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哈尔滨龙尾山特产 黑龙江和哈尔滨地方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哈尔滨龙尾山特产 黑龙江和哈尔滨地方特产更新时间:2022-07-05 04:03:20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延寿 延寿木耳

延寿木耳

木耳,别名黑木耳、光木耳。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及其他药用功效。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目前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

二.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香坊 风干香肠

风干香肠,哈尔滨的土,已有70历史。选用新鲜瘦肉,加有砂仁、桂皮、豆蔻等佐料,药香郁口,饶有中式风味,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这种肠食之耐嚼,越嚼越香,回味绵长,虽难登国宴之类大雅之堂,却是民间佐酒之佳品,盛宴之珍馐旅游者常常把它视为名品带回以飨亲朋。

三.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道里 松仁小肚

哈尔滨松仁小肚:以其内含松仁而得名。系取不带筋络的瘦肉与不带软质的肥肉为主料。成品色泽呈棕褐色,熏烟均匀,切开后瘦肉呈紫红色,脂肪呈乳白色,红白分明,切断面光润,切薄片亦不松散、破裂,味美适口,有松仁的清香味。

松仁小肚是哈尔滨正阳楼名产,属于风味产品。.色泽:肚外表呈棕褐色,烟熏均匀,光亮滑润。肚内肥肉洁白,瘦肉呈淡红色,淀粉浅灰。外皮无皱纹,不破不裂,坚实而有弹性。灌馅均匀,中心部位的馅熟透,无粘性,切断面较透明光亮。每个重500~750克。味鲜美,清香可口,无松油味不粘糊,不牙磋。

原料配方:猪肉100公斤,绿豆温淀粉25公斤,松子仁300克,香油3公斤,大葱2公斤,鲜姜1公斤,味精300克,精盐4.5公斤,花椒面120克。

四.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通河 通河人参

通河人参

五. 黑龙江省 哈尔滨 依兰 依兰大豆

依兰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国家大豆生产基地县。

依兰有着丰富而优质的大豆资源,历年播种面积都在10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在145—160公斤。在栽培技术上,全部应用了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并且做到配方施肥和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相配套,先进技术的普及推广为依兰县大豆的高产、稳产创造了先决的条件。同时,依兰县拥有大豆绿色食品种植基地3万亩,并拥有“绿帝”牌大豆认证标识。依兰大豆享誉省内外。

六.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道里 冻梨

冻梨一般是由花盖梨、秋白梨、白梨、尖巴梨冰冻而成,食用时,将冻梨置凉水中浸泡,待化透后捞出可食,化透的冻梨,甜软多汁,清凉爽口,饭余酒后,吃上几只,颇为惬意。

冻梨是将普通白梨冰冻变成乌黑色,硬邦邦的,砸到地上,也不会有丝毫损伤。只要你牙好耐得住凉,洗净之后,就能吃了。冻梨的硬劲,让你觉得吃的时候是那么的费劲,只能是一口一口啃了,啃上一口,纯白、甘甜的梨肉和那份清凉,让人直皱眉,冰得牙都会打颤,冷得从心里哆嗦一下。那份冷到心窝的感觉,让人有种无法形容的迷恋。

七.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宾县 清汤鹿尾

清汤鹿尾,以鹿肉、鹿筋、鹿尾为原料,历来是宴席中的名贵菜肴,特别是取用鹿尾烹制的汤菜更加名贵。鹿尾具有补肾壮阳,舒筋活血等滋补功效,是冬季最好的补品。清代江苏巡抚梁章钜在京城和广西品尝了此菜后,曾赋诗:“寒夜何人还细切,春时此味最难忘。”

主料

鲜鹿尾3 条,芫荽末10 克。

调料

精盐、味精、料酒、麻油、鸡汤。

制法

将锥刀从鹿尾刀口处锥进,把血流在碗里,加少量水调匀,倒入鸡汤中,慢火煮成血汤。将鹿尾放入沸水中烫透,取出,去毛、去骨、改刀成0.6厘米厚的片。炒锅内入鸡汤,加精盐、味精、绍酒、鹿尾片,烧熟后,去浮沫,盛大汤盆里,淋上麻油,撒上香菜未即成。成菜汤清尾白,鹿肉酥香,滋味鲜美。

八.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通河 石英

石英

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种。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b-石英)。石英块又名硅石,

主要是生产石英砂(又称硅砂)的原料,

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烧制硅铁的原料。

九. 黑龙江省 哈尔滨 五常 五常党参

五常党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