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衡阳土特产伴手礼 衡阳必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衡阳土特产伴手礼 衡阳必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7-05 11:30:21

一. 湖南省 衡阳市 石鼓区 香腰

衡阳传统风味佳肴。又名“宝塔香腰”、“管堆子香腰”。清代衡阳名宦彭玉麟家厨在鱼丸、 黄雀丸、锅烧丸等地方风味小吃基础上创制,故名。此菜 集众多小吃品种于一碗,层层堆砌,形如宝塔,以寓步步登高。后传入民间,成为衡阳风味酒席中的定型头碗菜品,亦是民间结婚、生子、祝寿 或逢年过节团圆饭中不可缺少之物。菜分七层,由下至上分别为:红枣虎皮蛋、滑肉、锅烧丸、黄雀肉、鱼丸、蛋卷、腰花。亦可再于顶上加盖 其他菜肴。盖海参称为“海参香腰”,盖干贝称为“瑶柱香腰”,盖肉片、猪肝、猪心等,即普通宝塔香腰。垫底之物亦可因人,因时,因物质 条件而异。其特点是:造型美观,色彩艳丽,咸甜鲜香,味美可口。

二. 湖南省 衡阳市 珠晖区 珠晖葡萄

珠晖葡萄是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的。珠晖区葡萄果皮光洁细嫩,果粉浓厚,果色美观,其中尤以“巨峰”甜葡萄著名。

在衡阳市珠晖区版图的中部地区有一个闻名遐迩的万亩葡萄生产基地——酃湖乡万亩优质葡萄园区。该园现已集中连片种植葡萄10230亩,种植户达3790户,年产优质鲜食葡萄达2.1万吨,销售产值达5000万元。同时,该园区在多年种植“巨峰”、“红瑞宝”等常规葡萄品种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大胆开拓创新,建立了500亩美国红提基地,去年产品全部挂果,深受消费者青睐。该园区还投资200余万元建立了葡萄冷冻库,为进一步拉长葡萄产业链条,帮助农民增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衡阳酃湖这个传统的“鱼米之乡”因此而脱蛹成蝶变为“南方的吐鲁番”,“酃湖生产”这个农民打造的品牌凝聚着农人的智慧飘逸着葡萄的芬芳也因此而美名远扬,畅销省内外。

三. 湖南省 衡阳市 祁东 祁东烧豆腐

祁东烧豆腐

祁东烧豆腐是一道独特的地方菜,其风味独特。

祁东烧豆腐含有较多油分,烹调前宜先用热水冲洗,取出再用冷水冲洗,并挤干水分。这样可除去表面的灰尘、油脂和油味,食用起来味更美更爽口。

四. 湖南省 衡阳市 常宁 常宁凉粉

常宁独特风味食品。已有1300多年历史。以当地山上产凉粉藤的果心为原料制成。制法为:将凉粉果 削皮、剖开、晒干,装入布袋中用清水浸泡并反复搓揉,至果内胶汁全部挤出;取出布袋,约半个小时后,汁水即全部凝成晶莹透明的凉粉。食 时,切成条或片,拌入糖、醋、蒜泥、辣椒等调料。凉粉晶莹剔透,手托3厘米厚的粉块,隔粉可见指纹,故有“六月雪”、“水晶冻”之称。

五. 湖南省 衡阳市 祁东 祁东荸荠

荸荠又名地栗、地梨、马蹄。乌芋、寺菇、墨寺。主产于祁东,约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球茎肉质脆嫩,味甜多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大量淀粉。用作蔬菜。水果,生熟食皆宜;还可加工成罐头,远销外地;药用,味甘性寒,有破积攻尖,止血治痢、解毒。发痘。清色醒酒等功能。1949年以前,全县年种植333公顷,每公顷产1.5-2.25万公斤。1981年发展到1333公顷,每公顷产量3.75万公斤。除供应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外,远销往港澳市场。

六. 湖南省 衡阳市 蒸湘区 衡阳大杂烩

大杂烩是衡阳传统名菜。原料:净猪肉500克(肥瘦各半)水发墨鱼片100然,水发云耳、玉兰片、豆笋、香茹各50克,鸡蛋3只,鸡汤1000克,熟肚片、熟鸡片、面粉、湿淀粉各100克,植物油500克(无耗),猪油100克、盐、酱油、味精、胡椒粉、葱、香油适量。制法:①先将肥肉100克切成3厘米宽、0.6厘米厚的片,瘦肉50克切成薄片、其余剁成肉茸,加入鸡蛋1个和适量的盐、面粉、淀粉搅拌均匀。分为三部份:一部份挤成肉丸,下入摸油的平盘内;一部分份用鸡蛋1个,加少许盐、湿淀粉搅匀,烫成蛋皮,将肉茸铺平在蛋皮上滚成蛋卷,放在橄榄丸上一起上笼蒸熟,取出晾凉,将蛋卷切成0.9厘米厚的斜片。②将切好的肥肉片用盐腌一下,磕鸡蛋1个,加入适量的面粉、淀粉、水调成全蛋糊,下入肥肉片拌匀、挂糊,将植物油烧沸,再将肉片一片片下锅炸成金黄色的酥肉,捞出沥干油分,切成3厘米长的块,将瘦肉片用盐着味加湿淀粉浆好,豆笋切成3厘米长的段,墨鱼切成4厘米宽的方块,用开水冲二至三次,漂洗净碱味待用。③大汤盬(音古装汤的碗)1个,先放入酥肉和红肉丸,再放入橄榄丸和蛋卷片,加汤少许上笼蒸15分钟。④锅内放入汤,下入墨鱼,加盐、料酒、葱结,姜块烧开氽过,倒入漏勺沥干水份。⑤将猪油浇五成熟,下入玉兰片、肚片加盐煸炒,随下入云耳、鸡片、香菇、酱油、鸡汤、味精、烧开调好味后,再下入浆好的肉片,用湿淀粉调稀勾芡,撒胡椒粉,葱段,出锅倒在肉丸上即成。

七. 湖南省 衡阳市 衡山 石门草席

石门村位于衡山县店门镇西北部,紧依南岳风景名胜区,是店门镇的北大门。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042人。有山林面积1200亩,水田面积620亩。店门镇享有“席草之乡”之美誉。石门村广种席草,是店门镇万亩连片席草种植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衡阳市是全国最大的席草生产基地,占全国席草市场份额的60%,这里席草种植、加工历史悠久。店门镇草席已出口到美国、日本、泰国、韩国等16个国家,出口草席1100多万条,成为我国最大的草席出口基地之一。

2000年,衡山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草席确定为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之一,重点扶持草席加工企业,进行品质改良和规模生产。2001年,高价引进日本优质品种蔺草,这种席草与传统的宁波席草比,不仅抗虫抗病、色泽均匀、织出的草席柔软,而且产量高。衡山县瞄准国际市场,制定了规范化无公害席草生产标准,指导农民种植。

八. 湖南省 衡阳市 雁峰区 衡阳臭豆腐

臭豆腐,其名虽俗气、外陋内秀、平中见奇、源远流长,却是一种极具特色的风味,古老而传统,一经品味,常令人欲罢不能,一尝为快。臭豆腐是中国汉族特色小吃之一,流传于大中华圈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豆腐发酵制品。

衡阳比较有名的是市府路的一家,臭豆腐很香很脆,配上香辣萝卜干那味道真是辣得过瘾!还有刮凉粉,炸虾丸等等这些都很好吃的啊,总之就是少不了萝卜干和蒜水。夏天配上一杯冰豆沙,加上臭豆腐和刮粉,完全就是上上品。

九. 湖南省 衡阳市 衡南 栗江白豆油

栗江白豆油,营养丰富,其氨基酸态氮含量达3.7%,经常食用能开脾健胃,增强智力。油质细腻,工艺独特,香味纯正,散放一日,不干不霉不变味,可谓一绝。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该镇吃的“清水白玉饭,红嘴绿恩鸽”一菜,其佐料就是白面的豆油,以后便成了乾隆的御用品。

十. 湖南省 衡阳市 耒阳 耒阳红薯粉皮

耒阳红薯粉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耒阳红薯粉条色泽黄亮,身干条细,均匀片薄,韧性好,拉力足,食之柔软爽口,既可作主食,又可作菜肴,深受人们喜爱。

耒阳红薯粉皮,可谓名扬三湘。很多外地人到耒阳游玩,最爱带的,除了茶籽油就是红薯粉皮。

在耒阳乡村,村村会做红薯粉皮。立冬前后,正是红薯收获季节,人们把红薯一担担挑到清澈的溪水边,一个个洗净,再把烂红薯丢掉,把有疤痕的剔除,选出好薯,放到石磨里磨成薯浆,过滤,淘出薯渣,便成了洁白的淀粉,藏在大缸里。想吃或者赶价的时候,村民就架起炉灶,拿出锡做的蒸盘,在盘底搽上一层茶籽油,再把红薯淀粉用清水稀释,放在蒸笼里蒸。蒸时要掌握好火候,否则就会造成枯皮或者薄厚不一,影响外观和质量。蒸熟后,把锡盘一个个从锅里取出,再凭手法的张力均匀把粉皮扯开,一张张挂在竹竿上晾晒,直到风干了才取下,按照重量打成捆,一斤装两斤装不等,这就是成品的“合粘”了。

在耒阳,红薯粉皮做的最好的当属小水镇1塘村人做的。1塘山峦翠绿,塘水清澈,全村百余户人家,世代以栽红薯、做“合粘”为业。1塘的“合粘”色泽光亮,白中泛青,晶莹如玉,无论烧炒、火锅、油炸、汤煮,都不糊锅,滑而有口感,软而带香甜,嫩而有嚼头,是红薯粉皮中的极品。

红薯粉皮价廉物美,口味鲜美,常吃有延年益寿、祛病抗癌、健体养颜之功效。该产品年产量2000吨左右,畅销长沙、天津、南京、海南、北京等地。

红薯粉皮加工工艺流程:调糊——上旋蒸糊——冷却——漂白——干燥——成品

1、调糊:先将红薯淀粉用冷水拌好,再慢慢加水调成稀糊,用水量约为淀粉量的2.5~3倍。然后把事先配好的明矾水加入,不断搅拌均匀,调至无粒块为止。每100千克淀粉加明矾300克。

2、上旋蒸糊:用粉勺取调成的粉糊60克左右,放入旋盘内,旋盘为铜或白铁皮制的直径约20厘米的浅圆盘,底部略微外凸。将粉糊加入后,即将盘浮于锅中的开水上面,并拨动使之旋转,使粉糊受到离心力的作用随之由底盘中心向四周均匀地摊开,同时受热而按旋盘底部的形状和大小糊化成型。待粉糊中心没有白点时,即连盘取出,放入清水中冷却。在蒸糊操作时,调粉缸中的粉糊需要时时搅动,使稀稠均匀。此道工序是制做粉皮的关键,必须动作敏捷,熟练,浇糊量稳定,旋转用力均匀,才能保证粉皮厚薄一致。

3、冷却:将烫熟的粉皮,投入冷水中片刻,捞出沥干水分。

4、漂白:将制成的湿粉皮,放入酸浆中漂白,漂白后捞出,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5、干燥:把漂白、洗净的粉皮摊到竹匾上或贴在预先准备好的高梁箔上晒干,待干透取下剪边包装。干燥后的粉皮,要求其水分含量不超过重2%,干燥无湿块,完整不碎。

耒阳红薯粉皮是种营养丰富、价美物廉、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长期食用,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尤其是火锅中的上乘佐料,纯手工的传统工艺加工而成,无任何化学制剂,是真正名副其实的纯绿色食品。

耒阳红薯粉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