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漳州同善堂特产 漳州必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漳州同善堂特产 漳州必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7-01 11:20:48

一. 福建省 漳州 龙海 兰竹荔枝

兰竹荔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兰竹荔枝,简称兰竹,是荔枝的一个品种。这个品种在福建省荔枝产区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漳州市一带。在龙海市九湖镇,该品种种植面积较广,使该地有“荔枝海”之称。该品种果实一般于6月下旬成熟,为中熟品种;除了用作鲜食,还有其他用途,例如酿酒。1993年,该品种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

兰竹荔枝是荔枝的一个品种,主产于福建漳州,栽培历史较长。在龙海市九湖镇,其栽培历史已达500多年;当地还保存一株500多年生的老荔枝树,年产量保持在600公斤以上,被称为“荔枝王”。该品种为中熟品种,6月下旬成熟,成熟后主要用于鲜食,亦可焙干、酿酒。[1-2]

果实特征

兰竹荔枝果大,呈心脏形,单果重23~30克,果皮龟裂隆起,缝合线明显。果皮鲜红的称红皮兰竹,果皮红绿者称青皮兰竹。果肉厚,乳白色,味甜带微酸,有香气,焦核率高,可食部分占78%。[1-2]

生长特性

植株生长

兰竹荔枝定植以来,生长快、长势旺,3年生树高、冠径都达170cm以上。前期树高大于冠径,后期冠径增长加快,限制了树高的过分增长,增大了结果面积。[3]

果实发育

兰竹荔枝(图2)

[4]兰竹荔枝果实发育全过程需72~76天。果实发育过程可分明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胚和果皮发育阶段,第二阶段为种子迅速生长阶段,第三阶段为果肉迅速生长和果实成熟阶段。

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3次落果高峰:第一次落果高峰出现在4月底到5月初,果实如绿豆大小时,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和养分供应不足;第二次落果高峰大约出现在5月底到6月初之间,当果肉生长包过核的一半,果实达到固定大小的三分之一左右时,原因与病虫为害、营养供应和气候条件有关;第三次落果高峰集中在采收前5~7天内,原因包括病虫为害、雨水过多等。[3]

生长环境

兰竹荔枝在年平均气温19~35℃、1月均温9~12℃,绝对最低温大于0℃的地方都能良好生长和结果。[3]

地理分布

兰竹荔枝在福建省荔枝产区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漳州市[5]一带。根据相关网站2007年发布的介绍,在龙海县(后改龙海市)九湖镇,这个品种种植面积达1.2万亩。[1]

除福建省外,其他省份也有引种,如贵州省[3]、广东省(例如增城市)[2]等。

二.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豆干面粉

豆干面粉也称“手抓面”。面条打得较细,吃时在“面份”上放上“炸豆干”,加芥辣、酸辣、酱、蒜茸等调料,然后把“面份”卷起来用手抓着吃,故叫“手抓面”。这样吃法面条软中带韧,香甜酸辣,冰凉润滑,留有余香,别有风味。

三. 福建省 漳州 龙文区 漳州卤面

漳州卤面,久负盛名。采用肉丝、笋丝、蛋丝、香菇、鱿鱼、虾干、黄花菜等配料在热锅里炒熟后,加上猪骨汤煮开,然后放入适量的味精、白糖、精盐和番薯粉等,调成卤料。进餐时,在面条上放些韭菜、豆芽、浇上卤料,再配上胡椒粉、油炸蒜丁、油炸扁鱼丝、香菜等佐料。其特点:色泽鲜艳、质嫩爽滑、晕润香醇、甘美可口。

四.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木偶头

漳州著名的手工艺品。以樟木为原料,经艺人精雕细琢而成,共有四百多种造型,既有传统戏剧中的知名角色,及生、旦、净、未、丑多种行当,又有仙道佛释、天神魔怪等形象,个个面目不同,性格各异,生动传神。它不仅是木偶戏的演出道具,更是民间艺术中的"工笔画精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位于市区延安路花园大厦的"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馆"是旅漳游客观赏购买的好去处。

五.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东山龙虾

福建—龙虾,又称克氏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我国是龙虾分布最少的国家之一,仅有四个种,克氏原螯虾,东北螯虾,史氏拟螯虾和朝鲜螯虾,后三种仅分布于我国东北三省、朝鲜和日本。龙虾喜栖息于水草、树枝、石隙等隐蔽物中。该虾昼伏夜出,不喜强光。在正常条件下,白天多隐藏在水中较深处或隐蔽物中,很少活动,傍晚太阳下山后开始活动,多聚集在浅水边爬行觅食或寻偶。若受惊吓,迅速逃回深水中。该虾多喜爬行,不喜游泳,觅食和活动时向前爬行,受惊或遇敌时迅速向后,弹跳躲避。龙虾有很强的趋水流性,喜新水活水,逆水上溯,且喜集群生活。是东山岛主要水产品之一。

文化:漳州东山海域盛产龙虾,每年都有不少出口港澳市场。龙虾,特别是锦绣龙虾,体大肉肥,最大的重达两公斤,长30厘米以上。这种龙虾头部和胸部坚硬,触角发达,肉味鲜,是名贵的经济虾类。虾壳可制成工艺品,东山县工艺厂生产的“龙虾挂屏”形态奇异,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是国内外市场的热门货。

功效:龙虾体大肉多,营养丰富,其肉每百克含蛋白质18.9克,尼克酸4.3毫克,维生素E3.58毫克,2.79毫克,硒39.36微克,其他成分如磺、磷、铁等,含量也不低。龙虾的烹制方法有许多。民间吃龙虾,多蒸或煮熟后剥壳取肉,蘸姜醋等调味料食用。饭店、酒楼加工则复杂多了,常出肉后改刀成型入烹,菜品以广东、福建、海南多见,如“上汤焗龙虾”“油泡龙虾球”“蒜茸蒸龙虾”等等。
龙虾除作佳肴外,还有很高的食疗作用。据有关药用书籍记载,龙虾肉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的功效,可以治肾虚阳痿、神经衰弱、筋骨疼痛、皮肤瘙痒等症。

六. 福建省 漳州 龙文区 漳州斗鸡

主要分布区】 福建厦门、泉州等市

外貌似鸡,体躯呈长方形;豆形冠,眼圆,虹彩有白、灰白、桔黄色;喙黄褐色,公鸡喙比母鸡长、宽;胫黄色,皮肤白色。全身羽毛,公母各异,母鸡以棕黄,红褐二色较多,颈羽棕色,背至尾羽花褐色,腹、颈下淡黄色;公鸡以红褐,黄褐色常见,颈羽深红或金黄色,背羽深红色(羽基红色,羽尖金黄色)胸羽黑色,尾羽与主副翼羽为红,黑两色相间。

漳州斗鸡饲养数量不多,仅作为娱乐工具,但历史较久。今后可有计划的发展,利用斗鸡沉积脂肪少的特点,与其他品种鸡进行经济杂交,生产商品肉用鸡。

七.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芦溪晒烟

芦溪晒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芦溪晒烟质地柔软,色泽金黄,叶薄脉细,油润香醇,是晒烟中的珍品,产自芦溪草棚寮的晒烟更是珍品中珍品,历来被人们所崇尚。据《漳州简史》记载:“明代经济作物的栽培有了空前的规模。……烟草自海外传入,能令人醉,亦避瘴气,捣汁可毒头虱。”“惟漳属芦烟(芦溪晒烟)称最,声价甲天下,人多种之,利甚多。”

芦溪晒烟原产地平和县芦溪镇,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独特,四周是蜘蛛网般的大小山川,中间为海拔420米的盆地,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1700——1800毫米,气候冷凉;种烟历史悠久,自明嘉靖(1522-1567年)从菲律宾吕宋岛引进种植,至今已有400多年;种植和晒制技术高超,形成从整地、育苗、田管、采摘、晾晒、贮存到加工等一整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技艺,从而生产出酸喃风味、甘醇爽口的芦溪晒烟。

芦溪晒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未受人世间风云变化的影响而中断生产,始终得到人们的青睐。在清乾隆年间,霞寨岩岭村庄世道的祖父在漳州东门街开设烟行,制作烟丝和条丝(供水烟筒吸用),销往江西、浙江及全国各地,获利颇丰,人称“庄百万”;民国时期,芦溪圩开设“福兰烟店”,收购和切制烟丝,名扬闽南各地;上世纪20年代,芦溪东槐村陈三香兄弟及其父经营“顺成烟庄”,创立“芦溪正地”红牌、白牌晒烟,其后又与厦门市镇邦路“麒麟烟庄”订立供货合同,“芦溪正地”牌的烟叶和烟丝远销国内外;1909-1926年间,日本三井洋行在平和小溪设立“三井洋行和胜美公司”,垄断经营芦溪晒烟,将芦溪晒烟运往日本和东南亚等地;抗战胜利后,“顺成烟庄”和中美烟草出口公司签订定期、定量合同,芦溪晒烟成为“鸿运牌”香烟的主要原料。解放后,平和县创办烟丝厂,生产的烟丝销往全省各地;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产“金键”和“天坛”牌香烟的北京卷烟厂、生产“灵芝”牌的河北石家庄卷烟厂、生产“人参”牌长春卷烟厂、生产“天坛”牌的安徽邺城卷烟厂,还有上海、四川、保定、厦门、龙岩等地卷烟厂,纷纷以较高的价格上门求购,种植生产芦溪晒烟成为当地百姓一条致富的好途径。

芦溪晒烟是全国晒烟品系的姣姣者,是许多卷烟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共同追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八.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鲷鱼

鲷鱼

鲷鱼又名加吉鱼,是东山县的水产之一。

这些欧洲的鲤科鱼类主要都是底食泥鱼。鲷鱼广泛地分布于止水、运河及流速缓慢的深河中,软口鱼偏好流速较快的河川中游,文鳊则栖息于大而流速缓慢的河川中下游。其中分布最广泛且最受钓鱼者欢迎的是青铜鲷。

九.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云霄文蛤

漳江下游出海口新浮洲的文蛤,肉脆嫩,清甜溢香,厉来饮誉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各国。许多联合体和个体户大量向广西采购运至我县新浮洲等地放养增殖,经1个月或1个季度放养即可重捕出售,其肉质与新浮洲所产的不相上下。目前,文蛤养殖1万亩以上。

十.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平和香蕉

平和香蕉

平和香蕉具有皮薄、味香、肉软、质甜、无芯,风味与营养俱佳的特性。每百克香蕉果肉,含热量486焦耳,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质1克,维生素C20毫克,含有磷、钙、铁等多种营养元素和维生素。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含量高于柑、芒果、菠萝和番木瓜等。果肉可润肺、滑肠,是一种天然保健水果。平和香蕉1992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坂仔”牌商标,1995年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成为国内第一个取得注册登记和“绿色食品”使用权的香蕉产品。1998年被漳州市人民政府认定为知名商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