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冬瓜汁是哪里的特产 台湾冬瓜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冬瓜汁是哪里的特产 台湾冬瓜汁更新时间:2022-07-02 23:04:10

一. 广西 南宁 西乡塘区 西乡塘黑皮冬瓜

乡塘区历年有种植黑皮冬瓜的习惯,栽种历史悠久。其嫩瓜青绿色,成熟瓜为墨绿色,呈炮弹型,肉白,肉厚,根系发达,植株生势强,产量高,一般亩产6000-7000斤左右,高产可达10000斤。

黑皮冬瓜在西乡塘区种植面积达2万亩以上,产量7万吨,主产区坛洛镇,在以春植为主,一般在1-2月播种,4-6月收获。

黑皮冬瓜内含蛋白质和大量维生素与矿物质,对护肤美白有显著的作用,《本草纲目》认为用冬瓜瓢“洗面澡身”,可以“祛黑斑,令人悦泽白皙”;冬瓜仁能“令人悦泽好颜色”。黑皮冬瓜肉厚,品质优,味清甜。老嫩瓜均可食用,除适用焖、炒、炖、做汤,还可晒瓜干、制冰肉凉果、冬蓉果酱,掖芽横枝是酒楼饭店的上等菜肴,瓜子及晒干瓜皮可入药,瓜皮干拌红豆煲汤可解暑,煲糖水可解皮肤湿疹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二.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三. 广西 南宁 良庆区 冬瓜干沙虫汤

冬瓜干沙虫汤

野生沙虫干肉质脆嫩富含蛋白质,滋阴补肾的效果十分好,具有“天然味精”之美称。此汤精选野生沙虫干,并配以新鲜冬瓜,烹调出来的沙虫汤浓味甜,冬瓜清香宜人,特别适合中年男子常饮,补肾效果显著。沙虫能滋阴补肾,且含有很的高胶原蛋白,具有养颜抗衰老的功效,此汤同样适合女性朋友常饮。

四.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五. 广东省 云浮 云城区 杨柳大冬瓜

云城区杨柳镇:“杨柳大冬瓜”。

六.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臭冬瓜


产品名称:臭冬瓜

产品产地: 宁波

产品特性:风味独特,奇香味美,健脾开胃

产品简介:它风味独特,奇香味美,健脾开胃,老少咸宜。所谓臭冬瓜,其实只不过是用冬瓜切块,煮熟后凉透,再撒上细盐、麻油等作料。吃法无甚奇特,但有爱吃辣的,撒辣椒粉极解馋。热天时吃,大有解暑、通气、开胃的奇特功效,所以民间喜食者大有人在。还有将煮熟的冬瓜块放“臭卤”中浸泡的吃法,才真能名符其实。

产品历史: "臭冬瓜”是宁波人最爱吃的家常小菜。

七.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冲蒌冬瓜

冬瓜是冲蒌土之一,春秋两季均可种植,是夏秋季供应商品蔬菜之一。品种有黑皮冬瓜和灰皮冬瓜两类,它根系发达,植株生势强,产量高一般亩产万斤左右,高产的达1.7~2万斤。冲蒌冬瓜肉厚,品质优,味清甜。老嫩瓜均可食用,除适用焖、炒、炖、做汤,还可晒干、制冰肉凉果,瓜顶芽做菜是茶楼上等菜。瓜仁还可入药,瓜皮晒干也可入药和拌红豆煲汤可解暑。煲糖水可解皮肤湿疹等,故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冲蒌冬瓜产品已畅销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甘肃、四川、山东、河南、福建等省,及北京、上海、武汉、兰州、天津、广州、深圳、珠海等市

2002年,冲蒌镇的蔬菜经省有关部门检测和审定,已获得了广东省农业厅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以冲蒌镇为中心的“黑皮冬瓜生产技术规程”已由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为江门市地方标准,以及省市有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技术规程。目前,正在申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镇”及冲蒌“朝中黑皮冬瓜”商标。( 台山)

八.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九.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冬瓜鳖裙羹

冬瓜鳖裙羹是以鳖(又称甲鱼、团鱼、脚鱼)的裙边和嫩冬瓜一起煨制的一种汤。其制法讲究,选料精细。先将裙边肥大的鳖宰杀后取下裙边切成块状, 以旺火爆炒,再加鸡汤和调料煮,然后放入嫩冬瓜块清炖,直至鳖裙溶烂。

此菜具有滋阴补肾,清热消炎之功效,是一道药膳,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流行于江陵。据《江陵县志》载:宋徽宗时,张探亲返京,徽宗问,"江陵所见何物?"张答"--嫩冬瓜煮鳖裙羹。" 即是指此菜。

十.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榄核冬瓜

榄核冬瓜

榄核镇从1982年开始已有零星种植冬瓜,1988年成为广州市二线菜区以后,冬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间种发展到整种,从每年一造发展到一年三造,对支持广州市淡季蔬菜供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0年全镇冬瓜整种面积6218亩;间种面积1527亩,总产2.1万吨。冬瓜生产收入占本地蔬菜收入的54%。

过去,我镇种植黑皮冬瓜品种参差不齐,又没有及时抓紧种植季节,使冬瓜总产量低、质量差、销售不顺畅,主要靠本地销售。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使产品既及旱上市又耐贮存,调节我市的春、秋淡蔬菜上市供应,提高冬瓜种植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从1994年开始,我镇从加强示范引导入手,建立示范基地,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合理安排种植季节,树立冬瓜品牌。

为提高冬瓜的品质,几年来,榄核镇重视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先后引进了南海黑皮冬瓜、增城冬瓜及东莞道窖冬瓜等品种,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适合当地种植和市场销售需求的榄核冬瓜品种,取代了原来本地大青皮冬瓜品种。该品种有如下特点:(1)适合出口、规格齐整、个体均匀、色泽好;(2)能适合装运耐贮存、光滑无毛、55-60公分长以上;(3)食味好、肉厚、肉质致密、略带甜味、营养成份丰富。

在冬瓜种植方面,着重抓“早”字,实行早整地、早播种、勤管理、早上市。我镇早冬瓜上市时间一般比邻近市、县提前15-20天,经济效益有较大的提高。近几年,榄核冬瓜的生产从过去一年一造,发展到现在的一年两造,部分农户一年三造。春播在每年的12月至翌年2月,收获期4月中旬至6月份;夏播期5月,收获期7-8月;秋造冬瓜在夏造收获后抓紧播种,产量也比较理想。

为树立榄核冬瓜品牌形象,我镇还对冬瓜生产基地实行全过程进行监控,从施肥到农药使用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管,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规程要求,安排生产管理,严格进行农药使用跟踪监测,保证生产安全、优质冬瓜产品,增强内销及出口竞争力,扩大产品销售。同时,对生产合格冬瓜产品,以“榄核冬瓜”品牌标签上市销售收到较好的效应,使全镇春秋两季销售顺畅。

由于冬瓜种植时间短、收益好,农民种植冬瓜积极性高,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加。1996年冬瓜种植面积3000亩,1998年为4100亩,1999年达到6850亩,2000年发展至7700亩。冬瓜产品除供应广州市场外,大部分产品销往浙江、江苏、上海、河南等地,少部分出口到港澳、新加坡等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