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永寿县马坊镇有啥特产 永寿县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永寿县马坊镇有啥特产 永寿县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06-18 02:45:39

一. 陕西省 咸阳 永寿县 永寿安宫桥大麻花

永寿县安宫桥大麻花主产监军镇安家宫村,生产历史悠久。采用细白面,经多次揉制,再用菜籽油两次炸制而成。成品长尺余,粗如手臂,个大色亮,香味扑鼻,干脆爽口,宜于存放,为馈赠、佐餐之佳品
( 咸阳)

二. 河北省 石家庄 灵寿县 灵寿核桃

灵寿核桃

三. 河北省 石家庄 灵寿县 锅贴饼子

锅贴饼子

玉米面或高梁面、谷子面、山药面、谷糠面等和面(玉米面和谷子面都要先用开水泼面),趁热锅贴于锅边,饭熟饼熟,挨锅一面烤焦成黄褐色,酥脆可口。

玉米面馒头的制作工序和普通馒头一样有:发面、施碱揉面、制形和上屉蒸熟。

1、

发面:在普通的的面粉中放入适量的发酵粉和3/1的玉米粉来发面,用水和匀,揉至不沾手为至,将面团放在盆中盖好,使其发酵。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要放在火炉旁。

2、施碱揉面:等面膨胀起来,撕开就呈蜂窝状并略有酸味时,这时可把面取出放在面板上加上适量的食用碱边加边揉,等闻不到酸味时,撕一块食指大的面团在炉边烤熟,掰开,如无黄色,鼻闻无酸味即施碱适合,就要制形。如果呈黄色,便是碱多了,可放一会,再发一发,然后再蒸。如果闻到酸味,便是碱少了,还需要施一点碱再制形。

3、制形:

把施好的面,按蒸屉的大小揉成圆条,然后用刀切成方块儿,便是方形馒头。如果用手罩在面板上将面块旋转、轻揉,便能制成圆形馒头。

4、上屉蒸熟:

将揉好的馒头按次序摆在蒸屉里,要留一定的间隔。锅里的水沸滚后,放入屉中开始蒸,锅里的水要一直处于沸腾状态,还要使蒸屉不漏气,这样蒸出的镘头又喧又好吃。蒸的时间,根据镘头的大小而定,一般的馒头需要蒸1小时就熟了,就可提屉放气。如果当时不吃,要及时把馒头从蒸屉中取出,以防粘底。

四.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寿县“大救驾”

大救驾是安徽省寿县的名产。公元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奉诏攻打寿州(今寿县),久攻不克,积劳成疾,食这种糕点,恢复了健康。后来赵匡胤做了宋朝皇帝,赐名“大救驾”。

大救驾是安徽省寿县的名产小吃。相传在公元九五六年,周世宗征讨淮南,大将赵匡胤攻了九个多月才打破城池,取得成功。由于疲劳过度,赵匡胤进城后就病了,他胃口不佳,茶饭不进。这时,有个巧手厨师为了让他进食,便精心制做了一种点心。用上好的白面、白糖、猪油、香油、青红丝、桔饼、核桃仁等材料做了一些带馅的圆形点心。这种点心的外皮有数道花酥层层叠起,金丝条条分明,中间如急流旋涡状,因用油煎炸,色泽金黄。

当厨师端上点心时,香味扑鼻,外形诱人。赵匡胤一见,心中高兴,食欲大增。他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觉得酥脆甜香,十分好吃。再一看内中之馅,色白细腻,红丝缕缕,青丝条条,如白云伴彩虹,色美味佳。赵匡胤越吃越有味,一连吃了几顿,病体大愈。他十分高兴,重赏了厨师。

后来,赵匡胤做了宋朝开国皇帝,想到南唐一战和这种糕点,说:“那次鞍马之劳,战后之疾,多亏这种糕点从中救驾。”于是便叫这种糕点为“大救驾”。

大救驾”是安徽寿县著名点心,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制作大救驾的主要材料有:猪板油、金橘饼、核桃仁、青梅、青红丝、冰糖、白糖、糖桂花等,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这种点心形状独特,其形扁圆,中间呈急流漩涡状,多层花酥叠起,犹如金丝盘绕,清晰不乱,色泽乳白滋润。品尝起来,酥脆可口,重油而不腻,而且含多种果香味,深受群众喜爱。

原料配方:

皮料:特制粉12千克炼猪油1.8千克白糖粉500克水5.25千克

酥料:标准粉8千克炼猪油4千克

馅料:白糖12千克炼猪油2.7千克红丝250克桔饼250克桂花250克核桃仁750克青梅250克冰糖750克花生仁750克

炸制用油7.5千克

制作方法:

1.制皮:先将水、油、糖搅拌均匀,再加入面粉制成均匀、光滑的面团,盖布回饧。

2.制酥:将油、面拌匀。

3.包酥:按皮95克、酥55克进行小包酥,经擀、折包好后,卷成长条备用。

4.制馅:将白糖、猪油在一起拌匀、擦透,然后将各种小料切碎擦拌均匀即可。

5.包馅:将包酥后卷成的长条,顺长切成两半,作成明酥,刀口切面向上,按扁后擀成圆片,包入馅心。包好后每只重125克,用手拍成直径7厘米的圆坯即可。

6.炸制:将生坯放在铁筛内,留一定间距,放入130℃热油中,炸至外壳发硬,表面呈淡黄色即可。

质量标准:

形态:圆形,表面酥层清晰,中间呈急流旋涡状。

色泽:淡黄色均匀。

组织:外皮酥脆,馅细软。

口味:酥松、香甜,有果料香味。

“大救驾”是安徽寿县历史悠久的美味名点。

相传在公元九五六年,周世宗征讨淮南,大将赵匡胤攻了九个多月才打破城池,取得成功。由于疲劳过度,赵匡胤进城后就病了,他胃口不佳,茶饭不进。这时,有个巧手厨师为了让他进食,便精心制做了一种点心。用上好的白面、白糖、猪油、香油、青红丝、桔饼、核桃仁等材料做了一些带馅的圆形点心。这种点心的外皮有数道花酥层层叠起,金丝条条分明,中间如急流旋涡状,因用油煎炸,色泽金黄。

当厨师端上点心时,香味扑鼻,外形诱人。赵匡胤一见,心中高兴,食欲大增。他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觉得酥脆甜香,十分好吃。再一看内中之馅,色白细腻,红丝缕缕,青丝条条,如白云伴彩虹,色美味佳。赵匡胤越吃越有味,一连吃了几顿,病体大愈。他十分高兴,重赏了厨师。

后来,赵匡胤做了宋朝开国皇帝,想到南唐一战和这种糕点,说:“那次鞍马之劳,战后之疾,多亏这种糕点从中救驾。”于是便叫这种糕点为“大救驾”。

自此以后,“大救驾”的名称和制法便一直流传下来。至今,“大救驾”仍驰名淮河南北。外地来客慕名品尝,当地人们也常以此馈赠亲友,颇受欢迎。

五. 河北省 石家庄 灵寿县 灵寿金针菇

灵寿金针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河北灵寿县是我国主要的金针菇主产县,2004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7.2万吨,其中金针菇总产量达5.8万吨,产值3.4亿元。近年来,灵寿县委、县政府在发展食用菌产业中逐步实现产业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战略方针。为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提供了新鲜经验。抓规模化生产,促进特色县域经济发展,托起产业品牌,造福从业菇农。灵寿县食用菌产业涉及11个乡镇、150多个行政村,种植户16000余户,种植面积已达500万平方米,年产量12万吨,产值6亿元,纯收入3亿元,并带动了运输、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河北乐民食用菌交易市场,产品为当地自产,主要销往:内蒙、山东、广州、北京、天津等地。

灵寿金针菇营养价值:1.金针菇具有热量低、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维生素的营养特点。2.金针菇中赖氨酸含量特别高,锌的含量也比较高。

地域范围

灵寿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东麓,东与行唐县相邻,南与石家庄市接壤,西接平山县,北通保定市阜平县;西北部与山西省山体相连。灵寿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为山区,中部为丘陵,东南隅是冀西平原的边缘,灵寿县南北较长,东西较窄。灵寿县金针菇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东经113°45′00″~114°28′00″,北纬38°16′00″~38°48′00″。包括灵寿镇、青同镇、塔上镇、慈峪镇、岔头镇、陈庄镇、三圣院乡、北洼乡、南寨乡、牛城乡、狗台乡、谭庄乡、燕川乡。保护面积70000公顷,生产面积600公顷,年产量10万吨。

六. 四川省 广安 武胜县 永寿寺豆腐干

永寿寺豆腐干是由武胜永寿寺僧人研制而出,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永寿寺始建于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堪称武胜第一庙,相传豆腐干是在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由寺内主持宋鉴供和尚带领众僧,勤俭节约,以苦为荣,为改变饮食结构,研制出味鲜,细绵可口的豆腐干,经过几百年一代又一代的寺内主持精研传授,不断改进制作方法,终于试制成功了永寿寺豆腐干。到新中国成立时,一个唐和尚将制作工艺传给吉亮和尚,由于现在僧人逐渐减少,避免工艺失传,吉亮和尚传给了俗家弟子陈涛,陈涛利用独特的制作工艺建立武胜县永寿寺传统系列豆制品厂,成为永寿寺豆腐干制作工艺的第一代俗家传承人。

“永寿寺豆腐干制作工艺”是一种从宋朝时期流传至今的民间手工技艺,做工精细考究,主要在生活于武胜永寿寺的僧人间流传。首先要用泉水浸泡一昼夜,然后磨成浆,浆汁至少过滤两遍以上;煮浆时再添加20%-25%的泉水,以降低豆浆浓度和减慢凝固速度,使蛋白质凝固物网络的形成变慢,减少水分和可溶物的包裹,以利压榨时水分排出畅通;凝固时,降至80℃-90℃时,即可用胆水点浆,点浆时均匀一致,当浆出现芝麻大小的颗粒时停点,盖上盖约过30-40分钟,当浆温降至70℃左右时上包。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包前还要把豆腐划碎,这样既有利于打破网络放出包水,又能使豆腐脑均匀地摊在包布上,制出的产品质量紧密,能避免厚薄不匀,空隙较多;上包时先将包布铺在格板(板上的格子按所需要的豆腐干的尺寸制定)上,再将豆腐脑加在包布上,这样一层豆腐脑一层布地加,豆腐脑要铺匀,稍高于格子几毫米,数量根据豆腐干的厚薄来确定,但每批厚薄要一致。然后将包布包扎紧,加压成型,1小时后拆下包布,用刀将豆腐干按格子印割开,放在泉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取出。浸泡过程先将适量精盐放人泉水中搅匀,再把晾凉的豆干置于盐水缸内,浸泡半天后捞出,沥去水分。再取适量泉水倒入锅内,放入精盐、桂皮(用纱布袋装好)、酱油、香葱、味精,制成卤水。然后将卤水回锅烧沸加人豆干,煮30分钟左右,取一豆干观察,如色呈棕红,味道香美,即可取出。

历史价值浓厚馈赠亲朋佳品

永寿寺豆腐干超群品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的水质,武胜境内河溪密布,水源充足,植被良好,山地落差大,泉水清澈、醇滑,适合制造高档豆干。永寿寺豆腐干”精选上等黄豆为主要原料,黄豆全来自当地农民自家生产,浆汁至少过滤两遍以上,工艺精细,烘烤讲究,做出的豆腐干色泽美观,卤香中带有清香,淳厚中转微甜,回味绵长,居永寿寺三绝(豆腐干、豆瓣、素席)之首。而且品种多,有十几个规格,几十个品种,其中最著名的有麻辣豆干、五香豆干等,产品保质期长,色泽美观,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细绵可口,卤香中带有清香,淳厚中转微甜,所谓甜、香、咸、鲜四味俱全,回味无穷,唇齿留香。

永寿寺豆腐干有很深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它是一种从宋朝时期流传至今的民间手工技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充分蕴含了武胜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历史传统,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了武胜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武胜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促进武胜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国家QS质量认证的A级产品,风味独特,深受各阶层的喜爱,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仅解决了当地中老年下岗人员就业问题,而且大量的黄豆都来自当地农家,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如今,永寿寺豆腐干以它独特的味道、深厚的价值受到市场青睐,成为人们走亲访友、馈赠亲朋的首选地方特色食品。

七. 陕西省 咸阳 永寿县 永寿哨子面

哨子面也叫酸汤面。制作方法如下:选用上等筋麦面粉,加适量食碱、加水将面粉揉搓成硬块,用压杆压后放人面盆,用温布蒙上,饧半个小时再揉搓,用压杆压两三次,使面块由硬变软为止。然后擀薄,用特制大摆刀切成细丝面条。煮熟、过水,辅以大肉及各种佐料炒制的躁子,浇上以猪肉汤配合其它佐料制成的酸汤而食。其特点是味香可口,油而不腻,回味无穷。

八.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郝圩酥梨

郝圩酥梨,又称八公山酥梨。原系砀山品种,产于寿县北山八公乡郝圩村,有二百多年历史。由于八公山区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土壤条件,形成皮薄肉嫩、色正形俏、酥脆爽口、味甜汁多的特点,食之口感极好。

郝圩村梨园面积2000多亩,年产15万担。传说郝圩酥梨是200多年前由帮工砀山梨园的寿州人带回北山繁衍成林的。梨质酥脆细嫩,汁多无渣。

郝圩酥梨香甜、酥脆、细嫩、汁多、无渣,受八公山气候和土壤影响,口感极好,具有极高的的营养价值。郝圩酥梨在1989年、1997年全省水果评选会上,两次被评为“安徽省优质水果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马坊口大蒜

其种植历史悠久,行销九江、河南、河北及东北各省。其中以孔垅镇马坊口、新安、张塘、傅渡等地为主要产地。1949年以前,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年产大蒜250万公斤以上。其品种有“独蒜”、“头广”、“二广”、“苏蒜”。“独蒜”特征为鳞茎不分瓣,个大、色白、肉厚、辛香味较淡;“头广”个小色红,内分5-7瓣,辛香味较浓,又称香蒜;“二广”色微红,个小,内分4-6瓣,味与“头广”无异;“苏蒜”蒜陀大而白,又称“白蒜”,辛香味较淡。在这些品种中,以“头广”、“二广”最佳,“独蒜”次之。

推荐特产