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特产和广东特产不同之处 真正的福建三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特产和广东特产不同之处 真正的福建三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6-28 00:49:06

一.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伞

建瓯市雨伞厂生产的出口花纸伞采用传统手工工艺,造型独特,外表美观,花鸟鱼虫图案瑰丽。有梅花、空边、多层、多用等200余种,是兼具摆设、装饰、实用的日用工艺品。1986年获省工艺美术百花奖,1988年获轻工部优质出口产品铜奖
( 建瓯)

二. 福建省 三明 将乐 鸭肠

鸭肠

料:

鸭肠500克、榨菜25克、酱油30克、料酒15克、碱25克、菜油(或花生油)50克、精盐10克、香油5克、香醋15克、红辣椒、胡椒粉、味精、姜、葱、蒜各适量。

法:

将鸭肠用精盐抓揉均匀,加碱和500克清水拌匀,腌1-2小时,再用清水反复漂洗去碱味。另锅内注入2000克清水,放入葱(扎把)、老姜(拍破),料酒烧开,下鸭肠烫煮2-3分钟用竹筷搅拌均匀,熟后速起锅,待凉后,改刀长3-4厘米盛入盘内,加入葱、蒜、姜末、红辣椒末、榨菜丁、酱油、味精、香油、熟花生油(或红油)、胡椒粉、香醋等拌匀,即可食用。

点:

脆嫩爽口,酸辣鲜香,味道鲜美,佐酒下饭均宜。

三.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笋和笋干

武夷山是“闽笋”的主要产地。仅笋干一项,每年收成就达几十万斤,若逢“大年”可达上百万斤

笋是竹的幼芽。据资料记载,武夷山竹的种类有48种,因此,笋的种类也很多,主要有毛竹笋,花壳笋、黄竹笋、苦竹笋、石竹笋、麻竹笋、鞭笋等等。这些笋中最著名的是毛竹冬笋。唐朝诗人李商隐有“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杜甫又有“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的诗句,可见那时冬笋就已闻名了

武夷山的冬笋,尤以产在东路上梅的金竹、首阳一带的为最佳,故又称东(与冬同音)笋。这里产的“黄泥冠”、“白肉笋”,品质最好,风味最佳,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无机质,营养价值很高。被视为“八闽山珍”中的精品

武夷山的苦竹笋风味也很殊异。它是山民的一种好菜馔,苦后有甘,多用来和酸腌菜共煮,最宜下饭。宋朝诗人黄庭坚曾有“南园苦笋味胜肉”的诗句,武夷山的苦笋就是这一种

此外,武夷山的方竹笋、紫竹笋、肿节笋和矮竹笋也很有名,为珍贵稀有之笋

武夷山制作的笋干,技艺特殊,味道淳厚,土色土香,深受人们的喜爱。类别分榨、晒、薰三大类。工艺需要经过煮、切、压、榨、晒、薰、烘、焙等十多道工序

武夷山笋干按产地和制法分东路笋和西路笋。东路笋指上梅一带,用炭火烘烤制成;西路笋指洋庄一带,靠阳光晒干制成,东路笋香脆、味美,西路笋洁、美、色好。按颜色武夷山笋干又分为白笋干和黑笋干两大类。黑笋干好吃。白笋干充实,一公斤白笋干经过浸泡可变成七、八公斤。据《崇安县新志》记载,上梅白水地区制作的“玉兰片”是笋干中的珍品,长10公分左右,用冬笋“黄泥冠”、“白肉笋”加工而成,色泽金黄,透明如玉。白笋干中的“黄尖”、“秀尖”也很出名。黑笋干中的咸笋也是武夷山人津津乐道的佳肴之一,制作工艺特殊,咸辣适宜,只要是吃过它的人,一提起它就会平添无限食欲,是一种典型的地方风味

笋和笋干是武夷山主要外销物资。随着罐头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冬笋为主料或配料的罐头,也就成为武夷山市出口外销的重要商品。如“清水冬笋”、“冬笋香菇”等罐头,备受海外市场欢迎。近年又出现了袋装笋,把笋干切成薄片分装成小包,携带方便,吃时便利

( 武夷山)

四.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花岗岩和大理石

花岗岩和大理石 商城、新县、罗山、固始等地均有储量大、品种我的大理石和花岗岩矿产。商城县大理石矿有绿、白、黄3种,矿源面积达10平方公里,花岗岩的储量更为丰富,灰白中夹杂黑星点、质地坚硬美观的“雪花尼”一个品种的储量就可供大规模开采300年之久;新县花岗岩的储量为9.5亿立方米,品种达15个以上,主要产品有花岗石装饰板材素花、将军红、鸽血红、枫叶红、森林绿、银花等20多个品种;罗山山店乡的大理石储量为53万立方米,花岗岩储量为7000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汉白玉、云罗红、翠花红等30多个品种。( 信阳)

五.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六. 山西省 大同 左云县 拌汤和糊糊

拌汤和糊糊:拌汤和糊糊皆是只用面、不下米而做成的稀饭。将面搅拌成块状碎块拨入水锅中熬成者皆名曰"拌汤"。"拌汤"中最佳者为"白面鸡蛋拦汤"。它是将白面加少量的水,细心搅拌成虚面均匀的"扑穗儿",徐徐洒入已开的水锅中,稠稀要适当;熬至将熟时,加入适量的咸盐,再将已打均匀的一、两个鸡蛋糊糊,细细流入锅中,皆成漂亮的"蛋穗儿"漂于汤面上;最后炝入素油、葱、椒等搅匀食之。味道清香,柔软滚烫,是病人或缺乳婴儿的食品,其他面拌汤做法皆同,只是不打鸡蛋,而可切入少量的山药条儿。"糊糊"是将干面直接涮入水锅中而熬成的稀食的总称。其中有:"莜面糊糊、面茶、谷面糊糊、糜子面糊糊、糠糊糊、菜糊糊"等。"莜面糊糊"是不产小米的山区居民常食之稀饭,里面放上一些山药条子,加上盐,熬至烂熟。喝之香咸"热乐"颇有味道。"谷面糊糊"、"糜子面糊糊"则是放少许碱而熬成。"面茶"则是将莜面炒至金黄色,成为"茶面",用"茶面"涮成的糊糊,叫做"面茶",调盐喝之。因其颇有"油茶"的味道,故起名曰:"面茶",以有别于"油茶"。它是普通人家冬季调剂的生活,代替油茶的饮用物。而"油茶"则是用羊或牛油加白面炒成之"油茶砣子",食用时,用刀削下适量,放入锅内熬成。它是中等以上的殷实和富裕人家当家人冬季乐意食用的补品。 

七.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陈巴尔虎旗 肉肠和血肠

蒙古民族一般把羊血浆灌入大肠,做成灌肠。食用时一般在肉汤里煮10-15分钟。蒙古人和西1还直接运用动物的活血。《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叙:"当情况紧急时,有一种紧急探马,这些探马,能够马不停蹄地连续奔驰十昼夜,既不举火也不进餐,只用马血维持生命,他们割断自已坐骑的一根血管,吮吸马的血充饥。"从医学观点看来,血有高味觉性等益处。但不到紧急的时候,人们不常吸用活血。另一种灌肠加之薄层肉及肝等,拌以葱类和油盐等调料,煮之半小时后食用,此叫灌肠。

灌肠的工作一般都在现杀的羊皮上进行。因为羊皮光滑,肠子不易弄断。多数需二人合作。小肠下接盲肠(俗称苦肠),盲肠下接细肥肠。把细肥肠割掉,从割口处灌进水去,容量较大的盲肠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漏斗。灌满以后,一人不断用力挤压,水就流入小肠。一人用两手不断捋小肠,将粪便排在泔水桶里。如此再灌再排,直到把小肠基本洗净。再割一块肺子塞进小肠里,上面灌水并挤压排出,再用水涮一两次,就可以灌肠了。

从羊腔中舀在盆里的羊血,一般正好灌满它自己的肠肚。灌时,先用手把凝结的血块攥碎,搅进荞面或白面,加入切碎的漫肚、油、盐、调料、葱蒜等物。亦从割口处灌入,要灌得不可太满也不可太扁。小肠二三丈长,为煮食方便,可断为四、五部分,不撕掉外面连接肠壁的油脂。这些油脂有固定小肠的作用,灌时要注意摆顺不使扬子扭结。煮出时盘缠一团,一如腹中的自然状态。卧羊时节肠肚太多,一时吃不了,就灌好分成四五团冻起来,在来年清明时节煮食。宰羊剖腹后,把羊肥肠取出。羊肥肠粗而且有不少脂肪。用水把肠子冲洗干净,然后从羊腹腔靠脊骨两侧,用刀割下两条脆嫩的里脊肉,再割下脖子上的肉,掺进葱、蒜、姜粉、花椒面、食盐面,剁成肉馅,剁好后撒上一些炒面,装填进肥肠里。装时把肠子一头扎住,装好后有脂肪的一面就随肉馅翻到里面,原来是里面的就翻到了外面,用清水再次冲洗后下锅煮。煮熟后捞出,切成约三寸长的段,盛盘上桌。在捣好的蒜泥里加上醋,用手拿肠蘸着吃,味道十分鲜美。其实,肉肠做好了要比羊肉还香。

八. 福建省 龙岩 新罗 话李

原料配方:李果坯50千克白砂糖10千克甘草粉2.5千克香草油20克糖清100克安息香酸钠适量工艺流程:选料→制坯→漂洗→浸糖→晒制→喷油→包装→成品制作方法:1.先料:选用果大、肉厚、核小的品种(如三华李),宜在成熟时采收,也可用未熟坚硬的落果为原料。2.制坯:原料入清水洗净,放入滚动槽或陶缸中搅动擦皮,然后按100千克果子用盐10~15千克腌制15~20天。盐腌可在桶或池子中进行,先放一层果子(约6厘米厚),后撒一层盐(厚6毫米),依次一层果一层盐装满,最后在上面再撒上一层面盐,腌制5~7天以后,果子开始上浮时,可用木板(或竹罗盖)加盖,上加重物压沉。待15~20天后可取出曝晒,晒干后即为干坯。腌制时,为了增加制品脆度,100千克果实可加入明矾200克或生石灰300克。3.漂洗:将干坯放入流水缸(缸底装有进水管)或池中(每天换水2次)浸泡1~2天,待除去80~90%盐分后,取出晒至半天。4.浸糖:将白砂糖加入消水25千克入锅,加热至沸,再加入甘草粉搅拌均匀,然后将李坯倒入锅中,文火煮制约1小时,待李坯吸足糖液、果身发胀时,连同糖液一起离火,倒入木桶之中,再加入糖精及安息香酸钠,待搅拌均匀后,静置浸糖48小时左右。待果坯吸糖达到饱和程度时,即可捞出,沥去余糖液。5.晒制:将李坯摊放在竹筛上,置于阳光下曝晒。晒至八成干时,将香草油均匀喷洒在果坯上并拌和均匀。6.包装:话李经包装后即为成品。产品特点:甜酸适中,甜中带甘,食之爽口来涎,具有消凉感。风味别具一格。

九.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福建泥蚶

福建泥蚶:因栖息于浅海软泥滩中而得名。主产于云霄、东山、漳浦、连江、宁德、福鼎等县沿海,尤以云霄县的漳江湾海区,所产泥蚶体大肉肥,鲜美可口。不仅为滋补良品,亦具药用价值。

十.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干浆粑和汽水粑

干浆粑和汽水粑也是生受人们赞许的早点。做干浆粑较有名气的要属刘金宝,他的蒸锅比别人大,用手在浆盆里一把把抓起米浆往锅里搭,一锅搭四层,米浆不跌不流,呈滴水型,搭完后盖上锅盖,凭听锅里的水响,指挥作火人如何烧柴。上大汽后,停火焖一下,然后用锅铲铲起,粑子底黄肉白,焦香甘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