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我的家乡玉林特产200字作文 家乡特产的作文25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我的家乡玉林特产200字作文 家乡特产的作文250字更新时间:2022-06-18 12:50:38

一.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夏黑无核提子

夏黑无核提子,树势强健,抗病力强,果实性状优良,鲜食口感好,无核,含糖量高,肉质硬脆有香味。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及果糖,容易被人体吸收,能迅速转化为热量。再者,果肉中含有特殊胺基酸。该品种香甜可口,微微发酸,皮紧沾果肉,可不吐皮,是中国市场上最为好吃的葡萄品种之一。

陆川县的土壤、气候对种植夏黑无核提子很有利,特别是气候。夏黑无核提子在陆川县种植平均穗重750克、最大1550克,单粒重7-11克。五月底、六月初可上市,比南宁地区提早上市一个星期左右,比桂林地区提早上市20多天。这样对葡萄的销售很有利。夏黑无核提子可以做到一年两造果,不但增加了产量和收益,而且延长葡萄采摘时间,为农业观光旅游提供很好的条件。

二.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大肉余甘果

大肉余甘果

余甘果又称油甘果,具有丰富的维生素C、E、B、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同时还含有人体所需的14种氨基酸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丰富的有机硒,尤其是维生素C,每100克鲜余甘果中含维生素C500-1841毫克,比素有维生素之王猕猴桃高4倍,比柑桔高25倍,具有多种保健医药功能。

三.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何源记豉油膏

何源记豉油膏  传统包装的豉油

何源记豉油膏是选用小珠黑豆中有光泽、饱满、皮薄、颗粒均匀者为主料的调味品。制作流程如下:先把黑豆置锅中加水熬煮,待豆烂取出,摊在筛上,厚度为2-3厘米,移置发酵室,分层叠放。此时要注意调节发酵室的温度,适合酵母菌的快速繁殖;待烂豆充分自然发酵后,取出,洗去豆面的霉毛;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糖、盐熬出浓汁,捞出豆渣,继续以文火熬煮,浓缩成膏;冷却后,舀入容器中。

何源记豉油膏自有一种特殊的浓香;咸淡适宜,易溶解,不粘锅,无焦味,用来煮肉则味透肉心,煮鱼则去除腥味,煮青菜又可除去“臭青”气、腐水味;长期保存油润如初,不发霉,不变味,不回潮,不稀烂。
何源记豉油膏工艺独特、浓香扑鼻,特别适用于制作豉油鸡、鸭、鹅、猪、狗肉、羊肉、牛、豆腐、蒸鱼、排骨等烹饪菜肴时使用。

由玉林市何源记调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制作的“何源记豉油膏”源于清末民初,继承了100多年的酿造工艺,纯天然,原汁原味,香飘万家,目前是广西同行业中首家获得国家QS认证的产品。前不久,在旅德华侨画家吴英玲女士与玉林市文化时空文化艺术交流会上,玉林市何源记调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就赠送了“何源记豉油膏”给吴女士。吴女士接过礼品,非常高兴,并赞不绝口说家乡好,她会永远牢记家乡的这份情和爱。

玉林人有吃豉油膏的习惯,特别是老年人,在年节里,少不了用豉油膏作调料,做出各种各样美味佳肴,如“豉油鸡”、“豉油蒸排骨”、“ 豉油焗虾”等等。那股原汁原味的豉香,会直扑鼻腔,令你馋涎三尺。现在,春节将临,给亲朋好友送礼,以略表亲情、友情、乡情、爱情,很多人要就乐送“何源记豉油膏”。愿“何源记豉油膏”那股醇浓的豉香飘出广西,飘向全国,飘遍世界!

四. 广西 玉林 博白 博白雍菜

博白雍菜

博白雍菜,又叫空心菜或通心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空心、蔓生,是-的鲜疏菜,其历史悠久,200多年前已名扬海外。

博白雍菜以其鲜、脆、嫩著称,远销区内外,博白雍菜汤清淡可口被誉为“青龙过海”,是人们最喜欢的素食汤菜之一,一位诗人在品尝博白雍菜后,曾留下“席间一试青龙味,半夜醒来嘴犹香”的诗句。

博白蕹菜的特点是水田栽植,茎长叶密,叶尾尖细,鲜绿脆嫩,把茎蔓摘断成段,其断口即裂开卷缩,用锋利的刀也无法将茎口切平。博白籍的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生前曾对博白蕹菜作过考证。他认为,博白蕹菜仅次于越南河内蕹,居世界同类菜第二位。

中央召开“九大”及“十大”时,博白蕹菜曾空运北京,当作美味佳肴登上了大雅之堂。据说,博白蕹菜曾在美国的旧金山唐人街菜场出售,蕹菜虽然经过冰冻,茎叶有点儿干皱,但每斤售价仍高达一美元,比鸡肉价仅差两毛钱,可见博白蕹菜身价不凡。

多年来,博白人把早晨采摘的空心菜,采用快班托运到南宁、钦州、北诲、梧州、桂林等地销售。有的还空运销往广州、深圳、海口,甚至远销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一般早晨五六点钟在田头采摘的博白空心菜,傍晚时分就成了外地人的盘中餐。

由于博白雍菜生长选择的土、肥、水条件特别,其他地域引种变异很大,只适宜在-城郊方圆十几公里范围内的水田生长。目前,-政府已把发展博白雍菜列为一项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有计划地在-城郊建设博白雍菜生产基地,种植规模2500亩,结合无土栽培及冬季大棚种植新技术,提高单产,并进行保鲜及真空包装,提高产品供应量及延长供应时间。

博白蕹菜除可作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外,还具有消暑解毒、生津、消炎之功,便秘者,吃上博白蕹菜能使大便畅通,对高血压病人更有疗效。它的吃法很多,炒蕹菜是常见的吃法,但博白人多是将蕹菜洗净后,置开水中烫煮二三分钟,捞出挤水,配以蒜米、香油、辣椒等调料,十分清脆爽口。当地有“蕹菜送白粥,张口不知足”的说法。

五. 广西 玉林 容县 霞烟鸡

霞烟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霞烟鸡属肉用型鸡种。体躯短圆,腹部丰满,胸宽、胸深与骨盆宽三者相近,外形呈方形。公霞烟鸡羽毛黄红色,颈羽颜色较胸背羽为深,主、副翼羽带黑斑或白斑,有些公霞烟鸡鞍羽和镰羽有极浅的横斑纹,尾羽不发达。性成熟公霞烟鸡的腹部皮肤多呈红色,母霞烟鸡羽毛黄色。单冠,肉垂、耳叶均鲜红色。虹彩橘红色。喙基部深褐色,喙尖浅黄色,胫黄色或白色,皮肤黄色或白色。

原名下烟鸡,又名肥种鸡。
盛产于粤桂边界的信宜县径口、金垌、安峨和广西容县石寨、杨梅等地。霞烟鸡是“三黄鸡”中的一个品种。它除了具有黄脚、黄嘴、黄毛的特点之外,每个鸡脚底下有一个肉蹄。由于这种鸡最早盛产于霞烟,人们习惯叫它“霞烟鸡”,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品种

霞烟鸡属肉用型鸡种。体躯短圆,腹部丰满,胸宽、胸深与骨盆宽三者相近,外形呈方形。公霞烟鸡羽毛黄红色,颈羽颜色较胸背羽为深,主、副翼羽带黑斑或白斑,有些公霞烟鸡鞍羽和镰羽有极浅的横斑纹,尾羽不发达。性成熟公霞烟鸡的腹部皮肤多呈红色,母霞烟鸡羽毛黄色。单冠,肉垂、耳叶均鲜红色。虹彩橘红色。喙基部深褐色,喙尖浅黄色,胫黄色或白色,皮肤黄色或白色。成年霞烟鸡体重:公2500克,母1800克。18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公82.4%,母87.9%;全净膛,公69.2%,母81.2%。阉鸡:半净膛84.8%,全净膛74.0%。霞烟鸡开产日龄170~180天,年产蛋140~150个,蛋重44克,蛋壳呈浅褐色。

特点

其特点是耐粗饲,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个体大,肉质香甜、嫩滑、味美、皮脆。霞烟鸡具有肉质肥嫩,骨细而软,味道香甜的特点。它的最大优点是粗食快长,不用专门育肥。这种鸡适应性很强,既可以家庭野外放养,又可以设栏群养或笼养。一般饲养一百天左右,项鸡可超过二斤半,阉鸡可超过三斤半,最大的可达七八斤,而且胸满肉多尾油足,羽毛丰满颇色艳。

品种特征

霞烟鸡体躯短圆,腹部丰满,胸宽、胸深与骨盆宽三者长度相近,整个外形呈方形,属肉用类型。雏鸡的绒羽以深黄色为主,喙黄色,胫黄色或白色。成年鸡头部较大。单冠。肉垂、耳叶均鲜红色。虹彩橘红色。喙基部深褐色,喙尖浅黄色。颈部显得粗短,羽毛略为疏松。骨胳粗。皮肤白色或黄色。公鸡羽毛黄红色,梳羽颜色较胸背羽为深,主、副翼羽带黑斑或白斑,有些公鸡蓑羽和镰羽有极浅的横斑纹,尾羽不发达。性成熟的公鸡腹部皮肤多呈红色。母鸡羽毛黄色。背平,胸宽,龙骨略短,腹部丰满。临近开产的母鸡,耻骨与龙骨末端之间已能并容3指,也是该鸡种的重要特征。

品种性能

霞烟鸡成年公鸡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胫长分别为:2178.00±45.69克,19.73±0 放养的霞烟鸡

.55厘米,9.10±0.11厘米,9.49±0.17厘米,10.81±0.09厘米,成年母鸡分别为:1915.00±18.25克,17.69±0.07厘米,7.90±0.04厘米,8.59±0.06厘米,8.79±0.03厘米。霞烟鸡的肉质好,肉味鲜,与肌间沉积脂肪有关,皮下沉积的脂肪,可使烹调白切肉块鲜滑、特别是经过育肥的项鸡肌脂丰满,屠体美观,肉质嫩滑,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正常饲养条件下,母鸡约170~180日龄开始产蛋。因饲料条件而异,农家饲养的一般年产蛋量为80个经选育的鸡群,年产蛋量为110个左右。平均蛋重为43.6克。蛋壳浅褐色。霞烟鸡体型较大,羽毛黄色,体态丰满,但繁殖力低,羽毛着生慢。

霞烟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现辖行政区域。

六.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乌石菜刀

乌石菜刀:乌石菜刀选用上等钢材,应用先进技术和传统工艺加工制作,造型美观、锋利、能过骨。产品销售区内外及东南亚各国

七.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玉林肉蛋

玉林肉蛋 肉蛋则是另一种出身玉林的草根食品。要制作肉蛋,不仅在材料上要精选上好的小黄牛后腿肉,遵循严格的加工工艺,实际制作时也是一种体力挑战。据说需要搅打,直到掷地能反弹10—20厘米才算合格。

肉丸,玉林人称肉蛋。玉林肉丸洁白、嫩滑、松脆、无渣、味鲜美,富弹性,从高处扔下,可弹起10-20厘米。肉丸汤、炒肉丸是筵席的佳肴。民国时期,玉林的酒楼、饭店多有肉丸出售。30年代至40年代,城区专卖肉丸的摊档有十多个。 肉丸的制作,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一般选用黄牛肉,后腿肉为佳,也可用精瘦肉代替。把选好的牛肉剔筋去膜,切成厚片,捶成肉浆。置肉片于平滑的青石板上,用木槌(荔枝木槌为好)边捶边翻动。用力均匀,快慢适度,过快则其热不散,易成腐渣,食之无味。肉浆以用手抓起放下,肉不粘手为度。把肉浆移置大瓦钵,加进视水、盐、胡椒粉、味精适量,制作者叉开五指,插入肉浆中,顺同一方向不断搅拌,以使肉浆的微孔增加,形成网状结构,使水分与调料均匀;然后把整团肉浆掀起,在钵中摔打,连续十几次,以把肉浆拉开,能自动收缩为度,以增加肉蛋的脆度。先把锅中水烧至温度50度之后,左手抓肉团,稍用力一抓,让肉团条从拇指与食指合成圈中冒出,右手持汤匙迅速一勺,即得拇指大小的肉丸,落入锅中。把锅水加温至微沸,待肉丸浮起,捞放容器中。

八.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陆川八角

八角
经济植物。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八角科八角属的一种。主要产于广西、云南、福建南部、广东西部,乔木,叶革质或厚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叶面深绿色,有光泽,在阳光透视下可见密布小油点。花粉红或深红色,具不明显的半透明腺点。聚合果多为八角形。很少为五或六角形。蓇葖饱满平直,先端钝或钝尖,种子棕色,有光泽。果为调味香料,叶、果可蒸芳香油,称八角茴香油,用于制造甜香酒、啤酒等食品工业,也是制牙膏、香皂、香水、化妆品的香料。还是合成雌激素己烷雌酚的原料。也用于采水晶矿工业上。中国八角出口占世界市场的80%以上。八角木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致,质轻软,有香味,抗虫害,供作家具、箱板、玩具、细木工用材。除栽培的八角外,其他野生种类的果实多有剧毒,误用可引起死亡。
横山乡地处陆川县的西部,西面与博白县接壤,总面积192平方公里,有耕地1616公顷,其中水田1400公顷,坡地216公顷,有林面积4900公顷。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42808人,其中劳动力20818人。该乡1999年财政收入3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5.3元,预计2000年全乡财政收入3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35元。
该乡是山区乡,以发展林业经济为主,近年来大面积种植八角,现已种4万多亩,两年后可以大面积投产。该乡的企业主要是陶瓷业,年产日用陶瓷2000多万件,产值1000多万元。

九.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陆川橘红

陆川橘红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陆川橘(桔)红,是国家卫生部首批正式公布的药食同源的物品,花果绒毛柔浓可人、气味芳香沁人,是健身延年之佳品。

橘红是一种中药材,被称为“南方人参”,民间更有“一片橘红一片金”的说法。陆川县南部地区的土壤含云母成分,适合种植橘红。

驰名天下的中国珍稀药食同源物品之---橘(桔)红,是国家卫生部首批正式公布的药食同源的物品,主产于广西与广东两省的交界处(广西陆川清湖镇),它吸收了这里土壤的礞石矿物质与镁元素,花果绒毛柔浓可人、气味芳香沁人,是健身延年之佳品!

该县通过创建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扎实推进万亩连片橘红种植,促进农民增收。全县规划以良田镇石垌村为中心区,打造良田镇石垌村—清湖镇平安村—古城镇八角村为中心示范区的万亩连片橘红种植基地,古城、清湖、滩面、乌石、大桥、横山、良田等7个乡镇成为橘红种植的重点乡镇。

近年来,广西陆川县以加快建设马盘百里绿色生态农业经济示范长廊,创建广西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橘红种植,计划到2016年发展种植橘红8万多亩,把陆川打造成为“中国橘红之乡”。

地域范围

陆川橘红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陆川县辖区内珊罗镇、平乐镇、马坡镇、米场镇、沙湖镇、沙坡镇、温泉镇、大桥镇、横山镇、乌石镇、滩面镇、良田镇、清湖镇、古城镇等14个镇及其所管辖的154个村。保护范围地域位于东经110°04′~110°25′、北纬21°53′~22°38′,南北长105公里,东西宽32公里,保护面积0.5333万公倾,产量3.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陆川橘红果实梨球形至扁圆形,果皮黄绿色或青绿色,茸毛多,密布果面;果顶平,中心微凹,有放射沟,明显或不明显;果基部萼片3-4片,果肩斜或平;中果皮厚、颜色白色,中心柱小;气味清香,味微苦,微辛。2、内在品质指标:总黄酮含量≥7,其中柚皮苷含量≥5.5%。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代用茶和调味茶》(DBS45/006—2013)标准,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陆川橘红质量安全。

十. 广西 玉林 博白 瘦肉型猪

我县养猪业从60年代始引进外种,搞杂交改良,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到70年代中期,杂交改良面达90%以上,人工授精技术得到普及。80年代初,我县外贸局根据市场的需要,首先办起两个规模瘦肉型猪场,获提较好的效益,为博白瘦肉型猪的发展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后来食品公司转换机制,积极兴办瘦肉型猪场,到92年底,全县有瘦肉型猪场18个,年出栏3万多头。93年以后粮食系统、供销系统以及一些单位及个人都在市场调节和政府的引导下兴办瘦肉型猪场。从此,我县瘦肉型猪养殖得到迅猛发展,并成为广西瘦肉型猪生产的第一大县。据统计,1999年全县饲养瘦肉型猪85.68万头,出栏58.67万头母猪存栏3.56万头,瘦肉型猪饲养量占全县生猪饲养量188.85万头的46%,全县现有规模猪场468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场有11个,年出栏千头以上的场有325个,形成了基地化生产,产品远销广东、海南和港澳,瘦肉型猪生产已成为我县畜牧业中的主导项目,并于1998年底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建设通过验收。我县抓猪的品种改良有较好的传统,在发展良种方面,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多年来不惜价钱,到上海、杭州、四川、深圳、武汉等地购进目前国内领先的优良品种,如:比利时长白、英系长白、台系长白、大约克、美系杜洛克、台系杜洛克等,同时经过三元杂交作为发展商品猪的主要途径。并按《种畜禽管理条例》等国家规定,严格建设种猪场,为商品场提供优良合格的种猪。1998年全县有四个种猪场通过自治区验收,获区一级种猪生产许可证,从而使我县瘦肉型猪品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树起了博白瘦肉型猪的品牌,如在广东、海南的一些地方肉商树起“博白瘦肉型猪”牌子进行经营。( 博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