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苏州特产有哪些阳春面 苏州有没有正宗阳春面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苏州特产有哪些阳春面 苏州有没有正宗阳春面吃更新时间:2022-06-18 18:25:55

一.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春红荔枝

阳春红荔枝是在我市成人中专学校内的一棵已有40年树龄的母树及其子代发现的三月红荔枝的一个优良新株系。1992年开始对其进行繁殖,目前全市种植面积3000亩,已有5000株挂果。与一般三月红荔枝比较具如下特点:1、果味甜带微酸、涩味轻微、渣少、口感显著好于普通三月红荔枝。2、果肉半透明、晶莹亮丽、肉质较脆、较干爽,剥皮无损果肉时轻放纸上纸不湿,肉质显著优于普通三月红荔枝。3、果肉内壁少有至没有褐锈色层,没有普通三月红荔枝果肉内壁的大部分有褐锈色层的缺点。4、种胚退化较明显,可食率较高。( 阳春)

二.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石望腐竹

石望腐竹

石望镇已有100多年制作腐竹的历史,主要是利用本地黄豆、特有的天然水以传统手工工艺精心巧制而成。其特点是味甜、白色起油锐、韧香且久煮不烂,营养丰富。

三.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春春砂仁

阳春春砂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又名:土蜜砂。

产地:中国广东阳春。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年,阳春县蟠龙村附近的羊群拉痢死光了,唯独蟠龙村安然无恙。人们感到很奇怪,便跟踪这群羊,仔细观察,发现这群羊天天路过金花坑畔,那里总是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等着这群羊,她抚摸着这群羊,并用坑边的一种类似姜苗的植物喂饲它们,就好像宠爱她的宠物一样。于是人们就寻找机会去查查看,那到底是什么植物。结果发现,这种植物根部结满了果实,发出阵阵异香,采之食用,果然能治痢疾。这就是今天称之为“砂仁”的中药材。于是人们就要去当面谢谢那个小姑娘,可是那个可爱的女孩再也没出现过,所以人们便称那个小姑娘为“砂仁仙子”。 功效:其性温味甘,有温脾健胃,行气调中,镇痛安胎等功能。主治胸脘胀满、胎动不安等症。( 阳江)

春砂仁是广东省阳春市地道南药,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历来被视为“医林珍品”,在医药市场上享有盛誉,驰名中外。由于阳春是砂仁的地道产地,故有“阳春砂仁”之称。2004年3月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广东省阳春市“中国春砂仁之乡”的光荣称号。

春砂仁主要作为药用原料,气香浓郁,味辛辣,具有健胃、旺气、消食之功效。它的花、果、根、茎均可入药,其中以果实为主。自唐代以来,历代药书均有关于砂仁的记载。如唐朝甄权著,<药性论>谓砂仁“主冷气脾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医林纂要>谓砂仁“润肾,补肝,补命门,和脾胃,开郁结。”<本草纲目>谓砂仁“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中国药典>谓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胎动不安。”

姜科植物春砂仁,在清乾隆之后更被列为贡品。1985年春砂仁在北京被评为名优质药材。目前,阳春市春砂仁种植面积20000多亩,年产干果20吨,年产量均为广东省之最,不愧“中国春砂仁之乡”的美誉。

四.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苏州民族乐器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蜚声中外。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地方风格。其代表作品有二胡、阮、古筝、琵琶与恢复失传的箜篌、编钟,还有冠以“苏”字的“苏笛”、“苏箫”“苏锣”、“苏鼓”等。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的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吴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十分发达,为青铜乐器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1964年江苏陆合程桥东周墓出土了“臧孙”编钟九枚。正面有铭文,其中有“攻吾欠”两字,据考证“攻吾欠”即“勾吴”。这组编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吴地乐器。

从1991年在苏州市吴县长桥镇长桥村的一处战国墓葬中首次出土的一件在国内也极为罕见的木漆古琴(七弦琴)来看,早在两千多年前生活在先秦时期的吴地先民,就有着自具特色的民族乐器。

苏州民族乐器造型优美、简练,结构合理、不繁琐,做工精巧、一丝不苟,格调典雅、不落俗套,音色甜美、纯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充分表现了苏州民族乐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而这种内涵和风格乃是中国民族乐器的精粹和灵魂。

五.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苏州卤鸭

卤鸭是松鹤楼的传统名肴,是苏州著名的冷菜。

苏州旧时民间农间六、七月有“火神素”、“接雷素”的习俗,吃素斋前先去玄妙观“火神殿”、“雷尊殿”进香。《清嘉录》载:“嗜斋之先,戚若必馈赠亲友、表示“封斋”的象征。

卤鸭,以活鸭宰杀后洗净斩脚,入锅加肥膘、酱油、精盐、桂皮、八角茴香及葱姜,旺火烧沸去浮沫,加绍酒、红曲米冰糖屑等,旺火烧约1小时,然后翻身以中火烧30分钟,八成烂时捞出。将鸭汤舀出加绵白糖烧沸,以湿淀粉勾芡成卤汁,出锅后加麻油搅和,将鸭子斩成整齐块,以头、颈、翅垫底,装盘,浇上卤汁。其味咸鲜略带甜,越嚼越香,佐酒最佳。

六.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风姜鸡

阳春人习惯称为月婆鸡,以阳春市合水镇最为出名,在高流墟,大多数小饭店都以月婆鸡为招牌菜。月婆鸡由风姜、猪肚、鸡等煲制而成。可温胃散寒、消食止痛、行气活血。

风姜的主要作用是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风姜含有化合物,能刺激神经,使消化机能共振,对溶血性链球菌或白喉干菌、肺炎干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干菌等有抑制作用。

七.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苏州微雕

在苏州的工艺美术品中,最精细微小的莫过于微雕了。微雕,就是用极尖细的三棱刀分别在竹、象牙,甚至头发上镌刻出极细微的书画、人物或诗词,作品越小巧越显得珍贵。

微雕也是苏州传统的工艺美术。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吴县沈君玉用橄榄核雕驼背老人,形象逼真,甚至老人手中折扇扇面上的四句诗也清晰可辨。建国以来,苏州微雕出现过梁肖友、答松元等名流和董兰生、沈为众等后起之秀。其中,董兰生的核雕,以细腻繁复,布局严谨,业细别致,小中见大取胜;张毓基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上,能从从容容、清秀洒脱地刻上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字迹挺秀、洒爽;而沈为众竟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上雕刻了十首诗并落款共计310个字。他还在继承和拓展微雕艺术的基础上创造了发刻,在一根仅4毫米长的头发丝上,用汉英两种文字刻上“我们的朋友遍布天下”;另一根不足1厘米长的头发丝上刻上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人物神采各异,半途姿态生动,把苏州的微雕艺术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沈为众的发刻、微雕作品,多次在香港、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展出,被称为“稀世之宝”。

推荐地点: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详细地址:苏州西北街88号

咨询电话:0512-67535273

八.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春湾板栗

春湾镇是阳春市唯一的板栗产区,一年一熟,由于特殊气候和土壤,该镇板栗与邻近市县相比,其外表乌黑,色泽油亮,像涂了一层油似的,也俗称油栗。其特点肉质金黄,既酥又粉、味香松口,是我市群众中秋赏月常备食品。每年的中秋国庆前夕,该镇板栗都源源不断供应上市。

春湾板栗的采收是一件苦差,一般要经过采摘、晾晒、砸果三个步骤。春湾板栗树杆高大,板栗果挂得高,果皮浑身长满刺,稍有不慎你就得伤痕累累,村民们采摘时穿上厚重衣服,带着帽子,爬到树上手执竹竿或木棍把一个个板栗打下来,然后把板栗果放在地上晾晒几天,待到果皮因脱水爆开,再用镰刀或锤子将果皮砸开,这样一颗颗板栗就脱壳而出。

据统计,该镇板栗种植面积约2500亩,主要集中在卫国、山中间、区垌、大岗坪等村委会,其中山中间村种植面积最多,约500亩。今年板栗产量约2.5万斤,价格比去年略下降,每公斤14-20元,价格仍比广西、罗定等市县的板栗高出1-2倍。该镇种植户解释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今年是农历闰年,比往年多一个月,板栗较往年成熟早、与往年中秋节有一个时间差,市场吞吐量不大;二是板栗种植面积少、产量不多,再加上近年受广西、罗定等邻近省市板栗冲击,春湾板栗未能形成生产规模和品牌效应,市场占有量不大。

九.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春砂仁肚条

春砂仁肚条

配方:春砂仁末10克,猪肚1000克,胡椒粉3克,花椒5克,生姜15克,葱白15克,猪油100克,绍酒50克,味精3克,湿淀粉20克,盐5克。

效用:猪肚为补脾胃的要品,又辅以化湿醒脾、行气和胃的春砂仁等配合,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食少腹胀、妊娠恶阻的人,非常适合。

制作:1、将猪肚洗净,下沸水锅焯透捞出刮去肉膜。另将锅中渗入清汤,放入肚条,再下生姜、葱、花椒煮熟,打去泡沫,捞起猪肚待冷切成条;2、将原汤500克烧开,下入肚条、砂仁末、胡椒粉、绍酒、猪油,再加味精调味,用湿淀粉着芡炒匀起锅装盘即成。

十.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十八子

十八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