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衡水市东北特产店 东北特产门店照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衡水市东北特产店 东北特产门店照片更新时间:2022-06-24 08:24:42

一. 台湾省 台北 东北角海鲜之旅

东北角海岸沿线分布着10多处大大小小的渔港,为北台湾沿岸与近海渔业的作业基地,因此四季皆有生猛活海鲜,成为本地美食的一大特色。由于东北角潮间带上海藻滋生,再加上海水洁净,于是成为众多虾蟹鱼贝觅食繁衍的大本营。贝类、虾蟹类还有软丝、花枝、透帛等乌贼类,都是东北角盛产的水族。而鱼群更是依时令各有,都是老饕趋之若鹜的当令鲜味。从台北县瑞芳到宜兰头城,东北角海岸线上海鲜餐厅众多,其中又以鼻头角、澳底、北关三处为最主要集中地;此外,龙洞、福隆、大里、大溪渔港等地亦有海鲜店聚集。( 台北县)

二. 河北省 衡水 武强 天鹰椒

天鹰椒

天鹰椒是吻合国际贸易要求的走俏商品。河北省武强县种植天鹰椒已有20年,在生产及研究研究工作中多次获省市丰收计划奖、科技进步奖,1999年11月红火牌天鹰椒干再次被认定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其产品远销日本、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在农村脱贫致富及参与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河北省 衡水 桃城区 衡水金鱼

金鱼是中国的国宝。金鱼五彩缤纷,形态优美、娇姿艳体、千姿百态,令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国内外称之为金鳞仙子、水中牡丹、东方圣鱼等。被视为美的艺术,成为举世闻名的名贵观赏鱼类

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鲫鱼,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经演变和发展,至今已有162个品种。主要分为四大类:即草种、文种、龙种和蛋种。金鱼的养育始于南宋时期的杭州,后传到上海、镇江、北京、天津等地。在明正德年间,即约在1506年左右,北京的皇宫和皇府开始养育金鱼而四季不断。在我国主要分为南北两大派别:一是杭州金鱼;二是北京金鱼。杭州是金鱼的发源地,北京则对金鱼品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育新。衡水市园林管理处来顺宫廷金鱼养殖场于1982年建立,由北京宫廷金鱼饲养世家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精心管理。现养殖水面达1800多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十几万尾。近年来,徐立才先生挽救和培育出的金鱼品种已达十余个,现有品种 64个,较为名贵的有:鹤顶红、王字虎头、朱砂眼水泡、喜鹊花龙睛球、十二块红龙睛、玛瑙眼、桔瓣狮子头、赤兔眼虎头及白玉冠等。从1986年以来,本场金鱼先后销往印度尼西亚、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金鱼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往来,它是友谊、和平、美好的象征 。     

“金鱼徐”史话 据说乾隆皇帝几次从江南巡游归来,一心在北京建个江南的风景名胜,于是便传旨赶建圆明园。建好以后,乾隆皇帝看着放在池中的十几条金鱼,皱起了眉头,问身边的太监:“朕南巡之时,曾于江南见到红鱼,体美色艳,若人喜爱,何不遣来!”。皇上之言,正中梁太监下怀,于是他立马跪地启奏:“回万岁爷话,济南府尽出养金鱼能手,奴才有一姨亲姓徐,是济南府养金鱼第一好手,人称‘金鱼徐’。 万岁爷要是喜欢,奴才去济南把他传来,专养金鱼。”乾隆皇帝道:“你速去办来!”。    

于是梁太监快马加鞭赶到济南召徐家进京,从此,藏龙卧虎的北京城又添了一家“金鱼徐”。    

金鱼是中国的国宝。大约在十六世纪初至今,我国的金鱼就先后传入日本、泰国、葡萄牙、美国及东南亚和欧美各国。金鱼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往来,成为友谊与和平的象征。    

解放后,徐家经过几代人的摸索奋斗,精心培育,手艺越来越精,繁殖的金鱼种类越来越多,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金鱼徐”。徐家曾为苏联、日本、捷克的驻华大使做过鱼把式,并先后几次进入中南海,为毛主席、周总理送养过金鱼。    

五十年代初,中印建交后不久,印度政府赠送我国大象以示友好。一九五五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六十大寿,1总理代表我国政府以象征和平、友好的金鱼回礼。当时年仅二十几岁的徐金生就担起护送百尾名贵金鱼的重任。其中有水泡眼、虎头、龙睛等十多个品种。当飞机抵达新德里时,尼赫鲁亲临接礼,传为一时佳话。衡水有“三绝”,金鱼便为其一。衡水金鱼,人称宫廷金鱼,即为金鱼两大派之一的北京金鱼。     

现在的衡水金鱼是专指衡水市园林管理处“来顺”金鱼场徐立才先生培育的金鱼,徐立才先生系北京宫廷金鱼饲养金鱼世家第十代传人。自1982年以来,他先后培育出的新品种和挽救的绝代品种有:“红头望天”、“虎头”、“水泡眼”、“玛瑙眼”、“白玉冠”等。他饲养的金鱼先后销往印度尼西亚、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国友人和金鱼爱好着的青睐。    

1986年深圳市蛇口海上世界游乐中心,展出了徐立才先生的部分金鱼,使深圳和港澳地区的许多参观者如醉如痴、赞不绝口。    

近年来,徐立才先生接待了很多国家的来访者,为衡水赢得了荣誉,也为衡水提高了知名度。1、王任重、林丽韫、刘润涛、1、刘振华等国家领导来衡参观视察时都对此给予了高度赞誉。( 衡水)

四. 黑龙江省 双鸭山 饶河县 东北黑蜂

东北黑蜂以早期繁殖快、蜂王产卵力强、集大群、耐低温(可在零下30多度安全过冬)、形状稳定、抗逆抗病性强、体格健壮、采集能力卓越,集世界四大蜂种之优点,而驰名中外。这是我国近百年来在乌苏里江流域富饶的国土上培育出的最优秀的蜂种。东北黑蜂所采集、酿造的蜂蜜、花粉、王浆、蜂胶等产品,其核心功效突出,多次在国际舞台摘得桂冠,屡建奇功,为国人争得荣誉。

五. 河北省 衡水 冀州 周村老醋

周村老醋始于十九世纪末的周村王氏家族。周村美味酿造厂建于1972年,继承王氏传统工艺,吸取众家之长,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的“摩天塔”牌老醋酸、甜、绵,色香味惧佳,风味独特。曾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第三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产品畅销省内外。该厂地处冀州市南10公里,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99平方米,固定资产300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员工60人,其中技术人员25人,是生产、包装、销售、运输为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厂家。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大蒜

斑鸠店镇西靠黄河,东邻东平湖,土壤广阔而肥沃,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大蒜生长。自建国初期即已种植大蒜。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至今全镇大蒜面积已达4万多亩,一般年产蒜苔2万吨,蒜头8万吨。每到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云集收购,产品远销上海、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等省市,并出口到越南、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成为我省颇具影响力的“大蒜之乡”。

1960年以前,斑鸠店镇种植的大蒜原为本地蒜,产量不高,品质一般,为了提高产量,六十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了杂交蒜,试种成功后,经过多年培育,这种杂交蒜表现了很强的生长优势,其主要特点是:株型高大,外皮紫红,成熟较早。每个蒜头内有4—8个蒜瓣,蒜瓣整齐肥大;蒜苔产量高,且苔茎绿、无病斑(即黄点子);蒜泥香、辣味适中;长出作苗菜用时,出的蒜黄多。1991年,斑鸠店大蒜曾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蒜类产品。

大蒜是上等的辛香类蔬菜和调味品,具有增强食欲,抑制病菌改善人体微循环、补充营养、保障健康功能。据测算,每100g大蒜中含蛋白质4.4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3g,粗纤维0.7g,钙5mg,磷44mg,铁0.4mg,硫胺素0.24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9mg,抗坏血酸3mg,并含有抗诱变剂硒和杀死癌细胞的活性物质二烯丙三硫、乙烷硫代磺酸乙酯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蒜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及霍乱弧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防治癌症和美容作用,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力,素有“土里长出的青霉素”之美称。

据蒜农说,大蒜喜生土地、洪淤地,喜硫酸钾肥。斑鸠店镇耕地属冲积扇平原上的粘土地,地力肥厚,农民种蒜多施用农家肥,一般不用含有害物质的化肥、农药,所以蒜的产量高,质量好。大蒜已成为斑鸠店镇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七. 河北省 衡水 武强 张搭

张搭

张搭,是一种酷似戏剧中“变脸”形式的原生态民间工艺品,明清时期在武强民间比较流行,其制作形式为六块双面绘有多种年画图案的画板巧妙地连接在一起,用手抓住一点轻轻抖动便可先后翻出22个内容各异的画面,犹如戏剧中的“变脸”艺术,趣味横生。但由于有一定难度,该制作工艺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在战乱中消失。

近年来,为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原武强年画博物馆馆长郭书荣通过走访民间年画老艺人,对“张搭”这种武强年画中的特色工艺品进行了挖掘整理和推陈出新,使其以风采多姿的新面目现身工艺美术市场。重新面世的“张搭”,选取武强年画中的历代珍品作为复制图案,在工艺和板材上坚持精益求精,使这种不靠任何机械和磁力作用便能展现出多种画面的工艺品集工艺性、智慧性、趣味性为一体,成为收藏者和馈赠者的佳品,并受到中外各界人士的青睐。

八.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九店红薯

九店红薯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九店乡的。

河南省嵩县九店乡把发展红薯产业化作为富民强乡的切入点来抓,乡政府专门成立了红薯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并制订了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具体工作,责任到人,万亩红薯基地建设初成规模,红薯产业发展成绩喜人。2012年在郭岭、巴沟两个村各建立了1个200亩高产优质示范方,同时建立了九店乡万亩红薯生产基地,提升了全乡的红薯种植水平。引进红薯新品种和红薯管理新技术,红薯单产不断提高。成立了2个红薯专业合作社,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同时为薯农免费提供薯苗及开展红薯粉条、淀粉加工等,以此解决农户卖薯难问题。

九. 河北省 衡水 饶阳县 衡水内画鼻烟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衡水内画鼻烟壶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鼻烟壶最初在我国满、蒙、藏等少数游牧民族中使用,主要有铜、银、瓷质几种。明朝以后,烟壶随着鼻烟一起传入内地。后来,烟壶的品种逐渐增多,到清乾隆时期,玉石、翡翠、晶石、宝石、玛瑙、陶瓷、铜银、竹木雕刻、套料、内画等烟壶品种都已出现。加上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之不仅为实用品,而且也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内画鼻烟壶材质有玛瑙、晶石、琥珀和料的几种。绘画前,先用铁砂球和金钢砂将烟壶内壁均匀磨砂,然后根据壶的形状设计绘画出各种题材的作品。出自于中国衡水习三内画艺术院的内画鼻烟壶,以其小巧玲珑的造型,丰富多彩的材质,精美绝伦的工艺,匠心独具的装潢,被国际上誉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创建于1988年的中国衡水习三内画艺术院,目前拥有18位在海内外颇有影响的内画师。他们以自己独特的画风和精湛的技艺成为冀派内画的侥侥者,受到各国收藏家的好评。其作品中以各国元首画像最为著名,多次被国家作为高尚礼品赠送给来访的美、英、巴西等国元首.

衡水内画是指河北省衡水市的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主要分布在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其工艺精妙异常,“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如同鬼斧神工,被外界认为不可思议。

鼻烟壶的内画技艺产生于清代,1696年,康熙皇帝设立了第一个玻璃工厂,专门制作鼻烟壶,赏赐给王公大臣和外国使节;乾隆时扩大了烟壶的选料范围,由料器(玻璃)、瓷器发展到象牙、琥珀、珊瑚、玛瑙、水晶、竹根等。嘉庆年间,具有特定风格的京派内画开始出现,咸丰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制作工艺包括写、画、雕、刻、镂、錾、烧、焊、凿、磨、镶、嵌、铸、错、粘、漆及模压等技术。晚清时京城出现了一批内画大师,其中马少宣、孙星五、叶仲三父子善画人物,周乐元、丁二仲、自怡子等善画山水花鸟。衡水内画号称冀派,与京派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创始人王习三是京派老艺人叶仲三之子叶晓峰、叶奉祺的第一位外姓弟子。20世纪50年代末,王习三熟练掌握了京城“叶派”的内画技法后,将中国画中的工笔“撕毛法”引入鼻烟壶内画。他自创了冀派内画的特殊工具金属杆勾毛笔,即“习三弯勾笔”,笔杆直弯,可随意改变方向。

衡水内画把国画的皴、擦、染、点、勾、撕等技法引入内画。1981年,该画派试用油彩作肖像内画,经过摸索掌握了油彩内画技法,打破了传统水彩画的局限,完成“中西合璧”的创举。衡水内画立意深邃,构图严谨,线描技法丰富,设色协调精润,书画并茂,雅俗共赏,深为世人所重。

衡水内画是现代中国内画的代表,行业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的一流画师就有十余人,其作品豪爽奔放,富有诗情画意,肖像着色清淡,层次分明,富有质感。但目前衡水内画只有王习三的师徒传承谱系,此外并无系统的文字记录或著述,若不制订出具体保护措施加强管理,这一特色技艺将难以为继。

十. 吉林省 延边 敦化 马五店贝母

马五店村位于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镇镇驻地西南13.6公里,总土地面积76.9公顷,林地8.99公顷,耕地43公顷,皆为旱田,总户数83户273口人,皆为汉族。主导产业:贝母、林下参、林蛙等,加工业以贝母加工为主。贝母是该村的独业也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立体种植,地上是“粮仓”,地下是“银行”。全村43公顷耕地都种上贝母,并在外地扩繁种植。是远近闻名的贝母专业村,现已辐射全镇16个村及周边贤儒、黑石、额穆、大山等乡镇。这个村接待外地参观者上万人次,是吉林省无公害贝母种植基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