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特产香米饵 云南香米饵块怎样做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特产香米饵 云南香米饵块怎样做更新时间:2022-06-27 23:48:09

一.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潭香米

地处湄江河上中游的湄潭县永兴镇茅坝,因其独特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所产稻米品质优良,曾于明朝嘉庆年间进贡朝廷而成为贡米,人称“茅贡米”。抗战期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县,时任该校校长、我国著名的气候学家竺可桢先生食后誉之为“黔中之宝”。大粒香米米粒大且长宽比例协调、外形独特、色泽光亮、晶莹饱满,煮食浆汁如乳,饭粒油亮滋润,入口松软有弹性,自然清香可口,凡食用者均赞不绝口。

近年来 在湄潭县委、县0的领导下,采取“公司 +协会+基地+标准 ”的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现有基地 12万亩,为加工优质“茅贡米”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市级龙头企业—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大粒香米和珠光营养米先后获得“全国市场放心米”、“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贵州省名特优农产品”等称号和认证。“茅贡”牌大粒香米 在2003—2007年连续5届获“中国稻米博览会十大金奖大米”的称号。“茅贡”商标2006年获“贵州省著名商标”。

二.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云南烤烟

云南烤烟,又称云烟或云叶。以其品质优良,烟叶油润丰满,组织细腻,颜色金黄,光泽好,弹性强,烟碱含量适中(国际上要求含碱量为2%,以3%为最好,云南烤烟含碱量2.14%),含糖量高,燃烧性好,清香扑鼻,烟味醇和著称。95年全国烤烟质量评比,云烟名列第一,自此驰誉中外。云南生产的烤烟,除保证省内卷烟生产和外贸出口外,还供应全国22个省、市、区的84个卷烟厂,作为生产甲级卷烟的配料。如上海出产的“中华牌”高级香烟,配用云烟三分之一左右。

云南卷烟优质名牌产品有16个牌号,21个规格,其中以云烟、红塔山、阿诗玛、石林、恭贺新、红山茶、红梅、大重九、红河等,最受消费者喜爱。云南烤烟,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欧洲、中东和港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云南的气候和土质适宜烤烟生长,1941年初推广种植以来,现已有玉溪、曲靖、楚雄、昭通、大理、红河、昆明等地、州、市的七十多个县种植。主要以栽培世界优良品种、少吐型“红花大金元”和“斯佩特G-28”为当家品种。全省烤烟产量,仅次于河南省,居全国第二位。但烟烤质量,名列前予,誉满中华,是云南省的一大经济优势。

三. 贵州省 安顺 西秀区 旧州香米

香米又名香禾米、香稻,西汉时已有种植。香大米是稻谷的一种,这种稻谷长在田里就有一股香气,抽穗扬花期香味尤烈。碾出的香米雪白滚圆,做成饭香味四溢。其“浓香”之谜,经湖南省土肥研究所、湖南省地质研究所五年研究揭晓,除品种原因外,系产地土壤及地下水含锌、锰、镧、钛、钒、钴、锶等微量元素所致,异地则不得。

香米营养分析:

1. 大米具有很高营养功效,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

2. 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

香米适合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1. 适宜一切体虚之人、高热之人、久病初愈、妇女产后、老年人、婴幼儿消化力减弱者,煮成稀粥调养食用;

2.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香米食疗作用:大米性平,味甘;大米具有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 被誉为“粮中珍品”。

香米食物相克: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香米做法指导:大米做成粥更易于消化吸收,但制作大米粥时千万不要放碱,因为大米是人体维生素B1的重要来源,碱能破坏大米中的维生素B1,会导致B1缺乏,出现“脚气病”。

四.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云南下关沱茶

云南下关沱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下关沱茶是大理市下关茶厂生产的名牌产品之一,原名“团茶”,1902年由下关“福春恒”商号生产,大都销往四川叙府(今宜宾)等地,用四川沱江之水泡茶,味道甚佳,因此更名“沱茶”

下关沱茶选用云南省临沧、保山、思茅等30多个县出产的名茶为原料,其初制工艺经过人工揉制、机器压紧数道工序而成,形如碗状,造型优美,色泽乌润显毫、香气清纯馥郁。汤色橙黄清亮、滋味醇爽回甘。常饮具有明目清心,提神养颜,抑菌治病之保健作用。在国外,人称“减肥茶”、“美容茶’、“益寿茶”。在中国,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云烟被誉为“滇中三宝”

下关沱茶3次荣获省优产品称号,国家质量银质奖和世界食品金冠奖,被授予“中国茶叶名牌”称号;1996年10月在法国巴黎荣获第十届产品质量欧洲金奖。( 大理)

五.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香侬家香米

连山香侬家香米产于山冲梯田,山高雾大,昼夜温差大,山泉灌溉,无污染,精选高寒山区新鲜稻谷配制而成。营养成份:多种人体必需维他命及微量元素——铁 、锌、铜等。

六.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凤庆饵丝

凤庆饵丝,一般有煮吃和炒吃两种吃法。煮吃法是将饵甜切成细丝.用滚水烫熟,加上鲜肉丝或火腿丝、肉汤或鸡汤,佐以酱油、葱花、芫荽及少许酸菜即成。炒吃法是将饵块卷切成片,杂以鲜肉片、鸡蛋、香蕈、西红柿、豌豆尖或小白菜及其它调料、热油炒熟而成。这种炒吃法,叫做“炒饵块”,腾冲人又称之为“大救驾”。

七. 四川省 凉山州 会理县 会理饵快

古城会理,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古称会无,继称会川,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会理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和经济重镇,是川滇两省商旅物资的集散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县境南北贯通达100多公里,途经44个乡镇,会理县城是这条古道的重要驿站,素有“川滇锁钥”的美誉。

自明清外地移民进入会理后,饮食方式汇集了南北特色,加上川滇食俗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味特点。会理正规的宴席有以本地的黑山羊“烫皮全羊席”最为出名,还有“九大碗”、“五压桌”、“三迭水”、“十大件”等,菜心以单数计,如7菜、9菜,冬日加火锅。会理民间小吃以县城品种最多、分布最集中。早点有羊肉烫锅、熨斗粑、荞凉粉、稀豆粉、抓酥包子等,还有小笼粉蒸肉、羊火腿、羊干巴。饵快本是云南特色小吃,而会理饵快吃法却优于云南,如烧、煮、炒、烫饵快各具特色,尤以鸡丝火腿氽肉饵快最负盛名。

会理饵快,米食,特点:色白细嫩,劲韧香美。烹制法:蒸。此品原为民间供佛用品,后发展成为地方小吃,如小锅饵丝、炒饵丝。汉元帝(刘爽)时,黄门令史游著《急就篇》里就有“饼铒麦饭甘豆羹”的记载,注:“溲米而蒸之则为饵。”

历史上会理从唐天宝年间一直到明初,曾经隶属于当时的大理国和南诏政权,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均深受云南影响。饵快自明朝传入会理后,经长期结合南北烹调风格加以不断发展改进,其制作烹饪方法已大大超越原产地单调烤、煮等吃法的简单局限。

会理饵快加工烹制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色。一般以煮、炒、炸、烧、涮、烤等为主。居家常以红糖或腌腊肉、酸菜等为佐料煮食饵快丝,街边小摊用炭火烤饵快,涂以油煎豆瓣或蜂蜜,是一道著名的风味小吃,还有把烤熟的饵快加入米粉或者油茶中同食的习惯。最著名的饵快食品,当数闻名遐迩的会理鸡火丝饵快,很多人认为是云南传入,其实是集川滇风味为一体的会理独特食品。

八. 云南省 昆明 盘龙区 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南白药是云南省出产的传统中成药。由于它对于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消火去肿,排脓驱毒,具有良好疗效,因此成为主治各种跌打损伤、红肿疮毒、妇科血症、咽喉肿痛和慢性胃病的特效药品,从二十世纪初行销于世以来,蜚声中外,历久不衰,被誉为伤科圣药。近年来研究发现,云南白药还具有抗癌、抑制肿瘤的作用。

是由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吸取民间传统配方,经过多年钻研和实践而首创配制的,最初取名为“百宝丹”,后称云南白药。目前,云南白药有传统瓶装和胶囊剂白药两种。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昆明市二环中西路222号 邮编:650118

电话:8320825 800-8895599

九.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大理饵块

饵块是一种风味食品,大理一带的饵块更是别有风味。清早走在大街上,你随时可以看到一个个小摊,一个火盆上放置着张铁丝网,下面是红红的栗炭火。摊主正在翻烤着一块块白色的园饼,饼比较薄,一会儿就烤熟了,闻起来有点香,这就是饵块饼。随后,摊主将饵块饼放在一个盘子里递给食客,由食客随需放上佐料。有的喜欢在饵块中裹上一根油条,有的则喜欢将烧饵块掰成小片后放到热豆粉汤里吃,这就是大理街头常见的早点--烧饵块。

饵块也可以制作成丝状,叫饵块丝。有两种煮饵丝比较出名,一种叫扒肉饵线,另一种叫脆香饵丝。扒肉饵丝是先将鸡胸肉或猪腿肉煮扒至肉泥状,剔骨后备用。用鸡汤作辅料,放入煮热的扒肉,再加上葱、芫荽、辣椒、酸菜等佐料,然后将煮熟的饵丝捞进碗中。扒肉饵丝吃起来绵软香爽,富有营养而又不油腻。脆香饵丝制作工序较复杂,先用腊猪头熬汤作辅料,佐料用煎鸡蛋丝、油炸猪皮脆丁、油炸洋芋丁、沸水中汆过的苦菜丝、沸水煮过的豆芽、瘦腊肉丝等,再加适量葱花芫荽、辣椒油等,然后将蒸熟的饵丝放入汤碗中即可。

十.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安龙饵块粑

    本县传统食品,用粳米经浸泡、初蒸、冷却喷水、复蒸后加工而成,形似江南年糕,但比年糕略大。安龙耳块耙色白脂丰、柔软适口,加糖或甜酒煮食,清香爽口;与肉丝、香肠或绒鱼丝、牛干巴爆炒,滋味纯美。( 安龙县)

安龙饵快粑就来自于黔西南安龙布衣族、苗族地区。采用本地优质“老红香”晚米,该米米质特殊,天然纯香,生长期较长,约在180天,并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成熟,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它的晶质特征好,该米米质结构紧密,腹白度小,透明度较大,富有光泽,煮熟的饭吃起来,质地细腻,粘稠适中,松软可口,它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比较丰富,就是产量低,在当地属米中之王。 该产品经过祖辈传统工艺,借现代工具精制而成。 无任何色素、防腐剂等。其食用方便,可(炒、煮、油煎、烤)等方法食用,煮后柔软细嫩,光滑爽口,香气怡然,风味更是独具特色。

安龙有“大米之乡”的美誉,其美誉的来历不单是因为这个地方大米的产量高,同时也因为这里出产的大米有区别于其它地方的香味。聪明勤劳的安龙人用当地的大米做成的美食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其中饵块粑属于数一数二的美食。

“饵块粑”是用安龙特色的本地晚米作原料,通过精心加工而成,在安龙有着悠久的历史,逢年过节打“饵块粑”已成为安龙县广大群众的一种传统习俗,除部分耗时费力的工序已改用机器而外,其它工序都保持着传统的风格。安龙的大米经过浸泡搓洗之后,再进行蒸煮,然后通过机器加工,便形成了热气腾腾的耳块粑,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而今,“饵块粑”已是安龙的一种特色美食商品,产品远销省内外,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