一体化基地示范市,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全国唯一的苹果标准化示范市,被山东省列为苹果产业“三0”工程基地县(市),是全省果树良种开发基地市和全省果品产加销基地示范市之一。

二.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苹果

秦安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安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秦安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秦安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是全国北方落叶果树栽培的最适宜区,也是国内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尤其以苹果为主的果树面积达33.29万亩,年产优质果品1.8亿公斤,实现产值2.16亿元,其中苹果面积21.11万亩,结果面积10.4万亩,年产优质苹果10136万公斤,实现产值13563万元。

由于秦安气候条件优越,孕育了闻名遐迩的“花牛”苹果,新发展的4—5代“花牛”和富士系列苹果更是色鲜味醇,果型端正,风味独特,远销国外俄罗斯、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国内上海、广州、湖南、河北、内蒙、青海等地。1997年新乔纳舍、新红星苹果获甘肃省第二届名优特林果产品鉴评会金奖,同年矮生苹果获甘肃省首届林果产品展览交易会银奖。

秦安苹果产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主要支流的葫芦河下游。位于东经105°20′—106°20′,北纬34°44′—35°11′之间,海拔高度1120—1700米,属陇西黄土高原渭北梁峁沟壑山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土壤深厚肥沃,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河谷地区水源主要是境内的葫芦河、清水河、南小河和西小河,山区水源主要依靠集雨节灌水窖水,区域内无工业污染,为天然绿色食品生产区。秦安苹果种植区包括秦安县行政区域内的兴国镇、西川镇、莲花镇、陇城镇、郭嘉镇、云山乡、刘坪乡、叶堡乡、安伏乡、魏店乡、王铺乡、王窑乡、千户乡、王尹乡、兴丰乡、中山乡、五营乡十七个乡镇。从事苹果栽培的果农有7.4万户,95%的村都有苹果园,目前栽培面积2.65万公顷,年产量30000万公斤,2010年规划发展到4万公顷,年产秦安苹果40000万公斤。

三.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苹果

莱芜境内有中国苹果和西洋苹果两种,建国前栽培的皆为中国苹果,有沙红、花红、蜜果、海棠等,均属小型果,主要分布在牛泉、圣井、高庄、颜庄、辛庄、茶叶口等乡镇。建国后引进的西洋苹果有金帅、红星、红玉、大国光、小国光、青香蕉、红鸡冠、祝光、伏魁等。各乡镇均有分布。随着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商品经济发展,苹果生产进一步发展,并逐步打入国际市场。

四. 陕西省 延安 安塞区 安塞山地苹果

安塞山地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日前,安塞山地苹果顺利通过审查,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继“安塞小米”之后,该县获得的又一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陕西省安塞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山地苹果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苹果产区中符合最佳适宜区7项气候指标的苹果最佳适生区。早在2005年西安国际果品年会上,安塞县参展的秦冠、富士苹果获全省联评一、二等奖,在杨凌农博会上安塞生产的富士苹果荣获后稷奖。2007年,安塞被确定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2011年,安塞县通过了5000亩有机苹果生产基地认证。

截至2012年底,该县苹果栽植面积累计达到37.5万亩,覆盖156个村,涉及果农21240户,86500人,形成了四个山地苹果种植专业乡镇,29个山地苹果专业种植村。去年全县农民人均苹果种植面积达2.56亩,苹果产量达8万吨,实现产值3.2亿元,农民人均苹果收入达2440元。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价格水平。安塞县果业局局长刘浩说,安塞山地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将如虎添翼,市场前景必将一片光明。

五. 陕西省 铜川 宜君 宜君苹果

宜君苹果是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的。宜君苹果以个大形正、色艳味浓、肉脆汁多、营养丰富、含糖量高、无污染、耐贮运、绿色安全等特点,享誉盛名,果品畅销东南沿海二十多个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和越南、缅甸、泰国、俄罗斯等国家,品质极佳,深受人们青睐。

宜君县是陕西省确定的第一批优质苹果基地。苹果主产乡镇分布在东部塬区的尧生镇、五里镇、彭镇、西村乡、云梦乡等6个乡镇,栽培品种有20多个,主栽品种以红富士、嘎拉为主,约占苹果总面积的90%,早、中、晚熟品种栽培比例为3:12:85。

目前,宜君县已建成无公害苹果基地13万亩,绿色果品基地7万亩,优质苹果示范园116个2万余亩,其中省级优质苹果标准化示范园8个,市级28个,县级80个。现有省级“一村一品”苹果示范村2个,省级生态果园示范村2个。2013年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28.9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4.5万亩,预计产量可达到18万吨,产值可达到5.4亿元,果区人均苹果面积达5.3亩,苹果一项收入可以占到果区人均纯收入的80%。

宜君县苹果先后25次荣获国优、省优产品称号,“怡君牌”红富士苹果荣获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质量认证,并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苹果)产地认定证书、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合格证书,尧生乡荣获“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称号,尧生乡走马梁村果园通过了国家优质农产品服务中心组织的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GAP)认证。

六. 陕西省 宝鸡 凤翔 凤翔苹果

凤翔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凤翔苹果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凤翔苹果品种以嘎拉、玉华富士、礼泉富士为主,果个大,果形高桩、周正,着色艳丽,果皮光洁,酸甜适口、清香独特、皮薄水多。现有雍州、曹儒、雍翔红、慧福瑞4个品牌。

凤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塬西部,海拔780-1200米,土层深80-200米,土壤PH值为7.8,气候属暧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622.3毫米,年平均气温11.3℃,年最低气温-14 .3 ℃,6-8月平均气温22.6℃,8-10月昼夜温差13.4℃。

凤翔县苹果规模化栽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全县苹果面积稳定增加。2008年,凤翔苹果产业步入了新的发展历程,农业部在凤翔组织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现场观摩,标志着凤翔矮化苹果生产技术取得巨大成功,并在全国推广。目前,凤翔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矮化苹果生产县和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果区已全部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5万亩苹果通过了绿色果品基地认证,所产苹果先后17 次荣获国家金奖和“国家部优”、“省优”产品奖,现有雍州、曹儒、雍翔红、慧福瑞4个品牌。

凤翔苹果以嘎拉、玉华富士、礼泉富士为主,采用矮化栽培,成熟期主要集中在中秋节、国庆节前后。果个大,果形高桩、周正,横径70~95毫米,平均单果重293.5克,着色艳丽,果皮光洁。可溶性固形物13.4%,果形指数0.87,硬度7.4公斤/平方厘米,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抑制率59.5%。酸甜适口、清香独特、皮薄水多。

2013年全县苹果总面积17万亩,总产量24万吨,早中晚熟比为20:20:60,成熟期,主产镇有范家寨镇、糜杆桥镇、田家庄镇、横水镇、彪角镇等。凤翔苹果主要销往四川、重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黑龙江等省市,出口到东欧、东南亚国家。

七. 山东省 烟台 招远 招远苹果

招远苹果是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的。招远红富士苹果色艳形正、口感清爽、汁多脆甜、久贮不绵、营养丰富。1995年4月,招远市被中国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

招远1967年引入富士苹果接穗进行嫁接,1981年采用高倍繁殖新技术快速育苗,到1988年全市发展红富士苹果10万亩,成为当时全国红富士苹果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县市。主要品种有烟富1-3号、滕牧一号、新嘎啦、千秋、新乔纳金等。90年代后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广果园覆膜、盖草套袋、壁蜂授粉、铺反光膜等新技术,努力提高果品品质。得益于招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产的红富士苹果色艳形正、口感清爽、汁多脆甜、久贮不绵、营养丰富。1994年后,在全国第一、二、三届农业博览会上,招远产鲁冠、招元、富冠牌红富士苹果先后荣获金奖。1995年该镇被首批百家中国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1999年又在全国第三届名优果品展示评审会上名列榜首,并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

八. 辽宁省 营口 盖州市 盖州苹果

盖州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果质优良,肉脆汁多,甜酸适度,色佳型正,贮存耐久。

盖州苹果栽培历史悠久,迄今已有百年历史,面积、产量曾居全国县级之首,被誉为“苹果之乡”。近年来,盖州市大力实施“以果兴农、以果兴市”战略,强力推进 “一县一业”建设,使苹果产业再次成为特色鲜明的富民支柱产业。目前,盖州苹果生产面积达31.5万亩,1410万株,涉及盖州市183个行政村,19万农户。去年,盖州市苹果产量达到30万吨,产值达15亿元,出口5.87万吨,创汇5873万美元。在隆鑫公司等龙头企业和230个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盖州市还发展苹果订单农业12万亩,连结农户7万户,无公害生产面积达35万亩,果品优质率达85%以上,注册 “盖州苹果”、“富达”、“营星月” 等苹果地理标志商标23个,优质果品在历届国家和省农展会上荣获奖牌168块,金奖和奖牌总数居全省县级之首。

九. 山东省 烟台 蓬莱 蓬莱苹果

蓬莱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蓬莱苹果果实圆形,味甜或略酸,是常见水果,具有丰富营养成分,有食疗、辅助治疗功能。据测定,每百克苹果含果糖6.5~11.2g,葡萄糖2.5~3.5g,蔗糖1.0~5.2g;还含有微量元素锌、钙、磷、铁、钾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

蓬莱所产苹果以红富士最优,具有晚熟、质优、味美、耐贮等优点,于1962年正式命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晚熟苹果品种。富士果实虽有风味好、晚熟、耐贮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果实着色差的缺点。为此,日本各地又从富士当中选出了许多着色好的富士芽变,统称为红富士。

蓬莱苹果含有大量的果胶,这种可溶性纤维质可以降低胆固醇及坏胆固醇的含量。一中等大小未削皮的苹果可提供3.5g的纤维质(即使削了皮,也含2.7g的纤维质),是营养专家建议的每日摄取量的10%以上,而且仅含80卡路里的热量。“美国生理学期刊”的研究指出,在深红色的生果皮,如苹果及提子等,均验出有Resveraltrol。该物质可减少呼吸系统包括气管及肺部等的发炎,从而控制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病症。苹果中的果胶和鞣酸有收敛作用,可将肠道内积聚的毒素和废物排出体外。其中的粗纤维能松软粪便,利于排泄;有机酸能刺激肠壁,增加蠕动作用;而维生素C更有效保护心血管。

蓬莱苹果

蓬莱市绿色农业协会

12355712

苹果

十. 山西省 运城 芮城 芮城苹果

芮城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芮城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芮城地处山西的西南部,黄河边上,属黄土高原的丘陵区。芮城县所在的纬度、海拔、气候,很适宜苹果树生长,尤其是富士果树。在这片土地上长出的苹果,个大,色泽艳,果肉密、口感酸甜适中。同样的品种,在其它地方种植,结出的果实,确实不能和“芮城苹果”媲美。八十年代初,芮城县委、政府引导农民广泛种植苹果树,几年功夫,在黄河边的土塬上,果园便一处连着一处。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县名变成了苹果的名称,叫“芮城苹果”。

芮城苹果

地域范围

芮城县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北岸,中条山南麓,位于北纬34°35′16″~34°50′22″,东经110°14′30″~110°57′34″,县域东西狭长65.8公里,南北宽短28.8公里,南依黄河与河南灵宝为邻,北越中条山与永济、盐湖区相连、东与平陆县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潼关相望。全县辖7镇3乡,173个行政村,707个自然村,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苹果面积33.5万亩,年产量5亿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芮城苹果以富士为主,果食大型,一般重300克左右,果实长圆形,端正高庄,果面黄红色,果皮薄,,果肉呈淡黄色,汁多甜脆。芮城苹果品质特色是糖分高,一般在15以上,最高可达22,硬度大,货架期长,糖度硬度都比普通苹果高5个点以上,山地苹果风味独特,营养特别丰富,相比普通苹果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比普通高40%以上,芮城苹果基地位于一个北山南河的狭长山坡地域,土壤、空气、水质均符合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行业标准NY5011--2006。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标准执行,食品安全执行标准NY/T5102-2002,使所产苹果达到安全、营养、无污染。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