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达州特产米豆腐 四川达州米豆腐怎么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达州特产米豆腐 四川达州米豆腐怎么弄更新时间:2022-06-26 11:17:10

一. 四川省 达州 宣汉县 漆碑茶

漆碑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漆碑茶 四川省宣汉县土黄镇、樊哙镇、漆碑乡、石铁乡、渡口土家族乡、三墩土家族乡、漆树土家族乡、龙泉土家族乡共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宣汉县人民政府关于报送漆碑茶地理标志产品建议保护区域的报告》,宣县府〔2013〕19号 宣汉县地方标准:DB511722/T023、025、032-2010《漆碑茶》

漆碑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福鼎大白茶、名山131茶等经审(认)定的适制漆碑茶的茶树良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600m以上,土壤pH值4.5至6.5,土层厚度≥80cm,土壤有机质含量≥1.5%,硒含量0.25 ㎎/㎏至0.38 ㎎/㎏。

三、栽培管理

1. 建园: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开垦深度在60cm以上。

2. 定植:时间为11月上旬至翌年3月下旬。采用单行或双行条栽方式种植,每公顷栽植60000至65000株。

3. 施肥: 农家肥为主,有机肥为辅,根据土壤特点和茶树生长情况适时追肥。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

1. 采摘时间:春茶为3月上旬至5月下旬;秋茶为8月上旬至10月中旬。

2. 采摘方式:人工采摘。

3. 采摘标准:采摘单芽至一芽二叶,严禁采摘雨水露水芽叶、紫色芽叶、病虫芽叶。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

(1)烘青:鲜叶摊放→杀青→摊凉回潮→揉捻→烘二青→理条→筛分→烘三青→足干。

(2)炒青:鲜叶摊放→杀青→摊凉回潮→揉捻→炒二青→炒三青→足干。

2.工艺要求:

(1)摊青:在阴凉处摊放,摊放厚度1cm至4cm,摊放4小时至6小时,至叶片柔软,失水率达25%至35%。

(2)杀青:温度150℃至180℃左右,至水分55%至65%。

(3)揉捻:采用人工或揉捻机揉捻。

(4)足干:温度60℃至80℃,1小时至1.5小时,烘干至水分≤6.5%。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烘青茶:

级别

外 形

内 质

形状

色泽

匀度

净度

香气

汤色

滋味

叶底

特级

细嫩有毫

墨绿油润

匀整

清高

黄绿明亮

醇爽

黄绿细嫩有芽

一级

细紧带毫

墨绿油润

匀整

清香

黄绿明亮

尚醇爽

黄绿细嫩带芽

二级

紧细尚直

墨绿

匀整

尚净

清正

黄绿尚亮

尚醇爽

黄绿尚嫩

(2)炒青茶:

级别

外 形

内 质

形状

色泽

匀度

净度

香气

汤色

滋味

叶 底

特级

紧细显峰

灰绿油润

匀整

带栗香

黄绿明亮

浓爽

黄绿细嫩有芽

一级

紧细浑实

灰绿尚润

匀整

香高

黄绿尚亮

尚浓爽

黄绿细嫩带芽

二级

紧实

灰绿稍润

匀整

尚净

尚高

黄绿尚明

浓尚爽

黄绿嫩匀

2.理化指标:水分≤6.5%,总灰分≤7.5%,碎茶≤2.0%,非茶类夹杂物≤1.0%,水浸出物≥38.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四川藤器

四川达县、万县、乐山等地的藤器品种有沙发、躺椅、餐椅、办公椅、圆桌、茶几、屏风等。坚固、轻便、美观、耐用是四川藤器的特色。手艺高超的巧匠们还能在藤器上编出各种花样,如菊花、花辫子、麻花、铜红、环扣等,配上不需经纬,自行穿编而形成的“结花”,疏密相间,精美别致。

三.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灯影牛肉

灯影牛肉是四川达县的传统名食。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味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究。灯影,即皮影戏,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 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灯影”来称这种牛肉,足见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灯光下可 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戏中的幕布

清光绪年间,四川梁平县有个姓刘的人流落到达县,以烧腊、卤肉为业。最初,他制 作的五香牛肉片厚肉硬,吃时难嚼,且易塞牙,销路不畅。后来,刘氏日思夜想,逐 步加以改进,将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先腌渍入味,再上火烘烤,卖时还淋上香油。这 样制作出的牛肉酥香可口,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刘姓商人生意兴隆,并因此而发家致 富。其他人见有利可图,纷纷仿制,灯影牛肉逐渐成为四川一大名产......( 成都)

“灯影牛肉”是一道制作方法与众不同,风味独特的四川名菜。

相传在清代光绪年间,四川梁平县人刘仲贵,在四川北部大巴山南麓的达县开了一家小酒店。刘仲贵精于烹调,为了闯出名气,他精心研制了一种下酒佳肴。此菜用薄如纸片的牛肉制作,呈半透明状,在灯前照看,可以透出灯影,所以名之为“灯影牛肉”。不久,成都、重庆等城市相继仿制。重庆的老四川馆,将精心烹制的“灯影牛肉”放在一个小玻璃柜内,里面点一盏灯,入夜时望去如民间牛皮灯影,观之者如堵,尝之者如云。从此“灯影牛肉”之名益彰。

“灯影牛肉”色泽红亮,麻辣干香,片薄透明,口味甘美。如今各著名川菜馆都经营此菜。四川的达县还大量生产“灯影牛肉”的罐头食品,远销各地,受到食客好评。

轶闻趣事: 灯影牛肉

产地: 四川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Title 制作方法

【原料】

黄牛肉500克,白糖25克,花椒粉10克,辣椒粉15克,盐15克,料酒100克,五香粉25克,味精1克,姜片15克,麻油10克,生油500克(约耗150克)。

【制法】

(一)选用牛后腿上的腱子肉,去除膜皮保持洁净(不用清水洗 ),切去边角,批成大薄片,放在案板上铺平理直,均匀地撒上炒干水分的盐,裹成圆筒形,晾至牛肉成鲜红色(夏天约14小时,冬天约3~4天)。

(二)将晾干的牛肉片放在烘炉内,平铺在钢丝架上,用木炭火烘约15分钟,至牛肉片干结。然后上笼蒸约30分钟取出,切成4厘米长、2.5厘米宽的小片,再上笼蒸约1.5小时取出。

(三)锅内放生油,烧至七成热,下姜片炸出香味,捞出,待油温降至三成热时,改用小火,放入牛肉片慢慢炸透,然后滗去约三分之二的油,烹入料酒拌匀,再加辣椒和花椒粉、白糖、味精、五香粉、颠翻均匀,出锅晾凉,淋上麻油即可。

四. 湖南省 衡阳市 耒阳 耒阳米豆腐

耒阳米豆腐,溯其历史悠久,至今在耒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传神农氏创耒时,耒河洪水时常泛滥成灾,沿河百姓生活农田被淹,生活很艰苦。在粮缺米少的情况下,为了调动百姓筑坝抗洪的积极性,他们便把大米磨成浆状,加水熬煮成糊粥一样给百姓填充饥饿。有一天伙房误把与米浆相似的石灰水倒入其中,为慎重起见决定舍弃。神农看见了连忙劝阻,要知道,洪水过后的耒阳到处都是饥寒交迫的难民啊,眼前的这几十大锅糊粥,可以挽救多少人的生命?神农便吩咐大家把这些糊粥用竹筛装好,不久米浆凝结成冻状。神农亲自把米冻状划成方格块状煮好且带头食之,劳工见状也纷纷盛入碗中,吃后,个个感觉入口可化,其味甚佳。后来,人人仿效做之,并取名为米豆腐,也又的乡镇叫它“绿豆糕”。

耒阳米豆腐的做法颇有讲究,用优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用石磨碾成米浆,再用石灰碱水做“酵母”,用铁锅一边煮一边搅拌,成稠糊状时,倒在事先洗净的竹筛上搪平,冷却后成豆腐状则说明大功告成。然后用竹片刀和竹尺划成寸宽方块,待铁锅中水烧开后,用捞篱把米豆腐放到锅中,加上红红的酸辣椒或油辣椒、青绿的葱花、白花花的蒜米,爽脆的榨菜丁,酸溜溜的陈醋,黑黝黝的酱油。待再沸腾时,掀开锅盖,撒适量葱花、醋和味精等佐料,顿时香味扑鼻,只馋得人嘴里渗口水。这时将米豆腐从锅里盛于碗中,冒着腾腾的热气,嫩黄嫩绿的豆腐衬着各色点缀,红香绿脆,一下子就能将你的馋虫一股脑钩出来。吃到嘴里,口感柔和,清嫩香甜、真让人心旷神怡,几口下肚之后,味觉经过了辣椒的充分调动,也变得格外敏感,从舌尖到口腔,到处都是暖暖辣辣的味道,汤的鲜美也在无形中被放大了。那种感觉是很奇妙的,常有吃得满头大汗、周身通泰的食客,感觉不过瘾,一边吸啜辣得红通通的嘴巴一边意犹未尽的喊道:“爽,再来一碗!”

五. 四川省 达州市 达川区 鱼香茄花

鱼香茄花

鱼香茄花是以鱼香调料烹制茄子,故名鱼香茄花。成菜色泽红亮,咸甜酸辣,葱姜蒜香味突出。

用料:鲜嫩茄子750克,花生油1000克(耗125克),泡红辣椒末30克,酱油15克,白糖15克,醋15克,料酒5克,姜末10克,蒜末15克,葱花20克,味精1克,鲜汤100克,水豆粉适量。

制法:1)茄子去皮剞上花刀,切成4厘米长、2.5厘米宽、2厘米厚的块。2)锅内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茄块炸透、炸软熟捞起。3)锅内倒去多余的油,下泡红辣椒末,炒出香味,油呈红色,再下姜、葱、蒜炒香,然后加汤,

再下水豆粉,将汁收浓,装盘即成。制作中要注意;剞茄花刀工要均匀。调制鱼香味的各种调味品,比例要恰当,咸甜酸辣互不压味。

六. 四川省 达州市 渠县 达州脆李

达州脆李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州脆李是我市独具地方特色的水果,以其口感爽脆、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而享誉川东及重庆地区。脆李产业已成为我市种植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此次申请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对于加快我市脆李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地域范围

达州脆李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达州市辖区7个县(市、区)全部共315个乡镇。其具体地域为:达县黄都、景市、福善、桥湾、洛车、赵固、石桥、渡市、管村、石梯等全部共64个乡镇;宣汉县南坝、君塘、清溪、普光、天生、柏树镇、双河、土黄、华景、新华、胡家等全部共54个乡镇;开江县新宁、普安、回龙、天师、永兴、讲治、甘棠、任市等全部共24个乡镇;大竹县城西、黄家、清河、柏家、李家、庙坝、清水等全部共50个乡镇;通川区北外、盘石、蒲家、罗江、东岳、双龙、复兴等全部共10个乡镇;万源市太平、罗文、白沙、青花、旧院、沙滩、官渡、黄钟、河口、固军、茶垭等全部共53个乡镇;渠县三板、涌兴、有庆、土溪、三汇、鹤林、柏林、贵福、文崇等全部共60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径106°41′—108°32′,北纬30°20′—32°22′。保护面积10万公顷,年产量15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中大,圆形,果顶平或微凸;果面黄绿色,果粉中多、灰白色;缝合线浅、明显、不对称;果肉淡黄色,肉质脆,汁液中多,味甜、浓,离核。品质优。 (2)内在品质指标:达州脆李可食率≥95%,可溶性固形物≥12%。 (3)安全要求:符合达州市地方标准《达州脆李生产技术规程》(DB511700/T21.1-2011)的安全要求。

七. 四川省 达州 开江县 甘棠馓子

甘棠馓子是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甘棠镇的。开江的油炸馓子,以甘棠镇的最引人注目。甘棠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

馓子,本来是回族待客、送礼、过节的传统食品。早在明代北京的回民就开始吃油炸馓子了,之后,回族聚居的甘肃、宁夏、云南等省历来就有吃馓子的习俗。今天的中国各1,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很快就能在全国盛行。不是吗,走到哪里都能吃到天津狗不理包子,重庆火锅。馓子在全国流行,自然是因为人人爱吃。然而,一种名小吃被接纳,因其各地口味各异,如果不加以调济,也很难落地生根。开江甘棠的馓子就是因其在用料和调味上,更加适合本地人的饮食习惯,才在开江及下川东一带名声大震。

甘棠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做工颇讲究,一般要在面粉里放入适量的矾、碱、盐溶液,并加入由红糖、蜂蜜、花椒、葱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再加进鸡蛋和香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放在盆中醒一会儿。当油锅热时,左手四指并拢,缠上面条七团,轻轻抻长,套在筷子上下锅。也有把面搓成均匀的长绳状,对头折成两个来回成八股,用手将两头捏在一起,即可放入油锅内炸出。从油锅里捞出来的馓子看上去黄鲜鲜,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脆甜甜,堪称佳馔。

甘棠的馓子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香甜的味道真叫人吃不够,难怪早有人形容说"嚼着惊动十里人"了。然而对于馓子的来历与传说很多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八. 四川省 达州市 渠县 涌兴卢板鸭

涌兴卢板鸭是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涌兴镇的。涌兴卢板鸭色泽金黄,肉质酥松,香脆酥嫩,口感舒适,香味回荡,是下酒、佐餐的上等佳品。

涌兴山美,水美,草也美,鸭更美。涌兴卢板鸭是以涌兴麻鸭作原料,经宰杀、烙烧、烘烤、卤料配制、卤煮等十余道工序精心加工而形成的纯天然卤制板鸭,在100多年的家庭制作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套完备的民间传统食品制作技艺,色泽金黄,肉质酥松,香脆酥嫩,口感舒适,香味回荡,是下酒、佐餐的上等佳品,在卤食品中且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餐饮文化。

九. 重庆市 黔江区 黔江米豆腐

此菜润滑鲜嫩、酸辣可口。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浆,然后加碱熬制,冷却,形成块状“豆腐”即成。食用时切成小片放入凉水中再捞出,盛入容器后,将切好的大头菜、盐菜、酥黄豆、酥花生、葱花等适合个人味口的不同佐料末与汤汁放于米豆腐上即可。

十. 四川省 达州市 万源 巴山雀舌

巴山雀舌产于万源市草坝镇,境内环境优美,土壤、气候特别适宜茶树生长,茶叶自然品质好,并天然富硒。巴山雀舌系采用其茶树的 高档原料精心制作而成,其品质特征外形扁平匀直,绿润带毫。经水冲泡叶底嫩绿明亮,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醇爽回甘,汤色嫩绿明亮。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