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张家港美食特产简笔画 盐城特产美食简笔画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张家港美食特产简笔画 盐城特产美食简笔画更新时间:2022-07-01 00:54:02

一. 河北省 张家口 桥东区 张家口蒙靴

产于河北张家口。以一、二等香牛或香猪皮为原料,靴口、靴条采用经久耐磨的驴股子皮,底料衬布不少于3层,经垛底,做帮、缝帮、上靴、定型等工序制成。关键部位均为手工缝制,且为暗线,结实耐磨,不开线,不裂绽或漏水,穿着舒适,造型美观。其式样、色彩多样,有大板尖、小板尖,皂样靴等。

二. 河北省 张家口 怀来 马牙枣

大黄庄镇马牙枣又称尖尖枣、美人指,俗称幽幽枣,因枣果果实为长锥形至长卵形,下圆上尖,上部歪向一侧,形似马牙而得名。大小较均匀,果皮红色,果肉淡绿色,致密细嫩,多汁味极甜。鲜枣含糖量35.3%,每百克含维生素C332.86毫克,可食率92.94%,品质上等;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较其他枣类成熟期早。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秋》:“京师枣有数品:灵枣、牙枣、青州枣、亳州枣。”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枣》﹝集解﹞引寇宗奭曰:“又有牙枣,先众枣熟,亦甘美,微酸而尖长。”大黄庄镇幽幽枣在怀来本地颇有盛名,且畅销张家口、北京、山西、内蒙古等多地。

三.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 鹿苑鸡

鹿苑鸡是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鹿苑镇的。鹿苑鸡具有适应放牧、觅食力强、适应性广、耐粗饲、抗病力强、蛋肉品质较好等特点。

张家港市鹿苑鸡是张家港市传统名特优产品,因产于鹿苑镇而得名,相传已有两百年的饲养历史。鹿苑鸡的毛、皮、嘴、脚均为黄色,颈羽、尾羽和翅羽间有疏落黑毛。公鸡脚杆高壮,傲然挺立,大的体重可达4公斤以上,有“九斤王”之称。母鸡脚杆粗矮,浑重壮实,重2公斤以上,年产蛋在140—200个之间,平均蛋重54克。该鸡肉质细嫩、肥美、香鲜、味浓。民间传说,清代同治、光绪两帝之师翁同龢常把鹿苑鸡作为,带至京城赠送亲友和同僚,曾被列为贡品,驰名大江南北。

如今张家港市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张家港的美景美食和长江文化,吸引了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之余,游客们除了即兴品尝外,包装精美的张家港鹿苑鸡也成为游客们回家时馈赠亲友的首选土品。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属肉蛋兼用型品种。原产于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镇。

1主要特性特征体型高大,体质结实,胸部较深,背部平直。头部较小。喙中等长,黄色,有的喙基旱牛角色。单冠小而薄,肉髯、耳叶亦小。冠、肉髯、耳叶红色。眼中等大,瞳孔黑色,虹彩粉色。公鸡羽毛色彩较浓,梳羽、蓑羽和小镰羽呈金黄色,大镰羽呈黑色,皆富有光泽。母鸡羽毛草黄色、黄麻色,以草黄色居多,主翼羽和尾羽有黑色斑纹,一般颈羽也有黑色斑点。胫、趾黄色,无胫羽。雏鸡绒羽黄色。

2保种方式基因库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1996年引进进行异地保护,2002年原产地处于濒危状态。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成年体重:公鸡1878克,母鸡1581克。6月龄平均半净膛屠宰率:公鸡83.4%,母鸡82.6%;6月龄平均全净膛率屠宰率:公鸡72.6%,母鸡71%。

2繁殖性能母鸡平均开产日龄180天。平均年产蛋144个,平均蛋重54克。平均蛋壳厚度0.33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32。蛋壳褐色。公鸡性成熟期150天。公母鸡配种比例1:15。平均种蛋受精率94.3%,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7.23%。

【开发利用情况】

鹿苑鸡是我国一个优良的黄鸡品种,有着悠久的历史。该鸡肉质鲜嫩肥美,屠体美观,屠宰率较高,肉用体态突出,有较为一致的体形外貌,具备育种上的基本素质。该鸡的遗传性亦较稳定,饲料转换率也较高。因此,只要继续严格选育,尽快培育成我国自己的优质肉用鸡品种,是很有前途的。用其作为开辟经济杂交,也是一个良好的亲本。其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好,饲养者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所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鹿苑鸡远在清代已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著名的常熟“叫花鸡”就是以肥美的育成鹿苑母鸡作原料,驰名于大江南北。而老店弘永斋用鹿苑鸡卤制成油鸡,更是脍炙人口。

四.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 张家港河豚

河豚古称“鲐”,与鲥鱼、刀鱼并誉为“长江三鲜”。河豚体呈椭圆形,头圆口小,背部一般呈黑褐色,有花纹,腹部白色有肉刺,无鳞、无胆,有气囊,能吸气膨胀。产于咸水和淡水相交处的水域里,每年春季沿江上溯产卵。张家港捕捉河豚早,产量也较高。

                  

河豚鱼营养丰富,腴肥鲜美且带野味,与众不同。宋《明道杂志》曾称颂它为“水族中之奇味也”。河豚还有补虚去湿、舒胃、却痔疾等效用。但血液、肝脏、卵巢都有剧毒,烹煮不慎,食后易中毒致死。解放后,人民政府禁止私自买卖,统由国家购销。河豚鱼经处理后,可制成冻鱼片或罐头食品,还可从肝脏、卵巢中提炼出河豚素、河豚酸等名贵药品。

五.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 酒酿鲥鱼

酒酿鲥鱼是张家港地方风味名吃,深受群众喜爱。做法是将鲜鲥鱼去内脏(不去鳞),洗净放入适量酒酿和熟猪油,加葱、姜、火腿片及调料,上笼蒸15分钟左右而成。

                  
出笼后的鲥鱼酒香四溢,色泽洁白,鲜嫩味美。1975年4月12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主席访问南京期间,张家港(沙洲)鲥鱼专送南京招待国宾。

六.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 张家港鲥鱼

鲥鱼为南方水产中的珍品,每年春末夏初入江产卵,在“小满”至“芒种”期间为旺季。《本草纲目》载,鲥鱼“夏初时有,余月则无,故名”。鲥鱼体扁阔而长,色白如银,鳞下多脂肪,一般重1公斤左右,鳞可食,肥嫩清鲜。古时曾列为皇帝的“御膳”珍肴,现已蜚声海外,远销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

                  
鲥鱼在近海入江,靠潮水自然推力前进。张家港境内长江水域属河口段,鲥鱼至此,体内脂肪消耗很少,正丰腴肥硕,肉味最鲜,营养丰富。据测定每百克肉内含蛋白质16.9克,脂肪16.9克,碳水化合物0.2克,钙33毫克,磷216毫克,铁2.1毫克,核黄素0.14毫克,尼克酸4毫克,热量22千卡。张家港所捕的鲥鱼质量名列前茅,是江苏省重点产区,也是外贸出口的主要基地。1974年、1977年产量最高,都在10万公斤以上。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八. 河北省 张家口 沽源 口芪

口芪:因主产于张家口地区而得名。

九.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慈利 三下锅

相传明嘉靖三十三年(1555),由于朝政-,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断大肆袭扰,朝廷曾多次派大军抗倭,都惨败告终。尚书张经上奏朝廷,请征湘鄂西土兵平倭,明世宗准奏,派经略使胡宗宪督办。永定卫茅岗土司覃尧之与儿子覃承坤及桑植司向鹤峰、永顺司彭翼南、容美司(今湖北鹤峰)田世爵等奉旨率士兵出征。时值阴历年关,覃尧之深知一去难返,决定与亲人过最后一个年,于是下令:“蒸甑子饭,切砣子肉,斟大碗酒,提前一天过年再出征。”因时间紧,来不及作许多菜,就来个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炖,叫作“合菜”,吃了好上路。这道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士兵上前线后,很快打败倭寇,收复失地,世宗亲赐匾额,-“东南战功第—”。志书记下了这段历史:“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大犒将士,除夕,倭不备,遂大捷。后人沿之,遂成家风。”

十.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武陵源 张家界名茶

张家界名茶: 勤劳智慧的张家界人民,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向大自然索取的长 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茶业经验,创造了一糸列优质名茶。其中不少产品已驰名中外,成为中国乃至 世界名产,如“青岩茗翠”和“龙虾花茶”就早已香飘四海、誉满天下。其他如“云雾仙品”、“甑山银毫”、“五雷月眉”、“茅坪毛尖”、“西莲贡茶”等,也都很有名气,堪称上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