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海南特产苦糖 正宗海南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海南特产苦糖 正宗海南糖更新时间:2022-06-25 16:22:21

一. 海南省 定安 海南煎棕

海南煎棕

海南地方风味小吃,流行于海(口)府(城)地区,与普通粽子不同之处在

于:一是不用粽叶包裹;二是先蒸热糯米后入配料调勾而煎之故不受节令限制,

可长年制作与食用。

用料:糯米500克、莲子25克、冬菇25克,干

虾米25克、干贝25克、叉烧50克、熟猪油50

克、味精5克、白糖5克、精盐8克、生油100

克、鸭蛋液适量。

制作:

1、将糯米掏洗干净,上笼蒸熟待用;

将莲子煮熟透,脱皮、除心;冬菇浸透洗

净,滚水烫过后切粒,干虾米、干贝洗净蒸

过,叉烧解成粒状。

2、将以上各料和精猪油、味精、白糖,精盐等一起放入糯米饭中拌匀,掐成

10个大小相同的饭团。

3、热锅下生油,将糯米团均匀醮上鸭蛋液,放进热油锅中慢火煎炸,不断翻

转使之均匀受热,煎成金黄色即可。

特点: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香滑可口,耐人寻味。

二. 海南省 东方 瓜子

瓜子( 东方)

三. 海南省 屯昌 海南红豆

海南红豆,蝶形花科棘豆属。常绿乔木,高3-18米。叶为羽状复叶;小叶7片,薄革质,长12-15厘米,宽约4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花冠粉红而带黄白色,各瓣均具爪,旗瓣基部有角质耳状体2枚;荚果。果瓣厚木质,成熟时褐色,无毛;种子红色。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森林中。

红豆,又称相思豆,质地坚硬、色艳如血、形似跳动的心脏,红而发亮,不蛀不腐,色泽晶莹、永不褪色。更为奇妙的是红豆的红色由边缘向内部逐步加深,最里面又有一个心形曲线围住最深红的部分,真是一心套一心,心心相印!……难怪就连王维也作诗赞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把红豆当成爱的象征。

真正的相思豆呈心形,沿着外形边缘内侧有一条较浅色的心型纹路,被称“心心相映”而成名;相思豆天生颜色鲜红,带有美丽的光泽,象征着纯真爱情;种子经久不腐、不烂、不破、不碎,被称为“天长地久、坚贞不变”’。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红豆。

在民间,相思红豆和玉一样,是有灵性的开运吉祥神物:定情时,送一串许过愿的相思豆,会求得爱情顺利;婚嫁时,新娘会在手腕或颈上佩带鲜红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环或项链,以象征男女双方心连心白头到老;结婚后,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颗许过愿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目前,相思红豆饰品风靡南国,时尚女性以佩带红豆精美饰品为荣,男女恋人纷纷为对方选择相思红豆饰品表达心中的爱意。

海南红豆分为两种:

1、一种是市面上常见的红豆,呈椭圆形,颜色通常为绛红,在豆身上有一黑点。也许人们把那一黑点喻化为眼泪,所以多少让人感觉与相思有一份关联。此红豆属短小灌木,生长在海南全岛的山区,因此产量较大,在海南旅游纪念品商店通常能购得。

2、另外一种红豆较为少见,因其生长在一种稀有的高大树木上,产量也少,所以在市场基本看不到销售。其形状呈心形,颜色也随树荚成熟程度不同而不一样。通常色彩较有黑点的红豆更为鲜艳。而且能长期保持原有的颜色。这种红豆树在儋州的热带植物园有种植。不论是有黑点的“相思红豆”还是心形的红豆都是生长在这个美丽的南国,来海南旅游的游人当然要买上几颗以解相思,或把海南红豆当作一份相思寄给心爱的人。

海南红豆除直接装盒销售外,还被串成项链、手链等首饰,是价廉情重用以表达爱情和友谊的特色纪念品。

来源: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

四. 海南省 三亚 椰挞

南方人素来爱喝早茶,每天早上遍布各条街道的茶馆(多为不正规的小馆子)纷纷开门捧出自家焙烤的特色点心供茶客们自由选择。而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蛋挞与椰挞了。

蛋挞并非本地特色点心而是来传自于澳门或香港,椭圆形的脆皮,烤得黄黄的、脆脆的入口特香,脆皮中间由蛋黄烤成的部分颜色更加诱人,像一个熟透的柠檬,当你夹着脆皮咬下去,外脆内嫩,真是享受无比。

椰挞是海南人学习蛋挞的作法做出来的当地特色点心,其形为圆,外面的脆皮和蛋挞一样,而其中的心由椰丝加少许蛋粉烘焙而成,入口椰味浓郁,口感极佳。是海南不可多得的点心。


五. 海南省 陵水 连雾

连雾又叫紫蒲桃、水蒲桃,桃金娘科热带水果,营养丰富,对咳嗽,哮喘有治疗效果。夏季果熟,浆果呈椭圆形,矩圆形,紫色或黑色,嚼后口腔及唾液皆染成紫色。果内含有葡萄糖、麦芽糖、维生素、有机酸、鞣质和深红色树脂等。果肉味甜可食,吃时撒上少许细盐味道更佳。生食鲜果,对慢性咳嗽和哮喘有治疗效果,干果研末,肉汤送服,还可治寒性哮喘和过敏性哮喘。

六. 海南省 儋州 橡胶

海南岛原来不产橡胶,1905年,一位华侨从马来西亚运回一批橡树种子,在儋县那大地区栽培,并创了海南种植橡胶的历史。此后,又有几位华侨从南洋引进橡胶树苗,建立胶园,成立公司,但发展缓慢。50年代初,海南岛有800多公顷胶园,年产干胶200吨左右。从1951已年开始,海南岛大力发展橡胶生产,现在全岛橡胶林面积达30多万公顷,于胶产量超过10万吨,成为我国最大的橡胶产地。

七.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海南大米鸡饭

海南鸡是以“文昌鸡”出名,煮鸡的办法是最大的技巧,鸡好不好吃关键在于“煮”鸡这一过程,当然鸡也必须是文昌鸡。

鸡饭的主料是鸡和大米,最好的鸡饭选用的是“文昌鸡”。由于“文昌鸡”供不应求,一般鸡饭摊档选用本地种杂色鸡,要求是刚成熟而尚未下蛋的鸡,以1至1.5公斤为宜。大米选用上等新鲜的优质米,鸡是白切鸡,清汤中烫熟,皮色油黄,肉白且嫩,骨髓带血,吃来清甜爽口。

米饭的制法:一是猛火热锅中下鸡油、蒜茸或葱条爆香的鸡油倒进普通方法煮熟的热饭中,加少许精盐和味精搅拌均匀即可。这种米饭,油润软滑,香浓味爽。在街头店摊,白切鸡佐酒,鸡饭随之,其味悠长。


八. 海南省 陵水 海南香蕉

香蕉为热带名果,海南岛亦为原产地之一,种植一年即结果上市,南部地区更快,栽苗6-8个月就结果。主要分于陵水、三亚、乐东、文昌、琼海、万宁、澄迈、临高等。香蕉蕉肉芳香,蕉皮有青绿色和鹅黄色的,剥掉蕉皮,肉质呈鹅黄色,香甜可口,芬芳扑鼻。

九. 海南省 保亭 海南岛盐

海南岛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南岛盐——国家地理标志永久保护产品,是于2010年由海南省盐业进出口贸易公司提出申请,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而成为国内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其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并经0有关部门审核批准进行保护的产品,目前我国已经对近千个国内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了专门保护。在海南,除了“文昌鸡”“和乐蟹”、“兴隆咖啡”、“福山咖啡”获保护外,“海南岛盐”成为海南第五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种。
“海南岛盐”有七大特点:
一是制盐历史悠久。从唐代乾元年(758年)就有近海老百姓煮海水为盐的记载。海南岛至今仍保存着1200多年前老百姓凿石为槽盛海水晒盐的千年古盐田遗址。印记着海南岛人民最早利用太阳光和海水晒盐的聪明才智。目前海南岛有莺歌海盐场、东方盐场、榆亚盐场等三大盐场,年平均生产海盐18万吨左右。
二是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海南岛天然日晒盐产区分布在本岛西南部沿海岸线上,该地区降雨量少,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日照时间长,风力大、气温高(年平均温度26℃,最高达36℃),蒸发量强(年平均蒸发量2400毫米左右),海水浓度高,常年保持在3.5波美度左右,是世界咸海区之一,有利于发展海盐生产。
三是晒制海盐的海水清澈纯净。海南岛是目前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根据历年国家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海南岛四周的海水质量是最优的。日晒盐的海水采用地无任何工业污染,无大城市用水污染,无大的河流污染, PH值为8.36,钠镁比值高达8.3,是国内其他海盐区无法相比的,“海南岛盐”正是利用这种无污染的海水经太阳光天然晒制而成,是100%的环保食品。
四是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中国权威检测部门检测,“海南岛盐”中富含人体需要的钠、钙、镁、钾、铁、锌、锶、硒、碘等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锶(Sr)的含量高达35MG/KG,比福建盐的5.5MG/KG高出5倍,比日本同行业的2.91MG/KG高出11倍。锶(Sr)元素是人体骨骼生长的重要元素,对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疗效甚好,锶的化合物溴化锶是健胃剂,乳酸锶可治抽风病等,对人体非常有益。锶(Sr)对食物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因此,用含锶高的盐烹煮食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味道透彻,口感特别好。
五是生产工艺对盐无污染。海南岛的日晒盐生产工艺至今仍保持着比较原始的操作方法,从海水引进盐田到日晒制成盐,完全依靠太阳光对海水的自然蒸发浓缩而成盐,采收盐与贮运盐的工具也是木、竹制的。经过洗涤离心脱水后再经人工筛选才包装销售的,没有机械器具带来的污染,始终保持着环保的状态。而日本、澳洲等地的生产盐是机械化作业,真空罐蒸发工艺使海水中的微量元素受到破坏,盐的味道变得苦辣,这是最大的区别。
六是口感清纯鲜美。“海南岛盐”口感好,是国内外其他海盐和井矿盐无法媲美的。日本和澳洲的真空罐盐口感的苦辣味更无法与之相比。韩国客户将“海南岛盐”与其他地区的盐分别加工泡菜进行比较,结果是用“海南岛盐”做出来的泡菜口感与色泽是最好的。“海南岛盐”具有得天独厚的环保优势,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七是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证和IS09001、HACCP国际质量标准认证。

十. 海南省 万宁 海南酸笋

海南四季如春,竹笋是海南市场上的四季蔬菜。竹笋按来源分为剌、麻笋和玉兰笋。前一种是野生野长,后两种是人工种植。竹笋按加工方法分为水煮笋和酸笋。刺笋名副其实,就是生长在刺笋丛中的刺笋的幼嫩部分。在海南,这种笋生命力甚强,一年四季生长。只要下一场雨,幼笋就纷纷破土而出。采割刺笋,靠的是胆大心细眼明。采割者手特一根自制的称为“竹笋钩”的竹杆,竹杆尖的一头装上钩刀,头伸进刺笋丛中,辨别刺笋的方位后,把钩刀插入幼朗读的根部,用适度力气一拉,就把幼笋拉了出来,经加工后制成酸笋。麻笋是农家种在房前屋后的竹子的幼嫩部分,切割下来剥去笋壳。切面片状,制成“水煮笋”、“酸笋”或笋干。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竹笋是没有营养,价钱相当贱,酸笋成为穷人的家常便菜。但如今不一样,竹笋的价格就象股市里的“黑马王子”,由蔬菜中的“贫民”变为“贵族”。在夏天,海南人最喜欢用酸笋煮鱼汤,既有点酸味而且还有点醒味,成为海南“家乡菜”中的贵族;如果你想尝尝具有海南特色家乡菜可别忘了选“酸笋煮新鲜鱼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