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哈尔滨特产在什么街上 哈尔滨特产哪里买最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哈尔滨特产在什么街上 哈尔滨特产哪里买最便宜更新时间:2022-06-21 14:18:00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木兰 木兰党参

木兰党参

二.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双城 双城西瓜

双城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双城市种西瓜的历史较早,据民国版的双城县志卷七物产志四十六页记载:“西瓜,形如扁蒲而圆,色皮青脆,其味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热时加意保存,可留数月,但不能经岁,亦不变黄色,有久苦目疾者,曝干服之而愈。双城田地宜种西瓜,有月明瓜皮,瓤籽皆白,有绿皮瓤丹色,有白皮黄瓤者。一枚重三、四十斤,沙甜如蜜消渴佳品。新中国成立后,双城的西瓜栽培几经变革,由最初的单一低产的地方品种,到现在的“新红宝”、“庆抗十九”“庆发十二”、绿冠“等多个系列高产杂交品种;产量由初期的1000斤增加支现在的平均10000斤左右,单产提高了10多倍;栽培方式也由过去的直播转变为现在的育苗移栽、全膜覆盖、一年两茬的复套种、保护地栽培等先进栽培技术配套组合的高质、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所在地域: 黑龙江

申请人: 双城市三盈两瓜种植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双城西瓜产区位于双城市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松花江上游,属北中温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质肥沃,适宜西瓜种植。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25°41′--126°42′,北纬45°08′--45°43′之间,共分布在24个乡镇,分别为:水泉乡、公正乡、 农丰镇、杏山镇、同心乡、临江乡、万隆乡、韩甸镇、金城乡、兰棱镇、朝阳乡、单城镇、联兴乡、青岭乡、东官镇、周家镇、新兴乡、五家镇、幸福乡、双城镇、希勤乡、团结乡、永胜乡、乐群乡,地域保护面积219333公顷,其中,西瓜3300公顷,生产西瓜247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双城西瓜幼瓜圆型,浅绿色细条带,条带不舒展。中期浅绿色,条带加宽。成熟果实长椭圆型,表皮深绿色带有细网纹,条带纹路颜色加深,形状更加舒展,呈现明显深色花纹。皮厚0.3厘米左右,果型端正丰满,单果重15—20公斤左右,果肉红色,甜爽脆沙,质细香甜。不裂果,耐贮运。 2、内在品质指标:双城西瓜的营养价值极高,每公斤西瓜维生素C含量﹥50mg,总含糖量﹥7.0%,可溶固形物含量﹥8.5%,糖分含量适中。 3、安全要求:双城西瓜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西瓜类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NY5110—2002无公害食品西瓜产地环境等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

三.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岳阳楼饭店

岳阳楼饭店建于1946年,40年来由一个小吃铺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饭店。殊不知,岳阳楼竟是以经营馒头起家的。

最近,我与一位老主顾相遇,他又谈了昔日岳阳楼的桃馒头,他还记得岳阳楼当年的桃馒头声振南北,吸引八方来客的情景......与老主顾的邂逅,不由回想起我当年参与岳阳楼创业的那些日子,及桃馒头试制经过。我在岳阳楼工作了16个年头,尽管我现在已74岁了,但对岳阳楼的情况我还是记忆犹新。

打出堪称一绝的桃馒头

我丈夫杨尚卿,曾在现魁元阁处,与杨新之、杨永武、杨之林、李新洲合股开包子铺,后因经营不当,生意萧条,不得不摘幌停业。1946年10月,我家在岳阳楼现址,租了一间门市房,经营小吃,取名岳阳楼浆子馆,第二年改号"岳阳楼"。开业之初,除我和尚卿外,还有他的弟弟杨永岳、杨永殿各入一股。当时尚卿已50岁了,但生意上的坎坷,反而使他雄心勃勃,立志要在岁暮之年,立足小门户,创出"绝活",参与竞争,以求发达兴旺。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我们打出了桃馒头这一主食。桃馒头问世后立即受到人们的欢迎,每天顾客迎门,供不应求。甚至当时东、西傅家区的居民也赶来买桃馒头。从此桃馒头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越过山海关,传到大江南北。1956年,上海市饮食服务公司还专门派了一个学习参观团,专门学习风味食品桃馒头,要把桃馒头引入南方。后来,上海还出了书,进行推广。这是后话。当时有些外地人途经哈尔滨时,也都特意到岳阳楼买上一些桃馒头带回去。桃馒头由于形似寿桃,后来渐渐成为哈尔滨人为年长者祝寿的礼品。于是,我们应顾客要求,专门加工定做祝寿用的桃馒头,规格大小,数量多少,完全按顾客要求办。此后,桃馒头成了哈尔滨主食中的一枝花。

桃馒头的制作工艺,吸取了同类品种的诸家之长,其特点是:外形似桃,吃起来口感好,喧软耐嚼,香甜味浓。放上几天也不会风干,即或放得时间长了点儿,吃起来也不垫牙,可谓老少皆宜。

桃馒头的制作工艺,现在除我之外已无人知晓了,我希望桃馒头早日恢复生产,重返主食品市场。为使桃馒头制做技艺不至失传,所以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生产过程。

做引子:首先取一面坡啤酒花,适量加水,下锅煮半小时,然后用笊篱将酒花捞出扔掉,过滤出来的引子放在凉爽的地方冷却待用。引子水要注意保存,伏天不超过三、四天,冬天不超过半个月,否则变质就不能用了。

对引子:取适量面粉用水冲好搅匀,再倒入一杯引子水,用扦面杖继续搅,直到搅成糨子状。再加入适量引子根,即老引子,第一次用的引子根是从面包厂要来的。

鼓酵子:引子加入适量面粉,搅拌均匀,放在常温下发酵。发酵时间要根据气温来定,夏天一般三、四个小时,春秋五、六个小时,冬天七、八个小时。

和面:首先将鼓好的酵子,连同面粉倒在面案上,加入适量面碱揉匀,以去掉酸味,并使面团进一步涨发。用碱要根据面粉质量,发酵程度,气温高低等情况灵活掌握,碱多了色泽黄,碱少了酸味大。然后,按着每半袋面标准,加入4两白糖、4两大油,和匀后用大扛子压,再用小扛子压,直到压匀。

造型:将压匀的面,裁成标准为2斤干面量的面团(十个馒头量)。裁块前,先要检验使碱的效果:面的切口呈均匀针孔大小气泡,说明用碱适当,如果孔大说明碱小。孔大小不均说明没揉好。面团稍醒后,再裁成10个小剂,用双手搓型,要搓到剂子表面发亮,呈下小,中大,上尖的桃子形状。然后放入方形木箱内,移至火炕上醒,待面型鼓起来,用手轻轻一敲,发出"扑腾、扑腾"的响声,说明面型醒好了。

上屉蒸:面型醒好后,立即上屉用急火蒸20分钟,出锅后,在馒头上点上红点。

多种小吃工精物美

岳阳楼不仅桃馒头出名,就是家常小菜也有10多种。比较受欢迎的有野鸡爪子、酥鲫鱼、干烧鱼、五香豆腐干、五香黄豆、炒豌豆、炒茄丁、炒青椒丁、炒大头菜、辣白菜等。这些家常小菜,也讲究个色味形俱佳,而且价格便宜,一角钱一碟,每天都能卖上几大盆,销量很大。

豆腐脑是多家经营的小食,但我们却从不小看,精工细做,一定要优于别家。就拿卤子说n巴:有猪肉丁、鸡肉丁、蘑菇丁、腐竹丁,并调以豆瓣酱、葱花油、小磨香油、上等味素,用纯土豆淀粉勾芡。吃上一碗豆腐脑,细腻洁白,老嫩适宜,润滑可口,卤子不混不浊,既有鸡香味,又有蘑菇味,心满意足。

经营大众小吃竟能赢得众多主顾,这是因为我们树立了比较开明的经营思想。说实话,做生意没有不想赚钱的,但是不能赚黑心钱,不能损人利己,我们做生意首先是为了糊口。岳阳楼初期经营并没有赚多少钱,我们注重的是信誉第一,把顾客的信赖做为自己的乐趣。

回顾岳阳楼的经营过程,我认为:没有名牌,就没有声誉,没有主顾,没有生意兴旺发达。当时我们的大众小吃店想要创出好名声,是非常难的,于是我们就从汉族饮食习惯入手,琢磨主顾心理。汉民族主食品种繁多,但常吃不衰,贫富皆宜,手艺上能展现智慧的,莫过于馒头,所以我们打出了桃馒头这一主食。当时,桃馒头虽然供不应求,我们仍然是保本经营,薄利多销。其他主副食也如此,虽然各品种价格略低,但是,最大的收获是拢住了老主顾,吸引了新顾客,扩大了影响。

岳阳楼从不因为经营小吃就忽视饭菜质量,正相反,我们处处把关,努力提高饭菜质量。桃馒头必须用双合盛和成泰义的面,引子花非用一面坡纯洒花不可。豆腐脑卤子中的猪肉,必须是新宰的猪,调卤的鸡,必须是精选的活鸡。酥鲫鱼、干烧鱼也都是当天的活鱼,-而且个头均匀。鸡蛋面把鸡蛋和在面粉里,到挂面铺加工时,派专人监督检查。有些最要原料都是尚卿亲自出去采购,从不含糊。

各饭店的原料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岳阳楼却能在相同中求不同。制作桃馒头要用杠子压面,而且要用力压至恰到好处,杠子压的面要醒很大时间,如不这样是不会制出堪称一绝的桃馒头。我的双手也由于当年做桃馒头用力过量落下了病,但是我从不后悔,因为向哈尔滨人奉献了他们喜爱的桃馒头。岳阳楼对每种食品都讲究色、味、形俱佳:各种小菜讲究刀工,豆腐脑中的肉块一律切骰子块。葱花油葱花炸成微黄色,老了嫩了都不行。打烧饼如果有一点糊的,就挑出来留着自己吃,绝不唬弄顾客。

岳阳楼在技艺上注重博采众家之长。桃馒头就吸取了开花馒头、杠子头、面包等工艺特点创造出来的。杨尚卿曾为桃馒头制作,向做杠子头的舅母讨教某些工艺。杨尚卿的姐姐曾在南朝鲜开饭店,我们就请她指点、传教,从而饭店增加了受人欢迎的辣白菜。博采众家之长,使种各种小吃层出不穷。

我们还根据主顾们的饮食习惯,不断调整和增加品种、调整开业时间。应主顾要求,我们增设了大米绿豆粥和鸡蛋面等。由于是经营小吃,所以我们每天按早午晚三餐习惯三开三关。这样既方便了顾客三餐,又能使饭店得以间歇,得以休整,使店员在挂幌之后,就精力充沛地接待顾客。

时代在前进,饮食业也在改革中发展,现在的岳阳楼已今非昔比,但是它的桃馒头、多种风味小吃也还是值得人们回想的,岳阳楼早期的一些经营特点也还会给人们一些启示的。

四.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巴彦 靰鞡草

靰鞡草

垫在靰鞡里的靰鞡草并非是一种草,其种类依地区和使用习惯而异。具体有塔头草、羊胡子草等几种,有的生长在沼泽地,有的生长在山林间。还有用梳成细条的苞米皮子代替的。靰鞡草共同的特点是茎叶细长,干燥后柔软、韧性强。以长白山区的塔头草比较常见。在二伏时割取的称“青根子”,秋霜后割取的称“红根子”。割取后捆成小把,在竿子或绳子上晒干后收存备用。穿靰鞡时,先把布靿子围垫好,用木棒把草捶软,抖开横斜交错地放在鞋口,用手絮成趾掌、脚跟处略厚的草窝。脚伸进去后,把露出的多余长草的拽出,围靿子盖住脚背掖好,然后按交叉顺序缠系带子绑紧。脱下靰鞡时,要把草掏出放在锅台上或炕上烘干,以便下次穿用。

靰鞡本是一种“夹鞋”,但由于里面絮了靰鞡草,就成了比一般“棉皮鞋”保暖性还好的御寒之物,既不冻脚,又养脚吸汗,轻便录活,结实耐穿。过去东北的寒冷季节,凡是经常在野外活动的人,无论是车老板、猎手,还是生意人、军人以至官吏,都把它当作冰天雪地出行的基本装备。所以一首咏“关东三宝”的诗中说:“参以寿富人,贫者不获餐。貂以荣贵人,贱者不敢冠。惟此草一束,贫贱得御寒。”东北民间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关于靰鞡草的传说,将其与民族的英雄、善良的仙女、仁义的侠士联系在一起,以表达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五.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道里 哈尔滨红肠

原名里道斯,是从俄罗斯传入,已有近百年历史。采用传统欧式生产工精工细作,选项材考究,因此产品始终保持表面枣红鲜艳,光泽起皱,熏烟芳香,美味,质干的特点,哈尔滨人的骄傲,亦令外地人倍感过口不忘,哈尔滨一大怪,面包像锅盖”,这种象锅盖的面包就是“大列巴(俄语面包,作工复杂以啤酒经三次发酵为酵母,口味独特。在烘烤面包的时候,要将柞树等硬杂木材放入烤炉之中,将壁炉熏出木头的香味,然后把面包放进炉子里,这样烤出的面包也会有木头的清香。大列巴已经是哈尔滨的地方,外地来哈尔滨的游客都要买上几个带作纪念。

哈尔滨最经典的吃的就是红肠和干肠。红肠又称灌肠,因是一种由国外传入的技术,故称西式红肠。红肠的外观是枣红色,经过数小时的烟熏,但是表面没有浮灰,用白色的纸巾擦拭,纸巾上不会染上任何颜色。红肠是可以直接吃的,吃的时候要把表皮也一块吃掉,红肠的味道是大蒜味的,里面还有许多肥肉丁,可以夹在大列巴里,味道极佳。

制作西式红肠原料易取,肉馅多为猪、牛肉,也可用兔肉或其它肉类;肠衣用猪、牛、羊肠均可。其制作过程也较简单,只要配料合适,其成品香辣糯嫩,鲜美可口,与香肠相比,显得不油腻而易嚼,有异国风味,很受欢迎。

红肠原本来自俄罗斯,在1913年由一个叫做“爱金宾斯”的技师传到中国,最早生产红肠的企业是“哈尔滨肉类联合加工厂”,也就是现在著名的“哈肉联”。另外,还有两家依旧采用传统原木熏制工艺的红肠生产厂家,即老哈红肠和秋林的里道斯红肠。

六.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香坊 大列巴

大面包,又叫大列巴(列巴是俄语面包的音译),由俄罗斯传来。被称为哈尔滨一绝,这种大面包为圆形,有五斤重,是面包之冠。味道也别具芳香,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出炉后的大面包,外皮焦脆,内瓤松软,香味独特,又宜存放,是老少皆宜的方便食品。秋林牌大面包沿用传统工艺,烘烤一小时左右外壳微焦而脆,内瓤松软可口;用酒花发酵,使面包具有诱人的酒花芳香;传统三次发酵工艺,使面团发酵充分,风味独特。

美食特色

大列巴是哈尔滨最有个性的,它被称为哈尔滨风味食品一绝。大列巴之名,鲜明地体现了中西文化之融合,“列巴”是俄罗斯语“面包”,因为个大,所以前面冠以中文的“大”字。初次见“大列巴”,你会被这硕大无比的面包所惊叹,作家秦牧当年来哈尔滨有句“面包像锅盖”的比喻,说的就是具有百年余韵的秋林大列巴。它的体积比半个篮球还大一圈,标准直径在23-26厘米之间,厚度也在16厘米以上,面包净重有2公斤,它的膨松程度比一般的面包要厚重些,拎在手里沉甸甸的,所以一般从哈尔滨带这礼物送人可是礼重情义更重的。

大列巴是秋林食品厂专门打制的,它是秋林公司的创始人、俄罗斯商人伊万•亚阔洛维奇•秋林引进的前店后厂的模式生产的,这大面包一烤就烤了一百多年,在这食品内容丰富多彩的今天,秋林“大列巴”依然以每天160个的限量生产,但却一直还是供应不暇,可见它所受欢迎的程度,在哈尔滨经常见到排队购物就是“里道斯”红肠和这“大列巴”。很喜欢“大列巴”的包装,以前是白屉布的口袋,现在是无纺布上印着俄罗斯风情的花纹图案,简单朴素中透着别样的风情。近年又有了盒式精制包装,略显豪华却不敌布衣的纯正有味。

经常是来了朋友的时候,买了“大列巴”送其品尝这独道的特色一绝,偶然来了兴致也买回家来品尝,但这需要细细的体味才可吃出它的味道。这种经过三次发酵工艺生产、加之啤酒花、以特有的椴木、柞木等硬杂烘烤出来的外皮硬且艮,内芯软松的“大列巴”细品起来,面香、酒香、盐香、果木香、乳酸香,香气沁人,不过第一次吃你可能不太习惯它酸酸的味道,但几次下来也许就真的喜欢上了那独特的酸香。它有个很好的特点就是保鲜时间特别长,一般放置二十天左右不会坏。

在哈尔滨没有哪种食品像秋林的“大列巴”一样名扬中外,也没有哪种食品像“大列巴”一样能够历经百年仍旧满城飘香。“大列巴”对于哈尔滨这个城市来讲早已超越了食品的概念,它是一种象征,一种文化,更是这个城市历史的见证和承载。

烹制方法

料:

白面粉 全麦粉 鲜酵母 精盐 植物油 鸡蛋

操作:

1、两种面粉加盐混拌均匀。

2、鲜酵母用温热水化开,掺入面粉充分揉匀成面团,用湿布盖住,置温暖处发酵1/2-1小时至体积增倍。

3、取出面团、置面板上,轻揉约5分钟,作面包生坯,摆于烤盘上(烤盘要涂油防粘或垫一层烤纸),再发酵约15分钟。

4、烤箱预热至200℃,面包坯表面刷鸡蛋浆,置于中层,烤15-20分钟即成。

美食吃法

大列巴个头很大,和半个篮球差不多大小,吃“大列巴”与吃一般的面包是不一样的,不要拿一块就吃,最好切成片,用徽波炉烘热后,抹上果酱,夹上奶酪,或者抹上黄油、鱼籽酱,夹上火腿、香肠片如三文治般地吃,如果做点苏泊汤与之相配,味道就纯正了。也可以把列巴撕碎放到汤和牛奶里吃,很容易消化,它独特的制作方法对胃肠非常好。

用哈尔滨红肠就着大列巴吃也别有一番风味,哈尔滨红肠原名苏联立陶宛灌肠,音译里道斯灌肠。这种灌肠传到哈尔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为肠的外表呈枣红色,所以被哈尔滨人称之为红肠。生产红肠用的主要原料有肉、肠衣(动物肠衣,以猪或牛的小肠肠衣为最佳)、淀机(马铃薯淀粉最佳),大蒜,盐和硝等。其中有一半是瘦猪肉,大约三分之一的肥猪肉,有的也加瘦牛肉,其余为淀粉和调料。制作过程是,瘦肉肥肉分开,拌好盐和硝后在低温下(10摄氏度)腌三天,瘦肉切块腌,肥肉则用带皮的大块肥肉板,抹上盐一层层码起来腌。腌好后将瘦肉绞成肉糜,肥肉切成块,拌上调料和大蒜末,搅成馅。然后把肉馅灌到肠衣里。灌好后放在烤炉内,用木头或无烟煤烘烤,使红肠表面干燥柔韧,增加肠衣的坚固性,色泽变红,驱除肠衣异味,赋予灌肠特有的香气。烘烤大概一小时左右。然后放到热水中煮半小时。煮熟后的红肠,肠衣湿软,色淡无光,所以还要用烟熏。熏烤可使产品水分降低,肠衣变干,表面产生光泽,透出肉馅的鲜艳红色,增加美观,并获得熏前的香味和一定的防腐能力。不可用明火烤,熏12小时成为成品。

七.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延寿 延寿木耳

延寿木耳

木耳,别名黑木耳、光木耳。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及其他药用功效。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目前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

八.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呼兰 呼兰大葱

呼兰大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呼兰农业发展的历史悠久。呼兰大葱生产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特别是1958年后,一直种鸡腿葱,垧产2-3万公斤,1974年后,引进海洋葱,经本地改造、选种,成为高产品种。特点是白高叶嫩,粗茎味纯,垧产高达7-10万公斤,因独特的黑粘土赋予了它“辣味浓,葱杆粗、不怕冻”等众多优点,取名呼兰大葱,有:“呼兰葱、阿城蒜、双城菇娘不用看”之誉,成为呼兰蔬菜的主打产品之一。

地域范围

呼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地处东经126°11′-127°19′,北纬45°49′-46°25′,辖境南濒松花江,东临巴彦,西毗肇东、兰西,北接绥化。呼兰大葱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呼兰区内包括双井镇、孟家乡、长岭镇、腰堡街道、利民街道、呼兰街道、兰河街道等7个乡镇(街道)所辖48个村,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1896公顷,目前生产面积956公顷,年总产量42675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呼兰区地处松嫩平原中部,地势平坦,东北略高,西南略低。“一江四河”形成呼兰肥沃的堆积和冲积平原。各类地貌相对比差在20-30米之间,为波状平原。无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整个地貌类型较为单一,海拔最低点113米,最高点团山子为189.5米,一般在115-150米,东部为170米。松花江、呼兰河流经呼兰区西部、中部和南部。

呼兰区地域辽阔、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8种土壤。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量达3%左右,速效N、P、K含量分别为100-140㎎/㎏、10-20㎎/㎏、140-200㎎/㎏。适于旱田、水田作物生长。

(2)水文情况:呼兰区境内江河纵横,湖泡沟渠密布。境内有“一江四河”同属松花江水系,绕境或穿境巡回流过,流经境内总长226公里。河流水域面积35.1万亩。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GB3838的一级标准和生活饮用水GB5749的标准.呼兰区现有泥河、腰堡、少陵、团山4座水库灌区,提水工程7座,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喷灌面积1.3万亩,蓄水容量4.5亿立方米。全区现有防洪堤防92公里,松花江堤防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呼兰河堤防达到30年一遇防御标准。

(3)气候情况:呼兰处在中纬度地带,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明显,春季多风多雨,温暖舒适;夏季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秋季温凉,天高气爽;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全年平均气温3.6℃。年最高平均气温23℃,最低平均气温为-19.1℃;年平均降水量为500-550毫米,但四季降水量分布差异较大,6-8月为集中降雨时间,降水量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69%;全年平均日照2732.2小时,5-9月日照集中,强度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无霜期短,初霜在9月25日,终霜在5月4日,约143天左右。年平均风速3.5米/秒,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西北风。虽然处在全国纬度高、气候寒冷的地带,但夏季气温高,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较为湿润,为种植生产提供了特有的自然条件,气象设施建设上,全区在三条雹线上建有10座炮站,11门高炮,一部增雨火箭车,年保护农田达150万亩。

(4)人文历史情况:呼兰农业发展的历史悠久。呼兰大葱生产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特别是1958年后,一直种鸡腿葱,垧产2-3万公斤,1974年后,引进海洋葱,经本地改造、选种,成为高产品种。特点是白高叶嫩,粗茎味纯,垧产高达7-10万公斤,取名呼兰大葱,有:“呼兰葱、阿城蒜、双城菇娘不用看”之誉,成为呼兰蔬菜的主打产品之一。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呼兰大葱产地选择远离污染源,自然环境未受到破坏,产地要具有可持续生产的能力,即空气、水(水源、水质)、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的土壤,多选用黑土、黑钙土地块种植。

(2)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优质品种:章丘大葱、黑牛腿、海洋葱等。播种前要进行精选,种子纯度和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3)生产过程管理:

a、选茬整地

每667m212000株-22000株,行株距60cm-80cm×5cm-7cm。葱苗要分级,按大、中、小苗分开定植。干插法。在开好的葱沟内,将葱苗插入沟底,深度以不埋住五杈股为宜,两边压实后再浇水。也可采用湿插法,即先浇水,后插葱。定植缓苗后,天气逐渐进入炎热夏季,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一般不浇水,中耕保墒,清除杂草,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b、施肥

整地施肥:地要深耕细耙,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每667m2撒施优质有机肥4000kg(以优质腐熟猪厩肥为例),氮肥(N)3kg(折尿素6.5kg),磷肥(P2O5)5kg(折过磷酸钙42kg),钾肥(K2O)5kg(折硫酸钾10kg)。以含硫肥料为好。定植前按行距开沟,沟深30cm,沟内再集有中施用磷钾肥,刨松沟底,肥土混合均匀。浇水:进入8月份,大葱开始旺盛生长,要保持土壤湿润,逐渐增加浇水次数和加大水量,收获前7d-10d停止浇水。追肥:追肥品种以尿素,硫酸铵为主;结合浇水,分别于立秋、白露两个节气,每667m2追施氮肥(N)4kg(折尿素8.7kg)进行。生长中后期还可用0.5%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叶面追肥2-3次。

c、播种

每667m2用种3kg-4kg。种子处理:用55℃温水搅拌浸种20min-30min,或用0.2%1溶液浸种20min-30min,捞出洗净凉干后播种。育苗床准备: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肥沃,近三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结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6000kg-8000kg,磷酸二铵20kg。浅耕细耙,整平作畦。播种期:秋播9月中旬-10月上旬,春播3月中旬-4月上旬。浇足底水,水渗后将种子无效撒播于床面,覆细土0.8cm-1.0cm。

d、田间管理

定植后立即浇水,3d-5d再浇1次缓苗水。冬前定植的,土壤封冻前浇1次封冻水,第二年返青时浇返青水。叶部生长盛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一般7d-lOd浇1次水。鳞茎膨大期增加浇水次数,一般6d-8d浇1次水。收获前8d-l0d停止浇水。

(4)产品收获:大葱的收获期,因地区气候差异有早晚,一般当外叶生长基本停止,叶色变黄绿,在土壤封冬前15d-20d为大葱收获适期。

(5)生产记录:对大葱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全面记载,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在我国众多的大葱栽培品种中,唯有“呼兰大葱”得天独厚,高树一帜,“名”、“特”、“优”三字兼备。

一般株高1.5米,白长0.6米,径粗0.03-0.04米。单株重0.5千克上下;丰产单株重的可达1.5千克,株高2米,白长0.8米,故而人们赞为“葱王”,葱叶色鲜绿,质地脆嫩,落地即断,甘甜多汁,嚼之无丝,品质极上。

(2)内在品质指标:呼兰大葱品质特点,用四个字概括,即:高、长、脆、甜。高:指的是呼兰大葱的植株高大魁伟,是当今国内外所有大葱品种的佼佼者,故有“葱王”之称号。长:指的是呼兰大葱的主要产品部分-葱白很长,很直。一般50-60厘米,最长80厘米左右,备受人们喜爱。脆:指的是呼兰大葱质地脆嫩,味美无比。甜:指的是呼兰大葱的葱白,甘芳可口,很少辛辣,最宜生食,熟食也佳。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①标志: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等级、规格、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②包装: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无污染,应坚固,并能遮光、防潮。宜用塑料袋或复合薄膜袋、纸箱,箱处用封口纸或打包带。应按相同品种分

别包装。每件的净含量应一致,其误差应符合JJF1070的规定。

③运输:大葱收获后应就地修整,及时包装、运输。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九.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通河 石英

石英

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种。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b-石英)。石英块又名硅石,

主要是生产石英砂(又称硅砂)的原料,

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烧制硅铁的原料。

十.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道外 酱骨头

酱骨头主要指的是酱脊骨,也就是猪大排,哈尔滨品尝此菜最有名的地方是吴记酱骨头炖菜馆和王记酱骨头炖菜馆。哈尔滨的酱骨头肉质鲜美,入味浓而不腻,而且营养丰富,让游客充分感受东北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痛快。

和一些红烧菜,红卤菜相比,东北酱骨头在调料使用上并没有什么大不同,主要特色来自对主料选用(带骨头的活肉)和每块骨头的SIZE的“豪迈”—大约三两块酱脊骨就有一斤左右。而大块的肉经煮炖后往往会更加鲜美,肉香扑鼻。

做法

1. 将大块猪脊骨略洗,置大盆中加满清水浸泡约6-12小时,中间可换水数次,若室温较高,可将盆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以防猪肉变质。

2. 将泡净血水的脊骨冲洗数遍后置大锅中加水没过猪骨,加生姜数块(拍破),葱数根打结,八角(大料)几颗,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块,香叶2片(可无),十三香少许(可无),绍酒,老抽,酱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优质黄豆酱适量(可无)。

3. 大火烧至汤开后打净浮末,加精盐适量(卤汁需较咸才能使酱好的骨头充分入味,故用盐量较大),转中小火加盖焖煮约1小时。

4. 加鸡精适量,转中—大火敞盖炖约30分钟 (目的是将汤汁略收,使肉骨头进一步入味)后即可。

要点

1. 为了使酱好的骨头味道浓厚,建议一次炖的肉骨头不少于5磅,像我这次就炖了近8磅。按照袁枚老先生对白煮肉的要求,“非二十斤以外,则淡而无味” ,我这五磅算不得多。虽然这酱骨头是“红煮肉”,这肉多味厚的道理同样适用—原因是如果肉少,那点肉味不免要都跑到汤里去了。肉量实在偏少,可以适当将汤汁收浓一些。

2. 第一步去血水采用长时间冷水浸泡而非更省时的“飞水”,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持肉味。如采用飞水的办法,因原料较大,较多,势必要经较长时间的煮炖才能将血水除净,肉味的损失也就不必说了。

3. 在做红烧/卤菜时,可以尝试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酱油或酱料,这样往往可使成菜口味更加丰厚、鲜美。比如说我这次除老抽和万家香牌陈年酱油外,又用了较少量的味全酱油露和李锦记豉汁,及少许美极鲜酱油。

4. 酱骨头剩下的肉汤是做卤鸡蛋、熏鸡蛋、卤豆腐皮/干和虎皮蛋的好材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