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姚地方土特产批发多少钱 青藏特产店大概要多少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姚地方土特产批发多少钱 青藏特产店大概要多少钱更新时间:2022-06-22 22:19:59

一. 青海省 海南 贵德县 贵德地方特产鹿茸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现市售品种类规格较多,由于原动物不同,分为花鹿茸(黄毛茸)和马鹿茸(青毛茸)两种;由于采收方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二种;由于枝叉多少及老嫩不同,又可分为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等多种。

二. 云南省 楚雄 大姚县 蜂蜜核桃汁饮料

大姚滇星牌蜂蜜核桃汁是利用云南大姚丰富优质、无任何污染的低油脂薄壳核桃和浓郁芳香的野坝子花酿制的冬蜂蜜为基料,配以清纯的山泉水,经科学配方和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纯天然绿色饮品。产品具有健脑益智、滋颜防衰、补肾强体、润肺生津的功效,是男女老幼理想的四季保健品,产品曾于1995年获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被指定为昆明第三届世界旅游节指定饮品。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

三. 陕西省 宝鸡 陇县 陇县钱钱肉

钱钱肉是中国大西北的珍稀名品。以甘肃省陇西县所产的最为名贵。但在丝绸之路的东起点长 钱钱肉,既是用公驴的生殖器(又称驴鞭)腌制烧成。在每年的寒冬腊月之际,长安有不少的作坊便把失去役力的驴子宰杀,取公驴的生殖器,取掉尿道冲洗干净,整条放入瓮中撒上土硝,食盐等压实腌制密封,约15天后取出晒干,再放入锅中加入五香调料,用文火煮烧,捞出晒干后再放入特制的卤汤中再煮,经反复几次才制成。

钱钱肉约有一尺长黑红色。吃时须切成小圆片,中间一个小孔,似旧时的铜钱,故称

钱钱肉色美味鲜柔韧经嚼,吃后嘴里长时间留有香味被誉为营养滋补品。自古有—— 陇县一绝之称。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敬献给杨贵妃,吃后也赞美不已。

清光绪26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太后逃至长安,陕西巡抚端方为了讨好巴结慈禧,特献上长安*钱钱肉*给慈禧太后品尝。慈禧尝后只觉其绵软而香,确实另有一番风味。立即下旨: 每年进贡3000斤。这使长安百姓连连叫苦,殊不知这东西得之不易啊

后来一位聪明的仗义之士,为了报复端方,巧妙地告诉慈禧所食之物是用公驴的生殖器所制……

慈禧一听暴跳如雷,连连恶心,几乎把前日下肚的东西都呕吐出来。并决定以‘欺君子罪’将端方抄斩。后又一想此事若传出去,有失太后尊严,遂改用‘釜底抽薪’的做法,免去了端方陕西巡抚的官职。

四. 陕西省 延安 宝塔区 风味钱钱饭

粗粮精制的钱钱饭。黑豆经浸泡,膨圆胀大,放在碾上压成片,形如铜钱,所以百姓称"钱钱饭"。豆钱二成米八成,对掺起来,逐次下锅,待豆钱半熟时,再放小米。可驱寒保暖,通体舒泰。据说貂婵就是吃钱钱饭才变得美艳动人的。( 延安)

十六国时期,石勒与牧马元帅汲桑起兵反晋,汲桑兵败被晋军士杀死,石勒因为兵败后,军士伤亡严重,无奈引兵投降了汉王刘元海。汉王平时得知石勒善用兵,且英勇善战,遂亲自召见,盛情款待,封石勒为安东大将。石勒受封后,统领大军,转战于并冀,与王弥、王波形成割据势力。光初二年(公元319年)称王建立后赵。光初十年(公元327年)石勒大败刘耀,刘耀带领残兵败将逃跑,石勒率领三军奋勇直追,追到离石西北(今临县境内),在紫金山间安营扎寨。

临县久旱,加之兵祸连年,百姓饥寒交迫,到公元328年,远近亢旱,赤地千里,石勒军士饥肠辘轳,无以为食有的士兵偷窃、抢掠百姓财物。石勒整动军纪,命士兵采集榆钱饱腹。把钱钱用水掏静,掺小米熬成“钱钱饭”充饥。石勒还命士兵带上“钱钱饭”赈救灾民。使当地人度过了灾荒。后百姓为纪念石勒赈救灾民,在紫山修建应候庙,亦名石勒寺,俗称大王庙。每逢忌祀,总要供奉“钱钱饭”。无榆钱季节,以黑豆捣扁而代之。后逐渐流传下来,延续至今。

“钱钱饭”的原料为小米和黑豆。钱钱的制作是把黑豆用开水煮过,煮到膨胀即可,凉后置于石头上(有一个平面即可),用铁锤捣,捣成铜钱厚薄为宜。钱钱饭的做法比较简单。首先将小米用凉水淘过后下锅,再把钱钱煮进去,约二十分钟即可,即可食用。爱吃稠而糊者尚需继续熬煮,此为纯钱钱饭。也有将蔬菜混入钱钱米中熬煮。诸如红薯钱钱饭,土豆钱钱饭。红薯钱钱饭是从农历九月收获红薯到次年夏前。百姓以红薯代替粮食做餐,先将水烧开,然后放进红薯,待水沸后,再放小米,钱钱煮熬成稀状或稍稠状即可食用。

“钱钱饭”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夏有止渴消暑作用,冬有保温驱寒功效。

钱钱饭由粗粮精制。原料为黑豆,经过浸泡,放在碾上压成片,形如铜钱,所以百姓称“钱钱饭”。豆钱二成、米八成,对掺起来,逐次下锅,待豆钱半熟时,再放小米。

五. 云南省 楚雄 大姚县 楚雄撒坝猪

楚雄撒坝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楚雄撒坝猪撒坝猪原产于云南省楚雄州的九县一市,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以及昆明市的禄劝彝族自治县,富民县、安宁市和东川区也有分布。

撒坝猪的形成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根据楚雄州地方猪种资源调查资料,以及各县县志有关记载和民间调查,基本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外省移民带人;二是当地人民群众将野猪驯化家养而成。根据武定县万德镇的调查,最早是挪姓的土司官和黄姓的土司官从四川凉山移居当地带人猪种。二是产区各县有猪、牛、羊一起放牧的习惯,野公猪和家养发情母猪配种受胎的事还时有发生,撒坝猪有可能由野猪家养驯化形成。现在楚雄州撒坝猪主要分布在边远山区,多数饲养条件较差,母猪和生长猪与牛、羊一起放牧饲养,群众没有养公猪的习惯,多用断奶后3~4月龄、体重约15kg小公猪配种,配种后阉割育肥。

据2008年对楚雄州九县一市(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及昆明市禄劝县、安宁市、富民等县市调查,存栏撒坝猪近19万头,其中种公猪1500头、母猪约18.8万头。其中,楚雄市占28.96%,大姚县占20.07%,南华县占15.11%,武定县占14.42%,其余分布在元谋、禄丰、永仁、牟定、姚安等地。

近20年来,撒坝猪的数量不断减少。1979年楚雄州有撒坝猪118万头(当时禄劝县尚属楚雄州行政区划),80年代后产区大量饲养以撒坝猪为母本、国外猪种为父本的0猪。撒坝猪是云南省优良的地方猪种,耐粗饲(能大量利用农副产物)、抗病力强、肉质好(味好鲜嫩),但其生长慢、饲料转化率低、胴体瘦肉率低,多用作杂交利用的母本。

撒坝猪体型中等,体躯狭长。头中等大,额窄、有八卦或不完全八卦皱褶,耳中等大、耳根软而下垂,嘴筒长、少数中等。腹部下垂不拖地,臀部稍尖斜。四肢坚实有力。尾粗长,尾根低。06对,少数7对,排列整齐、对称且最后1对奶头分开。全身黑毛,少数火毛,有少数头、四肢和尾尖白色(简称六白)。

云南省从1986年起,对撒坝猪进行品种保护,楚雄州种猪场为云南省撒坝猪保种场。2006年撒坝猪保种数量300头,其中核心群母猪180头,8个血缘公猪24头。撒坝猪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六. 云南省 楚雄 大姚县 大姚核桃

大姚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姚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姚历史悠久,两千多年的历史核桃。

又名胡桃、长寿果,属胡桃科,是一种落叶乔木。核桃植株全身是宝,其果仁富含蛋白质、卵磷脂、核黄素、胡罗卜、亚油酸甘油脂、亚麻酸、氨基酸、磷、镁、铁、锰等人体所需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长期食用有助于益智健脑,美容养颜,温肺补肾,防癌抗癌,是一种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目前已建成20万亩核桃基地,年产供核桃干果4000吨。沿革,造就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风雨苍桑的变迁,形成了许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农历十二月六日至十一日,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从元谋县的新华进入大姚,沿途记叙了多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地域范围

云南省大姚县所辖行政区内的金碧镇、龙街乡、赵家店乡、新街乡、昙华乡、桂花乡、湾碧乡、铁锁乡、三台乡、三岔河乡、六苴镇、石羊镇等 12个乡(镇)

特定品质

大姚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西北部,是闻名全国的“大姚核桃”优良品种原产地。大姚核桃品质优良,具有壳厚薄适中、取仁极易、出仁率高;仁白、食味香、营养丰富,容易保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保质期长等特点而享有盛誉,成为闻名全国的优良品种。

文化典故

1983年,大姚核桃被国家原外经贸部评为出口优质产品并颁发“薄壳核桃”荣誉证书;2000年,大姚核桃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2001年,大姚县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100个“经济林产业示范县”之一;2007年10月,大姚县当选为中国核桃产业发展协作组首届轮值主席;2008年9月,大姚县成功承办了首届中国核桃大会;2009年7月28日,“大姚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注册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

七. 云南省 楚雄 大姚县 滇撒猪

滇撒猪是云南省地方优良品种资源,形成历史悠久,品种特征突出,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繁殖率高、肉质好等特点,被列入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是楚雄州及周边五个州(市)生猪生产杂交改良的当家母本。

滇撒猪配套系适应于海拔800米—2700米范围,目前已推广到楚雄州10个县市及周边9个州市。

八. 云南省 楚雄 大姚县 三台薄壳核桃

三台核桃在素有“核桃之乡”美誉的三台栽培已有450多年历史,三台是三台核桃的原产地,是全国优良品种和云南省两大主栽品种之一。三台核桃具有个匀、皮薄、肉厚、仁白、清香、有回甜味、油份少、不易变质、取仁易,壳厚0.5-0.8毫米,出仁率在51.49-65.12%,脂肪含量44.42-72.74%,蛋白质含量为17.26%,是核桃中的上品。

九. 云南省 楚雄 大姚县 大姚花椒

大姚花椒是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的。铁锁乡素有“花椒之乡”的美誉,花椒栽培历史悠久,所生产的青花椒具有颗粒青绿、辛香鲜麻、口味纯正等优点。

大姚县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全县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十分适宜花椒生长,海拔1500米-2750的地区均有花椒种植,特别是渔泡江、金沙江河谷地带的铁锁乡、三岔河乡广大群众在多年的花椒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和开拓了较好的花椒营销市场。

2010年底,全县花椒种植面积已达6.5万亩产量1046.73吨,产值达3664万元,主要分别在三岔河、铁锁、三台、湾碧、桂花、昙花等乡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