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蘑菇头带来特产 蘑菇头拿食物图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蘑菇头带来特产 蘑菇头拿食物图更新时间:2022-06-26 17:30:15

一.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岚山头虾皮

岚山头虾皮

虾皮,学名毛虾。日照沿海均有分布,以岚山、虎山沿海为多。因岚山头在历史上就是水旱码头和商埠,海鲜多从这里向外转运,故得名。

日照沿海,一年有两次虾皮旺发期。第一次在5-6月份,虾皮个体较大,在2厘米左右,渔民叫“二称钩”。第二次在9月份前后,虾皮个体较小,一般体长在一厘米左右,渔民叫“红绒”。捕捞毛虾主要靠手推网,俗称“推虾皮”,技术高的好手,可踏木跷,在深水推网。

推虾皮在日照已有数百年历史,以安东卫和潘家村为最早。

二.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 金头蜈蚣

    又名"百足虫"、"千足虫",属节足动物蜈蚣手。宜昌产的"金头蜈蚣"驰名中外。药用成品为成虫的干燥体,有息风镇痉,祛风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用于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呐、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伤等疾病。 产地是枝江县、宜昌县、当阳市、枝城市、远安县,以犭虎亭的金头蜈蚣最著名。全市年产量约750万条。( 宜昌)

三. 安徽省 六安 舒城 万佛湖鳙鱼头

舒城万佛湖水面开阔,水质清新,达地表水Ⅱ级,人可直接饮用,湖中天然饵料丰富,是理想的天然渔业养殖场。尤其是舒城“万佛湖”牌鳙鱼、链鱼,在先后获得省无公害农产品和名牌农产品后,近日又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认证。

该种鱼富含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抗衰老的DHA、EPA及孵磷脂等特殊物质,是不可多得的食疗保健品。目前,万佛湖鱼头已与省城多家大宾馆签订了常年供货合同,远销东北、华北,在南京、杭州、上海等大城市也颇有名气。

近几年,舒城县投资500万元开发万佛渔业资源,年捕涝量达300多万斤。

四. 湖南省 邵阳市 隆回 咸鱼头豆腐汤

咸鱼头豆腐汤

用料:咸鱼头一个切开边、板豆腐两件、菜干60克、姜一片。

做法:菜干浸软,洗净揸干,切短度。咸鱼头洗净抹干,煎片刻去腥味,煎后铲起,用热水冲洗,使去油。把适量水煲滚,放下咸鱼头、豆腐、姜、菜干煲滚,慢火煲三小时,试味后再下盐。

五.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皋兰禾尚头小麦

皋兰禾尚头小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小麦精品“和尚头”

“和尚头”是皋兰北山干旱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之一,其特点是耐旱、抗病、无污染,内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面筋高、口感好。相传明、清时期曾作为贡品,供皇室家族享用,在西北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民间用“和尚头”小麦面粉做“长寿面”,烧制的“烧锅子”是兰州地区人民喜爱的食品。皋兰种植“和尚头”小麦的历史,是从元末明初开始的,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据《兰州市志·农业志》记载:“兰州地区距今5000年前已种植小麦,汉代小麦生产仅次于粟稷”。明代以前,兰州地区种植小麦,仅限于市区近郊。而兰州城北广大地区,即现在的皋兰、永登秦王川、景泰、白银市等地,历届羌、戎、匈奴、鲜卑、吐蕃、蒙古等民族居住,以游牧为主。

“元末,饥荒严重,人民死亡流离,土地大部荒芜,无人耕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至二十三年(1389年),甘肃庄浪卫等地出现荒地垦壁,粟麦有获,米价日减,每石至500文的景象。”

明初开荒种麦,并非就是现在的“和尚头”。现在的“和尚头”小麦,是在皋兰气候干燥、·强光日照自然环境下,经长期自然条件的选择和劳动人民对小麦品种选育的产物。元代以来,皋兰气候日趋干旱。据解放以来气象观测记载,皋兰年平均降水量266毫米,年蒸发量1807毫米,是降水量的7倍。皋兰降水多集中在7月、8月、9月,占年降水量的80%。相对湿度平均为54%,绝对湿度为6.6毫巴,干燥度为1.89,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据资料分析,平均十年中六年是春末夏初早,平均两年发生一次伏旱。干旱发生机率为87%。这与“十年九旱”的民谚是相吻合的。皋兰县地区气候的另一特点是强光照。平均日照时数大于或等于5℃的积温3216.6℃,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2802℃,无霜期144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法则,“和尚头”小麦正是在500年的栽培历史中,经自然选择选育的小麦精品。

“和尚头”小麦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为须根系,主根可入土300厘米以上。次生根多集中在20厘米~50厘米的耕作层,以利于充分吸收其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茎直立中空,由4~6个生长节组成。在新砂地和雨水较正常的年份,“和尚头”小麦分蘖成穗率可超过10%。蘖小叶窄,无腊粉,株高122厘米,穗状花序,小穗有2朵~3朵花,穗无芒,圆锥形,壳色红,成熟后口紧,不掉籽。颖果椭圆、红色,麦粒中、小,较细长。发芽时,芽鞘坚硬、粗壮而长,鞘尖锐利似锥,可刺破坚硬的砂层或土块,利于抗旱深播、早播。“和尚头”小麦质量高,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这是在强光照、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植物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结果。据省农科院、甘农大测定,“和尚头”小麦千粒重35克,面粉白度74.81%,偏黄度15.9%,粗蛋白含量16.02%。黑石乡的白坡、大横、石青等地的“和尚头”粗蛋白含量18.54%,赖氨酸含量0.54%,干面筋含量13.9%,湿面筋37.05%,沉淀质29.8%。与其它品种小麦相比,粗蛋白高出2~4个百分点,赖氨酸高出0.1~0.2个百分点,面筋含量高出4~5个百分点。“和尚头”属硬质小麦,咬断麦粒,茬口呈玻璃质状,硬度达14.9,也高于其他小麦。“和尚头”小麦粉质较细、砂,含纤维少,容易消化吸收,口感好,是兰州地区做拉条子、馒头的最佳原料。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陪同柬埔寨宾努亲王到兰州郊区访问,村民用“和尚头”面制做的浆水长面招待,受到郭沫若、宾努的高度赞誉。

“和尚头”小麦具备极强的抗旱、耐瘠薄、耐盐碱性能。在土壤含水仅有5%~10%的极干旱土壤上,也能开花结实,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3%时,生长正常。播种时,新砂地不需施肥,中砂地用耧种点化肥即可(一般亩种10公斤尿素或硝铵)。生长期内不需要追肥。“和尚头”小麦的另一特点是高效益、低成本、无污染。生产每公斤“和尚头”所需成本只需0.18元左右,而水地小麦需0.8元左右。“和尚头”小麦的市场价格要比水地小麦高30%以上。由于“和尚头”在种植中,基本不施化肥、农药,所以无污染,是地地道道的无公害绿色食品。

“和尚头”小麦一直是干旱地区粮食作物的主栽品种。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全县种植20多万亩,60年代增至36万亩左右。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1980年“和尚头”种植面积仍在20万亩左右。1986年以后,“和尚头”种植面积10~12万亩,平均亩产75公斤左右。其中,8万亩旱砂地“和尚头”小麦,平均亩产100公斤左右;4万亩早土地“和尚头”小麦,平均亩产45公斤左右。

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的发展已面向市场经济,由数量型向质效型转变。“和尚头”小麦将以其质量高、效益高、低成本、无污染等品质优势,成为质效种植业的首选品种。种植技术方面,在压砂覆盖技术的基础上,可发展塑膜覆盖、秸秆覆盖。蓄集雨水滴灌、喷灌,使“和尚头”单产稳定在100公斤~120公斤左右。

地域范围

皋兰县地处甘肃中部、兰州市北部郊区,位于北纬36°05′至36°50′、东经103°32′至104°22′。总面积2556平方公里,总人口16.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0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地势山川相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东临白银市和榆中县,南接兰州市区,西连永登县,北依景泰县。县城距兰州、白银两城均为45公里。皋兰禾尚头小麦产地范围为忠和镇、石洞镇、九合镇、水阜乡、黑石川乡等5个乡镇34个行政村,年种植总面积690公顷,年产量1350吨。

六. 青海省 海北 刚察县 刚察黄蘑菇

刚察黄蘑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蘑菇是刚察县的特色产品之一,其鲜味独特,口感极佳,颇受世人欢迎。它的蛋白质含量极高,富含有各种营养物,并含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生长的生理活性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刚察黄蘑菇因肉嫩味鲜,营养价值高,被饮食行业誉为生长在草原上的“软黄金”。是刚察县人民家中必备的美食之一。当有贵客临门时,好客的主人便会以此来招待客人。黄蘑菇一般七八月份生长,现在有好多牧民将采摘好的黄蘑菇带到县城买卖,这已成为牧民另一项主要经济收入。

如今随着经济的增长,游客的不断增多也有很多已包装好的黄蘑菇。是游客必定购买的美食之一。游客在购买过程中要择优而选哦!

刚察县黄蘑菇质量最优,水分少,肉质厚。细密脆弱,味香纯正。黄蘑菇含有异常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B1、C等。性味甘平,益肠胃,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传导,常食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强防癌抗癌能力,并能预防病毒感染、脚气病、牙床出血、贫血等症。黄蘑菇炖鸡、炒肉、煲汤都很好吃,干货如果炒菜一定要用水泡开泡软才能风味浓郁!

刚察黄蘑菇因肉嫩味鲜,营养价值高,被饮食行业誉为生长在草原上的“软黄金”。是刚察县人民家中必备的美食之一。当有贵客临门时,好客的主人便会以此来招待客人。黄蘑菇一般七八月份生长,现在有好多牧民将采摘好的黄蘑菇带到刚察县城买卖,这已成为牧民另一项主要经济收入。

七.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拆烩鲢鱼头

扬州有谚:“鲢子吃头,青鱼吃尾,鸭子吃大腿。”扬州大花鲢,胶汁多,肉肥茸,无土腥气,入冬后的大花鲢更是肉嫩肥鲜。此菜烹制过程并不复杂,将5公斤以上的大花鲢头拆骨后与豆腐同入锅,再辅鸡肫、鸡腿肉、火腿等,加水后文武火兼炖约3小时。拆烩鲢鱼头,鱼头无骨,口感肥嫩,汤白汁稠,营养价值极高。食用时用匙不用筷,别具风味。

八. 黑龙江省 哈尔滨 依兰 依兰蘑菇

依兰蘑菇

九. 陕西省 西安 碑林 春发生葫芦头

陕西省西安市著名风味小吃。基本制作工艺是,将猪大肠、猪肚用盐、醋分别翻转、搓揉去油腻和腥味,清水漂洗至肠、肚色白发亮,无腥臊味为止,再在热锅上焙烤,在距大肠30厘米处切断,即为葫卢头,放人清水锅中煮4 小时后加精盐,10分钟后捞出肠、肚放筛内景晾干待用。肉汤由猪骨、猪方肉、调料包(花椒、八角、桂皮、草果)熬成。取肉汤2份和清水1份旺火烧开,将掰成的白果大的托托馍放在碗中,再将大肠、熟肚各3片,熟肉、鸡肉各2片(鱿鱼、海参2片)整齐地排放在馍块上,用锅内滚开的汤浇3-4次,使碗内馍块浸透汤汁,然后放人料酒、调料水(花椒、八角、桂皮熬成)、味精、香菜末和蒜苗丝,浇上熟猪油,最后再浇上滚开汤汁,配以精蒜、泡菜、辣子酱即成。 其特点是:汤味醇,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加人海味,可增加蛋白质的含量。( 西安)

十. 湖北省 宜昌市 当阳 当阳金头蜈蚣

据《当阳县志》记载:当阳土人种蜈蚣以为田,供药肆之采用,则此物由来已久,但今未闻有种者。

在当阳境内,因盛产药用蜈蚣而出名,当地人以经营药用蜈蚣为业,并对药用蜈蚣的适宜栖息地加以管理,种群给予保护,使之繁殖或改善生长环境补充食物等方式进行繁养,采收后卖给药商获取报酬,以为生计,可见在我国古代就有人从事药用蜈蚣养殖。

蜈蚣,性温,味辛,有毒。具有息风镇痛,攻毒散结,息经止痛等功能。主治半身不遂、破伤、骨结核、瘰疠、毒蛇咬伤、小儿惊风、中风等症。近代研究表明,蜈蚣主要成分为组织胺、溶血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胺及胆甾醇,此外尚含橙色素及淡蓝绿色素等。蜈蚣毒素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原溶血作用,具有烟碱一阻乙酰胆碱样性质溶血作用,能使小白鼠精原细胞发生坏死、消失,说明对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近年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癌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蜈蚣也是“蛇药片”、“拔毒膏”、“散风活络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由此可见蜈蚣是动物1材中不可缺少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